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纪念一塌糊涂(山人)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4 14: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纪念一塌糊涂(山人)\r<br>
<br>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就是国立复旦大学开学的那\r<br>一天,我独在网络上徘徊,遇见一网上旧友,前来问我道,“山人可曾\r<br>为一塌糊涂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山人\r<br>还是写一点罢;糊涂上一些朋友就很爱看山人的文章。”\r<br>
<br>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发的帖子,大概是因为往往激愤不平之故\r<br>罢,评价一向就甚为低落,然而在这样的艰难中,偶尔有志同道合的网
<br>友一起讨论的地方就有糊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
<br>然于已经关版的bbs毫不相干,但在仍然灌着水的前糊涂网友,却大抵\r<br>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网络扫黄”,那自然可以得
<br>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r<br>
<br>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现在的网络并非人间。最后一日在
<br>三角地讨论的话题,浮沉在我的脑海,使我艰于回顾或者展望,那里还\r<br>能有什么纪念的文字?长歌当哭,是必须在尘埃落定之后的。而此后网
<br>上所谓扫黄扫反动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r<br>了。我将深味这网上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此间,使它们
<br>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一名元老站友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糊涂\r<br>的灵前。\r<br>
<br>
<br>
<br>二\r<br>
<br>
<br>  真的言论,敢于抨击黑暗的时局,敢于明言希望的梦想。\r<br>
<br>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网络又常常为强势所支配,以所
<br>谓的借口,来驱散论坛,仅使留下往日的激昂和后人的凭吊。在这往日\r<br>的激昂和后人的凭吊中,又给人一点点言禁重开的希望,维持着网络的\r<br>洪流。我不知道这样的网络何时是一个尽头!
<br>
<br>  我们还在这样的网上灌着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r<br>离九月十三日也已有两天,关站的惊骇也已经快要平淡了吧,我正有写\r<br>一点东西的必要了。\r<br>
<br>
<br>
<br>三\r<br>
<br>
<br>  在数十个颇有人气的论坛中,一塌糊涂是我的最爱。论坛云者,我\r<br>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它宣扬的言论\r<br>自由表示悲哀与尊敬。它不是“作为喉舌”的媒体,是深信“我不同意\r<br>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论坛。\r<br>
<br>  糊涂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前年孙志刚收容致死案沸沸扬扬
<br>的时候。当主流媒体对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时,非主流的网络论坛已经\r<br>在为废除收容办法废除暂住证而呐喊。其中立场最坚定的一个就是糊
<br>涂。然后后来,也许已经是暂住证收容所被废之后了,非典天灾人祸突\r<br>然降临。同样是针对官方媒体的沉默甚至欺骗,网络论坛将事情真相不
<br>断的传播开来。待到北京高层被撤,全民抗非之后,一塌糊涂更为人所
<br>熟知,俨然网络论坛之旗帜,非官方传媒之领袖。从千人小站募捐买机
<br>器到两万人在线的头号大站,从人之初的剑走偏锋到三角地、学术科
<br>学、文化人文、休闲娱乐、第九艺术等等全面发展……五年来,糊涂从
<br>未放过任何一个众人关注的论题,而其自由精神更是贯穿始终。\r<br>
<br>  总之,在我的记忆上,糊涂五年来战战兢兢而又无所畏惧的走过来
<br>了。\r<br>
<br>
<br>
<br>四\r<br>
<br>
<br>  我在一个月之前,就知道控制网络清除黄毒清除反动的事;许多版
<br>面的只读以及不可回复,也预示着镣铐的沉重。然而没想到坚持了五年\r<br>之久的糊涂也终于未能幸免。十三日便得到噩耗,说糊涂居然关站。但
<br>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r<br>
<br>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r<br>不信竟会严厉苛刻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坚持自由原则的一塌糊涂,更何
<br>至于无端被封站呢?\r<br>
<br>  然而终于证明是事实了。热闹的论战嘎然而止,正在香港立委选举
<br>的时刻。一万七千的在线网友,同时被迫噤声。\r<br>
<br>  但公安部就有令,说糊涂是“反动”!
<br>
<br>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
<br>可说呢?我懂得房民之口以及道路以目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
<br>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r<br>
<br>
<br>
<br>五\r<br>
<br>
<br>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r<br>
<br>  我没有亲见;听说,一塌糊涂,那时是站着灭亡的。\r<br>
<br>  自然,言论自由,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后果。\r<br>
<br>  但竟在公安部的名单当中了,立时关站,没有一字的声明或者留
<br>言。站上的一万七千网友骇然,而又无可奈何。\r<br>
<br>  始终坚持言论自由的一塌糊涂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始终镣铐缠\r<br>身而从未屈服,起初的潦倒后来的荣达而从未改变信念,指点江山激扬\r<br>文字从来不避讳,大度的接纳一切褒扬和批评而以铁血站规民主仲裁保\r<br>护每一个网友,一塌糊涂终于真的死掉了。\r<br>  但是公安部却居然昂起头来,网络扫黄的功绩又添一笔……。\r<br>
<br>
<br>
<br>六\r<br>
<br>
<br>  时间永是流驶,网络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站点,在中国是不算什
<br>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灌水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
<br>作“称快”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
<br>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一个真正做到言论自由的论坛。中国\r<br>改革开放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r<br>块,但网络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一个论坛。\r<br>
<br>  然而既然有了前辈的事迹了,当然不觉要流传。至少,也当浸渍了\r<br>糊涂站友的心,纵使时光流驶,事迹成为传说,也会在遥远的回忆中永\r<br>存标榜言论自由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r<br>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r<br>
<br>
<br>
<br>七\r<br>
<br>
<br>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
<br>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公安部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
<br>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网络先锋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r<br>
<br>  我目睹中国网络论坛的事迹,是始于前年的,虽然是非主流的媒
<br>体,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
<br>回在扫黄大潮中被无端波及以至关站而坦然面对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r<br>网络论坛的勇毅,虽遭压抑至数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r<br>求这一次糊涂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r<br>
<br>  苟活者在前辈的传说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r<br>奋然而前行。\r<br>
<br>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一塌糊涂!
<br>
<br>  九月十五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4 23:2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