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face="黑体" size="4">??? 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近年来其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同时面对中国的巨大市场,大批的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组建独资或合资企业。<br />??? 中日合资企业在组建时期和生产经营期间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就出现不断的矛盾,认识中日文化的差异对于中日合资企业的经营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br />??? 中日文化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不同的文化差异。与东西方文化相比,中日文化之间更容易沟通。但由于彼此文化背景的不同,中日文化之间又是存在差异的,要加强共同的理解,就必须承认并认知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br />中日员工之间最大困难是沟通困难,虽然英语是通用语,但众所周知日本人的英语发音不太准,比较难听懂.语言上的不通加上文化上的差异,经常会导致理解上的错误。最难沟通的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其实就是经营理念上的差异,不可否认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很好,对于追求产品的质量往往是一种苛刻的态度。<br />??? 例如日本人的加班,在日本加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按时下班几乎成为不可能。很多到日本出差的中国人都大发感慨,晚上10点多的地铁里,挤满了疲惫的上班族,他们早晨还要8、9点就上班。日本人的拼命精神值得敬佩,但这样的加班文化为什么移植到中国就水土不服,员工不买帐?很多企业经理、尤其是老总们非常困惑地问我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日本人喜欢加班,在于他们是一种良性、健康的加班文化,领导与员工一起加班,员工对企业有极高的忠诚度,而我们的加班文化,往往是建立在一厢情愿,员工归属感不够,自然没有加班的动力。我们可以从两个看日本人的加班精神:<br /> 首先,日本人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这支撑了他们靠拼命工作自强不息。<br /> 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日本人靠自己良好的教育水平,同时正是依靠自己的拼命工作,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奇迹。虽然日本由于房地产和金融危机导致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但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到日本参观后大发感慨的那样,日本社会秩序井然,日本绝大多数企业,近八年没有增加过工资,但社会治安仍然比北欧还好,让人赞叹。任正非为日本人的忍耐、乐观、勤奋和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他在松下电工参观期间,惊奇地看到不论是办公室,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画上是一条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船的,唯有你。”强烈的危机意识激励着日本企业,让日本人拼命工作。由此,任正非看到了危机,看到了我们与日本人真正的差距,不是教育水平和技术设备,而是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凝聚的企业精神,所以华为公司才建立了一种危机文化和狼性文化,这种文化也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成为支撑华为快速发展的精神力量。但是我们国内的很多公司一方面希望员工敬业、努力工作,一方面又不能把企业的这种危机意识传达给员工,所以员工的动力就不是很强。<br /> 其次,日本人的拼命是有一套机制作为保障的,而我们在这方面就差很多。<br /> 日本人只要努力工作,你在公司就有出头之日,因为他的文化是看你的资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这种文化虽然有其负面作用,但是可以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很强的归属感,只要好好干,就不用担心其他的。日本人有专门的立法规定如果员工过度加班而致死,企业要给予高度赔偿,但我们没有这样的法律,员工如由于过度加班造成的健康问题,恐怕你还得自己承担。<br /> 另外一方面,中国人的压力太大,房子、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中国人的安全感很差,所以必然比较短视,这不是中国员工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性,教育的功利性,让那些新入职场的人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谁给的钱多给谁干,忠诚度很低,敬业度不够。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必须要看到中国员工的现实问题,要能理解中国员工的需求和危机意识,不能与日本员工做简单的对比而产生中国员工不敬业的结论。<br /> 总的来讲,日本企业的加班文化是一个系统,不是单靠员工的觉悟,它是建立在一种高度危机的社会意识之上,以自强不息的日本大和文化为根基,拥有一套良性的企业保障机制,从而塑造出了一种拼命工作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我们中国企业要学习别人的精神,还真不是一两句口号就可以的。 <br /> 现在的中国文化是很多元化的,虽然传统文化“儒道释”思想对中国人影响颇深,但我认为中国人目前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正日益加深,企业用的管理制度大多是西方式的,比如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这些管理方法的背后是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西方文化根本上是一种契约文化,员工与公司是契约式的,注重个体的权力和义务,所以欧美企业的员工强调责任与义务,对忠诚度的要求就低些,但西方人最大的优点在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所以他们的企业很有秩序。我们在推行很多管理制度的时候,薪酬与激励制度越来越是西方式的,但谈到企业精神、员工忠诚度又希望是日本式的,这样的矛盾心态让让我们的很多管理制度效果不佳。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很注意“仁义礼智信”,企业要从这方面入手进行中国式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先动之以情,然后再晓之以理,最后才能绳之以法”。企业领导要塑造加班精神,就要与员工有感情,让员工对企业产生感激之情;其次要讲道理,让员工建立危机意识,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工作观;最后还要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不要忘记为什么华为的员工为什么能承受这么强度的加班,是因为它有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说到底,物质是基础。<br /></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