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北师范大学汪 继 福 教 授 简 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3 09: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继福简历

一、自然情况

姓名:汪继福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农历1942年9月1日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130024

电话:(0431)5269562(办)    5269825或5698166(宅)

信箱:wjf1942@163.comwangjf365@nenu.edu.cn

二、个人情况综述

    农历1942年9月1日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郊区一个小山村。1949年2月上小学。1954年8月考入通化县一中,只读半年,因家庭生活困难而休学回家种地,一个12岁的孩子与成年人一起干活,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这段生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身体基础和意志品质基础。1956年复学,1959年初中毕业,因经济困难而上了不花钱的通化师范。1962年毕业分配到通化市郊区一个农村小学任教。1964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政教系。老实说,开始上政教系是个误会。因为当时在山村生活孤陋寡闻,无人指导,又不关心时事,因此不了解师大各系情况,因自己读过师范,当过小学教师,对教育较有兴趣,就在第一志愿写教育系,第二志愿写政治教育系,那时对该系在教育前加“政治”二字颇感纳闷。由于当年教育系不招生,就被第二志愿录取了。入学后才知道是学习政治理论,毕业后要从事政治工作或当政治老师,而自己当时对政治一无所知,而且毫无兴趣,所以,入学后曾闹了两个月的专业情绪。以后通过学习才逐渐改变了过去的看法,特别是通过以后对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政治理论越来越有兴趣,也为自己过去的浅薄而感到羞愧。这段经历对很多人可能会有些启示,所以就写了这一大段话。读大学期间,正值文化大革命,作为红卫兵的一员,作了很多幼稚可笑的事情,这段经历对后来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有帮助。1969年,从长春徒步走到延安,行程五千余里,下煤矿、访老区、爬太行、过黄河,这段经历对思想和意志的锻炼,以及对中国国情的了解,都非常有帮助。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73——1974年在母校进修,1983——1984年在中国人大进修,对理论修养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老一代知识分子严谨治学的精神使我永志难忘。1983年晋升讲师,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2000年作博士生导师。1988年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1994年任马列部副主任,主管教学,并负责我校作为原国家教委确定的全国高校“两课”改革试点单位的教改工作;1996年12月——2001年4月,任马列部主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三、主要学习简历

1964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政教系,1969年毕业留校任教。1973年2月——1974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教系进修政治经济学;1983年8月——1984年7月,在中国人大政经系进修经济学。

四、主要工作简历

1969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即留校任教,一直在马列教研部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已34年。

五、社会学术兼职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任期2001——2006

2、吉林省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任期1998——2002

3、吉林省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副组长,2001

4、吉林省高校“两课”教材编委会顾问,2002

5、大连大学客座教授,2002

六、教学工作(近3年)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邓小平理论

硕士:①邓小平理论研究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③“两课”教学法④文献阅读

博士:①学科前沿问题研究②邓小平理论研究③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

指导研究生情况:硕士26人(其中,“两课”教师在职读硕19人)

                博士8人

七、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

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八、科研项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批号
时间
经费数额
主持/参加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疑难问题研究
教育部
《行动计划》

专项基金
2001.1
5万
主持

面向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
专项基金
1998.7
5万
主持

吉林省劳动就业导向工程

研究
省科委
吉科合字

第980403
1998.6
3万
主持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的途径、方法
全国教育

规划项目
   
1997.7
0.1万
主持

我国隐性失业公开化研究
国家教委
96JAQ790078
1996.10
1.8万
主持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

失业制度
中华社科

基金
   
1991.12
1万
主持


九、主要科研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论文目录:

1、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东北师大学报,2002增刊,独撰

2、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1专辑,独撰

3、西方就业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西安交大学报,2000.4(双月刊),第一位

4、失业、下岗的含义及解决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7,独撰

5、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矛盾,高校理论战线,2000.6,独撰

6、“两课”应重视研究三个问题,培养学生三种能力,思想教育研究,2000.4,独撰

7、扩大就业需求,降低就业供给,新长征,1999.9,独撰

8、失业、下岗和富余人员应逐步并轨,社会科学战线,1999增刊,独撰

9、抓改革,抓队伍,努力提高“三进”水平和效果,吉林教育科学,1999.7,独撰

10、努力将“三进”工作提高到十五大要求的水平,高校理论战线,1999.3,第二位

11、失业四大难题简析,社会科学探索,1998.5,独撰

12、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举措对我国的启示,外国问题研究,1998.3,第一位

13、改革、难点、效果——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教学研究,1997.1,独撰

14、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思考,社会科学探索,1997.2,第一位

15、解决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难点,东北师大学报,1996.6,独撰

16、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大思路,东北师大学报,95高教专刊,独撰

17、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高校理论参考,1995.4,独撰

18、试论失业人员市场化管理,社会科学探索,1995.3,(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 1995.8全文转载),第一位

19、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化,经济纵横,1994增刊,第二位

20、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两中心”、“六要素”教学模式探索,教学研究,1994.1,独撰

21、我国现阶段存在失业的原因及对策,新长征,1994.8,独撰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保险问题探讨,经济纵横,1994.5,第二位

2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极分化,经济纵横,1994.5,第二位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社会科学探索,1994.1(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1994.8全文转载),第一位

25、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两大任务,长白论丛,1994.1,第二位

26、对第二职业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1993.7,第二位

27、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失业制度,东北师大学报,1993.4(高校文科学报文摘93.6摘登),独撰

28、不断深入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韩国内外经济新闻,1992.11.10,独撰

29、中国股市现状、问题及对策,新长征,1992.10,独撰

30、对我国待业问题的理论思考,经济纵横,1991.11,独撰

31、对农村现行经济体制和政策的反思,活力,1989.4,独撰

32、提高经济效益和有效供给推进全面深入改革,社会科学探索,1989.1,独撰

33、论“消费早熟”的成因与合理消费,吉林社会科学,1986.7,第二位

34、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东北师大学报,1987.2,独撰

35、论私人雇工的性质和前途,东北师大学报,1986.4,独撰

教材目录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主编,高教出版社,北京,2003.8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全国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学大纲),主编,高教出版社,北京,2000.5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育部推荐示范教材),参编,高教出版社,北京,1999.7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长春,1996.8

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吉林省高校统编教材),参编,吉林教育出版社,长春,1992.7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和重点问题研究,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长春,1991.8

6、私营经济学,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长春,1990.12

7、政治经济学教程,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长春,1990. 4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88.8

9、形势与政策基础教程,参编,吉林教育出版社,长春,1988.7

10、马克思主义原理,参编,东北师大出版社,长春,1987.12

学术著作:

1、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参编,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庆,1989.6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参编,东北师大出版社,长春,1988.5

3、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之路,参编,东北师大出版社,长春,1987.9

十、获奖情况: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矛盾》获吉林省第五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吉林省政府,2001.12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政府,1997.4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获吉林省第三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政府,1995.12

4、首届全国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教育部社政司学生司,1997.1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09:0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