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教育网考研政治辅导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1 15:5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备考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在复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少考生付出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从而产生茫然的失落感;或失去备考的热情与信心。究其原因,无非是考生无法准确找到复习的重点,遇到疑难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解答。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克服复习过程中的困难,取得优异成绩,考研教育网组织网校授课老师及答疑专家将历年考试的重点、难点归纳整理,推出考研教育网辅导系列文章。该内容为连载形式,敬请关注![请点击观看网校免费视频辅导课程]
  本期政治考研专题我们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它的核心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我们将结合历年真题和相关习题进行分析讲解这一章的重点内容。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2006年真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________.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质观、运动观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没有。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表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在物质的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对于选项A,这种观点把本原的根本属性误认为本原本身。而B、D两项的错误在于割裂了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2006年真题: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的理解和记忆。
  实践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实践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范围的对象。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任何一种完整的实践活动过程,都经历着三个基本环节:1、确立实践目的,制定实践方案,这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又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并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之中;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使客体发生合乎人的目的的改变,目的也因客体的改变而实现自身;3、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以上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所以选项B、C、D为正确答案。对于选项A,因为把主体和客体区分开来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人的实践的基本特征,所以不能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列为实践运行的一个环节。
  2002年真题: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______.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在世界、人类世界及其关系。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既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界或尚未人化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所以正确答案为A.对于选项B,主观世界,即人的精神世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属于人类世界;客观世界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其中包含着天然自然,则不属于人类世界;B选项扩大了人类世界的范围。对于C选项,把天然自然归属与人类世界,另外把人类社会排除在人类世界之外,都错误的。对于D选项,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错误的。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995年真题: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的表现为_________.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分析: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或虚幻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E.
  2000年真题: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_____.
  A、决定性C、能动性
  B、预见性D、主动性
  分析: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3、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很显然是C选项。
  2002年真题: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_________.
  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换为物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理解。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问题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E.而选项C否认了意识在人脑的机能和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是错误的;D选项也是不正确的,混淆了运动与物质和意识与运动的关系,因为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3: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