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jfhiqpl (0617|且行且珍惜) 于 2009年02月03日10:13:55 星期二 提到:
自由,卢梭,及托克维尔 - [思维的乐趣 | 原创]
2008-06-03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06sirpabankan.blogbus.com/logs/22143411.html
文/李紫晔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二部分·第十章)
在北美的土地上,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筑
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白人享受着优越的生活,黑人和印第安人则遭遇着各自
的不幸。
在欧洲人的奴役下,黑人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宗教和民情,智力和心灵都下降到同样低
的水平。白人的压迫使得黑人习惯于奴役而缺乏自由的能力。“暴力使他们变成了奴隶
,而受人役使的习惯又使他们养成了奴隶的思想和一种奴隶的奢望。他们对他们的残暴
主人的羡慕甚于憎恨,并以卑躬屈膝地效仿他们的压迫者为得意和骄傲。”“即使在他
们获得解放以后,也往往把独立看做倒比奴役还要沉重的枷锁,因为在他们的一生中只
学会万事均应当服从,唯独没有学会服从理性……他们只知道屈从和顺服主人。因此,
他们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在这个深渊里,奴役使他们失去理性,放任自由使他们走向灭
亡。”
欧洲人同样压迫印第安人,但结果完全不同。他们的暴虐并没有使印第安人的习性完全
改变,也没能将他们制服。两个种族对待白人的态度形成了极端鲜明的对比:“ 黑人被
奴役到不能再奴役的地步,而印第安人则被放任自由到极限。” 黑人对自己的身份、地
位感到羞耻、自卑,想尽办法屈从、效仿白人的言行,渴望从此改头换面得到白人的认
可,与他们混为一体,从而获得自尊与自信;而印第安人恰恰相反,他们对自己的身份
、习俗过分自负,“在想象中满以为自己出身高贵” ,排斥欧洲人的任何风俗,拒绝沾
染文明的风气,用史无前例的坚定精神保留他们的观点,不理会白人的脸色。“在他们
看来,自由就是摆脱社会的一切羁绊,不受任何束缚。”
由此,他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黑人希望同欧洲人混成为一体,但他们没有能够
办到。印第安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他们不屑于做此种打算。一个是奴性
使自己注定为奴,另一个是傲慢使自己必然灭亡。”
把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结合在一起,然而当两者真正接近时,傲慢与奴性的反差就显得格
外鲜明,“偏见和法制在两者之间所设的鸿沟则更加触目” 。
在全书第一章中,托克维尔指出生活在丛林中的印地安人虽然野蛮,但也有着一些高尚
的德行,他们虽然贫困无知,但大家都是平等和自由的;他们朴素而不知道财富的价值
,因此他们不会忌妒欧洲人利用财富获得的享受;他们举止毫不粗野,反而习惯于谦让
持重,甚至表现出贵族气质;又比如他们温存好客,甚至会冒着危险搭救陌生人;又比
如他们即使被俘虏,也决不愿意向征服者求饶,反而是百般羞辱嘲弄对手,以求速死。
印地安人以狩猎为生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无法接受农耕文明和定居生活,而如果不能长
期定居在一个地方则文化不能传承下去,印地安人爱好自由的天性甚至使得他们鄙视劳
动,视劳动为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于是他们的种种德行、自由、自尊、高傲在面对文明
的时候就完全成了偏见和恶习。他们顽固地抵抗着文明。
然而贫困最终还是促使这些不幸的印第安人走向了文明,而压迫现在又把他们赶回到野
蛮。印第安人已经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考察北美土著的命运,
他们的灾难好像都是无法补救的:如果他们继续保持野蛮,则白人会一面前进一面驱赶
他们;如果他们想要自己开化,则与比他们开化得多的人接触后,就要受到压迫和使自
己贫困;如果继续从一块荒野漂泊到另一块荒野,则会灭亡;如果设法定居下来,也还
得灭亡。他们只有依靠欧洲人的帮助方能开化,但欧洲人的来临,却使他们的处境更坏
了,又把他们驱回到野蛮生活中去。而只要让他们继续在荒野里生活下去,他们就不会
改变他们的民情。当他们被迫想要去改变时,又已为时晚矣。”
野蛮人独立于与他们为敌的白人中间,他们不了解白人的习俗、语言和法律,但事实上
又离不开白人。这样,印第安人刚刚走出野蛮民族的生活苦海,又陷入了走向开化的民
族更加悲痛的深渊。他们觉得在我们的富裕环境中生活,困难并不亚于他们在森林里的
生活。他们漂泊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完全丢掉。他们的传统没有失去作用,而狩猎的爱
好也依然如故。在他们看来,在森林里忍受的贫苦,反而不可怕了;而以前在森林里面
临的危险也不算大了。他们以前在彼此平等的人们中间享有的独立,与他们现今在文明
社会所处的奴隶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关于黑人,作者的看法是:他们从被带入北美大陆的一刻起便不是自由的。美国的奴隶
制与古代的奴隶制不同,它是种族歧视与身份剥夺的交织,黑人被欧洲人视为兽类而与
白人的日常生活隔绝。对于一种特殊的不平等的产生,托克维尔看得很清楚:“有一种
天生的偏见使人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而当这些人已与自己平等以后,他也会长期
看不起人家。继财富或法律造成的不平等之后,总是产生一种扎根于民情的想像的不平
等。” 他认为,“现代人在废除蓄奴制以后,还要破除三个比蓄奴制还要不好对付的顽
固偏见。这就是奴隶主的偏见、种族的偏见和肤色的偏见。” 这些思想上的偏见往往比
法律上的不平等更加顽固,它一旦成为根植人心的痼疾就很难消除。由此产生了一种奇
怪的现象:“种族偏见在已经废除蓄奴制的州,反而比在尚保存蓄奴制的州强烈;而且
,没有一个地方的种族偏见,像在从来不知蓄奴制为何物的州那样不能令人容忍。或者
说:在美国,排斥黑人的偏见仿佛随着黑人不再是奴隶而加深,而日常生活中的不平等
则随着法律废除不平等反而加强。” 这是因为,在北方,白人不敢与黑人混合,是出
于害怕想像中的危险。而在南方,这个危险不是想象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可以说,蓄
奴制用它制度化的形式吸收了白人心中固有的傲慢与偏见,从而使表现出的排斥和憎恨
有所收敛,萌生了较多的同情和宽容;而在废除蓄奴制的北方,由于法律上已不再有隔
阂,白人因此在自己心理上筑起一道屏障,赤裸裸地表达心中的厌恶,将被丑化的黑人
过滤在心理屏障之外。
欧洲人从他们与黑人打交道以来,不管是心理还是行为都始终处于矛盾状态。“(他们
的)行为时而受他们的利益和高傲偏见所支配,时而受他们的怜悯心所左右。他们先在
对待黑人上侵犯了一切人权,可是后来他们又教会黑人明白了这些权利的珍贵性和不可
侵犯性。他们对自己的奴隶开放了他们的社会,但当奴隶试图进入这个社会时,他们又
狠心的把奴隶赶出去。他们一方面希望奴役黑人,另一方面又身不由己地或不知不觉地
使自己受自由思想的支配。他们既不想丧尽天良,又没有勇气完全伸张正义。”
于是,黑人的命运就掌握在了欧洲人这种飘忽不定的状态中,不能自控。托克维尔很明
确地指出:“那些希望有一天欧洲人会与黑人混为一体的人,实在异想天开。……凡是
白人强大的地方,白人都使黑人处于屈卑和被奴役的地位;凡是黑人强大的地方,黑人
就消灭白人。这是两个种族之间向来如此的唯一结局。”
因此,不论是黑人的“被奴役到不能再奴役”,还是印第安人的“放任自由到极限”,
都没能给予他们真正渴望的尊严或自由。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引用了当时一句朴素有力的法语格言:“谁要求过
大的独立自由,谁就是在寻求过大的奴役” 。在他看来,强制也并不是自由最危险的敌
人。他接着写道:“(对于大革命以前的人来说)服从的最大弊病是强制;对于我们来
说,这是最微不足道的毛病。最坏的弊病是迫使人服从的奴性感。” 所以问题便是:如
今的人们是否具有“雄健的品德”以支持对自由这一艰巨事业的追求。
在书中他继续说道:“多少世代中,有些人的心一直紧紧依恋着自由,使他们依恋的是
自由的诱惑力、自由本身的魅力,与自由的物质利益无关;这就是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
统治下,能无拘无束的言论、行动、呼吸的快乐。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它
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某些民族越过千难万险顽强的追求自由。他们热爱自由,并不
是因为自由给他们什么物质利益;他们把自由本身看作一种宝贵而必需的幸福,若失去
自由,任何其他东西都不能使他们得到宽慰;若尝到自由,他么就会宠辱皆忘。另一些
民族在繁荣昌盛中对自由感到厌倦,他们任凭别人从他们手中夺走自由,唯恐稍一反抗
,就会损害自由赐予他们的那些福利。这些人要保持自由还缺少什么呢?就是对自由的
爱好。” 接着,托克维尔似乎有些义愤填膺地写道:“不要叫我去分析这种崇高的志趣
,必须亲身体味。它自动进入上帝准备好接受这种爱好的伟大心灵中,它填满这些心灵
,使它们燃烧发光。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爱好的平庸的灵魂,就不必试图让他
们理解了。”
这种语气同卢梭有惊人的相似。在《论不平等》第105页,卢梭说道:“人们看见他们眼
前的人以极大的忍耐心来承受奴役,便硬说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奴隶的倾向,而没想到人
类有热爱自由和崇尚纯真与美德的倾向:对于这三者,只有亲身领略过的人,才知道它
们的价值,而一旦失去了它们,也就会失去对它们的兴趣。”
卢梭在《论不平等》末尾所做的长篇议论可能会被看作一个不思进取者的牢骚,然而问
题很可能出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对于野蛮与文明,自由与奴役的看法或许早已被玷染
得模糊不清、甚至本末倒置了。在论文行将收笔的时候,卢梭写道:“细心的读者们将
会发现:人的心灵和欲望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变了质的,可以说是改变了天性;我们的
需要和乐趣是怎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了改变的。……野蛮人和文明人在心灵深处和天
性的倾向方面是如此的不同,以致在野蛮人看来是极其幸福的状态,在文明人看来却苦
不堪言。……所有一切差别的真正原因在于:野蛮人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而终日惶惶不
安的文明人的生活价值,是以别人的看法作为自己看法的依据的。这种人对自己是不是
幸福,不是凭自己的感觉,而是看别人对他所流露的表情。” 卢梭清楚地看到,社会中
的人是活在别人眼中的,是活在自身之外的。这在使人的才能得到激发与锻炼的同时,
也使人心甘情愿受着奴役。屈服于强力的奴隶也许出于必要性而被迫成为奴隶,但内心
是自由的,并时刻企图摆脱被奴役的状态;而主人由于对奴隶过分依赖反而会主动成为
名副其实的奴隶,奴隶主同样是自己。所以实际上没有人有能力奴役任何人,奴役状态
必定是自愿接受的。因而自由毋宁说是一种自律与自治,人只有服从于自己的理性给出
的道德律令才是自足的,人同时成为立法者与服从者,自由便在收放自如的自我管理和
自我控制中得到满足。在卢梭那里,野蛮人是自由的,而文明人是受奴役的。《社会契
约论》便着重探讨了文明社会中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而他的终点便成为托克维尔的起
点。
不论是早年完成的《论美国的民主》,还是晚年撰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所记述的都是与他自己、与那个时代的人,或者说是与所有我们处于这个近代以来的社
会历史中的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它对于那些过于辽远而又不能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产生
切肤之痛的过去没有什么兴趣。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托克维尔眼中的“ 历史”也便是“
当代史”,他的历史著作实是关乎政治—实践哲学的著作,他所关注的毋宁说是我们这
个时代的人的生存状态。他总是能够走到风起云涌的伟大历史事件背后,去翻查它所展
现出来的人性的各种善好与暴虐的方面,并殚精竭虑地寻求人类的自由和人性的完满。
尼采说,他把修昔底德看得比柏拉图更高,因为前者并不歧视人或者事物当中一切独特
的东西,相信他们每一个都能够给人无限的感觉和无偏见的快乐,而他的目的就在于发
现这些独特而引人入胜的东西。我想,把这样的赞美放在托克维尔身上,也并不夸张。
☆──────────────────────────────────────☆
percyshelley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于 2009年02月03日10:15:45 星期二 提到:
都么人讨论。。。估计即使是开学后贴出来也一样没人看的。。。
: 自由,卢梭,及托克维尔 - [思维的乐趣 | 原创]
: 2008-06-03
: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 http://06sirpabankan.blogbus.com/logs/22143411.html
: 文/李紫晔
: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二部分·第十章)
: 在北美的土地上,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筑
: 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白人享受着优越的生活,黑人和印第安人则遭遇着各自
: .................(以下省略)
☆──────────────────────────────────────☆
blindpianist (0617盲琴师) 于 2009年02月03日20:33:16 星期二 提到:
我還是比較好奇這位作者姐姐是何方神圣
: 都么人讨论。。。估计即使是开学后贴出来也一样没人看的。。。
: : 自由,卢梭,及托克维尔 - [思维的乐趣 | 原创]
: : 2008-06-03
: :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 : http://06sirpabankan.blogbus.com/logs/22143411.html
: : 文/李紫晔
: :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二部分·第十章)
: : 在北美的土地上,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
: : 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白人享受着优越的生活,黑人和印第安人则遭遇着..
: : .................(以下省略)
☆──────────────────────────────────────☆
percyshelley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于 2009年02月03日20:41:19 星期二 提到:
@@ 不是0617的么?绝了
: 我還是比較好奇這位作者姐姐是何方神圣
: : 都么人讨论。。。估计即使是开学后贴出来也一样没人看的。。。
☆──────────────────────────────────────☆
aatangdtc (0617|xiami111:Baby 于 2009年02月03日20:43:34 星期二 提到:
是0617的。。。。
: @@ 不是0617的么?绝了
: : 我還是比較好奇這位作者姐姐是何方神圣
☆──────────────────────────────────────☆
blindpianist (0617盲琴师) 于 2009年02月03日20:56:49 星期二 提到: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 是0617的。。。。
: : @@ 不是0617的么?绝了
☆──────────────────────────────────────☆
annalulu (0417·习惯有你|为了我们共同的承诺) 于 2009年02月03日21:05:11 星期二 提到:
是法学转专业到国关的
: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 : 是0617的。。。。
☆──────────────────────────────────────☆
blindpianist (0617盲琴师) 于 2009年02月03日21:08:40 星期二 提到:
何时的事?谁的室友?
: 是法学转专业到国关的
: :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
bunnybunny (0617|不抛弃不放弃) 于 2009年02月03日21:55:52 星期二 提到:
是0517的....政行的啦~
见这文章觉得很激动,主编就收了哈
欢迎**17都来投稿哈,8过,择优择优,恩恩
: 何时的事?谁的室友?
: : 是法学转专业到国关的
☆──────────────────────────────────────☆
sirly (0417·习惯有你|Sirly et Kevin) 于 2009年02月03日22:05:14 星期二 提到:
啊,对~好像想今年毕业吧~
: 是0517的....政行的啦~
: 见这文章觉得很激动,主编就收了哈
: 欢迎**17都来投稿哈,8过,择优择优,恩恩
: : 何时的事?谁的室友?
☆──────────────────────────────────────☆
aatangdtc (0617|xiami111:Baby 于 2009年02月03日22:35:04 星期二 提到:
主编撒宁
: 是0517的....政行的啦~
: 见这文章觉得很激动,主编就收了哈
: 欢迎**17都来投稿哈,8过,择优择优,恩恩
: : 何时的事?谁的室友?
☆──────────────────────────────────────☆
bunnybunny (0617|不抛弃不放弃) 于 2009年02月03日23:09:36 星期二 提到:
自己翻鸿蒙去 =.=~
: 主编撒宁
: : 是0517的....政行的啦~
: : 见这文章觉得很激动,主编就收了哈
: : 欢迎**17都来投稿哈,8过,择优择优,恩恩
☆──────────────────────────────────────☆
percyshelley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于 2009年02月03日23:19:51 星期二 提到:
一下子广告做出来了~~
: 自己翻鸿蒙去 =.=~
: : 主编撒宁
☆──────────────────────────────────────☆
fjfhiqpl (0617|且行且珍惜) 于 2009年02月04日10:23:07 星期三 提到:
这位是政行达人,居然不认识,你太失败了。
: 我還是比較好奇這位作者姐姐是何方神圣
: : 都么人讨论。。。估计即使是开学后贴出来也一样没人看的。。。
☆──────────────────────────────────────☆
percyshelley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于 2009年02月04日10:27:50 星期三 提到:
哇 达人为何都不上bbs来看看?
: 这位是政行达人,居然不认识,你太失败了。
: : 我還是比較好奇這位作者姐姐是何方神圣
☆──────────────────────────────────────☆
fjfhiqpl (0617|且行且珍惜) 于 2009年02月04日10:51:11 星期三 提到:
不知道,可能telnet对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有些难,web的话又不方便。
: 哇 达人为何都不上bbs来看看?
: : 这位是政行达人,居然不认识,你太失败了。
☆──────────────────────────────────────☆
percyshelley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于 2009年02月04日11:05:22 星期三 提到:
都是达人了 还搞不定telnet么 玩一个礼拜就会了
: 不知道,可能telnet对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有些难,web的话又不方便。
: : 哇 达人为何都不上bbs来看看?
☆──────────────────────────────────────☆
JohnCatcher (0417·习惯有你|内卷化再生产的梦魇) 于 2009年02月07日22:14:23 星期六 提到:
达人学妹?
: 这位是政行达人,居然不认识,你太失败了。
: : 我還是比較好奇這位作者姐姐是何方神圣
![]() ![]()
本讨论区 转寄/推荐 转贴 删除文章 修改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文章 ] [同主题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