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擎:历史将宣判卡斯特罗无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5 13: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news.QQ.com  2008年02月20日21:33   东方早报  刘擎 

作者:刘擎


菲德尔·卡斯特罗是世界上最后一位社会主义“建国之父”。但在古巴,谁都不曾见过一座卡斯特罗的塑像,没有任何学校、街道或城镇以“卡斯特罗”命名,他的头像也没有被印在任何一张古巴的钱币上。卡斯特罗说,“我们绝不搞个人崇拜。”
但是,人民,底层的百姓仍然崇拜他,称他是“巨人”,是不可战胜的“英雄”。的确,无论世人对他有多少不同的看法,谁都无法否认,卡斯特罗是经典意义上的“卡里斯玛(魅力)型”政治领袖。


卡斯特罗在1926年出生时是一个私生子,母亲是父亲家的女佣。直到15岁的时候,父亲才摆脱了前一段婚姻,与他母亲结为合法夫妇,又过了两年之后,他才被父亲正式“承认”为亲生儿子,改姓“卡斯特罗”。


居无定所的童年生活使他很早就体验到底层民众的疾苦,也造就了他格外坚定强悍的品格。1945年卡斯特罗就读哈瓦那大学法学院,很快就成为当时学生政治运动的中坚分子,曾在哥伦比亚参加“波哥大暴动”。1950年毕业后成为律师,主要代表穷人打官司。


在1952年他成为古巴国会议员的候选人,但当时巴蒂斯塔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取消了国会选举,并结盟权贵阶层来巩固其独*统治。卡斯特罗曾正式起诉巴蒂斯塔政权违宪,但宪法法院没有经过听证就驳回了这一起诉。这使得卡斯特罗相信,只有革命才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组织了130多人的武装队伍攻打“蒙卡达兵营”(MoncadaBarracks),惨遭失败。被捕之后,在法庭发表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著名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坚信暴政永远无法窒息真理的声音,并富有预见性地宣告:“我警告你们,我才刚刚开始!”


卡斯特罗被判15年有期徒刑。但他服刑不到两年就获释(当时巴蒂斯塔在政治压力下施行了一次“大赦”)。1955年5月,卡斯特罗出狱之后赶赴墨西哥,在那里结识了切·格瓦拉等革命同道,重新集结力量,开展推翻巴蒂斯塔政权的“7·26运动”。


从1956年底开始,卡斯特罗率领几十人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扩大的武装队伍在短短两年之后就夺取了政权。与所有成功的社会革命一样,广泛的民众支持是古巴革命胜利的基础。而卡斯特罗的平等主义与民族自决的政治理想以及他的个人魅力对劳苦大众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卡斯特罗身材魁梧,面容英俊,无比自信又富有幽默感。他的大胡子和一身军装 成为他个人造型的独特标志。他的演讲才能闻名于世,可以不停顿地作长达数小时即兴的演讲,而公众似乎永不疲惫地对他欢呼雀跃。2001年夏天,卡斯特罗在一次长达7个小时的演讲中昏厥,正当人们开始为他健康担心的时候,他重新回到演讲台,结束了讲话,并轻松自如地与记者们调侃。假如全世界的政治领袖搞一场超级演讲比赛,那么卡斯特罗一定会毫无悬念地胜出。


除了演讲之外,卡斯特罗还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那就是在暗杀中死里逃生的次数。有一部纪录片,名为《638种暗杀卡斯特罗的方法》(638WaystoKillCastro)在英国播映。据卡斯特罗的贴身保镖声称,在美国的古巴流亡者与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划了多达638次对卡斯特罗的暗杀行动,从“雪茄烟炸弹”到剧毒饮料,手段之离奇多样,会令“007”邦德先生都自叹不如。但所有阴谋均告破产。


最富有戏剧性的一次,是中情局买通了卡斯特罗曾经的情人洛伦滋(MaritaLorenz)对他投毒,不慎败露。当时卡斯特罗竟然递给这位“情人杀手”一支手枪,说这样开枪岂不更简单!洛伦滋被这种气魄所震撼,当即神经崩溃。卡斯特罗说,假如奥林匹克运动会能设立一个在暗杀中死里逃生的比赛项目,那他一定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得主。


他曾警告肯尼迪总统,停止这类暗杀阴谋,否则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卡斯特罗并不是天生仇视美国。他在12岁的时候甚至用英语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写过一封信,在结尾处提出请罗斯福寄给他一张10美元面值的纸币,因为他从未见过这种纸币,很想收藏一张。并在署名前加上“你的朋友”。(这封古巴孩子的来信居然被作为美国政府档案保存下来。)


在古巴新政权刚刚诞生之时,卡斯特罗就受美国新闻俱乐部的邀请,于1959年4月进行了10天的访美活动。在媒体的报道中,他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但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拒绝与他会面。直接的原因是古巴新政府准备没收和强行收购在古巴的美国公司的财产,造成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摩擦,而更为深刻的矛盾在于两国政治理念之间的根本分歧。


在冷战时代,古巴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很快加入了苏联阵营。而非同寻常的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25年中,面对各种国际压力,卡斯特罗依然坚持着最初的理想和道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2 08:18:4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   历史  只是特定的集团在特定时期由特定的人的特定定义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07:59:47 | 只看该作者
???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08:08:05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灌水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4 15:49: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广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1:2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