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7 05:2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始建于1948年10月,是在原东北大学的基础上,由原长春大学、长白师范院并入,创建了东北大学自然科学院化学系,是我校建系较早的理科系之一。1950年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1999年7月与分析测试中心合并成立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第一任化学系系主任是日籍专家森川清教授,无机化学家郑汝骊、量子化学家赵成大等曾先后担任系主任。经过50多年的建设,化学学科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化学;现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论(化学)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6月被批准立项建设。
化学学院目前学术队伍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有出国留学经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1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23人,副教授3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另有3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两者合计占教师总数的78.3%。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及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
近三年来,化学学院承担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种科研课题26项,科研经费总数947.1万。获省(部)科技进步奖4项。在sci收录期刊(包括angew. chem. int. ed.和 j. am. chem. soc.)上发表学术论文596篇,其中有些论文内容被science和nature materials 作为亮点介绍。连续两年(2003-2004)成为全国化学sci论文高产机构排序第20名。化学学科发表的热点论文在2005年国际化学领域中国科研机构的科学鉴赏力指数排名中位列第八, 这反映出近年来我校化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已经跃上新台阶,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

指导教师名单
专业姓名性别职称 研究方向
无机化学 *王恩波男教授 1. 多酸合成化学
2.多酸功能材料
3.多酸药物化学
4.多酸催化
5.配位化学
*许林男教授
*彭军女教授
*陈亚光女教授
*刘术侠女教授
*龚剑男教授
*马建方男教授
贺庆林男教授
李斌男教授
王晓红女副教授
曹敏花女教授
罗芳女副教授
有机化学*刘群男教授1.有机合成化学
2.有机功能材料
3.金属有机化学
4.催化化学
5.天然产物化学
杜锡光男教授
赵保中男副教授
卲允男副教授
*朱东升男教授
*董德文男教授
李建新男副教授
王强男副教授
王芒女副教授
张前女副教授
梁福顺男副教授
分析化学*郭黎平女教授1.色谱分析
2.光谱化学分析
3.电化学分析
4.环境分析
5.分离和富集

*郭伊荇女教授
尚庆坤女教授
张宏女教授
王胜天女副教授
王广男副教授
朱连德男副教授
物理化学*王荣顺男教授1. 应用量子化学
2. 表面物理化学
3. 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4. 催化化学
*苏忠民男教授
*黄宗浩男教授
*褚莹女教授
*付强男教授
*张景萍女教授
孙闻东男教授
*陈彬男教授
刘景林男副教授
潘秀梅女副教授
仇永清男副教授
邢燕女副教授
于敏女副教授
寥奕女副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黄宗浩男教授1.     电子聚合物化学与物理
2.     高分子纳米材料
3.     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张景萍女教授
*邵长路男教授
仇永清男副教授
吕长利男副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苏忠民男教授1.     多酸材料
2.     光电材料
3.     功能材料分子设计
*许林男教授
*龚剑男教授
潘秀梅女副教授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郑长龙男教授化学教学论
王秀红女副教授
周仕东男副教授

注:姓名前加*号的为博士生导师

专业目录

院系所名称招生
人数考试科目备  注
123化学学院76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6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复试科目: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01化学教学论   
070301无机化学24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30无机化学④443有机化学跨学科考生加试:①物理化学②分析化学
复试科目:无机化学实验
  01多酸合成化学   
  02多酸功能材料   
  03多酸药物化学   
  04多酸催化   
  05配位化学   
070302分析化学9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31物理化学④444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30%)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仪器分析②有机化学
复试科目:有机化学
  01色谱分析   
  02光谱化学分析   
  03电化学分析   
070303有机化学11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30无机化学④443有机化学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分析化学②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有机化学实验
  01有机合成化学   
  02有机功能材料   
  03金属有机化学   
  04天然产物化学   
070304物理化学17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32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50分)④443有机化学复试科目:物理化学实验
  01应用量子化学   
  02表面物理化学   
  03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04催化化学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31物理化学④443有机化学或445高分子化学跨学科考生加试:①无机化学②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初试未选科
复试科目:有机化学实验
  01电子聚合物化学与物理   
  02高分子纳米材料   
  03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4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443有机化学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分析化学②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物理化学实验
  01多酸材料   
  02光电材料   
  03功能材料分子设计   




1 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17:5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