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霸权规制与驻韩美军调整:一种分析框架 (ZT)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3 13:4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霸权规制与驻韩美军调整:一种分析框架
<br>
<br>作者:tungtsingling    论文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5    更新时间:2005-6-20
<br>
<br>摘要: “9·11”事件后,美国再次着手调整其全球战略,其中驻韩美军的调整尤为引人注目。文章认为,“霸权规制”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在理论上它能够清楚深入地说明美国调整韩国驻军的内在动因,并可预见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美韩同盟的未来走势。\r<br>
<br>关键词:   美韩同盟;   驻韩美军; 双重规制
<br>
<br>中图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br>
<br>
<br>
<br>   “9·11”事件的发生,促使美国加快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战略调整,以适应当前反恐战争的需要,其中驻韩美军的调整最为引人注目。各种分析猜测纷纷见诸报端媒体,然而这些分析或流于形式,或就事论事,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在当前朝核危机愈演愈烈、六方会谈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美国何以大张旗鼓的削减并调整驻韩美军,这的确需要置于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下,才能够将问题分析解释清楚。\r<br>
<br>一、分析框架:“规制主义”与霸权护持
<br>
<br>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现实是,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相应的,如何护持霸权地位和谋求霸权利益,便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考虑。自90年代以来,针对美国全球战略性质的定位,国内外学者多看法不一。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N·哈斯(Richard N. Hass)对此曾提出过“规制主义”(doctrine of regulation)概念,颇有创见性。我国学者王传剑先生则更为明确地概括指出: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实质上是一种“全球规制”,即“规范世界上所有有损美国全球利益的一切‘不规则’现象、制约其他国家任何谋求削弱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企图。”[1]
<br>
<br>根据王先生的研究成果,当前美国的“全球规制”战略主要着眼于两个战略层面:一方面它将政策重点集中于朝鲜、伊拉克、伊朗等所谓“无赖国家”;另一方面则将战略矛头对准了中国、俄罗斯等所谓的“不负责任大国”。从其全球利益出发,美国既不允许世界上再出现一个能向其霸主地位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也不允许世界上任何地方出现地区霸权。与此相适应,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朝鲜半岛成为美国实施其“全球规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业已形成一个半岛政策体系:其一、“规制”朝鲜,消除“朝鲜威胁”;其二、“规制”朝鲜半岛周边大国,消除该地区任何一个国家谋求地区主导地位的企图,亦即“双重规制”。\r<br>
<br>本文认为,“霸权规制”理论是研究半岛问题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有着较强的理论解释力。针对当前驻韩美军在特殊历史环境中的大幅度调整,借用“霸权规制”理论能够清楚明白的阐释这一问题的实质及其幕后隐藏的玄机。\r<br>
<br>二、政策构想:当前驻韩美军调整计划及其特点
<br>
<br>美国削减、撤退驻韩美军并非首次进行,早在卡特政府时期就曾经有过。海湾战争后,鉴于现代军事革命对军事技术和力量配置灵活性的强调,老布什政府在90年代初也曾提过将朝鲜半岛非军事区附近的美军南移计划。1999年美韩举行年度例行安保协议会议,“美韩同盟的未来”(SCM)成为大会议题,此后经过艰难磋商,两国政府于2001年8月提出了相关报告。在此基础上,2002年12月5日双方达成了关于“对未来美韩同盟政策构想制定协议”的一致意见。\r<br>
<br>2003年3月6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一次非正式场合表示:从某种意义上,驻韩美军是“冷战的残留物”,现在已经对韩国主权构成一种事实上的“侵犯”,所以应该考虑美军从那里南撤或者干脆撤出朝鲜半岛。[2]6月,美韩双方就驻韩美军基地迁移合并及兵力重新部署在2001年前分两个阶段实施达成协议。26 日,驻韩美军第8军司令坎贝尔(Charles Campbell)中将声称,根据两国间业已达成的协议,驻韩美军将减少部分兵力。\r<br>
<br>2003年10月,韩美双方召开“韩美未来同盟政策构想第五次研讨会”,会上美方正式提出驻韩美军调整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压缩基地规模;缩减兵员;重新部署防地;向韩国移交部分作战任务。具体计划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向汉江以南的平泽基地周围搬迁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及步2师;向乌山空军基地周围搬迁驻韩美军司令部相关设施。其中驻龙山基地的7000美军中的6000人将在年内陆续南迁到平泽基地;驻在非军事区15个基地的步2师1.4万人从2003年10月开始迁移,4—5年内全部后撤120公里至“中心基地”;驻汉城龙山基地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第8集团军司令部、韩美联合司令部从2004 开始着手后撤。迁移后的驻韩美军部署将形成乌山--平泽和大邱—釜山“两大中心”,龙山基地、汉江以北的联合训练中心及群山三大基地的格局。预计到2010年,驻韩美军基地将由目前的41个减到14个。新的驻韩美军基地将组成“斯巴达”式的“前进作战基地”。调整后的驻韩美军兵力将削减1/3,保留下来的部队将进行重组,其中第2机步师将由2个旅缩编为1个机动打击旅。部分军队将撤回美国本土或部署到其他地区,返回本土的驻韩美军将作为快速机动旅,以为期半年的轮替形式派驻韩国;今后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警戒任务和侦察任务将交由韩军负责。按照五角大楼的计划,调整后的驻韩美军其使命除了负责朝鲜半岛安全外,还将扩大到包括台湾在内的整个东北亚地区。[4]
<br>
<br>与以往相比,此次驻韩美军调整不仅规模为历史之最,而且颇多新意。首先,在时机选择上,历次调整多是在半岛局势相对缓和的时期提出和执行,而此次调整则选择在朝核危机持续升温、美韩关系出现嫌隙的政治背景下。其次,以往自动介入以威慑北方敌人一直是驻韩美军的最主要功能,但现在美军对这种被称之为“引爆线”的功能已经“深恶痛绝”。其三、调整后的驻韩美军防御范围将大大扩大,其性质也将随之转变——由过去的单纯半岛防御转向谋求事实上的地区防御。[4]
<br>
<br>三、战略图谋:驻军调整与“霸权规制”\r<br>
<br>美国何以选择在一个备受关注的时机背景下,大幅度的削减并调整驻韩美军?这种后撤真的是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退却吗?当然不是,就美国来讲,其始终不变的战略目标就是要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建立世界领导地位,既不允许世界上重新出现一个能向其霸主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也不允许世界上任何地方出现地区霸权。[1]虽然美国一再声称这只是它“为应付反恐战争而进行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但根据“双重规制”理论的分析框架,明眼人很容易就可看穿其用意昭然。\r<br>
<br>(一)、从显性的层面来讲,美国大幅削减并调整驻韩美军部署,首在“规制”朝韩,护持美国在半岛事务中的主导权,扩展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政策选择空间。\r<br>
<br>冷战虽然业已结束十多年,但冷战思维至今仍是美国制定朝鲜半岛政策的主导性战略思维。90年代以来,美国不仅一直怀疑朝鲜试图发展甚至已经拥有核武器,而且2002年小布什政府在《核态势评估报告》中明确将朝鲜列为可用核武器予以打击的国家之一。[5]在美国看来,朝核危机和导弹危机构成了对美国东亚前沿驻军、战略利益以及盟国安全的重大威胁,是对美国亚太安全主导能力的一种挑战。因此,美国半岛政策的首要目标在于规制朝鲜的“扩散威胁”并防止其对美国东亚战略利益的损害。\r<br>
<br>此次美军主动撤往汉江以南,绝非放弃美国左右半岛政治生态的多年影响力,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考虑,意在获取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更大灵活性和主动权。首先,调整将大大加强驻韩美军的安全系数。南迁过江并重新部署后的美军,将极大的摆脱部署在三八线附近朝鲜上万门火炮的威胁,一旦爆发冲突,可有效的降低美军的伤亡。其次,调整后的美军将对朝施加更大的军事威慑和政治压力。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作战设想:驻韩美军撤至第二线阵地,倘若战争来临,首先将由韩国军队独自承担第一波打击,美军主力则避免了开战之初的重大损失,它可以在后方迅速动员,并在支援部队到达以前利用其远距离精确打击武器和空中优势直接突入朝鲜腹地,实施针对朝鲜领导中枢的“斩首式”打击,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再者,军事上的合理部署加之同步的加强军力计划,将赋予驻韩美军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地位。美军虽然后撤,但获得了战略纵深,大大降低了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所需付出的代价,实际上处于一种更加有力的进攻地位,客观上更加便于美军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5]随着美军调整计划的步步推进,美国将逐步把军事优势转变为政治压力,以迫使朝鲜尽早接受美国提出的朝核问题解决方案。\r<br>
<br>在冷战时期,为应付所谓来自北方的威胁、共同反对共产主义,韩美之间形成了一种“血盟”关系,美国不仅大力扶植韩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而且将数万美军长期留驻韩国为其戍边守境。随着冷战后半岛形势的相对缓和,南北之间交流的日渐增多,加之韩国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近几年来韩国社会从民间到政府要求加强对美自主性的呼声日渐增高。面对韩国的这种疏离倾向,美国日渐增强对韩防范。“规制”韩国以免使其在自主的道路上走的过远,便成为此次美国调整驻韩美军的另一政策目标。\r<br>
<br>从“软”的方面来讲,美国通过此次调整驻韩美军可以平息在韩国社日益会蔓延的反美情绪,笼络韩国人心。90年代以来,美军士兵滋扰驻地居民的事件层出不穷,暴力犯罪事件也时有发生。2002年6月,驻韩美军车辆轧死两名韩国女中学生,引发了韩国30万民众空前的反美大游*,甚至还发生了针对美军官兵的暴力事件。另外,韩国年轻一代威胁认知观念的巨大转变,更是加剧了这种反美情绪在韩国民众中的扩散。据2004年4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韩国大多数年轻人认为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朝鲜而是美国。[5]在这种反美情绪不断高涨社会氛围下,如果不约束驻韩美军士兵的任意妄为,并给予韩国政府更多的自主决策权,韩国人业已被激发出来的民族自尊就会被进一步挫伤,美韩同盟就有陷入分崩离析的危险,而这恰恰是对美国利益的最大损害。通过调整驻军既可满足韩国民众的某些愿望,又可使美军保持低调,从而达到修复美韩关系、换取韩国对美国政策服膺的目的。\r<br>
<br>从“硬”的方面来讲,美国大幅度削减并调整驻韩美军,意在军事上对韩国施加军事压力,迫使韩国政府在韩美同盟及朝核等问题上向美国靠拢。由于韩美之间在对待南北和解及朝核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加之韩国一直反对驻韩美军扩大军事干预范围,以免韩国军队卷入东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发生的危机或冲突中去,因此韩美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政策差异,韩国谋求摆脱“唯美外交”的动机不断增强。显然,50多年来韩国士兵已经习惯了在美军的庇护下,与军事分界线另一侧的朝鲜军队“和平共处”。那么现在,在韩国自主防御能力严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朝韩边境上美军威慑力量的突然消失,极有可能导致朝鲜的军事冒险,这无疑将加大韩国的安全恐惧与军事压力,进而迫使其适度收敛自主倾向,继续寻求与美国的紧密合作。\r<br>
<br>正是看透了韩国上下对战争的恐惧心理,美国这一“釜底抽薪”的策略已在事实上初见成效。2003年3月6日,韩国总理高健公开向美国驻韩大使呼吁,鉴于朝核危机的敏感性质,当前的美军重新部署“不合时宜”。[5]此前一直对美颇为强硬的总统卢武铉也改变了上台之初决不向华盛顿“叩头”的立场,多次在不同场合公开称赞驻韩美军对韩国安全做出了“极大贡献”。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它又不顾国内外强烈反对坚决支持美国对伊战争;访美期间他甚至一再表示对美在朝核问题上可能使用的方法表示“理解”,并认同了将朝鲜的经济交流合作与朝鲜在核问题上的表现挂钩,以促使朝鲜放弃核武。[4]美军调整方案出台后,韩国更是一再要求要求美方放缓裁军速度,将完成撤军的时间从目前提出的2005年年底放宽到2007年至2013年之间的某个时间。同时,由于担心美军南撤有可能是为新一轮美朝战争作准备,韩国加强了与美日等盟国之间的对朝政策协调,以避免美国擦枪走火。\r<br>
<br>(二)、从隐性的层面来看,美国重新部署驻韩美军,还暗含着应对“大国挑战”的成分,目的是要“规制”相关大国,消除任何一个国家主导东北亚地区事务的企图。\r<br>
<br>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认为,大国的最终目标是成就霸权。[6]冷战后,美国对全球范围内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朝鲜半岛由于其地缘战略价值的重要性,历来为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在美国看来,虽然意识形态的斗争在东亚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但中、日两国的崛起加之俄罗斯的复兴迟早要对美国的东亚霸主地位构成挑战。因为任何大国崛起本身就意味着争取更大的国际权力,而对一个霸权国来说,决不能坐待这种挑战成为现实。最好的办法是,在这些国家尚未成长为真正的大国以前,对其进行牵制、利用、引导和扼杀,为其成长设置种种障碍。\r<br>
<br>在2003年10月6日至8日“韩美未来同盟政策构想第5次协会”上,美方正式提出将把驻韩美军变成“地区军”的方案。根据该方案,驻韩美军在负责朝鲜半岛安保的同时, 还将扩大其作用,使驻韩美军基地成为对外的军事基地。驻韩美军的活动半径将有可能扩大到台海一带,以防止中国在朝鲜统一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以美韩同盟作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种牵制力量。[4]而对日本而言,美国敲打韩国的做法对其本身就是一种杀鸡儆猴的警示,除了继续担当美国推行其东亚战略的马前卒以外,美国是绝对不允许它染指东北亚地区事务的主导权的。11月14日,驻韩美军司令拉伯特上将明确表示:“驻韩美军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朝鲜半岛,而应涉及整个东北亚。驻韩美军将根据未来的需要提高能力。”[9]从实际效果来看,驻韩美军此次战略后退,其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军事任务也大大减轻,这使其能够腾出手来“兼顾”半岛以外的地区。\r<br>
<br>在朝核问题和导弹危机问题上,美国鼓励中日俄积极参与多边磋商进程,发挥他们各自的建设性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美国愿意放手任由这些大国推动半岛和平进程,美国目的只是在于,借助这些大国的影响力对朝鲜多方施压迫其就范。一旦其中某一国的政治影响力超过美国,就会为美国所不容。显然,美国的真正意图在于要确保朝鲜半岛事务的美国主导, 进而建立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其霸权利益的东北亚秩序。[1]
<br>
<br>四、前景预测:美韩同盟及其未来
<br>
<br>美韩同盟的维持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其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当前驻韩美军的调整既反映了美国在新形势下的全新战略需要, 又从另一侧面暴露了美韩同盟内部的分歧在不断扩大。以至于外界纷纷推测,韩美关系持续走低,美韩同盟能否维持长久?\r<br>
<br>2002年12月,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当选前夜发表讲话表示:如果美国同朝鲜发生战争,韩国可能会保持中立。2003年8月他甚至突然宣称韩国要“在10年内建立自主防卫基础”。[7]很难想象,这算怎样的同盟?更令人费解的是,2004年9 月2日小布什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谈及反恐盟友时,竟只字未提计划将派遣3000多名士兵前往伊拉克的韩国。这令韩国政府颇为尴尬和不满,一名韩国议员愤怒的警告:“韩国和美国现在就像是即将离婚的夫妇。”[8]
<br>
<br>历经冷战五十年风雨而不衰,在新的形势下,美韩同盟真的要走向分道扬镳吗?毫无疑问,美韩同盟目前受到重大冲击,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它还不至于寿终正寝,随着形势的变化,它甚至有可能到某种程度的加强。\r<br>
<br>首先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美国不会轻易放弃美韩同盟。当前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表明,美国对朝鲜仍怀有极强的敌对心理,对朝鲜政策持怀疑态度,因而在政策中仍将重视美韩同盟在东北亚安全中的“支柱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朝鲜的防范和施压。近来一度中断的美韩军事演习又重新恢复,这表明美韩同盟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防范朝鲜的进攻和军事威胁仍是美韩同盟的主要目标。[10]从另一角度看,美国认定在处于力量转型时期的东北亚地区,包括中、日、俄在内的一些周边大国都存在着争夺朝鲜半岛的潜在动机。美韩同盟继续存在将有助于保持这一地区的大国战略力量平衡,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更为深远的考虑是,美韩同盟是要对中国形成一种潜在压力,同时也有防止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影响超过美国的作用。通过这一军事组织形式,美国既可介入半岛局势,又可避免单独应对朝鲜的挑战所带来的风险和压力。\r<br>
<br>“规制”朝鲜与“规制”周边大国是美国继续维持美韩同盟的两个主要政策目标。驻韩美军的调整并非削弱了这一目标的现实性,相反,通过将驻韩美军的功能扩大到地区层面,实现了美韩同盟对新形势的适应性。很明显,如果没有美韩同盟,美国就会失去插手朝鲜半岛事务的主导权;如果没有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的亚太战略就难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美韩同盟实际上成为美国追求其朝鲜半岛政策、进而实现其亚太战略的一个主要工具。[1]
<br>
<br>其次,就是对韩国来说,它更不想因为失去美军的保护而将自己置身于朝鲜的直接影响之下,这将会大大削弱其政策选择空间。况且,韩国从美韩同盟的双边关系中所获收益远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事实上,韩国比谁都清醒地认识到朝核问题的解决、南北的最终统一乃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最终都离不开美国作用的发挥。更兼90年代以来,韩国在强调应付来自“北方的威胁”以外,又不断强调应付来自中、日、俄等周边国家的“多元潜在威胁”,除了挽留美军继续留驻半岛以外,韩国无可凭借来平衡大国在东北亚的角逐。\r<br>
<br>长远观之,朝鲜半岛局势和东北亚周边环境是影响美韩同盟未来走向的关键所在。而其中又以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为主要因素。从目前形势来看,朝鲜半岛和解进程虽有进展,但近期内南北双方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实难突破。因此,美韩同盟关系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r<br>
<br>参考文献:
<br>
<br>[1]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67,234.            
<br>
<br>[2]“U.S. to Cut Number of Troops in Korea[J],”The Korea Times, June 26, 2003.
<br>
<br>[3]“U.S. Troops Role as Tripwire is Unfair [J],” The Dong -Ailbo, March 19, 2003.
<br>
<br>[4]李华.冷战后驻韩美军调整评述[J],国际观察,2004(1).                                 
<br>
<br>[5]全克林.驻韩美军调整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3(7) .
<br>
<br>[6]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M], Norton &Company, Inc.2001.        
<br>
<br>[7]韩国将正式推进自主国防[N],产经新闻,2004-6 -9.
<br>
<br>[8]美韩同盟的前景[N].[日]朝日新闻, 2004-7-20.
<br>
<br>[9] <a href="http://www..sina.com.cn/news" target="_blank">http://www..sina.com.cn/news</a>.
<br>
<br>[10] <a href="http://www.bjreview.com" target="_blank">http://www.bjreview.com</a>                                 
<br>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1:5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