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2008年考研调剂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5 17: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校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
调剂专业 物理
是否有公费名额 未知
截止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200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研究型物理系。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物理系,我系引进了一批正活跃在各自前沿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与专家,其研究方向分布在凝聚态前沿理论、凝聚态物性实验研究、计算物理方法及其应用、材料计算与物质模拟、原子分子物理,复杂系统等方面,组成具有一定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六个研究团队。

  我系现有理论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两个硕士点,目前已招收两届共28名硕士研究生。我系在上述两个专业目前分别拥有十三位和八位指导教师,年龄在31岁-50岁之间。他们已在计算凝聚态物理方法、高温超导机理、磁性及量子相变、超冷原子物理、杂质物理、金融物理、信息物理,以及非线性物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在物理学最顶级的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近100篇重要学术论文,他们的论文他引总次数超过8000次。目前,我系已拥有两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一位长江讲座教授、两位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一位人事部等六部委百千万人才入选者,以及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一个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等。

  我系参照国外一流研究型物理系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制定了一整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流的科研硬件设施与工作环境和浓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氛围;我系研究生可以享受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在学费和奖学金等方面同等的待遇;我系致力于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从事高水平的前沿研究,研究生在进入物理系学习与工作两年后,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后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且,我系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学术机构在人才培养和前沿研究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为我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和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有关我系的一些详细信息参见:physics.ruc.edu.cn。

  目前我系已开始接受2008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接受调剂的截止时间为3月26日,接受调剂的分数线如下:

科目
政治
外语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总分

最低分数
45
45
90
90
310


  请注意我系不接受本科非物理专业毕业生的调剂申请。申请调剂的同学请将个人简历、本科成绩单、报考单位及初试成绩,准备调剂的具体研究方向(下表中所属研究团队)等信息发送到以下电子信箱。

  graphy@ruc.edu.cnlitao_phys@ruc.edu.cn

  我系将在3月29日组织专业复试,复试形式如下:

  考试形式:笔试(2小时)、面试(30分钟)

  考试内容:量子力学(参考书:曾谨言编著的量子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参考书:汪志诚编著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联系电话:010-62517997,周晓玮老师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理工楼

  附1:理论物理专业指导教师名单及其研究方向: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所属研究团队

韩强

副教授
1. 超导理论
理论物理

胡辉

教授
光学晶格中的超冷量子原子体系
量子流体理论
原子与分子物理

李 涛

教授
量子磁性
量子蒙特卡罗方法
理论物理

李茂枝

副教授
1. 计算物理与物质模拟
计算物理与物质模拟

刘玉良

教授、博导
1. 量子临界现象

2. 介观物理
理论物理

卢仲毅

教授
1. 材料计算与物质模拟
材料计算与物质模拟

同宁华

副教授
1.计算物理方法
计算物理方法与应用

王雷

教授
复杂系统
非线性物理
复杂系统与交叉学科

王孝群

教授、博导
1. 计算物理方法

2. 强关联物理

3. 光学晶格中的超冷量子原子体系
计算物理方法与应用

魏建华

副教授
1. 计算物理与物质模拟
计算物理与物质模拟

张威

副教授
1. 超冷量子原子体系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张翼成

教授(兼)、博导
1. 经济与金融物理

2. 信息与网络物理
复杂系统与交叉学科


  附2:凝聚态物理专业指导教师名单及其研究方向: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所属研究团队

李涛

教授
1. 高温超导微观机理
理论物理

王善才

教授
1. 角分辨光电子谱实验研究

2. 紫外及X-射线同步辐射光束的操作

3. 传统及高温超导电性的理论与实验
凝聚态物性实验

王楠林

教授(兼)、博导
1.强关联系统的红外光电导谱研究
凝聚态物性实验

王孝群

教授、博导
1.低维磁性理论
计算物理方法及其应用

张清明

教授、博导
1.强关联系统的电子拉曼散射研究

2.纳米和低维材料的电子性质
凝聚态物性实验

赵铁松

教授、博导
1.磁学与磁性材料
凝聚态物性实验

于伟强

教授
1.强关联系统的高压核磁共振研究
凝聚态物性实验

何长振

副教授
1.高质量单晶样品制备及物性研究
凝聚态物性实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15:1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