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较全面的石油知识解释

 关闭 [复制链接]
lionl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13 20: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7-17 13:06:36 | 只看该作者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sub>t</sub>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没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br /><br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br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br /><br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br /><br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br /><br />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br /><br />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br /><br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3#
发表于 2006-7-17 13:06:48 | 只看该作者
我国石油产品分类命名标准化工作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在1965年就制订了石油产品分类命名标准GB498、石油燃料的分组命名和代号标准GB499、润滑油的分组命名和代号标准GB500、润滑脂的分组命名和代号标准GB501等一系列石油产品分类命名标准。对统一石油产品名称起到应有的作用。?? <br /><br />??? 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石油产品的分类命名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1982年参照ISO3448标准,制订了"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国家标准GB3141,此后石油产品分类命名的规范化工作取得了较快进展。至1992年已颁布实施的石油产品分类标准18项,其标准名称、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代号及采用程度如下:? <br /><br />??? GB 3141-82(≈ISO 3448-一1975)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br /><br />??? GB498-87(≈ISO/DIS 8681-1985)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 <br /><br />??? GB/T 7632-87(≈BS 5063-1982)机床润滑剂的选用(此标准与分类标准有联系)。?? <br /><br />??? GB 7631.1-87(=ISO 6743/0一1981)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1部:总分组。?? <br /><br />??? GB 7631.2一87(=ISO 6743/4一1982)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 <br /><br />??? GB 7631.3-89(≈SAEJl83-1984)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3部分:E组(内燃机)。? <br /><br />??? GB 7631.4-89(=ISO 6743/2-1981)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4部分:F组(主轴、轴承和有关离合器)。<br /><br />? <br />??? GB 7631.5-89(=ISO 6743/7-1986)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1类)的分类一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 <br /><br />??? GB 7631.6-89(=ISO 6743/8-198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6部分:R组(暂时保护防腐蚀)。? <br /><br />??? GB 7631.6-89(≈API-1982)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7部分:C组(齿轮)。?? <br /><br />??? GBl2692.1-90(≈ISO 8216/0一1986)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一第1部分:总则。?? <br /><br />??? GBl2692.2-90(≈ISO 8216/1-1986)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一第2部分:船用燃料油品种。?? <br /><br />??? GBl2692.3-90(=ISO 8216/2-1986)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一第3部分:工业及船用燃气轮机燃料品种。?<br />? <br />??? GB 7631.8-90(=ISO 6743/9-198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8部分:x组(润滑脂)。? <br /><br />??? GB 7631.9-92(=ISO 7643/3A一198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9部分:D组(压缩机)。??<br /><br />??? GB 7631.10一92(=ISO 6743/5-1988)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一第10部分:T组(汽轮机)。??<br /><br />??? GBl2692.4-92(≈ISO 8216/3-1987)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一第4部分:L组(液化石油气)。?? <br /><br />??? SH 0389-92 石油添加剂的分类。
4#
发表于 2006-7-17 13:07:01 | 只看该作者
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基本确立了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br /><br />????《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其中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贴水由购销双方协商确定。汽、柴油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计委按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br /><br />????从2000年7月份起,我国成品油价格以上个月的国际油价为标准,每月一调。 <!--资讯内容end-->
5#
发表于 2006-7-17 13:07:11 | 只看该作者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国际石油储备,按不同的视角划分,主要有两类。一是按所有权的归属划分:有政府拥有的战略石油储备;由进口商、炼油商、销售商和消费者拥有的商业储备。二是按石油储备不同的使用要求划分:可动用的储备,指立即可投入市场的储备库存;不可动用的储备,指为维持连续作业而储存在管道、炼油库中的石油,这是生产和销售正常运转所必需,不能移作他用的周转性库存量。<br /><br />????商业储备亦称民间储备与企业储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不可动用的储备量与可动用的储备量。不可动用的储备量,指维持炼油厂、销售公司(包括加油站)正常运营所必需的原油和成品油的周转量,它们对于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可动用的储备量指商业储备中减去不可动用的储备量后的那部分储备量。这部分储备量因受企业成本和效益的约束而小于不可动用的储备量,但有其重要作用。如果商业储备中有一定的可动用储备量,那么,在国际石油供应不足与油价飙升时,就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国际石油供应充裕与油价下挫时,就有一定的吸纳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营安全与经济效益。战略储备一般为政府拥有,是政府行为,因此亦称政府储备与国家储备。只有政府拥有战略储备,才能在应急时统一投放,及时解决与平息全国性的石油供应短缺与油价暴涨问题。因此,战略储备具有商业储备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当国际石油供应突然发生中断或国际油价暴涨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正常运转时,战略石油储备的动用往往具有抗拒风险、保障安全、平衡供需、抑制油价的功能。据国家有关高层人士透露,中国今年在战略石油储备上将有实质性的突破。而未来构建的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将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日本模式为主,由国家和企业两方来共同承担。中国石油储备基地将建立于广东等沿海地区,并将新疆、陕甘宁、川渝、青海四大油气区作为四大战略储备田。2010年全国石油储备量目标为1500万吨。<br /><br />????根据去年中国石油消耗总量测算,上述储备仅可维持近20天,远较美国的120天和日本的160天为低。原油储备制度的实施,必须有足够的财力做保证。按业内预测,到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至少达到1.2亿吨,整个石油储备基地的总投资预期超过数百亿元。<br /><br />????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石油工程,这样一个能源安全战略,仅靠目前几大石油公司是难以承担的。为此,专家敦促,中国应该重新考虑组建国家能源委员会,并在这一强有力的架构运行中,去完成中国能源战略安全以及石油战略储备计划。 <!--资讯内容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23:1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