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0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来印度真的比中国“强”哦(暴笑)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 10: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印度的阿琼坦克采用了低碳钢,低压火炮,与当代坦克有很大的不同,却与早期坦克概念相似,充分体现了哲学中的否定-否定原则,显示出印度设计师超前的眼光;反观中国的98,虽技术水平略高,但在设计思想上已经大大的落后了。
<br>
<br>
<br>
<br>
<br>
<br>  2 印度用过瑞士、英国、俄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的火炮,而中国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弹药都是自产,显然,印度炮兵比中国炮兵适应能力强。
<br>
<br>
<br>
<br>
<br>
<br>  3 印度设计了威风凛凛,用固定发射架,在地面发射的烈火导弹;而中国的DF-25,DF-31等导弹外形猥琐,且用汽车驮着,到处躲躲藏藏,远不如烈火有威慑力。
<br>
<br>
<br>
<br>
<br>
<br>  4 印度经常用飞机进行地面撞击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很可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比印度落后了不止一点点。
<br>
<br>
<br>
<br>
<br>
<br>  5 印度的LCA还没有定型就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机型,包括舰载型;中国的J-10都开始列装了都没有发展型的消息,说明中国发展的潜力不如印度。
<br>
<br>
<br>
<br>
<br>
<br>  6 印度多年前就开始设计中程空空导弹,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样品出现;中国不声不响的就弄出了一种主动弹。这说明印度的设计师严格认真,工作比中国扎实。
<br>
<br>
<br>
<br>
<br>
<br>  7 印度海军上面的武器都是俄国的,雷达和电子系统则来自欧美,因此印度海军官兵有很好的外语环境来学习外语;中国海军多用自造设备,主要是中文,不利于外语的学习。因此可以判断印度海军官兵的素质要高于中国。
<br>
<br>
<br>
<br>
<br>
<br>  8 印度在还不能设计常规潜艇的情况下就立项制造核潜艇,这种超前的思想世界领先,中国就不要来丢人了。
<br>
<br>
<br>
<br>
<br>
<br>  9 印度新型战舰可以做到完全隐形(你见过?),显然比中国只能雷达隐形的战舰高明一些。
<br>
<br>
<br>
<br>
<br>
<br>  10 印度已经公布了登月计划,并且要在中国之前,这充分的证明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条真理的正确性;反观中国,虽然在全世界首先提出该理论,但在运用上已经落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8-1 23:06:10 | 只看该作者
<p>:)</p><p>印度还是不错滴</p>
3#
发表于 2005-8-2 13:16:59 | 只看该作者
<p>1.阿穷的自产率我想就不用说了,远低于我国99式.</p><p>2.DF-31等是公路发射,机动性好,存活率高.</p><p>3.印LCA研究时间明显长于J-10,性能也值得怀疑</p>
4#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0:33:4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中印之间最大的差距在制度,这点我基本同意,但印度的“民主政治”并不见得比中国的中央集权统治好,至少在发展综合国力上,暂时还没有看到民主体制的优势。
5#
发表于 2005-8-9 09:36:57 | 只看该作者
印度人始终怀揣超过中国的伟大理想,并在一切场合生怕受到别人冷落,不知这种明显的战略不自信是民族性还是历史造就的
6#
发表于 2005-8-10 11:14:38 | 只看该作者
啊三,唉,宾馆门口经常见
7#
发表于 2005-8-10 21:40:45 | 只看该作者
<p>两三年前,我在网上看了这样一个帖子,转来大家看看吧</p><p>作者不详<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font></span>因公出差,同我服务的外国公司的同事和中方合资伙伴的拍档一起去了印度<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5</font></span>天,对印度留下了极深极深的印象。用公平的、不伤害第三世界兄弟感情的话说:我很不习惯印度。用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话说:印度太他妈次了。本来怕伤了阶级兄弟的感情,不想写出来让亲者痛,仇者快。后来朋友们都想听,说几遍后实在觉得太费事,干脆费一下事写出来省得以后说了。<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为公正起见,保证所述绝不加任何文学修饰,见过什么说什么,以免被人责备不公,但因为视角有限造成的以偏概全就难免了。顺便加句题外话,只说我所了解的东西,是我给自己定的做人的目标之一。因为爱胡吹大气、乱作结论、背后说人长短是我的短处,我想克服这个毛病。<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 </font></span>星期天<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安排去印度的旅行就不顺。不知是不是因为同他们打过仗的关系,中国没有一班到印度的直飞班机,只有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转。去一趟要花<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1 <br />2</font></span>小时以上。<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在吉隆坡机场就开始有不少印度人,满身酸臭<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font></span>本来以为是汗味,后来才知道另有原因,后面再讲<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font></span>。换票时完全没有排队这个概念,我站在一米线后,每来个印度人来都直接站在我前面,或者直接站在正办票的人身边。不过这不稀奇,我的同胞不具备这种素质的目前还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咱都习惯了。<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半夜<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3</font></span>点,下了飞机,来到大厅,几百人排成了两条队出关,大概因为时间太晚,只有两个柜台有工作人员,不过本来也只有三个柜台。长队曲曲弯弯,酸臭气扑鼻。蝙蝠在头顶上飞翔,人人困得不行。同行的老外凑近我悄悄说:&ldquo;我已经开始想念中国了。&rdquo;<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出门前到过印度的外国同事告诉我要做好思想准备,马特拉斯的机场将不同于我以往见过的任何一个机场,飞机差不多直接落到马路上,然后外面就是一千多张黑脸晃来晃去。我看倒没那么可怕,至少咱不能拿黑脸当个负面因素,那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概念,咱们大家都是兄弟嘛。<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去酒店路上往窗外看,看不到什么,后来几天事实证明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什么,因为根本就什么也没有。路上不少牛在睡觉,我想大家都知道牛在印度是神,是不能杀的。还有不少野狗,眼睛红红的,象是疯的,挺吓人。<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我去的<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Chennai</font></span>,中文要按音译不太好听。原来叫<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Madras - <br /></font></span>马特拉斯,印度第四大城市,离海不远。我们住了那城市里最贵的两家酒店之一,<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100</font></span>美元一夜,另加<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40</font></span>几美元什么什么税。后几天的经历证明外国人在这里是全面被宰的。印度人看见外国人,宰起来是全无心理负担的,谁让你们比我们富呢。心态同中国人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差不多。<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比如说这一百四十几美元一夜,在中国订房时说的是&ldquo;什么钱全算上,<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100</font></span>美元&rdquo;,到了这里酒店说&ldquo;什么全算&rdquo;意思也不是算上税,税是国家收的。很狡猾是吧。<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酒店房间里倒很有印度古色古香味道,用了很多大理石和厚厚的地毯。但银亮亮的水龙头拧开,自来水是淡黄的,带点沙子。第二天下午下雨,晚上的水就是深黄。床头有瓶装水可以用。听同事的劝,我刷牙也是用的瓶装水。基本原则是不让任何自来水进口,因为印度,或者至少是这个城市,没有上、下水系统。<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 </font></span>星期一<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早起出门坐车,开一小时到公司的工厂去,<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5</font></span>点下班后酒店,以后几天行程基本如此。<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一出大堂,酒店院子里全是破车,英国<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30</font></span>年代式样的圆头圆脑的轿车,由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造的<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font></span>当然喽,公司是国营的<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font></span>。我的英国同事看见这些车很高兴,说让他想起了童年。<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车走在街上,看见的街景可以说惨不忍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象道路、上下水、垃圾排放等等全象是英国人留的底子,似乎自从英国人走了以后他们自己就什么也没干过。市中心很小,几条街,同中国一个小县城规模差不多,平房多楼房少,楼房没有超过<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5 <br /><br /></font></span>层的。平房什么顶都有,草顶也不在少数。楼房是水泥块块堆的。路只有不多的几条是水泥或柏油的,离开主路就全是土路了。<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墙全只有肩高,上面画满了竞选的标语和竞选者头像。满地污水垃圾。<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路上全是人。在车站,百十号人能一直站到马路中间。基本上是民族服装。三分之一人不穿鞋,剩下三分之二的人有百分之九十穿的是夹大脚趾的拖鞋。<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路边有树,天还算蓝,比中国的大城市污染小。但路上的尾气味道重得要命,他们的车全是质量极差的。基本没进口车,他们的国产车嘛,夏利同它们比都是高档车了。车不算多,但所有的车都完全不讲交通秩序,所有的车都散开在路上任意地开,不分线,不分左右,有空当有钻进去。会车时一般是两车对开,直到最后一秒才各自转向让开。<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出了城区情况就更差了。连绵不断的平房,近一半是草顶。路边每隔<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5</font></span>米左右便是一堆垃圾,车开一小时,一直两边是垃圾。人就在垃圾上走,男人撒尿就转转身,背朝公路原地解决,女人撒尿也转转身,脸朝公路,蹲下解决,有的稍稍走两步,到墙边再蹲。<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可能是没普及教育的关系,看上去印度人好象完全没有卫生观念。举例说,路上有一滩雨水,一般人们是会绕一下的,这里的人就直接踩过去了,不管是光脚还是穿拖鞋的。<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路上不时的有牛,还有羊,还有狗。车要绕着走。刚才已经说了,车全是对开,就看谁胆大撑得住,谁就能占住车道。还经常有人横过马路,摩托带着人横过马路,牲口横过马路,没有斑马线,得哪过哪。<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郊外路上,大货车多了,这些车全装的是芯片控制的带音调的喇叭,还特响。想想看吧,耳边是不停的各种&ldquo;<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5353531</font></span>&rdquo;、&ldquo;<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612316</font></span>、<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612 <br /></font><font face="宋体, MS Song">316</font><span>&rdquo;</span><span>的高音,随着的是一辆辆货车飞驶而过,一把轮拐在你前面,将你别的刹车不止。然后在你前面不远处忽然一把轮斜飞到左面,亮出正前方一辆迎面而来的大卡车。&ldquo;耶稣的十字架呀!&rdquo;,同车老外惨叫着。在最后一秒钟,我们车的司机也是一把轮,把大卡车<span>让给了后边的车了。</span></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紧张,冷汗不止。<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得提提我们这位司机。老哥早上接我们,我们一看,穿衬衫、打领带、大裤衩、光脚板。见我们都盯着他,有点不好意思,钻回车套上了双夹脚趾拖鞋。不知道开车时他穿不穿鞋,他坐前边我们看不见。<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到了我们的按公司标准建造,全球一致化的工厂,同外面对比起来象是到了天堂一样。进去赶紧喝水,我们工厂自己有纯水站制纯净水。<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但在这全球标准的厂里,印度人仍顽强地保持着他们的民族习惯。比如说,衣着。办公室里的女士依旧穿着民族服装纱丽,裹得象个枕头样地坐在电脑前,我看见就忍不住想笑,真的感觉好古董。<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除了车间必须按安全标准着装外,厂区里的卫生、食堂等处员工全是民族服装。男人们裹着脏兮兮的床单一样的破布,蹲在地上除草;女人们穿着纱丽坐在地上洗菜。<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很快吃饭时间到了,下面讲讲印度的饭。<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一进食堂,扑面一股酸臭气。我来印度前听说他们只吃蔬菜,基本不吃肉,还以为是谣言,谁知真是不吃肉。午餐有两个咖哩蔬菜、两个汤、一大堆米饭、两张抛饼,以及酸乳酪和咸菜。闻着酸臭气,打来了饭菜,满腹狐疑地一一尝尝。两个咖哩蔬菜里咖哩浓得象粥,菜全被煮碎了,吃起来酸臭酸臭的;两个汤稀稀的,尝起来象海水一样,臭咸臭咸的;酸乳酪还行,但必须放很多糖,否则太酸;抛饼不错,象咸饼干。事实上老外们根本不吃这些饭,只吃两片饼充饥而已。我心里想着大家都是第三世界兄弟,又是作客,再者为了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壮着胆子开始吃起来。<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没吃两口,见印度人都用右手把菜和汤捞到饭上,用手拌好捏起来吃。觉得挺恶心的。我知道我这想法不对,可我生理上确实觉得挺恶心的。<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同行的中方同事,骂骂咧咧、对对付付地吃。<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又过了两天才知道,原来印度人身上那种酸臭味,就是吃这些咖哩菜吃出来的。我吃了三天后,在印度闷热的天气里,出的汗也变成了酸臭味。用我同事的话讲,他回美国两星期后,洗澡时还能闻见自己身上的印度味道。<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菜没敢怎么吃,吃了一堆干饭,下午<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3</font></span>点就饿了。怨不得印度兄弟人人都吃那么一大堆饭呢,没肉不顶时候呀。<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下班回酒店,又经历了一番公路惊魂。到酒店晚上吃西餐还行。吃完了想出去遛遛,走到酒店门口没敢出去。我不是那种很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出去旅游、到国外出差,到哪里都是到处乱钻,但在这个城市我切实地感觉晚上出去对我会有危险,而外面看不出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冒险出去。回来的路上我仔细地找了,没有英文的书店,没酒吧和其它娱乐,没有特色的市场,只有满足人基本生存需要的一些小铺子。街上没什么可逛的,满街又都是开法那么可怕的车子,算了吧。<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回到酒店打开电视,<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40</font></span>个台里有二十七、八个是那种一男一女载歌载舞的东西,听起来调全一样,长得甚至都差不多,男的卷毛留小胡子,女的巨大的眼睛胖极了的腰,打情骂俏,恩恩爱爱。无聊至及,只好睡觉。<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 </font></span>星期二<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font></span>早上上班,又重看了一遍街景,还是没找到任何感兴趣的东西。没肯德基、麦当劳或任何其它洋快餐。问同事老外,他们说在印度他们只有在酒店吃西餐,尝过印度人做的自称是汉堡包的一种东西,没法吃,即使他们有心想尝尝印度风味菜,也没有胆量在街上的饭馆里吃用印度的水烹调出来的东西,不管饭馆有多高档。<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br /><br /><br /></font></span>除了找饭馆,还特别找了一下与有计算机有关的店铺或是广告,因为媒体上总是吹印度软件业如何牛,软件工程师如何多。结果是,没有在街上看到过任何与计算计有关的东西,东西指店铺、广告、标识等等,什么也没有。我不相信在这种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地方能出多少计算机专家。我想会不会是因为印度被英国殖民很久,所以西方文化里对它较多认同,计算机方面同它交往较多的缘故。<span><font face="宋体, MS Song"> </font><br /><br /></span></p>
8#
发表于 2005-8-10 21:41:2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2">举个例子,我服务的公司是个美国公司,对中国国情还不了解,一次它要在中国做市场调查,因为不相信中国有合格的市场调查公司,就请了合作较多的一家欧洲调查公司。欧洲的公司当然没能力在中国做调查,一听是中国心想,中国,那是亚洲嘛。亚洲,那是印度的地方啊。就把活儿转包给一家印度公司。印度公司一想,中国,那是香港啊。就把活儿转包给一家香港公司。香港人是知道中国的,又把活儿转包给大陆一个很有名的市场调查公司。所以在我去旁听的时候,见到了杂七杂八的一堆人。钱是大家赚,活儿是中国人干。最后的报告是欧洲人交的,内容是中国人做的。</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我才不相信印度那种没普及教育、国力低下、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地方能出多少计算机人才。他们只是因为被殖民久了,西方都知道他们,以及他们都能讲英语才给世界留下这么个印象:印度计算机工业发达,计算机人才多。他们只是会</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 <br /><br />how</font>而已。同时,不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how</font>,这一点是中国的致命缺点。象上面的例子讲的,香港人也是因为被殖民时间长,西方较了解他们,加以他们英文普及,较会</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 <br />how</font>,所以好同西方打交道。</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回到看街景这个题目上来,没有快餐,没有与计算机有关的,没有百货商场或超市,没有酒吧、舞厅、游乐园等娱乐场所,看来晚上只好呆酒店里了。路上倒是有不少庙,印度教的,不大,挺破,神像是陶瓷的,好象全是个长大象鼻子的,不象我想的是摆满了四只胳膊的湿婆神以及其他</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 <br /><br /></font>只胳膊的什么神。庙不能进,不许照相。</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今天已是第三次由穿衬衫打领带穿短裤打赤脚的老哥带我们上路了,仍然害怕得不行。在印度厂工作的英国同事告诉我们,去年公司送一批印度经理级的工程师到英国培训顺便拿国际驾照,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行车道这个概念,在路上随便晃。也难怪,他们没受过这种教育。考试结果一半人的评语是&ldquo;此人不适合驾车上路&rdquo;,可这批人在印度都是天天开车的!</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中午吃饭时间又到了,一进食堂,闻到那比人身上味道加倍浓烈的酸臭气,中方员工不由一阵国骂出口。今天他们决定不吃菜了,吃自己带的咸菜。我硬着头皮又来了一整份,锻炼适应能力嘛。</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听印度人自己讲,之所以只吃素菜是因为教派太多,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印度教本身就有几十个派别,每个派别禁吃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在工厂里要做人人都能吃的东西就只有蔬菜了。但西方的同事讲,他们在家里也是很少吃肉的。了解不多,不敢做结论。</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晚上去家韩国馆子。印度有现代汽车的一个厂,韩国人自己开了个饭馆,好吃,味道正。</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从酒店要车去韩国馆子时又发现了点有意思的事,印度人是点头不算摇头算的。我说:&ldquo;我晚上要租车。&rdquo;印度人摇着头在本上记。我以为他没听懂,说:&ldquo;是今天晚上租车出去。&rdquo;他还摇头。我说:&ldquo;</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 <br /><br /></font>点钟。&rdquo;仍旧可恶地摇头。我就问:&ldquo;你听得懂吗?&rdquo;他摇着头说:&ldquo;当然。&rdquo;这我才觉出来他们的习惯和我们是不一样的。</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吃完饭给中国打电话,因为电信局的人罢工打不通。这里打到中国每分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美元,还时通时不通。洗澡水因为下雨变成了深黄色,没敢洗,难受。只能睡觉。</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 </font>星期三</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今天一切照旧。咬牙忍着,等着回中国。同行的中方的老同志,当过兵打过仗,在穷山沟里的工厂干过,也摇着头说:&ldquo;我呀算是忍耐能力挺强的了,可这鬼地方真他妈适应不了。以后我手下谁敢不听话就叫他上印度开办事处来。&rdquo;</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也确实是,这地方脏,没关系,又不是没在脏地方呆过;人不文明,有怪味,没关系,非洲不也是这样吗;穷,没的玩,那就忍着,反正几天就过去了;但没有电话</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font>罢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没有互联网,感觉人象被埋起来了。而且这地方没水喝,没水用,没东西吃,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受不了的。当天晚上吃的一吨饭更使我对这个地方倍加厌恶。</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是这样的,中方同事发现酒店里有个中餐厅,而且居然还是个四川馆子,兴高采烈地请我们去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点去,发现中餐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点半才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印度餐厅很多是这样,不知是不是同宗教有关</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好容易等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点半,走进去,却闻到一股咖哩味,马上告诉侍者:&ldquo;把餐具全洗干净,做的东西不许放咖哩,绝对不许放。&rdquo;侍者摇着头表示同意</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font>看人摇头称是总是感到很别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然后问侍者:&ldquo;厨子是中国来的吗?&rdquo;答曰:&ldquo;是马来西亚人。&rdquo;再问:&ldquo;会汉语吗?&rdquo;答曰:&ldquo;只会英语。&rdquo;心里顿时凉了半截。</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菜谱拿来,全是英文,上写:中国炒肉、四川炒鸡、四川鱼、中国蔬菜等等,不由得对同桌说:&ldquo;估计这回这中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an</font>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an</font>读四声,北京话,意为完蛋了</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font>&rdquo;只得点了四盘菜。</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等菜时让侍者拿来几种啤酒尝尝,全是印度国产的,没有国际知名品牌。打开一喝,没有一种能入口。想想也是,自来水那样酒能好到那里去。</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菜来了一看,果然完蛋了。中国肉是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什么配料全没有;四川鸡是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什么配料全没有;四川鱼是咸鱼,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什么配料全没有;最可恨的是中国蔬菜,是洋葱煮熟后下锅过油,加酱油再勾芡,别的什么配料全没有。什么时候洋葱成中国蔬菜了。所有菜全煮得稀烂,为了用手拌饭方便。&ldquo;就他妈差加咖哩了。&rdquo;我心里骂着,对对付付吃。</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吃了两口心里郁闷,让侍者上米饭,赶紧吃完了事。见侍者一人面前放了个大盘子,拿一盆饭开始往盘子里盛</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br /></font>又要吃拌饭!我大喊一声住手,同他说,请给每人拿一个碗。&ldquo;屋俺</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br /></font>碗,圆的,小的那种。你别管我们干什么用。把这大盘子拿回去。&rdquo;最后侍者虽然不懂为什么吃饭不用盘子要用碗,但还是给我们拿了。中方的同事们长出了一口气:&ldquo;小同啊,可谢谢你了,要不还得拿盘子吃饭。&rdquo;</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都吃完了也没吃饱,于是我把侍者叫来,告诉他,他可以把这些菜称作任何东西,就是不能叫它们中国菜。</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ldquo;这些全是垃圾。&rdquo;我同他说:&ldquo;现在请你们那个马来中国厨子给我们炒个鸡蛋吃。只要用油炒,不要西式的做法,什么单面煎、双面煎、蛋饼,全不要,只要用油炒就好。&rdquo;</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ldquo;那好,&rdquo;他彬彬有礼地摇着头说:&ldquo;您要单面煎还是双面煎?&rdquo;</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 </font>星期四</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最后一天,同英国同事聊了聊,知道了一点印度的风俗人情。</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直到今天,印度还保留着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吠舍即</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untouchable, <br /></font>即贱民。贱民是没有姓的,他们的名字是一串长得可怕的字母,前面还加上他们父亲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借以表出他的家族。有些贱民信了天主教后起了</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M <br />artin, Jeffrey</font>之类的教名作为名字,原来的名字就作为姓了。所以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印度人的出身。</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目前印度还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以上的父母包办婚姻,而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以上的人觉得这样很好。他们一般是男孩家长给自己儿子登广告,介绍情况。女方家长就看报纸找女婿,觉得合适就把女儿的情况写信寄过去。男孩家长从来信中挑三个给儿子看,儿子可以挑其中一个,也可以全挑来进行相亲。经过拜见女方亲属,同女孩谈话,合适后一般一次就可定下亲事。</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和中国不一样的是,印度由女方准备彩礼。有时女方先嫁过去,因为家境变化付不出彩礼了,男方有时就会杀妻。我的同事在印度两年,从报上读到</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 <br /></font>次这样的杀妻案件。杀妻虽然是犯罪,但一般都策划很好,由男方亲戚什么的动手,加上社会舆论并不谴责,所以一般惩罚都不是很重。</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同印度员工聊天,他们对中国知道得和我们对印度知道得一样少,但他们很爱看中国功夫片,喜爱成龙。他们告诉我,不仅女人在额头点痣,信印度教的人不分男女全要点,从点的不同图案就可看出他</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她的派别。我曾见过有的人额上的图案看上去相当野蛮。</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还没有谈印度的女人,人们都有个印象以为印度女人很漂亮,去年世界小姐不是印度的嘛。但至少我不这样以为,我是个走路很爱东张西望的人,在那里几天,从没见到什么吸引人的美女。可能是因为穷的关系,宗教的关系,限制了人们打扮吧,我不太肯定。印度裔世界小姐,那是包装出来的,多么虚伪做作!老外看不出名堂来,咱们还能不懂。</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br /></font>我的采购部同事同印度采购部同事出去参观工厂,路上印度同事找了饭馆请他吃饭。想想印度的水,他只好称胃病犯了,躲过这一劫。</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br /></font>晚上终于要走了,上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飞机,见到华族空姐白白的皮肤,甜甜的笑,还有她们不太熟练但发音纯正的中国话,再从她们手中接过一杯可口可乐和两支羊肉串,感觉完全就象上了天堂一样。</font><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r /><br /><br /><br /></font></p><!--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归来的D 在 2005-08-10 21:43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9#
 楼主| 发表于 2005-8-11 09:13:2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认同这句评语:印度太他妈次了\r<br>工作关系,有个哥们被派到印度,回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完了邀约一起出来吃大餐喝茶,喝茶的时候哥们嘴里蹦出那么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连续1个月不洗澡还是没有当地人脏。(工作关系要溶入当地社会)
zhoukaife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05-8-14 13:08: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6 03: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