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美国人杨振宁] [转帖]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7 16: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美国人杨振宁] [转帖]
<br>【共享】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真相[美国人杨振宁] (转)
<br>
<br>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真相[美国人杨振宁]
<br>
<br>一个人要想在这样一个清浊混杂的社会里干干净净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很不容易,若还能
<br>奉献全身心于自己的事业,且能取得伟大的成果,则更难。
<br>  
<br>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干干净净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r<br>他又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的事业的人,因此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
<br>功伟绩的人,因此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br>
<br>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有着
<br>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获得诺贝儿奖
<br>,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
<br>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
<br>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
<br>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r<br>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子孙都将崇敬他!
<br>
<br>镜头一:着学生装的杨振宁和邓稼先先后登上轮船来到美利坚留学。
<br>
<br>镜头二:西装革履的邓稼先在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上(取得学位后的第九天)踏上归国的旅\r<br>途。
<br>
<br>镜头三:西装革履,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振宁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r<br>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br>)
<br>镜头四:茫茫戈壁滩上,穿着旧军大衣的邓稼先在风沙中勘测原子弹实验场(数年后罗布
<br>泊蘑菇云升起,整个世界震惊,纷纷猜测中国得到了苏或美专家的帮助,数十年后考可死\r<br>报告再次坚称中国偷窃W88弹头技术云云)。
<br>
<br>镜头五:杨振宁访问中国,问邓稼先有没有美国人参与了两弹研制(尚不知邓就是负责人\r<br>),邓稼先只是说了句:你先上飞机吧。
<br>
<br>镜头六:杨振宁在上海的饯行宴会上(特写:政要满座,山珍海味加茅台酒),突然收到\r<br>邓稼先的纸条(内容大家都知道了),立刻离席到厕所泪流满面(第几次痛哭?)
<br>
<br>镜头七:大量杨振宁与李政道交恶的新闻报道(特写:时间跨度达四十年)的镜头切换,\r<br>其中数分钟杨振宁对台湾某传记作家细数当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自己如何将灵感告诉李政\r<br>道云云。
<br>
<br>镜头八:戈壁滩上,某次核弹点火后未爆炸,众人面面相嘘,邓稼先说了句“我是总指挥\r<br>”,然后只身走进实验场双手捧出哑弹。
<br>
<br>镜头九:几年后,北京301医院,邓稼先患癌症全身大出血逝世。又数年,两弹解密,中央
<br>始大张旗鼓宣传,邓稼先的名字被世人所知。
<br>
<br>镜头十:杨振宁写悼文追念邓稼先,大家恍然:原来两人是校友。
<br>
<br>镜头十一:应母校多次邀请,杨振宁毅然决定回清华园定居,在保留美籍前提下办理中国
<br>绿卡,入住装修一新的带电梯的两层别墅,开始教授本科物理。
<br>
<br>镜头十三:杨振宁通过亲友向媒体透露要和28岁的翁MM订婚(让我的老灵魂得到。。。)
<br>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r<br>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
<br>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
<br>。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
<br>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br>
<br>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
<br>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
<br>。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br>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
<br>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
<br>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
<br>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br>
<br>杨振宁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br>
<br>不忠:杨振宁先生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加入美国籍,父亲劝说也无效,不肯归国效力\r<br>。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
<br>子)
<br>
<br>不孝:加入美国籍,为此事杨的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是为不孝。
<br>
<br>不仁:在祖国富强时,又在与某名牌大学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国颐养天年,自从回国以来\r<br>,东走走、西逛逛,忙着走穴炒作,不愿踏踏实实做工作.
<br>
<br>不义:窃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诺贝尔奖,还倚老卖老的将名字写在李政道的前边,并出
<br>书丑化李政道;杜夫人刚刚过世,大一的基础物理刚开课不到半个学期,就一心想着上帝
<br>的最后一个礼物...
<br>
<br>想想学位毕业7天,不顾美国阻挠毅然回国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核工业呕心沥血,年仅\r<br>52虽因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去世.
<br>
<br>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国,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
<br>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后来成为建立\r<br>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r<br>理事业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BEPC方案,并成\r<br>为当今世界上在c-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r<br>
<br>
<br>想想刚刚过世的陈省身先生,生活俭朴、出钱出力、培养****、呕心沥血,一心祖国科学\r<br>事业,真泰山北斗。身为科学家,应当规范言行,树学人之楷模;
<br>
<br>从一些以往的传记回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杨在人品上不及李正道,也不及大多
<br>数解放初回国的科学家。理由:从年龄上看,李比杨年轻而同时获奖,可以推知李更有创
<br>造力,而杨此后却经常纠缠于论文署名的事情,从中国社会传统可以知道,大概杨年长处
<br>于领导地位,而具体的事情大部分由李来完成(很难想象李不干什么事却去抢年长又干许
<br>多事的杨的功劳),奥本海默也调和不了。杨在得奖后首先访问了台湾,李同情红色中国\r<br>,两人渐行渐远。此后中美解冻杨回国见到老同学邓稼先竟然鼓动他到美国,稍有头脑的
<br>人都知道那时出去了就由不得自己了(邓稼祥说过,我不会在杨面前透露在干什么,因为
<br>杨何等聪明,只要我一说,他就可以推断中国原子弹研究进展程度),周总理热情的请杨\r<br>回来为祖国效力,竟被他以国内物理水平太差而一口回绝。而李、丁肇中访问大陆后积极\r<br>为国内引进先进设备,亲自安排人才培训,造出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受到杨的反对好像认
<br>为太浪费钱)、加速器、阿尔法磁谱仪等世界领先科技,李还积极帮助建立两岸骨髓库;\r<br>即使李远哲这个现在认为是亲独分子,78年到大陆访问安排他参观景点,他却说时间紧张\r<br>先看科研单位,80年代不辞辛苦为大连物理化学所引进了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部分先进的分\r<br>析仪器。而杨呢,只看到他在到处演讲,唯恐人们不知道他除了第一个华人诺将外还有一颗赤子之?br />模?酱τ敫鞯毓僭被崦妫ê孟裼胂纸窀?nbsp;“学术政治”的科学家有某种相似),也没听说
<br>捐助什么项目,不管是物理的还是人道的,倒是很会节约他自己的钱财,80年代经杨推荐
<br>到美国学习的物理苗子,其中有一个居然人格***杀了好几个同学,真是“慧眼识英才”\r<br>。50年代没回来现在回来定居,领取“上帝最后的恩赐”,名利双收,果然是学到了中华\r<br>文化的精髓,佩服佩服。
<br>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
<br>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r<br>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r<br>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r<br>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
<br>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r<br>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
<br>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
<br>
<br>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r<br>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X和国家授予他的“\r<br>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br>
<br>■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
<br>学位后第九天便毅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br>
<br>■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
<br>
<br>■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br>
<br> 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中国人,就会有人记得岳飞文天祥,就会有人记得??邓稼先!!
<br>
<br>  
<br>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辉煌的名字:
<br>  
<br>    两弹一星元勋: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院士
<br>  
<br>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院士
<br>  
<br>    两弹一星功勋: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
<br>  
<br>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冶金学家吴自良院士
<br>  
<br>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泰斗钱学森院士
<br>  
<br>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家彭桓武   
<br>    同时让我们也记住一个名字,美国人杨振宁,他为自己的国家(美国)又增加了
<br>一个诺贝尔奖。。。。。。\r<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8-7 17:43:30 | 只看该作者
顶...对邓稼先的了解太少了...想起一个词:侠之大者
3#
发表于 2005-8-7 18:36:42 | 只看该作者
两弹之父的邓稼先的伟大精神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4#
发表于 2005-8-7 19:01:18 | 只看该作者
<p>唉 这个国关出来的阴影之中的英雄太多了</p><p>有时候做事情是为了别人的羡慕赞许就没有意思了</p>
5#
发表于 2005-8-8 13:32:3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
6#
发表于 2005-8-9 00:25: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5-8-9 02:51:18 | 只看该作者
<p>爱人者,人恒爱之!</p><p>伟大的科学家精神让我深受教育!</p>
8#
发表于 2005-8-9 20:46:5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个娶22岁研究生为妻的糟老头子,我确实没有任何好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7 06:2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