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建民盘点2005中国外交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1 23: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国内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建设和谐世界
<br>
<br>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吴院长到新华网作客。对于去年的中国外交局势,网友评价很高,觉得2005年的中国外交是大外交、强国外交。网友“名可名”:请问,您觉得中国外交在2005年的最精彩之手笔在哪里?有哪些遗憾?
<br>
<br>    [嘉宾吴建民] 中国外交包括三个大的方面,首先是我们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是我们外交的基础。其次,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第三就是同大国的关系。这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就是多边外交。回顾2005年,中国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说有声有色。
<br>
<br>    [嘉宾吴建民] 和大国关系,同美国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从两国领导人的接触,2005年见了5次,双方有些摩擦、有些分歧,但是这些问题经过谈判,有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同俄罗斯的关系也是这样,进入一个很好的时期,两国关系全面。中欧关系也很好,胡Jintao主席、温Jiabao总理也都访问了欧洲。
<br>
<br>    [嘉宾吴建民] 大国关系当中唯一的问题就是中日关系,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面,日本首相小泉坚持参拜,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中国同日本进行了严正的交涉。可以比较,这次参拜和过去的反映有所不同。过去,世界上的人对这件事情关系不够,从这次来看,世界上很多人都发表了意见,包括美国人,过去不大讲话的。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的主席海德给日本驻美国大使写信表示抗议这个事。包括很多报纸,美国的、欧洲的,都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谴责。从这件事来看,国际上的同情在上升。
<br>
<br>    [嘉宾吴建民] 从周边国家来讲,区域合作得到了明显的进展。前不久,10+3领导人会议,大家签署了宣言,承诺要建立东亚共同体,历史将会证明,这次行动将是很有元件的、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的行动,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且举行了东亚峰会。说明东亚的合作很有吸引力,大家都想进来。我们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在向前进展,明年考虑中国非洲首脑级的论坛,这是一件大事情,将会推动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br>
<br>    [嘉宾吴建民] 中国今年多边外交很活跃,联合国改革问题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第一次提出全面的文件,这个在世界上反映不错。联合国改革,我们提出了看法,这个看法得到很多国家的响应。总的来看,2005年中国外交是一个丰收年。
<br>
<br>    [主持人] 您从事多年外交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您觉得2005年中国外交给您留下最深刻的片断是哪些?  
<br>
<br>    [嘉宾吴建民] 比较直观的就是胡Jintao主席成立联合国60周年大会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前FaGuo总理拉法兰到外交学院讲话,会下他跟我探讨一个看法,他说现在FaGuo的知识界头面人物提出一个看法,认为20世纪是对抗的世纪、战争的世纪,21世纪应该走向和平、合作的世纪。我就跟他讲了胡Jintao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他说跟我们讲得不谋而合。在美国也出现一种看法,认为今天的世界虽然充满着很多矛盾,但是有个现象引起大家的注意,就是大国之间没有引起大的对抗。
<br>
<br>    [嘉宾吴建民]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大国之前充满了对抗,现在没有了,现在大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世界虽然有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没有因为意识形态不同形成对立的、相互斗争的集团,没有出现这样的集团。胡Jintao主席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看到了时代的潮流,由战争的时代进入以和平、发展为主的时代。中央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国内要构建和谐社会,对外要沟通建设和谐世界,这两个理念非常好。\r<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3:18:16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 很多网友提出了有关如何处理中日关系的问题,网友“家家有本经”问:您认为日本是不是还能和中国友好?可以预见日本在今后的几年里会完成修宪,在军事上可以会借口“中国威胁”进一步进行发展,中国外交对此是不是有准备?
<br>
<br>    [嘉宾吴建民] 回答有关日本的问题,首先要对当今世界大的趋势有一个认识。今天的世界上有这两股潮流。第一股潮流代表着过去,冷战、较量、战争、对抗这样一些东西,很多人死抱着冷战思维不放,还按照冷战思维决定着他的行动;而另外一股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它代表着时代的主题。从这样大的形势来看待中日关系,我认为要全面的看待中日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33年,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的。
<br>
<br>    [嘉宾吴建民] 政治方面,中日关系有三个政治文件,不管怎么说,这三个政治文件,日本是认帐的。第二,在经贸领域,取得了进展。1972年,中日贸易是20亿美元,去年是1687亿美元,据说2005年还得上升。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对双方有利,日本在华投资也在增加,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这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双方的人员来往一年几百万,这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br>
<br>    [嘉宾吴建民] 另外,在过去日本的有些行动对中国也带来了好处,比如说支援贷款,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对我们当时的发展还是起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在抬头,他们提出了种种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一些言论,同时有些行动,包括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但在他第五次参拜之后,从国际舆论来讲,他受到了更多的谴责。在日本国内也是,有人主张对中国采取遏制的态度,有人主张中国发展,这两股力量也在较量。
<br>
<br>    [嘉宾吴建民] 胡Jintao主席4月23号在雅加达同小泉首相会面的时候提出发展中日关系发展的五点主张,我认为这五点主张仍然是我们今后对日关系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也做工作,按照胡Jintao主席提出的主张去做,我相信还是能够实现中日世世代代友好的。正像胡Jintao主席讲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r<br>
<br>    [主持人]网友“长岛海风”问,我国的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日本的关系上有一些倒退。我看过一个媒体的报道,72%的日本人不信任中国。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日本人民,不能靠高层接触改变日本的这种看法。网友“野路思苦小灰板”问,当年美国在日本放了两颗原子弹,但是现在日本跟美国关系非常好,而美国曾经侵略过日本。现在很多人有个看法,就是对日本应当更明确、更强硬的姿态,而且他们认为从日本的民族性格来说,他那种欺软怕硬的国家,恃强凌弱,所以对这样的国家是不是也应该采取硬一些的策略?
<br>
<br>    [嘉宾吴建民] 这段讲话的意思就是日本对我不友好,我也不友好,原因就是你贱、招打。但我认为任何民族,不管它的民族性格是什么样,没有民族会接受强权的,就是小孩你强迫他做这个做那个都不行,何况是个国家。不能这样看问题,这是一个误区。第二,日本国内出现了对华反感的人数在上升,中国也是这样。从我们方面来讲,他们方面有不对的,我们有些方面也是,我觉得有些中国人也要检讨一下。
<br>
<br>    [嘉宾吴建民] 去年世界杯的时候,它一个球队来,某些国人从头嘘到尾,这种行动在日本电视上也放了,当然不会引起日本老百姓的好感,出现这样的问题,你说怎么办?我觉得还是要做工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老百姓的反感情绪上升,可以做工作。我觉得中国也可以,中日世代友好的目标不能动摇,这是2000多年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我们还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去做。
<br>
<br>    [嘉宾吴建民] 你对我凶,我对你凶,这不需要什么智慧,三岁小孩都会。智慧是什么?要把有些问题化解掉,这才是智慧。我觉得中华文化里很注重的一点,我们讲和谐,和谐社会就是把一些矛盾化解掉,而不是把它激化。\r<br>
<br>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3:18:36 | 只看该作者
<br>搞外交不是为了“过瘾”  是为了维护国家根本利益\r<br>
<br>    [主持人] 网友“wqj401”问:我是想问问你中日关系到底怎样破局?中国到底有没有底线?
<br>
<br>    [嘉宾吴建民] 什么叫底线?我不知道这位网友想的是什么。底线破了是不是就要动武?我看不是这样,我们还是着眼于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出现一些错误的、甚至对华的敌对现象,我们要进行坚决斗争。我们中国人考虑的问题不能只看到一点,要全面的看,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它错误的东西进行斗争,可能一时解决不了,这个斗争可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但必须通过斗争的办法,而不是采取其他诉诸武力的办法。这样的看法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符合地区的利益,符合世界的利益。
<br>
<br>    [嘉宾吴建民] 中日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太重要了,比如东亚共同体的建设,10+3,领导人参加这个会议,大家都希望建立。说明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同东盟十国,同日本、韩国,在这个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
<br>
<br>    [嘉宾吴建民] 要发展共同利益,胡Jintao主席提出的观点,我认为至关重要的。要发展共同利益,国家和国家之间有分歧,也有共同利益,如果我们致力于发展共同利益,结果是怎么样?共同利益强大了,两国关系就更稳固了。两国之间的分歧肯定会有,夫妻俩还吵架呢,何况国与国之间,通过共同利益的发展,通过对分歧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我想逐渐会遏制这种现象。
<br>
<br>  [主持人] 有网友说,日本在2005年的种种表现确实让我们很愤怒,能不能从贸易上遏制日本的一些发展?您刚才谈到中日关系比较积极的一面,这方面尽快做大做强。但是对日本一些确实不友好的行动,确实伤害我们感情的行动,我们采取什么对策?
<br>
<br>    [嘉宾吴建民] 我们说理,我们进行交涉。媒体报道很多,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同情和理解。刚才网友说贸易手段,贸易手段是双刃剑,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我们加入WTO,随便做的话,不仅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且违背规则,这在国际上是不会受到同情的。有些问题解决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
<br>
<br>    [主持人] 刚才很多网友谈了很多中日关系的问题,大家认为在外交上确实应该有一些举动。世界外交形势进入合作的阶段,提倡“可以解决的东西交给对话去解决,不能解决的东西交给时间去解决。”但是现在的问题很迫切,比如日本对我们频频出招,有些事情确实让我们很受伤害,那我们是等着它出招还是应当主动出击?
<br>
<br>    [嘉宾吴建民] 实际上对一些错误的做法,我们还是有对策的。比如在东亚地区举行的多边首脑会晤的时候,中日两国领导人没有进行双边会晤,这就是一个行动。但我觉得现在要防止“哦,这个还不过瘾”。什么叫过瘾?所谓过瘾不过瘾,这不是情绪上的满足,而是要中国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地区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世界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才是正确的。
<br>
<br>    [嘉宾吴建民] 从中国来讲,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好的一次,过去改革开放27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中国要实现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r<br>
<br>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3:19:11 | 只看该作者
外交官的腰杆子、笔杆子、枪杆子
<br>
<br>    [主持人] 网友“HARRYS”问:今年中国外交比较强硬,比较亲欧洲,请您在这方面点评一下?
<br>
<br>    [嘉宾吴建民] 我不太喜欢他的用词,什么强硬或者亲某个地区,不大好。说到底,国与国的关系还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br>
<br>    [嘉宾吴建民] 我们和欧洲的关系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什么原因?共同利益增长了。我在欧洲前后干了9年大使,我发现,冷战结束之后,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增加了。首先大家都赞成多边主义,不赞成一个国家说了算。经济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双方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化方面,文化的交流给双方带来了好处,老百姓都很喜欢。政治、经济、文化这三大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说中欧关系进入了最好的时期。
<br>
<br>    [嘉宾吴建民] 说到强硬,我认为在外交上,有些问题强硬和妥协都是手段,关键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中国追求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就是和平稳定的环境,能够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比较友好的、有利于我们发展的环境。强硬,有的时候是必要的,但是强硬的时候要看强硬的度要把握好,就是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要损害我们的根本利益。
<br>
<br>    [主持人] 李肇星外长曾经讲过一句话,中国的外交官都很有国家感情,但是感情不同于感情用事。作为一个外交官,您可能接触的外事场合以及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论更多一点,这里边肯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您是怎么处理的?比如面对对中国不友好的表态,你不觉得愤怒吗?
<br>
<br>    [嘉宾吴建民] 作为外交官,我们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各种各样的言论。慢慢悟出一个道理,面对人家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甚至是很刺耳的东西,你要进行分析。一个外交官比较理智的做法就是讲出道理来,说明他的说法不对。如果你讲的道理得到多数人的同情或者觉得有道理,这是外交上的成功。外交是要讲道理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br>
<br>    [主持人]那您今年以来你和他们争论的话题都有什么?
<br>
<br>    [嘉宾吴建民] 从今年年初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到我去FaGuo开会,大家谈论的最多的是中国崛起,有人认为是威胁。我就跟他讲,中国崛起的特点是什么?中国这27年是发展很快,而中国崛起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世界分享发展成果。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所谓开放的发展是什么意思?我们与世界分享我增长的成果,我不是吃独食。我举很多具体例子,比如2004年,美国是世界上超级大国,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28%到29%。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去年是35.7%。而去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3.6%,但是美国经济总量是中国的7倍。这样人家听起来,好象还有点道理。
<br>
<br>    [嘉宾吴建民] 他们有的时候还跟我讲,说你们不民主,而且是公开的指责。我是怎么回答?我说第一民主是好东西,中国人起来奋斗,起来革命的时候,民主是写在我们的旗帜上的,中国现在提出的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邓小平同志也讲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所以中国是赞成民主这种价值观的。第二,民主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选的模式。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民主有各种模式,民主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要根据这个国家的条件,不是外来强加的,要这样、要那样,这是不行的。  
<br>
<br>    [嘉宾吴建民]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三边委员会地区峰会的时候,美洲的主席是前任美国国会议长托马斯.福利,我说美国1776年独立的,当时你们主张民主平等,请问你们哪一年给黑人公民权利的?我们大家都记得,1963年8月28日,马丁.德.金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是什么?梦想黑人有公民权利。正好三边委员会副委员长是个FaGuo人,我说你们哪一年给FaGuo妇女选举权?1945年。讲这个话并不是给他难堪,FaGuo人自称FaGuo是自主、民主、人权的祖国,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是慢慢发展的。中国也这样,中国的民主进程要根据中国的条件逐步向前发展。中国的条件是什么,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没有民主的。我们在1949年才废除了封建制度,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是要循序渐进的,是中国的模式,而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
<br>
<br>   [主持人] 网友“龙啸海”问,腰杆子、笔杆子、枪杆子在外交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br>
<br>    [嘉宾吴建民] “腰杆子”要硬,国家要发展、要强大、要有实力,没有实力是不行的。我在联合国前后工作了13年,我有一个对比,今天俄罗斯的外交官和当年苏联的外交官,在举止表现上就有所不同。当时苏联是超级大国,它的态度跟现在有差别。国力就是外交官的“腰杆子”,决定了外交官腰杆子硬不硬、讲话有没有底气。
<br>
<br>    [嘉宾吴建民] “笔杆子”就是要讲道理,你有力量很重要,但是要讲道理,不讲道理,力量再强大也不行。我觉得笔杆子的关键是要讲道理。
<br>
<br>    [嘉宾吴建民] 枪杆子,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防力量,保卫国家的安全,枪杆子,从中国来讲是为了自卫,我们不是为了侵略,不是为了扩张。这三者是有联系的。比如枪杆子,中国人在1964年爆炸原子弹,中国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发展了核武器,这应该说是当时毛主席、周总理作出的重要决策,这对中国的地位有没有好处?肯定有好处,如果我们那时候不搞就没有。\r<br>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3:19:28 | 只看该作者
<br>对华军售解禁符合欧盟利益
<br>
<br>    [主持人] 网友“单击”问,今年我国与各国的外交活动中出现了一种购买欧盟的一些产品,比如德国的列车、FaGuo的飞机这种大手笔的买单,您能不能从外交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代表了什么样的趋势?能持续多长时间?
<br>
<br>    [嘉宾吴建民] 这种现象的出现,第一,中国有需求,我们不会买一堆没有用的东西放在家里面。第二,欧洲有这个东西,我们愿意买。同时要考虑到一条,现在空客公司同意把它的一条生产线放在中国,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今年12月初时,温Jiabao总理到FaGuo去,我们答应买150架空客飞机,同时空客把生产线放到中国来,这是过去没有的。
<br>
<br>    [嘉宾吴建民] 空客公司为什么愿意放到中国来?有人估计今后20年,国际民航市场上,对民航飞机的需求,可能一半来自中国。中国有优势,它愿意放到中国来,说明双方在工业领域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我的看法,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发展。既然双方利益有这个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合作,是双方的需要,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世界发展的。 
<br>
<br>     [主持人] 网友“关心国政”问:怎么看待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问题。英国担任轮值国主席后,欧盟在这个问题上会有什么做法?  
<br>
<br>    [嘉宾吴建民] 去年11月在人大会堂小礼堂我作过一个报告,当被问到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问题时,我说肯定会解禁。问什么时间?我说我不是算命先生。保持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对中国不利,对欧盟也不利。我在会上讲了这个道理。欧盟现在提出要建立独立的防务力量。独立的防务力量需要什么?需要独立的军事工业来支持。 而独立的军事工业需要市场来支持,没有市场支持,它就垮掉了。FaGuo自己生产了继“幻影”之后的“阵风”战斗机,科研费用就是50亿美元,卖出100多架,它赔本。中国在发展,国防现代化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内容,我们并不是说将来解禁之后,中国要购买大量的欧洲武器。但中国和欧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果排除这方面,那就不是全面的。
<br>
<br>    [嘉宾吴建民] 为什么现在没有解禁?很大问题是美国的压力,它说如果解禁,要对欧洲进行制裁。但是你现在跟欧洲人谈,他们说这个事情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我觉得还是会解除的。前不久,温Jiabao总理访问葡萄牙的时候,葡萄牙的总理就公开表示他主张解禁。只能看到这样一个趋势,至于什么时候解禁,我没有办法预测。\r<br>
<br>中国外交前瞻性举措:建立东亚共同体  建立大国战略对话机制
<br>
<br>     [主持人] 我觉得有些网友的看法可能比较激进,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我们的外交更主动一点。外交跟军事有时候是一样的,在有些地方要合作,但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占领一些先机,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中国现在强大起来了,面对外交外贸的交往摩擦越来越多。面对中国崛起的趋势,在外交上应该采取哪些前瞻性的做法,来占领外交领域的先机?
<br>
<br>    [嘉宾吴建民] 前瞻性的做法,比如在东亚,建立东亚共同体,这个做法我们赞成,我们支持,我们积极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前瞻性。因为在今天的世界上,经济的两股潮流,一种是全球化,一种是地区经济集团化。而亚洲地区在这方面比其他地区落后。因为这个落后,亚洲人曾经付出过沉重的代价。1997年7月2日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学家估计,这场危机亚洲人损失2万亿美元。亚洲相互支持的机制太少了,如果我们有一个类似欧洲货币联盟的机制,亚洲人不会受这么大的损失。
<br>
<br>    [嘉宾吴建民] 所以在这之后,东亚的合作向前发展,10+1、10+3的合作机制推动了东亚向前发展,这对地区是非常有好处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前瞻性的行动。这样的共同体逐渐逐渐建立起来,对地区的繁荣很有好处,因为这个地区最有活力、最有前景。而这些合作也有利于中国的繁荣、有利于中国的统一。这两条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r>
<br>    [主持人] 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举动?
<br>
<br>    [嘉宾吴建民] 现在有一个行动非常好就是建立战略对话机制。比如中国和美国建立战略对话机制,所谓对话机制不是谈具体问题,而是从双方的战略考虑。你对我有什么不理解的,我对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直截了当的从谈判桌上提出来。有些分歧是根本分歧,有些分歧是相互不了解,这样通过战略对话机制就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促进双方的合作。这种对话机制现在很多,中国同美国有,中国同欧洲有,中国同日本也有。\r<br>
<br>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23:19:45 | 只看该作者
韬光养晦的方针至少要管一百年
<br>
<br>     [主持人] 网友“长岛海风”问,韬光养晦与发展国力,但是外交上并不是完全以国力为先决条件,建国初期我们国力并不强,但是对那些对我们好战的国家我们也不惧怕,迎头回击。现在我们国力不知道比那时候强了多少倍,我们要韬光养晦到什么时候?
<br>
<br>    [嘉宾吴建民] 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现在国内有些人,包括这位网友,觉得韬光养晦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我是不赞成的。为什么邓小平同志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什么叫韬光养晦?我可以讲三个小时。一般认为韬光养晦就是收敛锋芒,收敛锋芒的反面是锋芒毕露。
<br>
<br>    [嘉宾吴建民]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不是一样的吗,一个人锋芒毕露,今天把张三得罪了,明天把李四得罪了,和周围的关系搞不好,你说这样的人能取得好的发展吗?不会的。中国正在起来,我们正处在崛起的初期阶段,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比起我们要走的路程来讲,我们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很多艰难险阻、很多困难,这个时候是韬光养晦,夹起尾巴做人好,还是说锋芒毕露好?显然是韬光养晦好。
<br>
<br>    [嘉宾吴建民] 我觉得网友是不是理解这一条,韬光养晦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韬光养晦下一句话是有所作为,就是符合中国人利益的事情,符合地区利益的事情,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事情,我们就去做。我觉得要看到中国崛起的困难,要看到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韬光养晦的方针是非常正确的。所以去年温Jiabao总理在中国使节会议上讲到,韬光养晦的方针至少要管一百年。如果抛弃这个方针,会给中国人带来灾难。
<br>
<br>   [主持人] FaGuo前总理罗卡尔先生曾说,世界已经完结,我们已无可以征服的土地,每个国家都必须学会合作,谈判应该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请问您认为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怎么能做到合作而不妥协、让步而不吃亏?
<br>
<br>    [嘉宾吴建民] 合作不妥协不可能,世界上的事情,你说不妥协,什么事情都按照你的意见去办,这是想入非非,这是幻想,在现实生活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你想想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夫妻俩人相处,有没有妥协?不妥协,不离婚才怪。何况是国家之间相处,必须要妥协。当然这个妥协都要照顾到、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找到一个平衡点。
<br>
<br>    [嘉宾吴建民] 目前国际的体制、规则是发达国家定的,但是要看到,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进入了这个体制,我们是受益者,我们并不是说要把现在这个体制打破,我们说体制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改良,但总体上我们是受益者。为什么中央提出共赢、双赢、和谐?就是要考虑到世界的现状,我认为这些提法是非常正确的。你同其他国家相处,你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考虑对方的利益,这是合适的。所以必须考虑进行妥协。你不让步,光是强硬,这样的人肯定会碰壁。国家采取这样的政策,国家也会碰得头破血流。
<br>
<br>外交“大智慧”:小不忍则乱大谋
<br>
<br>  [主持人] 您认为中国的外交智慧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一位网友问,中国的外交策略会不会有什么调整?在新时期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调整的趋势是什么?
<br>
<br>    [嘉宾吴建民] 衡量智慧大与小要从中国的利益来考虑,说大智慧就是把中国人面临的问题很好的解决,符合中国人的利益,符合地方的利益,符合世界的利益,这是大智慧。所谓一碰就跳,意气用事,那不能说是什么大智慧。中国历史很久,中国人是很有智慧的。老祖宗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小智慧和大智慧差别在这里,要从根本利益考虑。
<br>
<br>    [嘉宾吴建民] 韬光养晦是一个方针,这个不会调整,温Jiabao总理讲起码要坚持一百年。外交的战略方针这个是不会变的。但是策略,有时候稍微硬一点儿,有时候稍微软一点,这个策略会随时调整,调整的根据是我的利益,同时考虑对方的利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达成某种协议在当前条件最符合我的利益,我想这个具体策略会调整的。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重点,发展和周边的关系是重点,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是重点,在主权问题上,中国人是绝不会妥协的。这些都是我们的重点,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东西。
<br>
<br>     [主持人] 新的一年,会不会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的外交形象会比以前更加的刚硬一点?
<br>
<br>    [嘉宾吴建民] 有些青年同志老喜欢刚硬、喜欢厉害。你想想看,毛主席过去讲过,我们这个国家应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让人觉得可亲的国家。这个很有道理。国家和人一样,一个人太横,你说他的朋友会多吗?有亲和力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形象,而不是那种蛮横的,那对中国外交是一个灾难。
<br>
<br>    [嘉宾吴建民] 但中国的外交肯定会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比如和谐世界,这个理念提出来不久,怎么推动它的建设。我想在推动的过程当中,世界会更好的了解中国崛起、中国和平发展的含义,了解中国人这样做非常符合他们的利益。比如讲,明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要在上海举行峰会,这是一件大事。明年还要举行中国非洲国家论坛,首脑级的,非洲几十个国家,如果首脑都来的话,那是中非历史上的盛事,如果这个会议举行的话,一定会推动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发展。我们国家刚刚起来,外交是中国内政的延伸,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中国外交一定会按照中央的方针不断前进,搞得有声有色。\r<br>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3:5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