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size="4"> <font color="darkblue">
<br> 如果说当日本踏入中国的领土内肆意妄为是,各种各样包括盲目的,非理智的反日情绪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那么,在中国摆脱了日本的奴役,在21世纪,中国以强国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较为有利的机会以及平等性与各国竞争,在这种时候,盲目的反日情绪就不但不必要,而且走到了它的反面.
<br>
<br>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国际形势和框架下,情绪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不能帮我们解决钓鱼岛问题.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情绪,失去了许多日本的投资,援助,以及与日本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根本上,从长远上说,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而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一部分无知的,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盲目反日的后果.为什么,我要说是一部分无知的呢?因为,并非所有的反日都是盲目的,相反,有针对性的反日,是值得提倡的,也是表明我们中华民族气节的重要手段.譬如,在日本的教科书事件之后,中国官方和民间组织所作出的有组织,有策略,有分寸,有针对的斗争,就是这样.但是,为什么在事情平息之后,还有那么多无知的狂徒,试图泄一己的私愤--一种建立在盲目从众心理上的,没有意义的--毁掉从昔日敌人,日后敌手公平竞争以求自身强大的机遇.难道,这些人不止可悲,而且可恨吗?
<br>
<br> 有谁,当今有那些青年和那些无谓的叫嚣者,能在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上,超过那些亲身以日本搏斗的老一辈的革命领导人呢?而他们,譬如说毛**,周恩来等,在抗日战争中,用智慧和大节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中国的日本.一旦日本战败,他们作为领导人,马上转变策略,主张宽容历史,着眼未来.难道,他们只是为了献媚日本人吗?当然不可能,他们是从中华民族的自身利益出发这么做的.他们深知,矛盾是会随着时间而发展变化的,不能任由盲目的情绪毁了社稷大业.须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同样可以这么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br>
<br> 反思一下,虽然日本没有认错,而德国认错.但是,西欧各国在与德国的合作上远比中日合作走得远,甚至是天壤之别.而当年纳粹的屠杀教日本的残酷一点也不逊色.难道,当年的滔天罪恶可以用道歉来一笔勾销吗?当然不能.关键并不是道不道歉,而是当事国的理智和历史的远见.而且,德国与日本在认罪态度上的差异是有多方面原因的。\r<br>
<br> 盲目的反日,只能说情绪持有者的无知,最重要的是,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对日本一如既往的恐惧,深深的恐惧.真正的强者,敢于从朋友处学习教训,更勇于面对敌手的优点.如果我们中国要真正的强大,我们就必须多出一些直面现实的勇士,睿智之士,而不是盲目的叫嚣者.
<br></font>.</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