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中亚水资源纠纷由来与现状 作者:胡梅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21:3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亚水资源纠纷由来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0-04-21  作者:胡梅兴  来源:《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9期


  近几年,水资源纠纷已成为阻碍中亚国家间和睦相处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中亚地区水资源紧缺,各国对跨界水资源利用的立场分歧巨大,由于缺乏有效协调跨界水资源分配的地区多边机制,水资源纠纷日趋尖锐化。



一、中亚水资源问题由来



  (一)跨界河流众多。中亚地区有许多跨界河流,其中主要有阿姆河、锡尔河、楚河、塔拉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它们都属流经两个国家以上的跨界河流。目前,中亚国家水资源纠纷的焦点,就是能否在阿姆河和锡尔河及其支流上修建大型水电站问题。

  阿姆河是亚洲主要内陆河之一,发源于塔吉克斯坦境内的帕米尔山区,流经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注入咸海。以瓦赫什河与喷赤河的汇合处为起点,全长1415公里,流域面积46.5万平方公里,是中亚水量最充沛的大河。从努库斯以上为上游,河道多变,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达1000毫米,多集中于冬春。中游区年降水量200毫米,下游区不到100毫米。春夏季融雪为主要水源,每年6月后流量增大。河口处年平均流量1300立方米/秒,每年注入咸海总水量约43亿立方米。1 目前在阿姆河流域已建成了中亚最大的努列克水电站、阿姆河流域最大的罗哈京斯基水渠和卡拉库姆运河等综合性水利工程,还修建了一系列的季节性调节水库,可防洪、灌溉和发电。

  锡尔河为亚洲中部的内陆河,源自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山脉,其上源由北支纳伦河和南支卡拉河流汇合而成,经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注入咸海,是流经中亚的最长河流,全长3019公里(含上游纳伦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2 年流量14.1亿立方米。河水湍急,水资源丰富,建有托克托吉尔水电站(吉境内)、凯拉库姆水电站(塔境内)和恰尔达拉水电站(哈境内)。被锡尔河水灌溉的费尔干纳和塔什干绿洲,是中亚最重要的经济区,中下游河段绿洲是哈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之一,灌溉面积达220万公顷。

  楚河位于锡尔河的右方,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泰尔斯凯山和吉尔吉斯山,由朱瓦纳雷克河和科奇科尔河汇合而成,河流向东北,经伊塞克湖盆地,然后转向西北,在比什凯克西北50公里处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继而横穿穆云库姆沙漠,最后汇入阿克扎伊肯湖,成为吉、哈两国的界河。河流全长1067公里,流域面积6.25万平方公里,年流量19.2亿立方米。1 楚河上建有奥尔托托科依水库。楚河河水灌溉着比什凯克附近的沃土,距离中亚最美丽的高山湖泊伊塞克湖西岸仅3公里。

  楚河流域西北方是塔拉斯河流域,塔拉斯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由卡拉科尔和乌奇柯绍依两河汇合而成,吉尔吉斯河段长294公里,向西穿越塔拉斯河谷,在哈萨克斯坦穆云库姆沙漠消失。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也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侧冰山群,向东流经中国新疆昭苏、特克斯县,转向北经巩留县、纳巩乃斯河后始称伊犁河,转向西汇入雅马渡纳喀什河,经伊宁市后向西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该河全长1236公里,流域面积15.12万平方公里。中国段河长442公里,流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年流量153亿立方米,是中国水量最大的内陆河。2 伊犁河流域除常年接受大西洋等水域水汽补给外,再加上各类大小冰川1600多条,冰川总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丰水区。伊犁河自中国伊宁市至哈萨克斯坦的巴卡纳斯港可季节性通航,再往下可行汽艇。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伊犁河上建有卡普恰盖水库,用于发电和灌溉,也是城市居民的休养地。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源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上源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和田河在阿瓦提县肖夹克附近汇合后称塔里木河。从叶尔羌河源起,全长达2480公里,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3 干流无支流注入,历史上沿河引水灌溉,加上渗漏蒸发,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全流域水资源总量约为4363亿立方米,其地表水流量约为391亿立方米,流经中、吉、塔三国。流域内有优越的光热资源和丰富的土地、石油、天然气资源,特别适合农业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现有耕地1300多万亩。

  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东南部,由北往南,在可可托海附近和支流喀喀依尔提河汇合,流到富蕴县,然后折向西,汇集了从阿尔泰山上流下来的大小支流,经中国流入哈萨克斯坦的斋桑泊,继续北流进入俄罗斯,最后在汉特—曼西斯克城附近汇入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全长4248公里,流域面积164.3平方公里。中国段河长546公里,流域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年流量108亿立方米,水量在新疆仅次于伊犁河,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河流。1

  伊希姆河是额尔齐斯河左岸支流,发源于哈萨克斯坦丘陵北部边缘的尼亚兹山,流经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最后汇入额尔齐斯河。河长2450公里,流域面积17.7万平方公里。2

  (二)地表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中亚可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地下水和回收水。中亚几条跨界河流的地表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夏季降雨补充。中亚地表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位于上游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地表水资源分别占整个地区的43.4%和25.1%,其地表水资源总和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但它们实际用水量不足地区总用水量的10%;而下游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地表水资源总和只有30%左右,仅为整个地区总量的1/3,其需求总量却超过总用水量的85%,其中土库曼斯坦所用水的75%需从外源引入,素有“水比油贵”的说法。3

  (三)供需矛盾日益尖锐。(1)干旱导致水量减少。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岸线,气候炎热干燥,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阿姆河三角洲的年蒸发量达1798毫米,比降水量高21倍,沙漠面积近150万公顷,占该地区总面积的1/4以上。气候变暖也影响到中亚各大河的水量,帕米尔高原冰川锐减和天山地区的雪山正加快消失,15—20年后,地区水资源将减少1/3。4(2)人口增长过快。中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0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500立方米。其中乌、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217立方米和702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国家。虽然中亚水资源尚能保障目前地区5000多万总人口的需要,但预计到2020年中亚人口增至6000多万时,中亚地区的用水量将增加40%,超过水资源的自然增长量,将出现灾难性缺水。(3)高耗水型的经济。几乎所有中亚国家都是典型的农业国,农业在中亚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主要的农作物棉花、水稻等耗水量极大,占整个农作物用水量的90%,人均农耕地的耗水量相当于发达工业国家的9倍。5 塔、吉将用水量巨大的水利发电作为支柱产业,使原本水资源紧缺的下游国家更为担忧。(4)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苏联时期,中央对中亚水资源实行集中管理,推行用水配额和损失补偿制,水资源得到合理调配和利用。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在水资源问题上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滥用和浪费水资源情况严重,因水资源缺乏管理而造成近1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二、水资源紧缺引发严重后果



  (一)生态环境恶化。各国忽视环保,水污染严重,可用的水资源减少。农业、工业和采矿业排出的硝酸盐、杀虫剂、重金属和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造成中亚地区地表水的污染,乌拉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的一些支流受污染最为严重。现排入阿姆河的污水已占到其流量的35%;每年约7.7亿立方米的废水和大量无机肥料等污染物流入巴尔喀什湖;别尔迪斯湾水体中铜的浓度达到最高限度的30—35倍,锌的浓度为最高限度的l.2—2.3倍;咸海因水质变差,已成为一片“死海”,生活在咸海的数十种鱼类濒临灭绝。加之缺水,咸海水量锐减,水位下降20多米,被分成了北(小)咸海、东咸海和西(大)咸海三部分。咸海沿岸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大片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每年中亚因土地的盐渍化导致损失约20亿美元,并呈逐年增长势头。地区1/3的居民没有安全的饮用水,生态危机直接影响了周边3500万人的生命安全,居民发病率急剧上升,癌症增加了30倍,关节炎增加了60倍,妇女贫血病局部地区达到80%,婴儿死亡率达l0‰,1 出生率下降。

  (二)社会经济发展受阻。中亚水资源分配问题无法解决,严重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缺水常导致各国农业减产,2000年哈棉花产量同比减少30%,2001年乌的水稻产量同比下降50%。16年来,因蓄水发电和夏季缺水,乌、哈经济损失高达几亿美元。2

  (三)影响周边国家关系。水资源纠纷已成为当前困扰中亚国家间关系的最主要矛盾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多年来一直坚决反对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跨界河流及其支流上修建大型水电站,导致塔境内的泽拉夫尚水利项目进展缓慢,颇具争议的罗贡水电站工期被延,以及吉境内的坎巴拉塔水电站施工受阻,使乌塔、乌吉关系一直难以改善。尤其在民族分散杂居、领土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中亚灌溉和饮用水的缺乏已不止一次地成为冲突的原因。1992年,因跨界河流纠纷,乌空降部队兵临吉边界,向吉施压;乌兹别克斯坦索赫区胡什亚尔村和吉尔吉斯斯坦恰尔巴克及巴特肯区的居民曾多次因水资源分配问题发生冲突。今年初,梅德韦杰夫总统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时对乌方关于反对在中亚跨界河上修建大型水电站所持立场发表了相应的声明,随后塔方把梅德韦杰夫的讲话解读为对乌立场的支持,由此引发了一场俄塔外交冲突,差点使拉赫蒙总统取消访俄日程。有专家预测,今后不排除中亚国家再度因争夺水资源而引发冲突的可能。此外,水资源成为中亚各国对外施压的政治手段并被广泛应用,更加剧了地区各国间的紧张关系。



三、解决水资源纠纷困难重重



  (一)各国利益碰撞激烈、分歧扩大。近年来,中亚水资源问题的斗争焦点集中在跨界河流中修建大型水电站的问题上,1 各方立场不一,斗争激烈。乌兹别克斯坦认为水不是商品,不能买卖,不允许将水作为威胁他国的工具,主张由上下游国家共同管理地区水资源。最近,卡里莫夫称邻国的水利工程项目是“轻率的举动”,2 坚决反对在跨界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电站,反对第三国参与调解水资源矛盾,认可在内河上修小型水电站但须征得邻国同意并符合国际环保认证标准。土、哈支持乌立场。

  塔吉克斯坦水力资源丰富,总量约5270亿千瓦/年,居世界第8位,位居独联体国家第2位,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其目前水电资源利用率仅占实际资源总量的3%,全国年电力总量缺口达20亿千瓦时,常因电力短缺而停电,严重时每天断电10—12小时,首都也不例外。塔认为,水电是塔主要能源、主要经济支柱和重要的外商投资领域,对塔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张“水电兴国”发展战略,准备让今年4月15日竣工的桑格图德1号水电站立刻投入生产,打算尽快建成罗贡水电站3 和桑格图德2号水电站。4 预计上述3个水电站产电后,塔全国年发电量将达到310—330亿千瓦时,而塔国内电力需求量约230—250亿千瓦时,这样每年将有80—100亿千瓦时的剩余电力可供出口。此外,另拨款4.6亿美元改造现有水利工程,计划2025年前建成61座小型水电站,以满足国内用电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其供电能力。

  吉尔吉斯斯坦认为邻国的担心是杞人忧天,称“在国内建水电站不会损坏邻国利益,现有的和在建的水电站不仅能调节吉的水资源,且乌、哈也能从中获利”。巴基耶夫总统称吉应得到有偿的蓄水和供水服务,无偿供水已给吉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建议继续政府间协商解决此事。吉与塔形成“能源联盟”,5 同乌、土、哈结成的“水联盟”针锋相对,坚决捍卫自主决定修建大型水电站的权力,与下游国分歧日渐扩大。

  (二)外商控股大型水电站使局势复杂化。1、外部势力趁“需”而入。保障中亚地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是该地区最迫切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水资源丰富的塔、吉要解决蓄水和电力不足问题,急需大量资金维修改造现有水电站设备,新修大型水电站。因财力匮乏,修建水电站又耗资大、工期长,塔、吉两国不得不寻求国际援助,积极对外招标,这为外部势力渗透中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外商趋之若骛,纷纷前来考察和接洽投资事宜。但由于建水电站资金需求量巨大,目前以国家为单位的投资商只有俄、美和伊朗等国对塔水电站进行了实质性投入。德国、波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也各自派出专家组对塔水电站进行了考察,并签署了一些合作意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21:35:48 | 只看该作者

  2、外商以大股东身份掌控中亚战略水资源。建设桑格图德水电站1、罗贡水电站和帕米尔水电站是塔当前国家能源发展的优先方向,也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建在瓦赫什河流上的罗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60万千瓦,年发电量131亿千瓦时,总造价32亿美元,投资回收期为13.5年。罗贡水电站始建于1976年,预计建成后发电量将超过目前中亚最大的努列克水电站。2 2004年,俄铝业公司向罗贡一期工程投入5.6亿美元的资金,但至今双方未就股权分配达成协议,无奈之下塔声明独自续建。2005年1月,俄、塔和伊朗三方签署了瓦赫什河上桑格图德水电站梯级建设协议。3按协议,俄政府以购买桑格图德公司2.5亿美元股份的方式,投资建设桑格图德1号水电站,4 塔俄分别占25%和75%的股份;伊朗出资98%并负责桑格图德2号水电站的施工,5 塔只拥有2%的股份。这样一来,俄、伊已成为上述两大水电站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了桑格图德水电站。美国也不甘示弱,联手阿迦汗基金对帕米尔水电站二期2号机组投了几千万美元的建设资金。6

与此同时,吉也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与哈、俄组建合资企业,合建坎巴拉塔水电站,7 三方各占34%、33%和33%的股份。8 今年2月初,吉俄签署俄参与建造坎巴拉塔1号水电站的政府间协议,俄向吉提供17亿美元优惠贷款,用于建造坎巴拉塔1号水电站。9 由此可见,俄美等从长计议,千方百计参与中亚大型水利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想通过控制中亚的战略水资源,来左右中亚国家的内外政策,达到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最终目的。

  3、水资源纠纷牵涉第三方利益。中亚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等注入咸海的水系。上述几大水电站均建在该水系内,罗贡水电站和桑格图德水电站都建在跨界河流阿姆河的第二条径流瓦赫什河上,坎巴拉塔水电站建在跨界河流锡尔河上游的纳伦河上。截流蓄水发电,必然会影响下游国家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引起它们的强烈不满。届时,不光影响到塔乌、吉乌等双边关系,势必引发诸如俄、塔、乌及吉、乌、哈等三方利益的摩擦与冲突,使中亚水资源纠纷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尖锐化,增加解决的难度。

  (三)现有协调机制效力低下。目前,参与中亚水资源协调工作的国际组织有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1、跨国水利协调委员会2、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等。近几年来,这些组织在协调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2003年,欧亚经济共同体能源政策委员会在杜尚别第四次会议上,提议在欧亚经济共同体范围内组建一个被授予水资源调配权的国际组织,将审议水资源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和规划内;2004年2月,俄政府制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现代政治经济条件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规划”,并组建了一个联合工作小组;2005年,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首脑在莫斯科峰会上签署了一系列水资源合作文件,其中包括协作开发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原则性文件;2006年8月,在欧亚经济共同体索契首脑峰会上,通过了有效利用中亚地区水资源多边合作协议;2008年,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拟定了“水问题”国际专项计划等,该计划由俄哈成立的欧洲发展银行负责财政拨款。3 尽管各方在水资源纠纷问题上加强协调,建立了会晤协商平台,召开国际协调会议和首脑峰会,签订了国际协议,但因中亚各国内政因素的制约和水资源利用多方合作的复杂矛盾,其收效甚微。2006年8月制订的水资源利用多边合作协议始终无法落实,设立国际水利研究院的决定久拖未果。今年4月28日,阿拉木图拯救咸海国际会议无果而终。4 甚至主张在主权平等、区域完整和互利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联合国保护和使用跨界河流和湖泊公约》和《国际河流使用权公约》,1 也因各方分歧巨大,一直无法为它们所接受,无法对解决跨界河流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四、学者对解决中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学者就解决水资源纠纷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各国应达成妥协,共同解决。各国应重视开发内部资源,通过农业灌溉现代化、应用储水技术等手段节约用水,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水质污染,延长自然水源使用期限;拟定水资源利用阶段性方案,推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在跨界水资源管理和使用方面加强合作,巩固互信,缩小分歧,逐渐扩大共同利益;建立相关问题的合作平台,发展地区和国家级的信息系统;制定和完善水资源合作方面的法律文件;优化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资源配置;完善中亚国家水利监管机制,提高其透明度。

  (二)根本改变现在的用水方式。现在中亚主要靠水库和运河供水,夏季下游国需大量用水灌溉时,上游国要蓄水发电。冬季上游国水量充足后又开闸放水,使下游国苦不堪言。这一矛盾需要根本解决,若不能就发电蓄水和灌溉用水达成妥协,不如将二者分开。对现有水库和运河进行改造和修复,水库的水将专用于发电,另在恢复施工的罗贡水电站下方修建几个专门用于下游灌溉的小型水库,也可建类似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输水管道满足下游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三)继续发挥国际组织的协调职能。目前,尽管拯救咸海基金会、跨国水力协调委员会和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协调中亚水资源纠纷方面收效甚微,但它们仍在坚持不懈地做协调工作,继续发挥其职能。中亚水资源纠纷的调解离不开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拯救咸海基金会应继续坚持定期召开国际会议,协商咸海问题的解决办法。跨国水力协调委员会应发挥其多方协调职能,以政府计划、学术论坛和刊物的形式展开工作,负责组织中亚跨界水资源联合管理和使用合作,使中亚国家避免因水资源纠纷而产生严重冲突,为国家间的合作和克服困难提供可能,在新的条约形式下建立牢固的多方合作法律基础。上合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将解决中亚水资源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计划在其框架内通过一个“多次层计划”,重点负责制定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法律基础文件和开展科技合作。欧亚经济共同体的优势,是能把成员国的经济体系现代化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各种问题与中亚水资源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把国家水资源战略融入到各方感兴趣的地区稳定发展共同计划之中,扩大各个方向的国际合作。世界银行将设立独立委员会,专门分析罗贡水电站建设项目,并积极与中亚五国就水资源问题进行对话。







--------------------------------------------------------------------------------


*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1“阿姆河”,《中国百科大辞典》,2000年4月出版。


2 “Сырдарья”, http://www.for.kg/goid.php?id=75152&print


1 “Чу (Pека)”, 俄罗斯自由百科书网, http://ru.wikipedia.org


2“伊犁河”,《中国百科大辞典》,2000年4月出版。


3“塔里木河”,《中国百科大辞典》,2000年4月出版。


1“额尔齐斯河”,《中国百科大辞典》,2000年4月出版。


2 “Ишим (Pека)”, 俄罗斯自由百科书网, http://ru.wikipedia.org


3 Ксения Боришполец: Водные ресурсы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4Страсти по воде, Какие ресурсы будут наиболее востребованы в будущем? http://www.vremya.ru/2009/81/13/229100.html


5 Ксения Боришполец: Водные ресурсы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1释冰:“浅析中亚水资源与合作”,http://www.xjass.com/zy/content/2009-03/12/content_64094.htm


2 Ксения Боришполец: Водные ресурсы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1 IWPR: Разногласия в ЦА по водно-энергетческим проблемам не разрешены 08:42 05.05.2009, http://www.centrasia.ru/news.php?st=1241514540


2 Ш.Ахмаджонов: Вод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роблема ЦентрАзии и ее решение 17:40 27.04.2009, http://www.centrasia.ru/news.php?st=1241070060


3“塔吉克斯坦计划独立建造罗贡水电站”,http://www.xjjjb.com/details.asp?newsid=37315


4“塔吉克斯坦桑格图德1号电站40%的土建工程已完成”,http://pv.autooo.net/com//27334.html


5 Ш.Ахмаджонов: Вод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роблема ЦентрАзии и ее решение,17:40 27.04.2009, http://www.centrasia.ru/news.php?st=1241070060


1桑格图德水电站是瓦赫什河上梯级开发的第五个工程项目,于1980年开工,1992年因塔内战停建,该水电站建成后,塔吉克斯坦的电力供应才能实现自给自足。它不仅能弥补国内的电力缺口,还可出口部分电力。


2努列克水电站位于瓦赫什河上中游,距首都杜尚别约75公里,始建于1961年,总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世界排名第十六位。它是塔电力供应的支柱,年发电量112亿千瓦时,占全塔年发电总量的2/3,是塔全国两大电力供应系统(北塔和南塔)中南塔吉克斯坦电力系统的心脏和中枢。目前努列克水电站存在的问题是设备老化,需要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3桑格图德水电站投资约7.2亿美元,年发电能力为27亿千瓦时,位于瓦赫什河流域。


4桑格图德1号水电站装机容量67万千瓦,总投资为4.827亿美元,塔政府于1996年4月4日发布命令,决定将桑格图达1号水电站改组为股份制公司。2004年10月16日,俄塔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俄出资参与桑格图德1号水电站建设程序及条件的协议》,俄政府以购买桑格图德公司2.5亿美元股份的方式,投资建设桑格图德1号水电站。该水电站已于2009年4月15日竣工。


5桑格图德2号水电站建设资金为1.8亿美元,装机容量22万千瓦,为已开工建设的桑1号电站的1/3。


6阿迦汗基金是一个私立的、非宗教派性的国际组织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最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与机会。


7坎巴拉塔水电站建在位于锡尔河上游的纳伦河上。


8 Ксения Боришполец: Водные ресурсы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9Ш.Ахмаджонов: Вод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роблема ЦентрАзии и ее решение 17:40 27.04.2009, http://www.centrasia.ru/news.php?st=1241070060


1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1993年中亚五国决定成立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负责为拯救咸海、恢复咸海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和远景规划拨款,其宗旨是采取切实措施治理咸海,克服咸海流域面临的生态危机,改善咸海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到目前为止,中亚五国已先后投入20亿美元,用于咸海的治理工程。在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寻求解决咸海生态问题的方法,但至今未取得实际进展。


2 跨国水利协调委员会:С этой целью в октябре 1991 года руководители вод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органов пяти независимых стран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приняли заявление, которое положило основу для подписания в феврале 1992 года Соглашения между Республикой Казахстан, Кыргыз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ой Таджикистан, Туркменистаном и Республикой Узбекистан ?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в сфере совмест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и охраной водных ресурсов меж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 источников?. 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 с этим Соглашением была создана Меж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координационная вод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МКВК) , http://www.icwc-aral.uz/15years/index_ru.htm


3 Ксения Боришполец: Водные ресурсы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4 IWPR: Разногласия в ЦА по водно-энергетческим проблемам не разрешены 08:42 05.05.2009, http://www.centrasia.ru/news.php?st=1241514540


1 Ш.Ахмаджонов: Вод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роблема ЦентрАзии и ее решение 17:40 27.04.2009, http://www.centrasia.ru/news.php?st=12410700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20:0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