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2013年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经验(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4 22:2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经验

很荣幸也很高兴应*****学长邀请跟大家分享经验。我今年政治学111,外交学135,我是应届生,跨考。当时准备考研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搜的就搜到*****了,得到了文考的很多帮助,也买了他们的资料,巨厚一大摞,去取快递的时候那个沉啊…但是真的很物有所值,很有帮助,看完也真心有成就感~~我特别能体会自己不知道怎么学的时候学长学姐的指点是多么重要和安慰,即使不适合自己也觉得内心特别温暖有底。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心得,但因为我是跨考生,本科专业和外交相差很大,除了外院指定参考书外没有看过多少学术专著,所以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海涵。
我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开始看书的,但只是看,没有背。我觉得这个看书的过程很重要,这是个理解的过程,知识必须要经过理解、消化吸收才能成为自己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产生自己的思想。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毫无意义,仅就考试而言,碰到稍微活一点的题目就不行了。这个看书过程持续到六月底,七八月份放暑假回家结果彻底荒废掉了,玩啊逛街啊什么的,去年又正赶上奥运。唯一干的正经事就是上了文考的辅导班,收获巨大,去年没有外交学的,只有国关的,我就上了外交和国关都考的那两本书的课,政科和权制文,给我们上课的是当年考上的学长,380多,我特别佩服他,又博学口才又好,看过好多书,很有思想。因为我之前一直在看书,所以我也不知道该背什么,怎么背,他给我们讲完之后我就懂了,那感觉就是仙人指路。九月份回到学校的考研教室开始正式备考。我建议大家备考也去考研教室,如果学校没开设的话就去图书馆,千万不要在家或者寝室,因为人的惰性真是太强大了。

一,考研动机与目的
有很多同学纠结要不要考研,不知道是工作还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还是出国,可选项多了就不知道该选什么了。考研的动机大抵就这么几种,一是喜欢学习研究,想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二是本科专业不合自己的心意,或者是现在做的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想通过考研去学真正喜欢的东西。三是觉得就业形势严峻,高不成低不就,那索性就再读几年书吧。我的拙见是,人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才能学好,才不会厌烦,才不怕困难。但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决定考研,就不要把考研作为备胎,就不要想着这个不行还有另一个,一定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在考研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动摇,因为备考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备考到考试好几个月,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这只有打心眼里的想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够支撑的住。考研成功最关键的两要素,首先就是恒心,第二个才是方法,态度决定一切。

二,关于具体书目
我先总说一下,背书的时候要把每本书的框架装在心里,这本书讲了几部分内容,每部分又分几章,提纲挈领才能把书读薄,也不会背着背着就不知道自己背的是什么了。背到具体的章节具体的问题也是这样,这章讲了什么,有几块,这个具体问题分几点。
政治学综合有两本书,《政治科学基础》,占90分,《权利 制度 文化》,占60分。
《政治科学基础》:这个书框架很清晰,内容也写的很明白。但是它的内容很庞大,有的问题动辄论述一两页,七八点,而且有的内容之间很容易混淆,所以需要下工夫多背上几遍,毕竟它占的比重最大。*****的材料里面,这本书的笔记做的很好,它把这本书和北大教授王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两本书结合起来了,不同的地方还特意标注出来。在有的知识点处,还引入了其他学者的一些看法,这个对于拓宽思维是非常好的。
《权利 制度 文化》:秦亚青老师真的太了不起了,这本书太牛了,写的特别有深度有思想,而且读的时候能感受得到他对建立起中国的国关理论体系不懈的努力和对国关学子的殷切期盼,就是一个学者和老师的拳拳之心啊,让人十分感动也倍受鼓舞。这本书我觉得是有些难度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容理论性很强,跨考的同学由于没有接触过西方国关理论可能感觉理解上不那么容易,况且西方人本来和我们思维习惯就不一样,我当时读起来也很吃力,我建议大家专门花时间去看这本书,一定要弄明白三点:每个主义的逻辑、一主义对另一主义批判的逻辑、作者的看法。第二,因为这本书是本论文集,所以框架没那么清晰,有很多内容也有重复的,在前一篇论文中讲到了,在这一篇中又涉及到了,于是又讲了一遍,由于秦老师没有复制粘贴自己的论文,所以同一个问题论述的用词有时候也不一样。我建议大家建立笔记,形成框架。当然这个框架怎么形成没有一定之规,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背书习惯,只要适合自己就好。我当时是把这本书的内容整理成了大概八十多个大问题,之后就抛开书本只背自己整理的笔记了。大家倒不一定用我的方法,因为这个方法任务量挺大,我记得十一七天没干别的,光写问题抄书了 。嗯,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分理论和方法两部分,理论部分是重点,那么方法部分背不背呢,背。在2013年之前,没有在方法部分出题目,但是2013年就出了,是无政府体系下国家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分析,25分。所以这也启示我们,不能臆想或者凭着经验判断这个地方会不会出题,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投机取巧。
外交学综合共四本书,《外交学概论》和《外交决策》占80分,《近代中国外交史》和《当代中国外交史》占70分。
《外交学概论》:这本书也框架很清楚条理很明晰,所以也不会存在理解上的问题。名词解释的话,如果大家买了文考的资料,看到历年真题的话,会发现名词解释重复率非常高,所以名词解释根据书本或者文考的资料仔细的背好就行,不会出现多大的问题。至于大题,外院比较喜欢理论结合实际,所以我们在背书的时候不能只背理论,例子扫一眼就过去了,经典的例子要烂熟于心,其他的例子也要有印象,当然了,平时多看新闻的同学这方面肯定无压力。
《外交决策》:这本书是张历历老师写的,我读过之后也很敬佩,张老师在书中对史料进行了很详实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想法,很发人深省,张老师的这本书也是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学术空白。现在市场上写中国外交的书汗牛充栋,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的都有,因为随着中国的崛起,外交成为了一门显学。这当然好,说明外交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所谓的“群众基础”,可以吸收各方面的智慧,但另一方面,有很多书也写得很不负责,标题党啦,人云亦云啦,或者根本对历史或事件本身没有考证就大发感慨,一点都不真诚。呃,一不小心说多了,总之我是觉得,即使是对不考研的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了解中国外交决策的很好的一本书,既很严谨又不枯燥。言归正传,一般从这本书中出一道大题和一个名词解释,大题出的比较集中,*****整理的笔记挺好的,名词解释这几年出的都比较刁,什么将军大使啦,官房长官啦,我建议大家看到专有名词就重点标出来,然后整理一下。我在备考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中央外办很重要,结果今年真考了……
《近代中国外交史》《当代中国外交史》 :这两本书都是“史”字辈的,我就放在一起说了。学史的重点就是纵着一条线,横着一条线,这两根线在头脑中一定要清楚,有这两根线就不会乱不会把事情混淆。纵着一条线就是时间,目录就是按这个顺序排的。横着一条线就是国别,比如在50年代,中苏发生什么,中美发生什么,中日发生什么,中欧发生什么。这样横纵两条线拉好之后其实就是织了一张网,拎什么有什么,比如从建国到90年代初的中苏关系,就很容易回答了。在这两本书中,当代史要比近代史重要。

这几本书的情况就是这样了,总结几点:
第一,掌握书本框架,提纲挈领非常重要。
第二,背书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的背,不能投机取巧。如果背的时候觉得总是忘或者背的慢的时候,千万不要玻璃心,我们不是周总理,不是钱钟书,不是Sheldon,没有高清摄像头一般的记忆力,忘了很正常,再背一遍就是了,这个心态要放平和。外交学院的题目还是比较保守的,只要学得踏实,就一定没问题。答题时要用专业术语,千万不能用自己的大白话。这个习惯要从背书时就开始养成。
第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的人喜欢照书背,有的人喜欢按自己的笔记背,有的人早上效率高,有的人晚上效率高,人和人不一样,方法也没有一定之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能在探寻自己的方法时会话一些时间,那句老话怎么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第四,在备考的过程中,建议大家学累了的时候可以看看新闻,一来了解实事,二来也培养自己的外交思维。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些相关的书,我当时除了六本参考书之外还看了赵进军的《新中国外交六十年》,刘江永的《中日关系十四讲》,还有《美国问题研究》《当代八国对外政策》,还有一些书,名字有点记不住了,但是要把握好看额外这些书籍的时间,毕竟还是以那六本书为主。


除了专业课,我还想说几句题外话,考研是个挺艰辛的事情,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踏下心来,现在的社会很浮躁,学习学进去不容易,需要平和和恬淡的心态,考研过程中,获取信息很重要,可以规定自己一周上一次或者两次网,除此之外什么微博人人什么的还是别刷了。其次,坚持很重要很重要,现在大家周围的想考研准备考研的人可能很多很多,但是到了十二月份,很多人就放弃了,我同学报海天的补习班,有个老师特别幽默跟他们说,十二月份全国放弃考研的考生有三十万,你每天早上醒来刷牙,就刷掉了一万人。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马云不是说过吗,今天很残酷,明天也很残酷,但后天很美好,可是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再次,不妨把困难估计的严重一些,考研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大纲调整啦,题型调整啦,时间调整啦,你也不知道你会赶上什么,比如2013年考研时间提前了将近20天。除了考试方面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意外,比如身体上,感冒啊什么的,我去年十一月份下旬突然牙痛,而且是三颗一起痛,医生说现在不处理你到了临考的时候一上火可能更痛,我就每周固定一天下午都得去医院,总共去了五六次,浪费了好多时间。所以在备考开始的时候要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充分的心理准备,时间安排上也要打出提前量,赶早不赶晚。最后就是,既要实打实的用功,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调整,保持自己的情绪和身体都在好的状态。记住,越努力,就越幸运,上天如果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祝大家备考顺利,考出理想的成绩!加油!!!


2013年外交学院外交学第一名考研经验


别刷了。其次,坚持很重要很重要,现在大家周围的想考研准备考研的人可能很多很多,但是到了十二月份,很多人就放弃了,我同学报海天的补习班,有个老师特别幽默跟他们说,十二月份全国放弃考研的考生有三十万,你每天早上醒来刷牙,就刷掉了一万人。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马云不是说过吗,今天很残酷,明天也很残酷,但后天很美好,可是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再次,不妨把困难估计的严重一些,考研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大纲调整啦,题型调整啦,时间调整啦,你也不知道你会赶上什么,比如2013年考研时间提前了将近20天。除了考试方面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意外,比如身体上,感冒啊什么的,我去年十一月份下旬突然牙痛,而且是三颗一起痛,医生说现在不处理你到了临考的时候一上火可能更痛,我就每周固定一天下午都得去医院,总共去了五六次,浪费了好多时间。所以在备考开始的时候要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充分的心理准备,时间安排上也要打出提前量,赶早不赶晚。最后就是,既要实打实的用功,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调整,保持自己的情绪和身体都在好的状态。记住,越努力,就越幸运,上天如果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祝大家备考顺利,考出理想的成绩!加油!!!


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0139607/?author=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8-11 05:56: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8-14 04:37: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8-14 04:37: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25 15:59:18 | 只看该作者
嗯,楼主写的比较真实~~~~~~~~~~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06: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