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议不宜蔓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3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法院引用国内法拘留中国船长,甚至还会延长拘押期。中国民众为之群情激愤,趁着“九一八事变”79周年,在若干城市赶赴日本使领馆游*示*,将抗日活动推到高潮。部份示*者在高呼反日爱国口号之余,也大声抨击北京立场不够强硬。
  各地当局默许民众举行抗议活动,同时加强日本使领馆的安全戒备。既然事态演变成群众运动,抗议中难免发生过激行为,假如牵连到外交层面,中方可能旋即由有理转变为无理。鉴此,当局不能不防。
  钓鱼岛主权争议溯源
  即使在日本占领台湾期间,钓鱼岛也是划归台湾总督府管辖,而不是划归东京大本营统辖,此节足证钓鱼岛主权归属何国。1971年6月17日,美、日签署归还冲绳岛协议时,美方应日方要求,将钓鱼岛错划在琉球群岛管辖区域内,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争端。
  此后,东京纵容日本右翼团体一再启衅。从东京处理该岛争端的政策变化看来,其立场是遇到强力反制,则不妨后退一步,反之,则前进一步,分阶段造成控制乃至占有钓鱼岛的既成事实。时至今日,日本政府索性直接出面声称拥有钓鱼岛完全的主权了。
  去年温Jiabao即将赴日参加中日韩三国峰会前夕,中国两艘海洋调查船突破日本封锁,深入到钓鱼岛周边海域,喻示对主权的宣示。东京摸不准北京的意图。于是日本着手调整海上拦截力量。近来日本海上保安厅配备排水量3200吨的大型直升机巡视舰,具有能与中国海军护卫舰抗衡的实力,前往该岛海域驻守。今后中国船只几乎不可能再靠近钓鱼岛。
  近月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加温,似乎是着眼于在日、中东海大陆架及东海油气田划界的问题上强化立场,并且开始把两者联系起来。假如中方默认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则促使中方同意日本提出的按照“中间线”划界的方案,同样,设若中方同意“中间线”方案,则钓鱼岛主权无疑即归属日本。这是一个连环套的政策设计。日方决策已定,所以非常强硬,不作任何让步。
  两岸内争牵制**政策
  返顾中方因应方案,似有缺失。过去海峡两岸囿于内争,视对方为直接、主要的敌人,互相牵扯力量。因此,长期以来,两岸对日本一再强化控制钓鱼岛的措施,均隐忍不发。
  台北立场受到岛内政治的影响。自从台独教父李登辉公开宣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以后,多数绿营政客、学者不再谈起钓鱼岛主权归属的问题,噤若寒蝉。至于绿营民众,既然他们的带头人终止呼吁采取**行动,也就丧失了**的激QING。
  自从两年前执政以来,国民党无日不遭到民进党的攻讦,因此随时注目于民意反映,担忧行差踏错,在施政上受到在野党的巨大牵扯。如今在野党及绿营民众不会责难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软弱,台北自然无须对日本公开占有该岛的举动作出强烈的反应了。
  17日,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于访日途中在东京召开记者会,针对北京国台办近日称维护钓鱼岛主权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之说法,指出台北已向日本表达了高度的善意,希望今后台、日之间避免不必要的政治争议,并且强调两岸不会就撞船事件开展合作。即此端倪可见。
  至于北京的情况,与台北迥异。北京对于东京控制乃至占有钓鱼岛的行动的反应,也是相当克制的。地方当局监控**人士,屡次封杀**申请,关闭**网站,不让他们出海**,还阻扰他们赴境外参加**研讨会。福建渔村还流行“防火防盗防**”的顺口溜。对此,据信北京是着眼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考量。
  况且,北京可能另有一层考量:钓鱼岛向来属于台湾管辖,即使北京冒着同日本冲突的危险,夺回该岛,在台独呼声甚嚣尘上的背景下,无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加之,如果北京向钓鱼岛施加准军事压力,会被台北误判为对台湾的一个威胁,甚至会导致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可以认为,正是北京、台北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立场过于软弱,日本立场才变得越来越蛮横。两岸如此做法,归根结蒂,是视对方为直接、主要的敌人,因此注意力被纠缠、抵消所致。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近日前原诚司出任日本外相,此人曾在国土交通相任上坚持说,钓鱼岛不存在领土问题,必须按日本国内法惩罚船长。日本首相选中这个鹰派出任外相,启示外交周旋空间被压缩,今后钓鱼岛问题更难善了。
  钓鱼岛争议久拖不决,日、中迟早将重启战端。两国领导人须有大智慧,才能消祸于未形。
  须防**抗议与仇官、仇富情绪合流
  至于中国**抗议,则不宜蔓延。当前民众“仇官”、“仇富”情绪亢奋,借题发挥、以求一逞之徒,大有人在。衡之以今日国情,假如有人在呼吁“外争国权”的同时,又号召“内惩国贼”,倏而转移矛头所向,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内地贫富之争日益尖锐,社情复杂。毋庸讳言,国内唯恐天下不乱之徒散布四处,数量急剧增加。一旦情绪激昂的群众运动被组织起来,聚集了大批人群,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就有可能局面失控,汇聚成针对现政权的矛头。
  按照国外经验,人群一经聚集,情绪激昂的,局面难免失控。因为大批人群聚集以后,情绪会交相感染,个人精神、体力的潜能会受到激发。不逞之徒打着“爱国”的旗号,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诉求的方向,届时群众只是跟着潮流走而已。
  **抗议风起云涌之日,可能即民怨沸腾之时。然则,恐非中国的国家之福。
  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7 00:4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