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学院
原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创建于1948年。1998年撤系建院。学院以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哲学五个本科专业为依托,分设政治系、法律系、哲学系、社会学系、行政管理系。学院设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该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五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实际需要,2007年我院将有19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2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5名,有博士生导师15名,8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一部分教师在国内或省内已有较大影响。
建院5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了万余名本科毕业生和两千余名研究生,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按照学校确定的“一个特色、三个一流”办学指导思想和目标,遵循“尊重的教育”的理念,组织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和对外合作与交流,整体办学实力处在全国高师院校同类院系的前列。
硕士生指导教师:
1、马克思主义哲学:*胡海波、*赵继伦、*韩秋红、*崔秋锁、庞立生、许志峰
研究方向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向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中国哲学:*胡海波、邵汉明、荆雨
研究方向一 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研究
研究方向二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
研究方向三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性问题研究
3、外国哲学:*韩秋红、王艳华、蔡元、李守利
研究方向一 古希腊哲学研究
研究方向二 德国古典哲学研究
研究方向三 法国哲学研究
研究方向四 现当代西方哲学研究
4、逻辑学:*赵继伦、张萍
研究方向一 逻辑学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二 中国逻辑思想史
研究方向三 应用逻辑
5、伦理学:*崔秋锁、魏书胜
研究方向一 伦理学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二 西方伦理思想研究
研究方向三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研究方向四 应用伦理学
6、科学技术哲学:许志峰、陈质敏
研究方向一 科学方法论
研究方向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研究
研究方向三 科技与社会
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王景斌、宋海春
研究方向一 行政法理论与实务
研究方向二 中国宪法
8、刑法学:贾国发、高英彤、刘晓丽、李婧、刘亚娜
研究方向一 中国刑法学
研究方向二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研究方向三 国际刑法
9、民商法学:赵学云、胡悦、尹奎杰、宋彦军、张晓阳、赵晓芹
研究方向一 民法学
研究方向二 商法学
10、政治学理论:*赵连章、*柏维春、张顺、赵来文、杨弘
研究方向一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研究
研究方向二 比较政治学
研究方向三 国外政治思潮研究
11、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刘彤、张桂英
研究方向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12、中共党史:*田克勤、*孙堂厚、*李彩华、陈前
研究方向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二 当代中国史研究
研究方向三 中国政党与中国政治研究
13、国际政治:*刘彤、高英彤、赵来文、詹欣、王光厚
研究方向一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二 国际关系史研究
14、社会学:*胡海波、*赵继伦、*王晶、李鸿、丛晓波、张凤荣、单联成
研究方向一 社会学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二 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研究方向三 社会心理学
研究方向四 教育社会学
研究方向五 性别社会学
研究方向六 城市社区管理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田克勤、*孙堂厚、*李彩华、陈前
研究方向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
研究方向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6、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韩秋红、刘彤
研究方向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研究方向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
17、思想政治教育:*王平、康秀云、贺成立
研究方向一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研究方向二 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三 青年思想教育
18、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车广吉、纪良、杨秀莲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19、行政管理:*柏维春、张顺、马英林、刘桂芝、张喜红
研究方向一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二 公共政策研究
研究方向三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方向四 公共组织管理
注:姓名前加 * 号者为博士生导师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