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后马哈苏德时代的巴基斯坦塔利班 作者:杜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 21:3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后马哈苏德时代的巴基斯坦塔利班

发布时间:2010-04-21  作者:杜冰  来源:《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10期


  今年8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等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塔利班”(Tehrik-i-Taliban Pakistan,TTP,简称“巴塔”)头目贝图拉·马哈苏德1 于5日在美军掠夺者无人飞机轰炸中毙命。9日,巴内政部长拉赫曼?马利克声称,马之死“确定无疑”,并已在7日安葬完毕。10日,“巴塔”公开承认马哈苏德已经死亡,并将进行15天的默哀。2 18日,“巴塔”发言人马乌维?奥马尔被捕,他亦承认马已死亡。3 26日,马哈苏德生前的重要助手哈基姆拉成为“巴塔”新领袖。4 马哈苏德的毙命是自今年4月底巴军在西北边境省斯瓦特河谷及联邦部落区直辖区开展代号为“正确道路”的军事行动围剿塔利班以来,美巴在反恐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

  受到击毙马哈苏德辉煌战果的鼓舞,9月初以来,美军继续发动针对部落区武装分子聚集地的空袭,巴军也持续清剿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塔利班残余团伙,多名重量级恐怖头目被击毙或被捕。9月7日,美军在对南瓦济里斯坦的空袭中击毙“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卡沙米瑞(Kasshmiri)。此人是圣战老手,长期在克什米尔地区活动,是“伊斯兰圣战运动”创建人之一,后来加入“基地”组织,藏匿在部落区指挥战斗。5  9月11日,巴军方逮捕斯瓦特河谷塔利班5名重要头目,其中包括当地塔利班发言人、马哈苏德生前重要助手之一的穆斯利姆汗。9月12日,巴当地媒体报道说长期盘踞在斯瓦特的塔利班团伙“保卫先知教法运动”大头目法兹鲁拉被巴军包围而投降。6 法兹鲁拉是斯瓦特塔利班最主要的首领,他私设广播电台大肆宣扬伊斯兰极端主义,绰号“电台毛拉”,将斯瓦特变成其个人统治王国。9月16日,巴军经过激战,俘获塔利班指挥官谢尔·穆罕默德·卡萨布,1 20日,其伤重不治在狱中死亡。卡萨布绰号“屠夫”,专门喜欢砍对手的头,被捕之前是巴基斯坦15名头号通缉犯之一,排行第三,巴政府为捉拿他悬赏12万美元。9月21日,巴军捕获斯瓦特塔利班自杀式人弹训练专家阿布·法拉杰,此人原名纳西姆·沙赫,与斯瓦特河谷塔利班领导人法兹鲁拉关系密切,负责策划自杀性爆炸袭击以及培养此类专用“人才”,法拉杰尤其擅长制作自杀式爆炸袭击者携带炸药的外套。至此,塔利班在斯瓦特河谷的重要首脑基本被一网打尽。但这并非反恐战争的结束,巴基斯坦塔利班实力尚存,反恐态势依然严峻。



一、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前生今世



  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是巴部落地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根植于当地的宗教、历史与民情,而且具有其独特性,不像邻国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没有一个纪律严明的塔利班组织,而是许多具有相同意识形态及目标,但活动方式、活动范围各不相同的武装小团伙的联盟。比如盘踞在西北边境省省会白沙瓦附近的塔利班团伙,目标是切断北约驻阿联军供给线,颠覆巴中央政府在本地的统治;而在南、北瓦济里斯坦及巴焦耳地区,塔利班团伙主要同“基地”组织一起建立战略基地,为阿富汗抵抗运动提供人力和资源支持;在马拉坎德及斯瓦特地区,当地塔利班的目标在于实施伊斯兰法,清除社会中的“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行为”。[1] 巴基斯坦各地的塔利班虽互不统属,但在打击西方目标,逐步控制地区政权方面毫无二致,他们遥相呼应,竞相将所控制区域变成脱离中央政府的独立王国,其行为已经对巴政府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所有塔利班团伙中,马哈苏德领导下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是典型代表。该组织正式成形于2007年12月,是由来自巴西北边境省和联邦部落直辖区十余个武装团伙整合而成的松散联盟,旨在巴建立伊斯兰哈里发国家。该组织主要在巴阿边境地区巴方一侧活动,活动区域为部落区的南、北瓦济里斯坦及莫哈曼德和奥拉克兹地区,西北边境省的坦科、班努以及其他定居区,成员数目约有2—3万人,其中包括2000—3000名外国武装分子,甚至部分熟悉部落地区地理环境的原巴军军官也加入了其中。“巴塔”在马哈苏德的领导下迅速壮大,短期内已经成为巴境内恐怖团伙的主要代表。

  马哈苏德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极其聪明,准确把握住了国际社会与巴政府反恐策略的差异之处,几年来,军事与政治上多管齐下,一方面不断在全国发动各种恐怖袭击,突出其“伊斯兰圣战士”反抗西方侵略的色彩,另一方面根据局势发展机动灵活地与政府妥协,签订各种和平协议,借推行伊斯兰法来扩大自己势力,逐步将政府体系排挤出部落地区,西北边境省部分地区及部落区已经成为塔利班控制下的独立王国。

  综观巴境内的塔利班运动,其与巴政府争斗的“非对称性”非常明显,不仅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导,还有来自国际恐怖主义集团的后勤保障。其战略指导原则可以归纳为:1、通过发动各种恐怖袭击,制造白色恐怖,迫使人民投向他们寻求保护;2、通过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借推行伊斯兰法名义将政府管理排斥出控制区域;3、迫使政府在法律和制度上做出某些改变,或根据塔利班的需要创建新的体系。其目的在于将巴基斯坦完全塔利班化,最终建立类似阿富汗塔利班式的伊斯兰神权统治。今年2月,巴政府同盘踞在斯瓦特河谷的“巴塔”组织“执行先知教法运动”(TNSM)[2] 签署协议“Nizam-i-Adal Regulation 2009”,同意一旦斯瓦特河谷地区恢复和平,将在马拉坎德区(含斯瓦特)实行伊斯兰教法,同时巴政府将补偿当地人在战争中遭受的损失。4月13日,巴国民议会一致通过该协议,总统扎尔达里当晚签署法令,同意在马拉坎德区实行伊斯兰教法。但武装分子非但拒绝放下武器,且一度试图扩大势力,进入距伊斯兰堡不足100公里的布内尔地区,令巴政府颜面尽失、难下台阶。

  “巴塔”推行塔利班化的主要手法有以下几点:首先,破坏原有的传统部落结构。巴部落区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半自治状态,中央派遣特派员(political agent)通过当地部落领袖马利克(部落长老)来间接管理部落地区,整个部落实施部落习惯法,由部落长老会议支尔格决定一切重大事务。而部落长老出于对本部落长远利益考虑,通常不愿与中央政府直接对抗,对塔利班这种夹杂着外国武装分子的极端团伙也并不欢迎,这极大妨碍了塔利班控制本地区的企图,因此暗杀部落长老成为恐怖团伙有意识的行为。因为塔利班武装组织具有高度组织性,拥有国际恐怖网络支持,战斗经验丰富,资金充裕,而各个部落各自为战,其根基只有本部族民众,部落还受限于自身的传统习俗与部落法,但武装团伙却没有任何顾忌。因此几年内,各个部落都纷纷落入塔利班之手。

  其次,建立平行政府与法庭。自2004年以来,政府在部落区开展了多次武装清剿活动,但基本以失败告终,而且遗留了许多问题,如部落民众不断要求政府补偿他们在军事行动中的损失,但政府很难满足其要求。同时,横行于本地区的许多犯罪团伙趁机作乱,抢劫、勒索、绑架甚至杀人越货,但因政府管理缺失而逍遥法外,很快政府的威信就荡然无存。制度上的缺失为塔利班的兴起提供了相当的空间。塔利班一旦在某个地区站稳脚跟,就开始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目前部落区每个行政区都建立了塔利班法庭,维持治安,解决民众的争端;[3] 仅仅在巴焦尔地区,一个塔利班法庭就受理了1400多起诉讼,并判决了其中1000多起。[4] 最重要的是,塔利班开始组建基层政府,征收赋税,他们还贩毒、在交通要道设卡收费,开采当地矿产。据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省长乌韦斯加尼透露,仅巴方境内的塔利班年收入就达约40亿卢比(5000万美元)。每名塔利班士兵月收入约为100美元,比巴基斯坦警察月收入高20美元左右。而塔利班高级头目月收入超过350美元,相当于巴基斯坦人均年收入的1/3。[5] 为了赢得当地民众支持,塔利班还开办慈善事业。2008年6月,南瓦济里斯坦的塔利班就建立互助基金,向在军事行动中受损的当地民众分发了1500万卢比。

  第三,利用暴力推行伊斯兰法。为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政权体系,塔利班各团体都以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法为指导原则,而代表西方或世俗体系的各种制度和团体都在取缔之列。塔利班还广泛开展宣传,甚至开设电台进行意识形态广播。它们已经将伊斯兰的生活准则进行了严格定义,并以宗教和种族的名义,威逼利诱人民不得支持政府。在塔利班眼中,敌人主要有两大类:遵循、支持“非伊斯兰方式”的人们和异教徒及其朋友。

  塔利班禁止所有NGO活动,禁止商店售卖CD,禁止理发师为穆斯林男子剃须,禁止妇女就业、抛头露面、接受教育,袭击各类学校,特别是女子学校。仅在2008年1—5月,它们就袭击了29所学校,其中17所是女子学校。[6] 目前全部NGO都被迫撤出部落区,数十名当地民众被以美国和巴政府间*的名义处决,整个部落区都笼罩在残酷的伊斯兰极端统治之中。



二、“巴塔”依旧是最具威胁的恐怖主义团伙



  马哈苏德虽然毙命,但这并不能根本改变巴阿边境地区反恐困局。“巴塔”、“执行先知教法运动”、“基地”组织等武装团伙实力尚存,其组织结构未受到根本破坏,具备与巴政府军一较长短的能力,而且马哈苏德的死很可能导致本来就不统一的各武装团伙更加分散,未来“基地”组织很可能以其意识形态优势及丰富的恐怖活动经验成为各团伙的神经中枢,巴反恐行动仍将任重道远。

  首先,马哈苏德之死并没有破坏塔利班的基本架构与基层实力,未来很可能发生大范围的报复性恐怖爆炸事件。“巴塔”本来就是数十个极端组织合并而成的松散联盟,只有马哈苏德有能力、有威望将其维系在一起,此次马的死亡一方面可能导致“巴塔”内部凝聚力不再,传统的团伙矛盾爆发,如8月15日晚,马哈苏德派别武装就伏击了敌对派别纳齐尔?瓦齐尔统领的武装人员,双方死伤17人,虽然“基地”组织、阿富汗塔利班一直在做调解工作,但双方仇恨根深蒂固,无法消解。[7] 另一方面“巴塔”组织结构很可能从此更加“扁平化”,即各个小团体互不统属,但在共同的意识形态主导下,自主行动,彼此呼应。

  继任“巴塔”埃米尔的哈基姆拉(Hakimullah Mehsud),1980年出生于部落区南瓦济里斯坦,原是贝图拉·马哈苏德的重要助手,是“巴塔”在部落区奥拉克兹、库兰姆、开伯尔小区的军事指挥官。从2006年开始,哈基姆拉负责切断北约在巴境内经开伯尔山口向驻阿盟军运送物资的供给线,还负责在巴西北边境省组织自杀式袭击,在部落区攻击什叶派。攻击北约车辆及同巴武装部队作战使他获得了许多武器弹药,其势力大为膨胀,目前其手下约有8000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他很可能因此才继任成为新一任领袖。

  巴塔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拉赫曼(Wali-ur-Rehman),是贝图拉·马哈苏德的堂弟,塔利班“苏拉”(中央委员会)成员、“巴塔”前发言人,一直负责掌管“巴塔”财政,可以说是“巴塔”第二号人物,马哈苏德死讯传出后,拉赫曼一度是最有希望的接班人。据8月24日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报道,拉赫曼手下约有3万人。在当前美巴联合反恐的重压下,他与哈基姆拉之间不管有什么个人恩怨,肯定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一旦时机成熟,“巴塔”将很快恢复元气。今年8月15日,斯瓦特地区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6人死亡。8月30日,政府刚刚平定的斯瓦特重镇明戈拉警察局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17名警察死亡,数十人受伤,这也表明恐怖分子正在积蓄力量,开始疯狂报复。

  其次,巴面临严峻的经济、社会困局。近来的军事行动使得巴财政更加吃紧,中央政府提出的2010年财政赤字达4.9%,超出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的4.6%的承诺。而且经济专家预测军队后勤保障及在部落区驻军费用每年将超过10亿美元。[8] 而巴基斯坦2008—2009财年经济增长率只有2%,创10年来最低记录。[9] 而且数月的军事行动导致出现了超过350万难民,虽然巴政府已经安排了500亿卢比的安置费用,但仍然远远不够,一旦政府无法妥善安置难民,流离失所的难民将成为武装分子最好的招募来源。

  第三,美巴反恐合作进入新阶段。马哈苏德等塔利班高级领导人的毙命,是美对巴部落区空袭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2008年,美军共实施34架次无人机袭击,但今年迄今为止已经发动32起袭击。在美无人机精确打击下,“巴塔”高层外出活动次数及内外通讯联络的频率均大大压缩。6月以来“巴塔”发动的恐怖袭击规模和次数也大幅下降。鉴于如此辉煌的战果,未来“巴方提供情报,美方实施轰炸”将成为美巴重要联合反恐模式。为进一步拉拢巴政府积极反恐,9月22日,美国国会批准了23.6亿美元的对巴援助法案,美国政府还将补偿9.13亿美元用于巴反恐支出。[10] 此外,马哈苏德的死亡也预示着巴基斯坦在美国反恐战车上越绑越紧。在美强大压力下,巴基斯坦已经开始摒弃以往国内打击塔利班、境外纵容武装分子的反恐政策,对美国的反恐亦步亦趋,巴境内武装分子也团结起来,认定巴政府为西方代理人,双方的矛盾日趋尖锐,未来一段时间内巴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恶性恐怖事件。

  最后,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依旧存在,这是巴无法根绝恐怖组织的真正原因。正如巴智库“研究和安全分析中心”指出,“马哈苏德只是恐怖主义的一种‘症状’,绝非‘疾病’本身,真正的‘疾病’是社会落后和经济贫困”,“即使恐怖头目死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条件依然存在”。[11]











--------------------------------------------------------------------------------


*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研)。


1 贝图拉?马哈苏德(Baitullah Mehsud),生于1974年,“巴基斯坦塔利班”创始人和精神领袖,出身巴南瓦济里斯坦地区的马哈苏德部落,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人冷酷无情,具有较高的战略战术素养。1998年,马哈苏德越境进入阿富汗,随后加入夺取了阿富汗政权的塔利班武装。在同“北方联盟”作战过程中,马哈苏德得到了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赏识,地位扶摇直上。2002年美军进入阿富汗后,马哈苏德带着奥马尔的指令潜回了巴基斯坦,在斯瓦特河谷以及南北瓦济里斯坦地区建立了新的据点。随后三年内,马哈苏德迅速纠集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其中不乏来自中亚等国的外国极端分子。美国中情局认为马哈苏德是刺杀巴前总理贝?布托的幕后主谋;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悬赏通缉名单中,马哈苏德以500万美元的身价,仅次于“基地”头目本?拉登(5000万美元)和扎瓦赫里(2500万美元)。2008年《时代》杂志评选马哈苏德为“最能影响世界100人”之一,而《新闻周刊》则称其“比本?拉登还要危险”。


2 “TTP Confirms Mehsud Dead, Announces 15-day Mourning”,Daily Times, Aug.11, 2009.


3 “Taliban Spokesman Maulvi Omar Captured”, The News, Aug.19, 2009.


4 “Power-Sharing Formula to Maintain TTP Unity”, The News, Aug.26, 2009.


5 “Two Qaeda Bosses Perished in Drone Attack on Sep 14”, The News, Sep. 17, 2009.


6 “Fazlullah Can’t Escape Now”, Daily Times, Sep.14, 2009.


1 “Chief of Taliban Beheading Squad Captured”, Dawn, Sep. 17, 2009.


[1]Syed Saleem Shahzad, “Faceless Taliban rule”, Asia Times, Jan.30, 2009.


[2] “执行先知教法运动”(Tehreek-e-Nifaz-e-Shariat-e-Muhammadi,TNSM)是“巴塔”内部一个重要派别,长期盘踞在斯瓦特河谷地区,疯狂推行伊斯兰法,此次巴军军事行动的重点就是该组织。TNSM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苏菲?默罕默德曾是巴宗教政党“伊斯兰促进会”(JI)马拉坎德地区负责人,后来对JI政策不满,**自行组建TNSM。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他率领手下数千人越境前往阿富汗抗击美军,损失惨重后潜逃回巴基斯坦,后被巴政府逮捕。TNSM随后由其女婿法兹鲁拉领导,以斯瓦特为基地,利用电台广泛宣传伊斯兰极端教义,TNSM反对民主,反对一切西方因素,要求实施严格的伊斯兰法,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鼓吹利用武力进行圣战。TNSM与“基地”组织关系非常密切,其内部包括多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车臣等地的外国武装分子。


[3] 2008年8月,马哈苏德重组塔利班司法体系,将所有法庭置于一个“最高法院”管理之下,并任命默罕默德瑞斯·马哈苏德担任首席法官。“Parallel Judicial System Set Up on Baitullah’s ‘Decree’”, Dawn, Aug.17,2008.


[4] Yusaf Ali and Javed Afridi, “People Throng Shariat Court to Get Disputes Resolved,” The News, Aug. 4, 2008.


[5] “恐怖组织‘不差钱’,资金来源充足而且渠道多元”,中国网,2009年6月22日。


[6] Muhammad Amir Rana, “Taliban Insurgency in Pakistan: A Counterinsurgency Perspective”, http://san-pips.com/index.php?action=papers&id=1


[7] “Al Qaeda Fails to Unite Pakistani Taliban”, Daily Times, Aug.31, 2009.


[8] Syed Fazl-e-Haider, “Pakistan Counts the Cost of War”, South Asia, Jun 25, 2009.


[9] 中国驻驻巴基斯坦使馆经商处:《巴基斯坦2008-09财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10财年展望》,http://pk.mofcom.gov.cn/aarticle ... 18895524=1133526562


[10] “US Congress Approves $2.3bn Aid Package for Pakistan”, Dawn, Sep. 22, 2009.


[11] http://www.crss.pk/snapshots/Baitullah%20is%20dead-what’s%20next.pd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20:0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