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和:两岸的军备发展向“恐怖”方向迈进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0 15:20:59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和:两岸的军备发展向“恐怖”方向迈进\r<br>
<br>
<br>
<br>汉和:两岸的军备发展向“恐怖”方向迈进\r<br>汉和情报评论28日专电:针对台湾领导人强调两岸维持“恐怖均衡”进而达到和平目的的提法,汉和情报评论发言人平可夫认为由目前的军备竞赛趋势看来,两岸的军备发展的确正在向“恐怖”方向迈进。中国的军事力量通过两个时期的扩充,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能够形成对台作战的均势能力,随之进入“非对称优势”状态,这些力量包括以先进的歼击轰炸机、潜水舰、地对地导弹形成更有威慑能力的进攻力量。\r<br>  
<br>  第二阶段到2010-2015年前后,中国的有效阻遏力量将能够对美日的介入起到牵制作用。为此北京投入了更多的财力研制洲际弹道导弹、战略导弹核潜水舰,同时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的批量生产,届时可能促使美日在介入台湾问题时候必须考虑其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台湾的有效遏制力量也会在未来10年之内得到强化,先进的对地巡航导弹、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战斗机、精确打击武器将使台军有能力对中国的纵深发动“恐怖攻击”。\r<br>  
<br>  平可夫认为“恐怖均衡”的若干概念作用于冷战年代两个核超级大国之间,诸多因素,例如“核恐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超大规模常规军备竞赛等要素在台海两岸的关系现状之下并不完全存在。\r<br>  
<br>  与此同时,维持冷战时代和平的基本机制除了“恐怖均衡”之外,还有““缓和”的概念。苏联在70年代初期在核力量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均势之后,苏共也同时提出了缓和的概念,并且一直作用在整个冷战年代,尽管因为区域战争的风险使美苏关系依然充满周期性不稳定,但是“缓和”的提出依然确保了冷战时代美苏关系的基本平稳发展。平可夫认为台海双方也应该导入“缓和”概念的某些积极因素。\r<br>
<br>  “缓和”首先强调在宣传领域避免不必要的刺激。这一点是目前的台海最为需要的。两岸最高领导人在宣传战方面应该格外谨慎,避免不应该有的过分人为威胁与言论刺激。平可夫认为未来短期内即使在两岸之间爆发小规模冲突,甚至是“意外”小规模流血,都可能给两岸经济、社会心理造成重创,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进而危害亚洲的总体稳定。\r<br>  
<br>  其次“缓和”强调在美苏双方采取重大政治、军事、外交行动之前,都必须多考虑对方的利益,做事要留有余地。换句话说,要留有面子与台阶,即日本人所谓的“気くばり”。这一点对于两岸关系而言也异常重要。平可夫认为现阶段两岸关系甚为重要的稳定机制就是维持现状,在采取任何挑战现状的行为之前,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处境、各自民众因素和可能面临的后果。\r<br>  
<br>  “缓和”的基本条件是最起码的相互信任。这一基本信任的建立必须从上述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做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04:3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