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年考研邓论和三个代表核心考点(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4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08年新加)重点关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

  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4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九)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②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44、“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中国***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③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①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一个中国的核心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四点:一个中国,争取和平统一,寄希望台湾人民,反台独***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
  ②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
  ③胡Jintao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④《反***国家法》,把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用立法的形式转化为法律。
  45、中国外交政策(十一)
  宗旨和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战乱;缓和、紧张;稳定、动荡。
  ③争取有利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④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46、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十一)
  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南北问题。
  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的判断标准:外交政策。
  ②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新政治:各国相互尊重,共同协调。
  ③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47、中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二)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48、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十二)
  ①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②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
  ③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
  ④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⑤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49、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十二)  
  为何要改善党的领导:1新形势、新任务;2思想组织作风3教训4正处基本矛盾
  ①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②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③同时也应该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5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十二)★★★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单选,易混(人心、高关、体重、基础)有了人心这个基础,就能当高官,当了高官,体重暴长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①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②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③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④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①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⑤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和国际事务。
  5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十二)
  (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2)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3)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2: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