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作推荐:《巴西现代化道路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4 09: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西现代化道路研究

作者:董经胜   2009年09月  



内容简介
  在巴西现代化进程中,1964——1985年的军人政权占有重要地位,它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同时在政治上以排斥性的、专制的威权主义为特征。本书主要从巴西各社会阶级、集团在现代化模式和战略选择上的分歧与斗争入手,分析军人政权产生的根源、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成败、威权主义统治的特点和后期向民主政治的转变,并对同一时期拉美国家盛行的军人政权和第三世界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作者简介
   董经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著有《玛雅人的后裔》、《拉丁美洲史》(与林被甸合著,即出)等。

目录
“拉美国家现代化道路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 1964年政变:巴西现代化的转折点
 一、对军人政权产生根源的不同解释
 二、巴西的现代化,1870—1930年
 三、瓦加斯与巴西的现代化,1930—1954年
 四、通向政变之路,1954—1964年
第二章 军人政权的建立和经济调整 
一、“安全与发展”:军政府的执政理念
二、向威权主义体制的过渡
三、经济调整
第三章 威权体制下的经济增长
一、威权主义体制的强化
二、武装斗争与政治高压
三、“威权状态”——一种非制度化的威权主义
四、威权体制下的“经济奇迹”
第四章 政治开放与负债增长
一、政治开放的启动及其根源
二、政治开放的进程,1974—1978年
三、“负债增长”战略的实施
第五章 还政于民与债务危机
一、政治开放的继续,1979—1982年
二、还政于民,1983—1985年
三、“通过交易的转型”——巴西民主化进程的特点
四、债务危机和经济调整
第六章 后军政权时期的文武关系和民主化的巩固
一、文武关系与民主
二、巴西后军政权时期文武关系的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2: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