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2013国关考研杂忆(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 22: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为什么要写经验贴呢。原因其实很纯良:在备考时每当觉得自己又被巨大的压力调戏了,都会想“妈的,老子要是考上了非得去写个经验贴不可。”然后考研症候群的各种病征就会得到缓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只是因为人类对于“显摆”这一行为本能的、动物性的渴望。要不然怎么这么多情侣顶着遭雷劈的风险晒幸福呢。

2
    我考研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我对我本科学校有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憎恶。这种憎恶是不理智的、偏激的、真实而又强烈的。所以我不甘心自己的学生生涯结束在它手上,因为这无异于良家少女被流氓强奸后还为他守一辈子活寡。还有就是,我一直很相信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多学点东西总是没错的。当然还有一个更世俗的原因:不想找工作。
    再来说说为什么选国际关系。我是所谓的“三跨”考生,我本科的专业是法律。之所以选择国际关系,是因为我在两年前装X心切地读了两本书: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和桑德尔的《公正》,自此便对政治起了兴趣,尤其是各国的政治现状在历经了一次次重大的抉择和拐点后是如何被历史和现实塑造成今天的模样的。于是我想,反正也是要考研的,而且我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也该学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事后证明这的确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发现,当你所研习的恰巧是你所感兴趣的东西时,你的感受会何等酣畅过瘾,丝般顺滑。
    我选上外的理由就比较简单了,首先我只把眼光放在了上海,那么有国关专业并且我自认能力所及的学校就不剩几所了,再来就是上外“技术分”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让我很感兴趣。
    顺便再提一句不太相干的。其实我的人生还是有一点酷炫的,因为我两度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没看懂?那我帮你翻译一下——老子被那所%$#@^&的本科学校延毕了一年,我就是传说中学名“大五”的国家珍惜物种。

3
    我的初试成绩:政治62,英语65,国关概论130,国关综合119,技术分286.6。这个一个非常马马虎虎的成绩。也导致我在知道成绩后等待分数线的那一个多月里焦虑得不成样子。当复试分数线出来那天我发现自己的成绩比它高了三十多分时,我觉得世界都失真了。

4
    先简单说一下书目吧。这一部分其实我非常惭愧。因为我看的书实在不多。
《国际关系精要》明斯特: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专业书,并且它跟欧莱雅一样让你值得拥有。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小约瑟夫·奈:奈的书有一种“排毒”的功效,能让你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此间妙处不细说,反正用过的都说好。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时殷弘:这是我除了红宝书以外唯一看的一本国际关系史教材。看第一遍的时候有点要疯掉的意思,但还是看得出作者实在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挺好。结合《精要》,基本上就能对国关有个大致清晰的了解。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俞正樑:说真的我非常讨厌这本书,不仅因为在编注上远远没有前述几本严谨,更重要的是书里几乎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痕迹。但这本书的名字几乎出现在了论坛里每一个经验帖列出的书单里,所以我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两遍。不过读第二遍时还是发现了不少很有用的东西。最后的新中国外交史部分应该是最重要的吧。
《权力 制度 文化》秦亚青:秦亚青的书跟约瑟夫·奈的书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奈的书是非常接地气的,行文简单易懂,而且有很多地方俏皮到让我觉得“这样好吗”,比如“如果中东盛产的是花椰菜而不是石油就不会有海湾战争了”。而秦亚青的这本书因为是论文集,所以非常的学术,同时逻辑性也非常的强。不过两种风格看着都很过瘾就是了。
《西方政治思想史》唐士其:这本600多页的书我看了两个礼拜,做了很多笔记,结果从初试到复试一题没考。可我一点也不后悔挤出时间看它。当你能够了解你热爱或好奇的某些词汇——比如“自由主义”“三权分立”或者“社会契约论”——是如果诞生并发展至今,估计就跟铁杆fans有幸看到自己偶像穿开裆裤的童年旧照是一个感觉吧,不可名状的欢喜。
红宝书: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中国外交史的复习我主要靠的就是红宝书和《全》。国际关系史部分可以拿来查漏补缺用,最后复习时可以照着目录看看自己还有哪个知识点没了解。

《权力大未来》小约瑟夫·奈:闲书。
另外,维基百科是个好东西。
    没了。真是一份短得让我害羞的书单。

5
    除了书以外就是时政的部分了。这样说会很欠揍么——整个备考历程我一份环球时报也没看过。原因也很简单——我之所以选国关是因为我喜欢它,可环球时报的风格我实在喜欢不能。如果你迷恋一位姑娘姣好的容貌,为什么要强迫自己眼睁睁看着别人往她脸上点媒婆痣呢。
    我对时事的跟进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CCTV和东方卫视的国际新闻,二是如下网站:纽约时报中文网,BBC中文网,FT中文网,日经中文网...

6
    我大概是从去年7月中旬开始看第一本专业书的,一直看到了10月。之后在过第二遍时我用word做了笔记。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比较好的把几本书里同样的内容融汇在一起,而且便于修改——这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我做完第一遍笔记时立马回头浏览,就已经发现了它的幼稚和臃肿,于是又接着看第三、第四遍书并不断删改。我真正开始进入记忆阶段已经是12月下旬了,我把所有笔记打印了出来,一边再提炼,一边手抄,一边背。原本我担心根本不够时间背的这些纷繁复杂的理论和贯穿几百年的历史,我差不多都是看一遍就能背下来。可能是因为其实在一次又一次地阅读、整理和删改这些笔记时,记忆活动也在潜移默化的进行吧。(不过等到准备复试时我再回头看手抄的这份笔记,依然觉得它幼稚而臃肿...)
    备考期间最焦虑的时间大概是9、10月份,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明明已经看了好几本专业书,可翻翻前几年的真题却还是基本都不会。于是我堕入了虚无主义温暖而黑暗的怀抱,觉得眼前所做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我对国际关系还是什么都不懂。
    解决的方法就是,接着看书。
    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歧视弱势群体的故事么?我小时候就想,您给人家一天时间,让人家从象牙到象屁股真真切切仔仔细细地摸个遍试试?

7
    英语的复习,最重要的还是单词积累。我大概做了七八年的阅读真题,然后把里面的生词都挑出来抄在了本子上,积累到一定数量以后开始背。每天大概三四十个,一共背了大概一千四五个。不过我所谓的“背”单词其实有点偷懒——只要看着英文能想起中文意思即可,而(绝大多数)没有记忆单词拼写。毕竟考研英语的两个大头是阅读和作文,前者是不要求单词拼写的,后者主要靠的是模板的套用。
    至于政治,我只看了一个礼拜,也只考了62分,就不说什么了。不过其实考上外国关的人还是要对政治有信心,首先技术分里政治的重要系数很低,拉不开差距;其次近几年政治的最后一道大题基本上都和国际关系有关,也就是说对你而言100分的题目里有10分是送分题,那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8
    想说一件很多考生可能想问又觉得问出来很丢脸的事。那就是,备考的日子到底会有多黑暗。会有高考这么熬人么。
    这实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只能说,第一,我非常佩服那些能在备考期间排除杂念、披星带月的人;第二,从去年七月开始的这半年,除了复习以外,我还凑热闹看了看不懂的奥运,把十季老友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追了摩登家庭等三四部美剧,时不时看一期康熙来了,电影院11月前上映的热门电影我也基本上一部没落下。噢,除此之外还有每晚下厨孝敬父母。
    不过也许黑暗这东西也是有某种守恒定律的,因为当我从1月6号一出考场就发现自己写错了毛**的三个世界,到查出了286.6这个只比去年分数线高了不到3分的尴尬的成绩,直至公布分数线的这段时间,我所经受的焦虑也绝对远远多于那些脚踏实地的努力过来的人。

9
    总结一下中心思想。
    看官们应该可以发现,这是一篇非常不正常的经验帖。楼主是一个“不正常”的延毕生,考研的动机、复习的方法、备考的历程也都不太正常。可是,楼主他,还是考,上,了。一方面,我很感谢论坛里所有前辈的经验帖,因为它们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我希望准备明年参战,并且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您明白,两点之间虽然直线最短,却并不意味着只有直线。如果您在今年的9、10月时像去年同时期的我那样怀疑自己,为自己的进程和经验帖里大神们的进程之间的差距而感到恐慌的话,我希望您能定定神,因为这也许没什么奇怪的,我们不过是走了另外一条路罢了,谁说这样就不能到达了呢。

10
    从去年5月19号天津某大学的某办公室内,还有1个月就能毕业的我被告知由于挂了一门只有0.5个学分的叫做“科技文献检索”的课而必须延毕一年,到今年4月12号早上11点在上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一号楼下,我从墙上张贴的榜单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以及旁边附的那行“一等奖学金”,这一年的经历简直有点奇幻。而我想象不到如果一年前我因为延毕而对自己全盘否定并且一蹶不振的话,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今天还有我么)。就是这样吧,就算偶尔踩到狗屎,刮干净鞋底,你就又是一条好汉。


来源;千研万语-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官方论坛  作者:wufuqia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5-2 11:28:15 | 只看该作者
至于政治,我只看了一个5天,也只考了70分,就不说什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5-2 11:32:13 | 只看该作者
备考的日子到底会有多黑暗?第一,我非常佩服那些能在备考期间排除杂念、披星带月的人;第二,从去年十月到一月份考研,除了复习以外,我还把搞笑一家人看完了,一百六十多集,顺便每晚看个电影,周末放假两天。第三农忙家里有事在家呆了一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5-2 11:32:32 | 只看该作者
备考的日子到底会有多黑暗?第一,我非常佩服那些能在备考期间排除杂念、披星带月的人;第二,从去年十月到一月份考研,除了复习以外,我还把搞笑一家人看完了,一百六十多集,顺便每晚看个电影,周末放假两天。第三农忙家里有事在家呆了一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2 11:33:42 | 只看该作者
备考的日子到底会有多黑暗?第一,我非常佩服那些能在备考期间排除杂念、披星带月的人;第二,从去年十月到一月份考研,除了复习以外,我还把搞笑一家人看完了,一百六十多集,顺便每晚看个电影,周末放假两天。第三农忙家里有事在家呆了一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4 14:00:26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5 21:55:49 | 只看该作者
en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1 00:17:3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1 22:50:42 | 只看该作者
看啊看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8 07:37:53 | 只看该作者
嗯,楼主写的比较真实~~~~~~~~~~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6 15:58 , Processed in 0.296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