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钓鱼岛之后的中日关系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瞩目的钓鱼岛之争以日本的退让放人告以段落,但出人意料的是仍没有落幕:中国强烈要求日方道歉和赔偿,显示危机仍然没有平息----至少从中方的角度,丝毫没有就此罢手的迹象。这对有着历史积怨、关系极其复杂的中日两国来说可谓旧恨未消,又添新怨。中日,这两个亚洲最大、最重要的国家,同时又互为一衣带水的邻国,究竟走向何方?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这一次中日意外的摊牌式对决,表面上是偶然,其实是两国各种矛盾的一个总爆发,是两国实力和决心的第一次彻底检验。这不妨视为崛起后的中国力图重塑东亚格局的尝试,是对中日关系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认知,是对日本彻底认清之后的清醒出击。
  中日关系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曾由于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而进入冷冻期。随着小泉时代的终结,中日双方一度积极共同努力,关系迅速回暖,并在鸠山成为首相后达到高潮。这个时期,至少中日双方还有一定的期待和幻想,认为双方仍然可以开辟一条睦邻友好、共荣、共赢的互利之路。然而,鸠山新政不过八个月就夭折了,至此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并以钓鱼岛的全面冲突终结,仅仅十七天就打回到小泉时代。
  从日本的角度讲,中国崛起必然扩张,更何况对于有着如此之多历史积怨的日本。所以在它看来,渔船相撞并不是偶发事件,其背后有中国政府默许乃至纵容的因素。不但是日本国内,就连美国五角大楼人士也持有这一观点。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也在东京表示,此次事件是中方在测试日方的底线。为此,日本不惜打破双方的共识,史无前例地登船、扣人、扣船,进而宣称以国内法审判。而过去,类似的冲突都是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解决(2004年3月发生中国**人士登上钓鱼岛事件时,日方并未将这7名中国人移送到检察厅,而是将这7人强制遣返)。这自然将中国逼入墙角,不得不强烈反制,最终令日本屈服。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双方都表现出对中日关系的无所谓态度,也无视几年来双方的努力和付出,完全是一幅摊牌之势。日本虽然借口中日关系而放人,实是中方的报复打到痛处,否则真要是为了中日关系大局,何必当初?
  从中国的角度讲,应该是对中日关系良好发展失去了信心。原因如下:
  第一,美国不会容忍中日走近。从当初把钓鱼岛的管辖权交给战败国日本(而不是交给当时建有外交关系的二战时盟友台湾,更没有交给关系刚刚好转的大陆),到现在鸠山首相想脱美入亚结果惨遭美国修理,都使得中国明白,即使对日再友善,也由于其无法主导自己命运,照样无法达到中日友好的目的。可以说,不让亚洲任何一个国家独大和亚洲团结,是美国的长期战略。就如同二战时日本强大,中国弱小,美国就联合中国抑制日本。现在中国开始强大,自然又要联合(实是挟持)日本对付中国。其实当年的英国就是这样在欧洲大陆如此维持平衡的。当法国强大(路易十四、拿破仑时代),就联合其它国家建立反法同盟。当德国强大,就联合法国等国建立反德同盟。
  第二,由于日本的民主制度,造成对外政策随政党利益、个人利益时时摇摆,造成中日双方关系发展的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顾虑是,今天给你利好,明天是不是就要考虑如何收回?今年五月温Jiabao总理访日时热情邀请一千名日本学生参观世博会,不料仅仅几个月,由于钓鱼岛冲突就不得不取消。这还只是双方民间层次的交流,如果涉及重大利益呢?
  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军事占领下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到今天似乎越来越无法适应日本现实的需要。二十年来,首相屡屡频频更替,最近更达到四年六换首相的程度,甚至在法国的日本人都记不得谁是首相。这种状态下,更别说什么稳定地外交政策了。以现在民主党为例,执政不过一年,各类丑闻频发。内部则是矛盾不断,菅直人刚做首相不过三个月,就被党内的小泽一郞挑战,不得不再度选举。党内***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目前民主党是执政党,这也是民主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短暂执政后第二次胜选,其实力和经验远远比不上曾经连续执政近半世纪的自民党。今年七月的参议院选举就大败于自民党,成为少数,府院冲突不可避免。目前看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2010年补充预算案能否在秋季临时国会上通过。如果明年春天2011年度的预算案也无法通过的话,菅直人甚至要面临解散众议院、重新举行大选的局面。可以预期的是,民主党又将再次成为日本政坛过客。只是已经两丢政权的自民党也依旧没有什么起色。日本政局恐怕仍将长期处于乱局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是选择对日示好,还是捍卫国家利益呢?
  三是中日之间的恩怨过于深重,更由于日本国民性的原因,对历史问题和战争责任的认识模糊、辩解,躲躲闪闪,还进常发生否定侵略的教科书事件、高官“失言”现象、更有小泉这种年年参拜靖国神社的首相。所以战后已经六十五年了,这种历史仇恨双方不但没有化解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不仅如此,中日两国的冲突已经从“虚”的历史问题过渡到“实”的领土争端、东海油汽田开发。如果说过去“虚”的问题还有可能让步,事涉“实”的国家利益,则绝无妥协的可能。这一次中日双方在钓鱼岛冲突中全力以赴,就是明证。事实上,涉及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问题在当今国际话语体系下是无解的。要么赢者通吃,要么一败涂地。中日再想友好,一旦遇到此等问题必然触礁。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日方放人,中国也要日本道歉、赔偿。
  最后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固然由于选举的需要经常牺牲外交政策,中国由于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矛盾集中存在的特殊时期,也需要对外强硬凝聚举国上下共识,尽快平衡地度过转型期。更何况在这次钓鱼岛冲突中,中国的左、右派都表现的相当激进。明明是中国取得外交重大胜利,结果却都并不满足,声称钓鱼岛还没有收回、船长被关了十多天就是国耻、中国根本不是胜利等等。(水火不相容的左右派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激烈否定改革开放的成就)。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既然中日之间的问题不可解决,美国也不可能放弃对日本的控制,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在国家崛起的实力为后盾,在事涉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绝不让步,甚至主动出击,就是必然的选择了。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中日关系将持续在紧张和冲突中发展下去。今天的钓鱼岛之战,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直到重现历史上正常的中日关系为止,东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9 05: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