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来Hiall董事是国关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 14:1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HiAll执行董事许轶作客网易谈06年毕业生求职指南纪实</span></span></font></strong></p><p><font size="2">昨天去Hiall,别人见我是国关的,就说:许轶也是国关的啊~<br />错愕中,之前完全不知道。今天细看才发现原来他的简介里总是写着芝加哥大学硕士毕业生,国关那段成年往事就被抹杀了,汗ING~听说他去斯坦福念MBA了~佩服中!<br />支持国关事业的同学要顶哈!!</font></p><p><font size="2"></font><span style="FONT-SIZE: 12px"><br />嘉宾介绍:许轶——HiAll创始人,芝加哥大学硕士,放弃花旗银行高薪工作回国创业。具多年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咨询经验,与包括麦肯锡、IBM、朗讯、 西门子等50多家公司深入接触。《剪裁人生》、《求职胜经》作者。<br /><br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大家今天下午能够作客网易教育频道,今天下午我们访谈的主题是2006年毕业生的求职指南,今天我们请的嘉宾是HIALL团队的许轶老师。<br /><br />许轶: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br /><br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从11月20日开始,所有的毕业生求职序幕已经徐徐打开了,很多企业进入了校园招聘,很多毕业生当下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如何应聘,如何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今天我们请到的许轶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请许轶老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br /><br />许轶:我是HIALL团队的创始人,原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我们现在的网站是全国最大的大学生求职职业规划以及培训的网站,我们跟很多500强的公司和大型的国企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我们也是51job北京地区最大的校园方面的合作伙伴。<br /><br /><br /><br /><br />主持人:非常高兴许老师给我们做的介绍,2006年毕业生求职遇到的最大困难,一个是如何让我们找到企业,第二就是如何让企业接待我们。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我们毕业生自身求职的素质和求职的能力,在这方面许老师能不能给我们同学一些建议?<br /><br />许轶: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从几个角度我先说一下大家常见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可能改掉了这些问题,求职会便的更加亿容易。首先强调一点,大家觉得求职只是在网上投简历,这不是非常正确的,包括网络求职最发达的美国,也只有不到40%的人在去年通过网络求职和招聘。所以我想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是在你求职的时候一定要让你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你在求职,而且要广泛利用你的人脉和社会关系求职。第二个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已经静止的产品,通常我见到很多人的误区是,我所学的专业以及我的学校和工作背景都已经是一成不变了,而我在这样的基础上找工作。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实际上你可以在现在的工作上还去外面做一份兼职,如果你在骑驴找马的过程中找工作,你现在的工作也是给你的简历增加价值,因为用人单位会做这样一个预测和估计,比如明年你6月份7月份毕业之前,你还会在这个工作得到更多的工作经验,也会比你单纯不去实习的情况,更加增加你的竞争力价值。<br /><br />这是比较常见的两个误区。<br /><br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了网上投简历,我们知道在现金社会中有很多的例子,很多的就业机会都是网上投简历得到的,虽然说网上投简历并不是我们求职的惟一方法,其实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有力手段,如何让招聘部门能够在众多的简历中找到我们,找到他想要的简历,如何去美化你的简历,强化你的简历,这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br /><br />许轶:谢谢主持人的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北京地区求职的话,通常像IBM这样的大型公司招聘的时候,一个部门收到的简历会超过两万份,如何让你的简历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呢?我们的思科在全国招6000个销售岗位的管理培训生,最后只有17个人得到这个工作职位,可见竞争之激烈,通常在网上筛选简历,通常90%以上的人会被筛掉,只有不到10%的人会进入下一轮面试,所以简历对大家是非常重要的。<br /><br />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方法,企业在筛选简历,第一轮其实不是用人来筛选,如果用人来筛选,筛几万份简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通常在第一轮简历筛选企业会用电脑来进行筛选。<br /><br />我在这儿讲一个小故事。我们HIALL有一个老师暑假去了香港一个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他在摩根斯坦利见了一个北京很普通学校的学生在里面全职工作。通常来讲,摩根斯坦利一年在大陆投资银行部招的学生也只有两到三个,多的时候四到五个,年薪每年都能达到三四十万港币,这个学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其实这个学生就是在简历当中的关键词做得非常好。这个学校是一个北京二流的学校,他们学校跟北大正好有一个合作办学的项目,于是他的简历当中出现了北大这个词,那就是企业当中所看中的中国名校的关键词,他跟北大的这个项目小组之后,比赛成绩优异,他获得了一次去美国的机会,于是他简历当中又出现了美国这个词,这是他的国际背景,在美国之后他们又去了纽约,于是又出现了纽约这个词。去纽约之后他们参观了华尔街,于是又出现了华尔街这个关键词。在华尔街他们去了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部高盛,于是就出现了高盛,他自己又在一个比较大的外企实习,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背景还是实习都出现了很多的关键词,这样他的简历就脱颖而出,而一旦你在简历中脱颖而出,只要你在面试的时候表现非常好,给面试官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可以进入下一轮面试,最后这个非中国一类学校的学生,成功拿到了这个一流企业的岗位。大家一定要记住,通常在网上提交简历的时候,第一轮是电脑来读的,所以你一定要想办法揣摩它的关键词是什么,大于等于这个公司要求的最低关键词的数量就可以进入下一轮。<br /><br />通常有这些关键词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比如“学生会”“社团”,如果英语考了四级或六级,这是关键词。再比如大型的公司,大型的国企或者五百强企业实习过,这也是关键词,如果你的教育是211工程中的前一百所名校也是关键词。如果专业跟职位比较对口,也是关键词。在这儿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在真正提交简历的时候,如果你在学校有奖学金或者奖项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在学生会不是主席或者副主席也可以写上其他职位的成员,这样可以增加你关键词的数量。如果你四级没有通过,那你可以写成四级水平,至少在电脑读取你简历信息的时候会把四级两个字扫描进去,这样你也可以进入下一轮。如果你的专业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你可以在你的简历上写一些你学过的辅修或者旁听的关键课程。如果你是学考古的,想去应聘市场营销,那你可以在简历上写上市场营销、财会、经济学、战略这样课程的关键词,即使不是拿学分的学习,而是旁听,但是在简历筛选的时候也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这样你可以进入第一轮的面试。 <br /><br />主持人:谢谢许老师,刚才许老师在谈话中透露了很多信息,如何写好简历其实就是一个美化的过程,把你所能够想到的找工作的关键词进去以后,可能对我们计算机搜索有很大的帮助。<br /><br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职业培训,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在本科毕业以后,他的求职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很低的,很多的毕业生都是不能够马上到企业进行工作,但是在现在的大学群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求职之前进行必要的或者重要的职业培训,您是否认为,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消费潜力,还是他们的意识有一些问题?<br /><br />许轶:这个是大家现在存在的一个意识问题,中国的大学生通常有一个思维误区,觉得考上了好学校,理所应当找一个好工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大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在企业中所需要的真正的能力和知识,通常是不匹配的。举个例子,我在芝加哥大学,比如我找不到工作的话,在学校里会有一个人比我还着急,这就是学校就业办的老师,在美国通常来讲,就业办的老师薪水是最高的,比如当年我在读书的时候,2001年,就业办的老师年薪是60万左右,而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只有十几万年薪。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大家都非常重视值钱的培训,每一个人在国外,比如欧洲或者美国顶级学校都有机会让专门老师对你进行辅导,在之前会给你进行一个特别好的模拟面试,帮助你修改简历,而这都是中国欠缺的。中国现在的总体情况已经是每年每年在提高,因为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我们所学的知识,课本在印刷教材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所以我们学的知识很多时候都是比较抽象的,不是具体公司所需要的技能。举一个例子,包括很多网友和绝大多数大学生,可能连传真都没有发过,如果你连传真都不会发,最基本的技能都不会,那你如何去企业应聘?企业不可避免的就要对你培训,所以很多企业喜欢要那些有比较多的培训,因为这些学生的综合技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多实习,多学一些真正有用的,包括项目管理、商务英语比较实用的技能,如果有时间有精力的话可以买一些相关书籍和接受相关培训,这样都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我在这儿想给大家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现在五百强的公司普遍常见的两个问题,大家就可以看到,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的技术含量,其实很多时候培训确实对大家有非常大的帮助。<br /><br />比如说很多公司现在都问你这样一个问题,包括宝洁、联合利华,包括雀巢这样的快速消费品,或者包括特别顶级的投资银行和公司,都会问你“讲一讲自己的缺点有哪些?”大家通常一看到缺点这个问题就会觉得非常紧张,因为缺点这个东西如果你说浅了,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没有责任感,避重就轻,如果你说得重了,就会觉得自己实力非常差,所以如何回答好缺点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背后至少隐含了三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首先你是否有自知之明”。比如一个四级没过的学生,他非说自己其他地方是缺点,而不敢面对自己四级没有过的硬伤,实际上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第二个就是“你看到自己的缺点,是否敢于承认。”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企业喜欢那些有责任感同时积极主动的人,于是你看到自己有缺点,你做了哪些事情来进行弥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四级没有过,这是我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同时我敢于承认,最后我会跟他说,由于我四级没有过,所以我现在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同时我在自学口语和阅读,这样我希望在毕业时通过四级考试,同时我也希望我以后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对于缺点的回答。<br /><br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通常背后会蕴含非常多比较高深的问题。我接下来再给大家举一个特别顶级的快速消费品在招聘职业经理人的时候提出的一个问题,广大的网友也可以思考一下。<br /><br />“假设你是某快速消费品公司的CEO,举个例子,比如是百事可乐或者可口可乐的CEO,现在你在海南开一个会议,这时候公司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说公司总部在北京突然发生了一个紧急情况,希望你马上买飞机票回来进行处理,这种情况下,提问是“你是否马上买飞机票回北京处理这个问题,还是在海南开会?”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看哪个是正确答案?<br /><br />主持人:好的,我们稍微等一会儿,听听许老师的回答。刚才您的谈话里我们找到了两条我们的毕业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是求职成本,一个是他必须要支出的成本,比如说购买服装,化妆,还有一些边际成本,就是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用,对这一点您觉得大学生在这个成本花费上最主要包括哪些?<br /><br />许轶:根据各大网站的调查,一个大学生在求职中,大致要花几千块钱,从西服到打印简历,到参加招聘会,可能会有几千块钱。其实我觉得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千万不要只做表面功夫,比如买特别好的手机和西服,打简历的时候用克数特别高的纸打印,这都是一个表面现象。其实企业真正关心的不是你的西服是不是名牌西服,手机是否好看,或者你的简历是不是比较好的纸,这些都是表面文章,最关心你的还是你的综合实力,他比较关心的是你简历上面到底写了什么东西,具备哪些企业需要的素质。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有时间应该理智进行求职相关消费。如果你实力一般,可能穿一套非常好的西服也不会对你有太大的帮助。相反你的时间和金钱应该放到包括求职相关的调研以及对书籍和培训相关的消费,来提高你真正解答求职题目的能力和技巧,提高你的综合竞争力,这样可能是比较明智的选择。通常在国外,在求职的时候,大家会花八十到一百小时在学校参加各种各样大公司的宣展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简历面试、网络申请以及各种行业求职技巧的指南,这都是在国外比较流行的。在中国,很快也会像国外一样流行,而且现在看到很多学校比较大型的学校的BBS,有很多学生在探讨一些关于求职技巧相关的信息,这些都是非常令人欣慰的现象,所以我希望广大网民,尤其是应届大学生,除了买一些行头之外,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求职技巧和自己能力上的花费。<br /><br />主持人:谢谢刚才许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多,现在能不能把刚才那个正确答案给我们公布一下?<br /><br />许轶:其实正确的答案是这样,我通过这个问题想告诉大家的问题是,其实通常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题的答案肯定是“不买机票回北京”,原因是这样,因为刚才这个题目的定义是,这是一个紧急情况,如果是紧急情况,就意味着你买了机票从海南回北京,这个紧急情况可能已经过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危机公关的题目。当公司发生危机的时候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更深一层的考察内容,你作为一个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你离开公司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一个有效的授权,也就是说你不在的时候会有一个人全权代替你行使相关的任务和权利。所以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买机票而是给代替你工作的人打电话,通过电话遥控让他来接替你的工作进行相应的处理,再考虑是否买机票回北京。实际来讲这个问题关键的部分并不是你是否买机票回北京,而是你作为一个高管你是否有潜意识,在你离开北京的时候,你的任务有人替你行使,这就是他的考察项目。所以这和刚才说的“谈缺点”的题目很相似,他真正考察的是你背后的问题。所以大家会发现,企业会出各种各样的题目来难为我们的同学,所以同学一定要熟悉他的常见套路,同时进行大量的准备才可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水平。所以临场的时候通常会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而且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实力和水平。<br /><br />主持人:今天到场的嘉宾是许轶老师,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毕业生求职技巧与职业培训。以刚才的问题我们还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许老师,刚才说到了求职成本,很多同学认为,我既然付出了求职成本,我就要得到一定的薪水,现在很多企业在毕业生刚刚进入的时候,有大部分的企业不能给他理想的薪水,就有很多毕业生在第一次求职成功以后很快从公司离开来到第二个公司,有可能他的薪水会长一部分,但是这是第一个向你发出邀请的企业非常痛恨和不愿意看到的。我这个企业用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来培训你,你终于可以作为一个合格的员工来工作,但是你离开了,这已经挫伤了很多的企业的招聘的积极性,学生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呢?<br /><br />许轶:这个情况确实非常常见,而且有调查表明,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种人员在企业当中的流动性要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我觉得作为学生来讲,应该比较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其实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喜欢一个“不安分的求职者”,在这个公司干几个月,在那个公司又干几个月,通常来讲,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根据国外职业规划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第一份工作大家至少干一年以上,在一年之后大家再另谋高就,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叫“马太效应”,第一份工作就相当于一个跳板或者放大镜,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特别好,可能以后随之而来的工作都特别好。举个例子,比如你第一份工作是在IBM,那么第二份工作可能是甲骨文或者思科这样的公司。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找的是新浪,那你以后可能也是在网易、搜狐、TOM这样的网站做相当职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技能不断提高,换工作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通常工作在你年轻的时候,你的工作通常只会越换越好,所以即使第一份工作不是那么理想,一定要在里面踏踏实实的沉淀下来,在里面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技能包括资源和人脉,再想想寻找什么样的企业。其实跳槽在国外是很正常的情况,包括我们知道微软的李开复也刚刚跳到Google作首席代表。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想给大家的建议是,每一次跳槽之前,或者是跳槽之中,你都要完成一个自己的飞跃,而这个飞跃绝对不仅仅是在跳槽一刹那完成,而是你在跳槽之前要对你的知识、技能、综合实力提高以后再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完美市场中,质量和价钱会成正比关系。”如果你的技能真的很强,力量真的很强,如果你在现在的公司不能发挥你的作用,或者薪水不是特别满意,那么你肯定会找到一个更好的公司给你更多的钱,给你做更难的事情。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我建议大家积极主动的跳槽,但是一定要认真对待第一份工作,最好做满一年以上再去想其他跳槽相关的事情。<br /><br />主持人:刚才谈话里还有一个关键的词叫做“求职调研”我们知道求职调研对于已经求职的或者一些其他有经验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我们求职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份功课,很多大学生可能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可能面对人生第一次的求职,您能不能把学生应该调研这个公司的哪些重要信息跟我们说一说?<br /><br />许轶:我觉得我想让大家看职业规划,其实是一条非常长的路,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其实第一份工作,你去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位,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或者错误,只要这条路是一条比较宽阔的路不会越走越窄,同时你现在的每一步都会为未来打下好的基础就是可以的。在这里想提醒大家一点,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AOYUNHUI110米男跨栏的冠军是刘翔,刘翔原来其实是一个练跳高的运动员。即使像刘翔这么伟大的跨栏运动员,也只是一个二流或者三流的跳高运动员。乔丹这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也只是一个三流的棒球运动员。大家知道大提琴家马尤勇,他之前是拉小提琴的,在这的时候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提琴家,只有他拉了大提琴以后,才正确举世瞩目的大提琴家。我想给大家的意见是,你可能是一个一流的某个行业的专家,由于选择失误,你做了一个自己不擅长或者喜欢的职位,很有可能埋没了自己的天赋和才华,所以大家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能够为你未来长线发展有比较大帮助的事情。这样如果公司可以满足这么几个要求,就是非常非常不错。<br /><br />我给大家举一个小的例子,我们有一个学生今年在北大毕业了之后,去了一家国内的风险投资的公司,而这个公司每个月给他的钱其实很少,可能比他的同班同学或者跟他背景相当的同学比起来少很多,但是这个公司虽然现在给他的钱少,但是风险投资作为金融领域当中非常新兴,发展非常快的一个行业,他现在就能进入一个比较大型的公司得到锤炼的话,虽然他现在挣的钱少,但是他积累的经验会在未来给他创造更多的价值,很有可能他未来在国内或者国外读了一个MBA以后,他再回到同样一个行业当中,起点会比别人高很多,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风险投资家。那么他可能会超出现在比他领先的同学。所以大家在看对自己的回报,一定要看长线的最大化。今天我们从工作岗位中得到的内容、知识和回报,其实不仅仅是钱,你的经验、你的积累,你的人脉,你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包括对你身心的培养,都是你所要看重的,在未来有可能为你带来财富和回报的软性的东西。很多人喜欢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咨询公司,其实这些公司和行业,他们的工资虽然很有吸引力,但其实很多公司给的钱比他们还要多,但很多人还是喜欢去咨询公司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哪怕规模小一点的企业,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特别看重在里面所积累到的知识、技能包括人脉,尤其是这些比较正规的公司对你所提供的培训,都是对你自己一个非常大的增值。 <br /><br />主持人:好,这是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注意的一点。给你的工资并不是你现在所能得到的一切,有很多软性的东西,大家一定要注意。<br /><br />另外我们很想知道的一点是,刚才你也提到了,以后我们整个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在这方面,我们的学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呢?是从现在吗?另外一点是,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的学生,现在所学的专业和他以后所从事的专业,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您如何帮助他们来规划人生呢?<br /><br />许轶: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从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我觉得其实,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均衡的结果,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在发展,大家的职业规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其实你每次调整,都是更加适合自己的情况,或者更加符合社会的现实。其实职业规划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点像我们小时候的理想,比如我小的时候想做科学家,后来发现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可能逐渐的调整,虽然每一次调整不如以前那么宏伟,但是每一次都更加实际。所以我们的职业规划应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动态的调整。比如最早的时候,软件工程师在中国是非常赚钱的行业,可能你一开始在大学的时候你就学了IT你去学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回头你会发现,其实你可能做网络游戏或者电子商务要比单纯做软件研发更有前途。这时候你就可以及时调整,把你从单纯的IT技术型人才向软件开发人才或者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方向进行一个转型。如果过几年又有一个新兴的东西,比如网络电话或者等等其他的科技更有前景的话,你还可以不断进行自己的调整。或者过两年如果你的经验已经足够丰富,这时候你又可以从技术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过渡,你可能不单单是一个软件工程师,你学了相关的课程和学位,又具备相关的管理技巧,这样的话你可能又从一个单纯的技术人才向管理人才过渡,比如原来微软的李开复在Google做首席代表一样,他就完成了一个单纯的技术人才向管理人才的过渡,以他为例,他也进行了不断的自我规划的调整。<br /><br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想给大家一个概念,专业不对口,大家通常觉得是一个硬伤。在教育最发达的美国,美国本科非常少,甚至没有金融学、会计学的专业,它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种最普通的专业,唯一跟商科沾边的就是经济学。所以美国学生出来以后都要在研究生院或者工作岗位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比如盛大游戏的陈天桥是学经济的,他自己也并不是很懂IT相关的技术,比如阿里巴巴和淘宝的马云他原来是杭州一个大学的老师,自己对IT也不是很了解。通过这两个例子是,其实你所学的东西和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没有特别大的联系,这不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你在岗位上的不但学习来进行弥补,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专业不对口,就过早束缚自己的想象力,在找工作的时候缩小自己的范围。尽管如此我还想提醒大家一点,如果你的专业和社会相关行业关联不大,那你自己一定要积极看书、实习来弥补这种相关的不足,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找一个对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相关方向一点都不了解的学生,从零开始的教起,你一定先要完成一个基本的自我教育,这样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潜力,企业才愿意招聘你,同时给你进一步提高。<br /><br />换句话说,自己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雪中送炭的任务,企业再给你完成一个锦上添花的工作。</span></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9-1 14:55:3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沈阳市120? 国关英文97? 大3 开始在新东方讲托福听力.</font></p><p><font size="3">被人认为是个很能吹牛的人,? 无疑他现在有了一个更大的"吹牛平台".</font></p><p><font size="3">同样 在表达自己对美丽女孩的感受方面, 被普遍人为是国关近代史上最具勇气的.</font></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君子 在 2006-09-01 14:57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3#
发表于 2006-9-1 15:56:24 | 只看该作者
<strong><font size="4">晕?? 小蔡 你现在才知道啊? 他后天去美国 读MBA了? 两年内他不负责HIALL 了</font></strong>
4#
发表于 2006-9-1 15:57:45 | 只看该作者
<p>昨天你到财智啊? 怪不得没见到你? 我前两天请假? </p><p>呵呵 周宇 也准备去 斯坦福? 读MBA了 呆几年有钱了也去:)</p>
5#
发表于 2006-9-1 16:02: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君子+2006-09-01 14:55--><div class='quotetop'>引用:(君子 @ 2006-09-01 14:5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font size="3">沈阳市120? 国关英文97? 大3 开始在新东方讲托福听力.</font></p><p><font size="3">被人认为是个很能吹牛的人,? 无疑他现在有了一个更大的"吹牛平台".</font></p><p><font size="3">同样 在表达自己对美丽女孩的感受方面, 被普遍人为是国关近代史上最具勇气的.</font></p><!--quote2--></div><!--quote3--><br /><p>哈哈? 有这么NB吗?</p><p>估计差不多? </p>
6#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16:33:04 | 只看该作者
<p>哇~据说很能吹……</p>
7#
发表于 2006-9-6 15:53:34 | 只看该作者
能吹是现代职业人的必备素质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2:1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