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论“以貌取人” [转贴]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7 15: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论“以貌取人”  
<br>
<br>
<br>  在我看来:“以貌取人”是有道理的,它是人们生理上的\r<br>本能反应,就像膝跳反射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r<br>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只是在不同的年龄段,
<br>人的审美标准不尽相同罢了。随着阅历的加深和受各种媒体的
<br>影响,美的参数在不断积累,标准更高也更具体。当它以某种
<br>模式定型于大脑中时,就会像ROM(Read Only Memory)一样\r<br>被固化。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r<br>主观所无法扭转的。当异性的形象通过眼睛映射到头脑中时,
<br>大脑会本能地将得到的影像与固有的那个‘他(她)’进行比较,
<br>一旦匹配,便立即发出‘叮’的一声:就是‘他(她)’。这好像
<br>电脑编程,你的“硬件”(硬件:指人的外表)必须满足事先
<br>设置好的条件:魅力指数高于某个特定值。否则,你休想进入\r<br>爱情循环语句。嗨,这是没办法的事。其实,‘以貌取人’本身\r<br>并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对它口诛笔伐,是因为:
<br>先天的美貌是爹妈给的,谁运气好谁就得到了;而后天的才智
<br>是自己给的,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我们有时为不愿入俗而烦恼,
<br>可有时又因未能脱俗而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以外在条件为基础
<br>的恋爱有时是俗不可耐的。当介绍人把两位异性约来见面时,\r<br>双方首先是看外表,往往在瞬息之间就以一些世俗的标准配置:\r<br>诸如美丑、年龄、高矮、胖瘦、学历、贫富等等作为否定的依据,\r<br>将对方驱逐出局。因为现实中的恋爱都是由表及里的,男性总是
<br>追求视觉享受,全然以女性的美貌作为性爱的理由,外表的魅力\r<br>是一切重心所在,并美其名曰:合眼缘。而女性则唯男性的学历、\r<br>财富、地位是图。现实中的恋爱都活该不如意,因为双方寻找的都
<br>不是爱情本身,还没有开始,就出卖了爱情。\r<br>  相比之下,网络爱情要圣洁得多,尽管它是虚拟的,但它\r<br>是由里而外的,精神占了主导地位,感情可以穿越很多不必要的\r<br>限制。在电脑屏幕面前,两个人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悦,相互\r<br>化解生命中的挫折。当心灵的交融达到高潮时,外表的缺憾也就
<br>藩篱尽除了,这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我爱网恋,就是因为它的
<br>超凡脱俗,屏蔽了现实里的种种麻木不仁。对于我来说,网恋就是\r<br>比实恋好。\r<br>  从小到大,我们时时被教导的观人术是:要注重一个人的\r<br>品德、才智、气质、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等因素,但是把这\r<br>一切拿来面对相貌之时,往往不堪一击,天平惟独垂青于美貌\r<br>这一端。美色当前,几乎是一件令人无法抗拒的直接反应。\r<br>色力无边,美到惊世骇俗时,人人都会情不自禁。男人宁愿接受\r<br>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女人,也不愿接受一个相貌平平\r<br>且具有内在品质的女性。然而,建筑在美色上的是‘性’,而不是\r<br>‘爱情’,它很难由皮肤表面进入内心。而能够保持爱情的毕竟是\r<br>心灵,不是眼眸。很多人都明白:某些人可以一道去看电影和跳舞,\r<br>却只有一个特定的人可以交换心灵。如果两个人不能互相给予丰富
<br>心灵的话,美貌所能达到的只不过是“肌肤之浅”,过于执著于此,\r<br>反倒成了个人的肤浅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06:5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