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实央视的射雕已经很不错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2-20 09:3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觉得从演员到扮相都很不错的,唯一缺憾就是郭靖和黄蓉的声音。不要和83版的去比,但是我觉得没有看过83版的人会觉得这一部是个经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3-2-20 11:53:43 | 只看该作者
让人无法容忍的是电视剧主创人员对原作缺乏最起码的理解和诚意,张纪中根本不懂武侠,不过是个掉进钱眼儿的自大狂而已,在演员的选择上,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在对观众心理的控制力上,射雕已经是一败涂地。冲着这几点,打下十八重地狱也不过分。\r<br>再转贴一篇评论:
<br>金庸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被搬上电视屏幕已经最少有4次了。从最早香港佳视1977年的白彪和米雪版,到无线1983年的黄日华和翁美玲版,再到1993年的张智霖和朱茵版,最后再到2003年的内地央视版。1977年的版本本人没有看过,不好妄加评论,但是从1983年到2003年的这3个版本,本人却是都认真的看过的。
<br>演员——
<br>总体上来感觉,可以用咱们的一句俗话来形容,那就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先要说句良心话,在3个版本里,央视的2003版从技术的角度看可以说是最好的,但是过分注意技术而忽略了最关键的人物塑造却是最致命的硬伤。83年版之所以成功,和演员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关系很大。在83年版里,从作为主角的郭靖、黄蓉,到作为配角的杨康乃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等世间高手的造型无一不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相吻合,演员表演的成功已经就使剧集成功了一半了,10年之后的93版就差点意思了,尽管那个版本沿用了几个83版的老演员,比如刘丹的洪七公、江毅的柯镇恶,但是整体上已经稍逊一筹。郭靖不那么憨了,黄蓉不那么俏了,穆念慈像个男的了……尽管如此,由于香港地域的特殊性和武侠文化在港台地区的的影响力,使得93版整体上也还没有脱离的更远。而到了我们内地央视的2003版,角色就变的有那么一点惨不忍睹了,郭靖从憨变成了傻、黄蓉从俏变成了浪、穆念慈就象一个会武功的林黛玉、欧阳峰从狠毒变成了一个慈父、黄药师从我行我素变成了忧国忧民的“屈原”、洪七公从一个大侠成了一个都快死了还光惦记着吃的糟老头子、受情所困10余年的瑛姑居然还白白胖胖、而周伯通呢,与其说他是老顽童倒不如说他是老年痴呆……光是看演员的造型就和读者心目里的形象就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br>武功——
<br>作为一部武侠剧,对武功的表现至关重要。而熟读射雕的人都知道,金庸先生在书中从来都是不让武功最高的人物先出场,所以武打场面如何体现出一种层次感就非常重要,而且根据不同的角色设计出不同的动作也更加重要。
<br>在这点上83版做的最好。大家都知道在射雕里第一个出场的高手是丘处机,他在书中的武功顶多是2流偏下3流偏上,在83版里这个角色的出场很简单,就是简单地刺杀了一个贪官,很干净利落,在93版里丘道长就开始飞着出场了,而到了2003版里简直就无边际的神化了,但见丘处机一使出全真剑法,剑气所到之处无不飞沙走石风云变色,屏幕上不断的在黑屏上出现超级印象派的白色符号,于是人头纷纷落地,这是丘处机吗?这整个就是日本动画片里的霸王丸嘛!一开始调子定的过高,到了后边果真就无法表现更高的武功了。其他的高手出场之后无一不是相同的吊着钢丝漫天飞来飞去。
<br>在射雕里最为人称道的武功降龙18掌被2003版演化成了太极拳,这哪挨哪啊?大家都知道降龙18掌是一种很阳刚的功夫,而太极拳呢则是偏于阴柔的内家拳法,而郭靖居然在华山论剑的时候用太极拳版的降龙18掌慢慢悠悠地打出来一条水龙,如果生活中真的用这种慢半拍的功夫跟人比武恐怕你架势还没摆完就被对手打得满天神佛了!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倒有些新意,可怎么看都象在跳孔雀舞,哦!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梅超风是傣族人啊!2003版的演员恐怕没有几个认真看过原著的,这点从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孙海英演的洪七公,表演的路数和说话的腔调不过就是一个古装版的石光荣。
<br>剧本——
<br>同样是改编,其实历史名著的改编和武侠小说的改编应该是有很大区别,武侠小说和历史小说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传奇,突出的是人物和故事性,它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再加入人们的主观愿望,而虚构出来的一种理想意境,它的人物必然是脱离实际的。改编武侠剧,就应该把重点放在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情节上,一切都是为了它们服务的。故事的发展就是要跌宕起伏、大喜大悲;剧中的人物就是要性格鲜明、善恶有别。有没有历史真实感,谁去管它? 我们的2003版是这样做的么?不是!先说电视剧情节的安排,蒙古大漠就占了全剧的1/4强的篇幅,这么做,后面的情节铺排势必要草草了事,你到底是要拍《射雕》还是要拍《成吉思汗》?果然这部号称“忠实原作”的2003版少了书中不少情节。而83版里同样的蒙古大漠的情节不过才占到1/6。据说2003版的射雕的4个编剧是号称20段以上的金迷,可是编排出来的剧情还是忽紧忽松,加上香港和内地的3个文戏导演和两个动作导演,一共5个导演同时赶拍,风格不统一的地方过多了些。
<br>如果说情节的安排、节奏的掌握可能技术性较强,对于起步不久的内地武侠剧可能不容易掌握其中奥妙,但是作为有5000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连剧中几首歌词都搞不定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2003版射雕的片头曲的歌词处处透着一种“东风吹,战鼓擂”的感觉,而83版的3首主题曲却和剧情非常吻合,并有一种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br>其它——
<br>刚才说过,尽管射雕的时代背景是设定在宋朝,可是这不过只是一个背景,武侠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小说,2003版的射雕过分追求历史真实感了,莫非张纪中还没从《水浒》里醒过味儿来?怎么看都感觉他还在拍水浒呢!君不见,就连水浒里那条“紫石街”都连路牌儿都不带换的就给搬过来用了!是够真实的了!哦!我明白了,射雕的故事应该是发生在水浒之后嘛!哈哈!
<br>记得在张纪中拍摄《笑傲江湖》的时候,他和黄建中导演就都承认自己不是武侠迷,更没有读过原著,黄建中导演据说是在上飞机去剧组的时候才把原著在飞机上通读了一遍。到了射雕,我们的张制片人还是没有什么长进的,作为掌握剧组绝对生杀大权的总制片人居然不是武侠迷,如何能拍出好的武侠剧呢,何况又是拍金庸的东西。偏偏我们的张制片人却总喜欢逞口舌之利,什么“最忠实原著”、“更有文化底蕴”、“肯定超过港版”、“说我不好,就是素质问题”等等,这些话你说了有什么用?这是要观众来说的。
<br>终于把42集的央视2003版射雕看完了,感觉比看59集的香港1983年版要累的多,感觉这不是射雕而是射鸟!
3#
发表于 2003-2-22 10:41:48 | 只看该作者
没看过\r<br> 所以不好评价,不过我觉的以前的《笑傲江湖》其实拍的不错!
4#
发表于 2003-2-23 19:43:01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周星驰和刘德华都在跑龙套,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18:0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