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叙利亚政局引发大国激烈较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6 00:1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叙利亚政局引发大国激烈较量


日期:2012-02-14 点击次数:27


  俄罗斯不希望外国势力介入解决叙利亚危机,叙利亚危机是叙利亚的内部事务,应该由叙利亚人通过谈判解决

  如果西方国家不能够在经济、战略利益上满足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需求,俄罗斯会不会与西方国家发生直接冲突,力挺叙利亚到底还很难说

  俄罗斯最终抛弃叙利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无论怎么样,俄罗斯绝不会轻易放弃叙利亚


法治周末记者 薛洪涛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2月12日,阿拉伯国家外长在阿盟总部开罗举行会议,继续向叙利亚施加压力。

  他们发表《最后声明》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向叙利亚派维和部队、加强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加强对叙利亚当局的经济封锁、召开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国际会议等。如果这些内容付诸实施,无疑会将叙利亚政府逼进死胡同。

春风不度叙利亚

  从2010年年底突尼斯一个小贩自焚抗议本国政府开始,中东、北非国家的政局接连动荡,这些国家的民众纷纷走向街头抗议本国专制统治,抗议浪潮势不可挡席卷整个中东地区。抗议人群与警察甚至军队发生冲突,不时发生流血事件。

  在这场民众与政府的较量中,统治突尼斯23年的总统本·阿里被赶下台,接着统治埃及30年的总统穆巴拉克以及统治利比亚42年之久的卡扎菲也相继倒台。

  统治也门33年的总统萨利赫也黯然将政权移交给副总统哈迪,并由此获得赦免权。但与这些国家同时爆发民众运动的叙利亚却坚持到现在。

  叙利亚地处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地带”。世界大国对叙利亚有着浓厚的兴趣,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叙利亚国内政治的走向。

  自去年3月叙利亚爆发民众抗议活动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处在不停变化之中,根据一年来叙利亚局势的变化,可以将叙利亚局势分为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自去年3月至7月,叙利亚国内反对派林立,分歧重重,抗议活动也多以街头示*为主,叙利亚政府尚有掌控全国局面的能力。

  第二个时期从7月至10月,外部力量干预力度加大,美、英、法、德和欧盟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交权。与此同时,国内的暴力冲突也日益升级,9月,叙反对派在土耳其宣布成立“全国委员会”,并明确提出其目标是推翻巴沙尔的统治。

  除了全国委员会,还有其他反对派力量,虽然他们无法组成统一的阵营,但他们已经公开叫板巴沙尔政权。日前,叙利亚反对派公开表示期待从境外获得更多的武器装备,以继续与当局的战争。

  第三个时期从去年10月至今。俄罗斯和中国在安理会两次否决了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其间,阿盟派观察员进驻叙利亚,但不久离开,此后暴力冲突再度升级。欧美和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对立。

  欧美不惜各种手段让巴沙尔下台,中俄则希望叙利亚国内各派达成一致,避免冲突升级。

  目前,叙利亚局势仍不稳定。2月8日,叙武装分子在霍姆斯向部分民用设备发射迫击炮弹,造成一座油库起火。**部队与武装分子在大马士革附近的扎布达尼等地激战,4名军人死亡。

  2月10日,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发生两起爆炸事件。经叙卫生部门证实,爆炸已造成至少25人丧生,175人受伤。

  一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巴沙尔一直拒绝交权,但推行了不少缓和局势的措施,比如,大赦政治犯,推行多党制。

  去年4月19日,叙利亚宣布废除已经实行了48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结束国家紧急状态。此举意味着叙利亚民众将拥有举行和平示*游*的权利。

  去年8月4日,巴沙尔签署法令,宣布叙利亚实行多党制。两个月后叙利亚成立制宪全国委员会。

  2月12日,据官方的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宪法草案制定全国委员会向总统巴沙尔提交宪法草案。报道说,巴沙尔将审阅草案,并将其提交给叙利亚人民议会,随后进行全民公投。

美欧一心扳倒叙政府

  自从去年3月份叙利亚爆发大规模游*示*以来,叙利亚政府一直采取高压政策,这不仅激起国内民众的反弹,也给国际社会(主要是欧美国家)制裁叙利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借口。

  一年来,欧美制裁叙利亚一次比一次严厉,参与制裁叙利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也越来越多。去年11月,阿拉伯联盟终止了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欧美国家一心要推翻巴沙尔政权,去年4月底,美国最早开始对叙利亚进行制裁,紧接着欧盟宣布制裁叙利亚,到了去年8月,美英法等国一致要求总统巴沙尔下台。

  紧接着,联合国也参与进来,联合国通过叙利亚人权问题决议,从道义上否定巴沙尔政府。

  同时,制裁叙利亚的措施也越来越严厉,去年9月4日,欧盟宣布对叙利亚实施石油制裁。

  但中俄动用否决权阻止了联合国对叙利亚的制裁,去年10月与今年2月,中俄两次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叙利亚决议草案。可是欧美国家并未就此罢手,放过叙利亚。

  欧美国家制裁叙利亚的理由是,巴沙尔血腥镇压民众抗议活动,因此必须下台,如果巴沙尔不下台叙利亚动乱将会加剧,有可能引发内战。

  联合国近日宣布,叙利亚政府军十几个月来在血腥镇压反对派的行动中,已造成超过5000人死亡。

  近日,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叙利亚政府军队连续攻击霍姆斯市,至少打死217人,包括妇女与小孩。伤亡数字估计还会继续增加。

  该人权组织还指责叙利亚部队朝该市的卡利迪亚地区发射榴弹炮与迫击炮,摧毁至少36所民房,打死了138人。

  但叙利亚官方的通讯社报道,血腥屠杀乃是“武装枪手”所为,那些丧命的平民都是被枪手先绑架后杀害,并指枪手要借此血腥事件向联合国安理会施压,要求联合国制裁叙利亚。

  在叙利亚问题上,欧美国家希望叙利亚政府停止暴力、叙利亚**部队从城市撤出坦克、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辞职。

  欧美国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叙利亚的主权完整和地区稳定,实现有序的政治过渡。

  美国及其盟国多次敦促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下台,并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近日奥巴马发表声明说:“巴沙尔必须马上停止杀害自己国民的行动。他必须马上靠边站,让民主过渡立刻开始。”

  国际关系学院学者黄日涵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欧美国家企图通过“利比亚模式”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扳倒叙利亚政权,但叙利亚不同于利比亚,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利比亚反对派的实力要强于叙利亚反对派。

  目前叙利亚政府控制着国家政权和经济资源,而且掌握着军、警、宪、特部门,反对派还远不是政府军的对手。如果西方想通过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目前这种可能性还不太大。

国际组织频频施压叙利亚

  自国内爆发民众抗议浪潮以来,叙利亚政府不仅面临着西方大国的压力,国际组织对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也频频施压。

  去年5月9日,欧盟提出制裁叙利亚,三个月后,联合国通过叙利亚人权问题决议,紧接着欧盟开始对叙利亚实施石油制裁。

  去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中俄反对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在欧盟和联合国之后,阿拉伯联盟也开始对叙利亚采取措施。去年11月12日,阿盟终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今年1月27日,摩洛哥代表阿盟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由法国、英国、德国及部分阿拉伯国家共同起草的涉及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

  2月2日,安理会在摩洛哥提交的草案基础上形成了一份新的决议草案。但在2月4日的表决当中,俄罗斯和中国又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

  阿盟对叙利亚采取的态度越来越坚决。2月12日,阿盟外长召开特别会议,决定终止其赴叙利亚观察团的任务,并呼吁安理会组成阿拉伯国家与联合国联合维和部队;停止阿盟成员国和所属组织与叙利亚政府间所有形式的外交合作;同时决定开启与叙反对派的沟通渠道。

  2月13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全体会议,讨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12月提交的一份有关叙利亚人权问题的报告。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向大会通报了叙利亚的最新人权状况。皮莱在大会上指责叙利亚政府近期动用军队镇压异己。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就皮莱的通报作出回应。贾法里反驳说,叙利亚政府军主要是打击以“叙利亚自由军”为首的反对派和武装恐怖分子。

  叙利亚认为,2月10日在叙利亚第二大城市和经济中心阿勒颇发生的两起爆炸事件和今年1月在大马士革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都是武装恐怖分子所为。军队在行动中十分谨慎,一直在努力实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避免伤及平民及财产。

  贾法里还指责阿拉伯联盟特别外长会议2月12日就叙利亚问题发表的声明。他说,这份声明是在“煽动恐怖主义”,是对叙利亚主权的践踏。

  任何国家保护本国领土安全的主权都是独享的。叙利亚不能想象外国军队派兵保护“占领华尔街”运动参与者。叙利亚和其他国家政府都不能想象派兵去伦敦或者巴黎保护那里的抗议者。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2月13日在联合国说,阿盟观察团应继续在叙利亚展开工作,俄罗斯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有关部署阿盟和联合国联合调查团的建议。

  丘尔金呼吁一切对叙利亚反对派有影响力的国家向其施压,促使反对派同意进行政治对话。

  他指出,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就叙利亚问题进行谈判不应附加任何先决条件。

  由于联合国大会不存在“否决权”问题,有国家反对并不能阻止决议通过。虽然联大通过的决议也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过还是将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对叙局势产生影响。

盟友俄罗斯出手相救

  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则是鼎力支持,去年10月和今年2月,俄罗斯和中国两次在联合国对叙利亚决议草案投否决票。这些决议草案试图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上台,强行推动“政权更迭”。

  自叙利亚爆发政治危机以来,俄罗斯积极奔走,使用各种手段斡旋。2月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了叙利亚并与巴沙尔举行了会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力图找到叙利亚局势的政治出路。

  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将继续与叙利亚政府以及反对派进行沟通,尽快促成冲突各方停止暴力对抗,回到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访问归来的第二天,俄罗斯外长与英国和德国外长分别通电话,商谈叙利亚局势问题。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韦德梅杰夫还与土耳其和法国总统通电话商讨叙利亚局势。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理普京也在积极为叙利亚问题呼吁,普京警告外界不要干涉叙利亚冲突,并告诫国际社会不要“像公牛闯进瓷器店一样”行事。

  黄日涵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力挺叙利亚的根本原因有三点:

  一是,俄罗斯在叙利亚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两国有着传统友谊。叙利亚现在是俄罗斯第三大武器买主,成为维护俄罗斯在中东利益的重要战略支撑。

  其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保留了在叙利亚港口塔尔图斯的基地,这是俄设在除独联体国家外的唯一军事基地,也是其在地中海的唯一立足点。

  保留该基地对于遏制北约组织日益东扩俄罗斯边界,应对中东地区冲突以及极端主义威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再者,今年3月俄罗斯总理普京即将面临总统大选,俄罗斯国内的主流民意仍然希望俄罗斯承担一个大国的角色。

  普京也希望通过对西方的强势,证明他是俄罗斯大国复兴的真正“领路人”,积极迎合国内的现实民意和国人的强国愿望,为自己竞选总统打气造势。

  2月8日,俄罗斯发表新闻公告,表明对叙利亚的态度:叙利亚政府和所有的反对力量应该坐下来谈判,俄罗斯协助叙利亚人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己解决危机,并完全尊重叙利亚主权。

  俄罗斯不会容忍外国势力介入解决叙利亚危机,叙利亚危机是叙利亚的内部事务,应该由叙利亚人通过谈判解决。

  黄日涵向法治周末记者强调,在中东变局中,俄罗斯延续了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积极运用能源优势弥补在中东的损失,维护现实利益。

  如果西方国家不能够在经济、战略利益上满足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需求,俄罗斯会不会与西方国家发生直接冲突,力挺叙利亚到底还很难说。

  俄罗斯最终抛弃叙利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无论怎么样,俄罗斯绝不会轻易放弃叙利亚。

  俄罗斯对待叙利亚不同于对待利比亚,俄罗斯对待利比亚经历了从最初的反对、质疑到态度的突然转变,最后毅然抛弃了卡扎菲,倒向了北约。

  黄日涵认为,作为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它的国徽双头鹰一样,经常两头摇摆,最关键的因素依然是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在利比亚问题上,俄罗斯最后认识到如果提前与反对派讨价还价,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各种损失。

  在中东北非地区出现动荡之时,作为油气出口大国的俄罗斯也可以从中东乱局推高的石油价格中坐收渔翁之利。在国际关系的所有领域,俄罗斯人采取的是实用主义,从俄罗斯的价值观出发,来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各股力量暗地较量

  就在俄罗斯为叙利亚问题积极斡旋时,美国带头撤走驻叙利亚大使,紧接着,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也纷纷宣布召回驻叙大使。美国、欧盟、阿盟相继表态要继续对叙利亚实施新的制裁。

  实际上,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和美国早在5个月前就对抗起来了,去年8月,美英法等国一致要求总统巴沙尔下台;但俄表示反对这一立场。

  2月7日,俄罗斯外长访问叙利亚后,向国际社会公开呼吁,主张叙利亚国内各派要寻求共识,本国自主解决危机,外部力量不要介入叙利亚事务。

  对于俄罗斯积极奔走呼吁,叙利亚反对派“全国委员会”未响应,该组织主席加里昂2月8日在伊斯坦布尔说:“如果俄罗斯的建议内容是有关巴沙尔下台,由副总统沙雷来处理之后的事情,我们就接受。但如果巴沙尔仍然掌权,叙利亚人民、叙利亚全国委员会都不会同意。”

  欧盟则公开质疑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2月9日,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敦促俄罗斯看清叙利亚国内“血腥镇压的实质”。

  同样,欧美国家没有对俄罗斯的斡旋表现出太多的热情。美国拒绝俄罗斯有关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举行对话的呼吁。

  白宫发言人卡尼2月8日表示,美国政府希望尽快与国际各方就叙利亚问题进行交流,以早日找到停止叙境内暴力行为的下一步措施。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他对拉夫罗夫与巴沙尔的会谈结果“不抱信心”,英国将加大对叙利亚国内外反对派的支持力度,并积极充当叙利亚问题联络小组领导者的角色,努力争取尽快结束叙国内冲突。

  来自法国总统府的消息称,萨科齐希望俄罗斯能够全面支持阿盟的方案,劝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离开,以避免叙利亚发生内战。

  近日,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土耳其计划尽快召开一次由地区国家和世界大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以推动解决叙利亚危机。

  在叙利亚问题上,阿盟的角色非常重要,但阿盟却非常为难。中东媒体认为,阿盟既想避免外部的武力干涉,又在客观上使叙利亚问题进一步国际化,这折射出阿盟的纠结和矛盾心态,以及无能为力的客观现状。

  2月8日,路透社分析文章称,当奥巴马政府权衡叙利亚问题最糟糕结局的时候,有一种情况引人注目:内战演变成一场代理人战争,一方是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伊朗。

  在这两派力量的对比中,宗教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国际社会更担心的是叙利亚问题是否会演变成为一场阿拉伯世界的“教派战争”,因为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一场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两者之间的教派冲突。

  目前,美国、欧洲及海湾国家都支持叙利亚反对派,阿拉伯媒体称,卡塔尔等海湾阿拉伯国家正在积极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各种援助,卡塔尔已经准备承认“叙利亚自由军”,而许多阿拉伯国家也准备承认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

  伊朗和俄罗斯则支持巴沙尔政府。阿拉伯电视台网站2月9日报道,伊朗已经从伊斯兰共和国卫队中抽调1.5万名精锐士兵进驻叙利亚的一些关键省份,以帮助叙利亚平息骚*。

  对此,黄日涵分析称,从目前的中东局势来看,叙利亚现在已经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战场,这场危机将演变成“代理人战争”,是一个必然的后果,因此谈判解决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如果爆发大规模内战,从目前的可能性来看,战争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形成僵局,因为欧美国家培植反对派势力也需时日。随着反对派实力的增加,这场危机迟早是要分出胜负的。




   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李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3-22 17:36:49 | 只看该作者
顶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5-21 16:25:11 | 只看该作者
h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0 06:1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