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西方的多党制不适合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23:0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西方的多党制不适合中国
蔡元明
    有人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应该走西方民主道路。西方民主制度与我国政治制度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政党制度。西方的多党制与我国实行的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的差异带给人们比较大的疑惑:有现成的、成熟的西方政党制度摆在那里不去学习,为什么偏要强调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而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什么偏要自己摸石头过河去艰难地探索呢?西方的多党制适合中国的国情吗?
  一、多党制的弊病及其产生的原因
  西方多党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对它进行详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它存在着许多与生俱来的弊病。
  1.西方多党制的一大弊病是短期行为。由于它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从自己的政党利益出发,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例如,每到大选年的时候,美国政府都会卖给台湾一批武器来为执政党拉选票,尽管这样做会损害中美关系的发展,也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但卖了武器就可以增加就业,讨好选民,也就增加了选票。至于长远利益,只能选举结束后再说了。
  2.西方多党制的另一大弊病是过多地考虑局部利益。由于议员由地方选举产生,候选人基于选票的考虑,更加重视地方的利益。2007年,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又掀起了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提交国会讨论的反自由贸易法案达50个之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尽管这样做在短期内会对某些地区或某些选民有利,但它显然不符合美国的整体利益。因此,来自美国各个地区、持不同学术和政治见解的1028位知名学者联名上书,要求国会反对针对中国的贸易报复政策和措施,以免重蹈70年前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覆辙。
  3.西方多党制的特点是制约和牵制,缺乏协调和配合。由于各政党的目标是争取执政,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一方执政时,另一方就千方百计地拆台,导致互相扯皮,效率低下;严重的时候甚至形成“党争”,只论党派,不问是非;为了自己政党的利益,还会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扔在脑后,把国家利益扔在脑后。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各国都需要团结一致、发展经济的情况下,泰国反对党发起的*政府示*活动导致首都曼谷两座机场关闭数日,重创泰国旅游业;之后泰国“红衫军”示*者又迫使东盟系列峰会取消,由此产生的损失难以估量。
  4.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据美国无党派智库“敏感政治中心”的报告,最近一次总统选举创下美国总统选举耗资之最,选举花费总额高达24亿美元。俗话说“拿了人家的手软”,政治家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利益集团的影响和控制。以美国关于禁枪的争论为例:尽管2006年弗吉尼亚州理工大学发生了造成多人丧生的屠杀惨案,但几乎没有激起对枪支管制的重新辩论。人们不指望布什政府或共和党会做任何事,因为他们在2000年大选中最先得到的910万美元竞选捐款就有92%来自主张持枪权利的机构。事实上,在最近这次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也同样没有勇气提枪支管制问题。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它的真实目的是令人怀疑的。事实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就不存在,而战争能够给军火工业、石油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有军火工业、石油工业垄断资本的影子(包括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认为伊拉克战争就是为了石油)。
  5.为了选举的胜利,某些政党不惜使用作弊、违法手段。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有过著名的“水门事件”,并导致了后来尼克松总统的辞职。2007年,在澳大利亚也出现了散发伪造传单、被当场抓住的事件,栽赃选举对手的丑闻由此曝光。光怪陆离的种种舞弊手段在西方选举中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的。
  6.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扩大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冲突,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导致族群甚至是国家和民族的***。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尼日利亚在的乔斯北区地方政府选举时,在野党支持者指控选举存在舞弊行为,与执政党的支持者发生激烈冲突,造成约300人死亡。
  7.西方的民主选举巩固了地方强人的控制。西方的民主选举有固定和强化现有社会结构的倾向,它的这一保守特性为发展中国家的民主转型带来了困境。比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百姓往往受制于地方强人,一个强人手中可能控制着一个很大的票仓。候选人为了取得和稳固政权,就不得不采取有利于这些强人的政策,结果是巩固了强人政治。
  8.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以日本为例,几年前小泉高举改革的旗帜,当选首相,然而直到他被迫下台,国内的改革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实施西方的多党制,使得对制度的任何变革都异常困难。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变革都会导致利益的调整,从短期来讲,肯定会有得到利益比较多的一方,也会有失去利益比较多或者得到利益比较少的一方,这种变革自然会引起后者的反对,而这种反对的力量必然会被反对党所利用,从而加大了变革的难度。同时,任何一种变革都有一个逐步建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变革之初,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弊端,而这种弊端同样会被反对党所利用,导致变革的难度加大。事实上,在西方多党制条件下,对社会做大的变革几乎是不可能的。
  9.西方各党派间的竞争还会导致狭隘民族主义泛滥。大家知道,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要想解决矛盾或争议,和平谈判是最好的手段。但是,在西方的多党剧烈竞争条件下,矛盾的双方都很难做出让步,无论是谁执政,都无法承受“***”的骂名;而某些少数极端势力往往利用这一点,来“绑架”大多数老百姓,使得和平谈判难以取得成果,即使谈判取得成果也难以落实;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执政党还会有意加大这种矛盾,来提高自己政党的选情。
  责任编辑:李振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0 21:4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