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在中国周边频频炫武背后心理失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解读美韩军演
  新闻背景
  韩国和美国定于本月16日到26日在韩国东部海域,也就是日本海,与韩国西部海域,也就是黄海,举行代号为“乙支自由卫士”的联合军演,约3万美国军人和5.6万韩国军人将参加此次军演。
  从东海到南海,再从南海到黄海,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近期出尽风头。这到底反映了美国怎样的一种心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美国近期在中国周边频频炫武的做法,其实并非美国自信与从容的表现,反倒是美国经济实力遭遇重创“心理失衡”下推崇军事实力特殊心态的表露。文/记者毛玉西
  周边军演:
  中美军事上“互动不畅”
  针对近期美国参与的一系列联合军演,袁鹏所长指出,相比往年来说,今年美国参与的联合军演在规模、频率与心态等方面的确有所不同。
  第一,在中国坚决反对与抗议的背景之下,美国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依然执意进入黄海,彰显了美国“海上还是我说了算”的霸权心态,这种局面反映中美之间在军事上“互动不畅”的困境。在中美军事冲突不可能发生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军事的“互动不畅”显得很迫切,中美海上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
  第二,从军演的次数、规模与频率来说,今年中国周边由美国参与的联合军演,的确比往年呈现规模更大、频率更高、参演国更多的特点。从东南亚来说,美国近期与印尼、泰国、新加坡都进行过军演,甚至还与柬埔寨搞过军演。当然,这些军演很多是例行的,很难说都直接针对中国,类似美国“全面包围”中国的说法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类军演显然有防范或牵制中国的成分。
  “乔治·华盛顿”号航母:
  踞守亚洲的“大家伙”
  文/记者彭玉磊
  “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之一,也是当今全球威力最大的武力载台之一,1990年下水,1992年正式交付给美国海军编入现役。
  “乔治·华盛顿”号是美国建成的第六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航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迄今已建造了10艘。其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长330米,速度超过30节,最多可搭载近100架飞行器(通常情况下只搭载60~70架飞机和直升机)。
  2008年,“乔治·华盛顿”号被编入第七舰队,以取代退役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驻扎日本,巡航整个东亚地区,定期参加区域军演。去年10月,在美韩海上反渗透演习中,该航母在黄海第一次亮相,此后不久,“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群在香港水域停靠,进行补给与休整。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今年8月11日,美国和越南在南海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国际社会又见到“乔治·华盛顿”号的身影;而据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的说法,“乔治·华盛顿”号还将参加本次黄海美韩联合军演。
  对策:
  坚定不移
  睦邻安邻富邻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频繁的军演,袁鹏所长认为,我们不能只盯着军事不放,而要从政治、外交、经济、战略全局看中美关系或近期博弈,防止以点盖面,因战略误判干扰大局。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应该坚持现有成功的外交思路,通过强大的经济纽带、文化联系等“软方式”,继续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并实质性地加强国内基础的再造,加速军事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这才是我们的优势。
  对于美国的强力介入东南亚,东盟各国当然有欢欣鼓舞者,但也有深度忧虑者,美国试图借助军力重塑影响力的成效还有待观察。只要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美国根本实现不了“南北围堵”中国的“天网”。
  炫武幕后:
  美国在亚太“心理焦虑”
  对于美国如此“耀武扬威”的实质,袁鹏所长认为,我国必须冷静对待美国参与的军演,不能简单从军事意义上看待,而应从大格局出发,看到美军频频参与军演的真实心态。对此,袁鹏所长则提到美国的三种“心理焦虑”。
  1.亚太“软实力”日趋萎缩的心理焦虑。近年来,美国认为自己在亚太的主导地位、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权日益下滑,而中国则通过经济、文化等手段强化了在亚太的“软实力”。
  2.亚太传统“军事支点”趋于丧失的心理焦虑。从传统上看,美国主要利用日本、中国台湾发挥其“军事杠杆”作用,彰显其军事影响力。但如今,美国发现,美日同盟出现松动,大陆与台湾的经贸交流如火如荼。在美国看来,传统的军事“支撑点”正在丧失,急需在亚太确立新的“军事支点”。越南等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美国需要”的。
  3.急于抢占滩头的战略心理焦虑。正是在上述两个背景下,美国试图借助“天安”号事件大做文章。但美国频频在南海、黄海强力炫武,凸显的并非是过去那种闲庭信步般的“自信与从容”,而是一种急于抢占滩头的战略敏感与心理焦虑,反映了美国在经济实力遭遇重创背景之下推崇军事实力的特殊心态。
  相关新闻
  美国新版中国军力报告
  称中美并非注定是敌人
  本报讯 当地时间16日下午,美国五角大楼发布推迟5个月之久的2010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
  今年报告的最大变化是将往年的名称《中国军力报告》改为《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这一变化耐人寻味。由于“安全发展”的概念更广,外界猜测五角大楼此次有意淡化报告的火药味。
  纵观全文达83页的报告,与往年相比新内容并不多,主要涉及台海安全形势发展、中国军力发展、中国军费开支、美中军事联系等诸多方面。
  报告称中国有研发航母计划
  报告援引2010年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内容,指“中国正在研发和部署大量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配备先进武器的新型攻击性潜艇,性能日益增强的远程空中防御体系,电子对抗和电脑网络攻击力量,先进战斗机以及太空反制系统。”报告还提到中国有研发航母的计划。
  报告还援引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话说,“中美关系不可能没有分歧和困难,但我们也并非注定是敌人”。报告说,美中持续和可靠的军事关系有助实现这一目标,可减少猜疑、增加互信并扩大合作。
  自2000年以来,五角大楼每年都向国会提交所谓中国军力情况的年度报告。(中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14:0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