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点2: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
(1)宗教压迫和宗教剥削已经不复存在。在以往的阶级社会里,许多宗教都作为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在宗教组织内部也存在着等级压迫。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随着阶级压迫的消失,宗教的社会压迫作用已被彻底废除,同时宗教内部的剥削和压迫也会逐渐被取消。
(2)宗教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已经消失。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意识形态,与有神论的宗教教义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宗教不可能像过去的阶级社会那样,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
(3)办教的宗旨和目的已发生了变位化。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了新的办教宗旨,即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爱国人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反帝爱国、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4)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更加突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为社会的自愿组织机构,在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安定团结的作用。同时许多宗教组织还通过各种途径,起到了扶贫济弱、救危解难的作用,这都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团结进步。
知识点3: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用的二重性
(1)宗教的积极作用。宗教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文化事业与国际交往。
(2)宗教的消极作用。宗教和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立的思想意识,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宣传是不利的;同时,宗教问题也可能影响到民族团结,给民族团结带来消极影响;宗教也不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知识点4: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态度。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宣布宗教是私人的事情”,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中阐明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宗教问题的一个总原则;
其次,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取消宗教。马克思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用“左”的办法来对待宗教问题。
再次,在国家中彻底实现宗教信仰自由;
最后,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无神论宣传。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反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反对外国的宗教干涉和控制。
第十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本章概述:政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在目前的180多个民族国家中,不存在或不允许存在政党活动的国家不足20个。各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根源于不同类型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研究政党与政党制度,是理解近现代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也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本章主要对“政党”的辞源考释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关于政党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党、政治的特征、分类、功能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基本特征、地位和作用、类型等基础知识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第一节 政党的概念
本节概述:在西方国家里,政党制度同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构成代议民主制的三大支柱;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党制度是其整个政治制度的核心。因此,要了解政党制度的内容,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党。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党以及政党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功能。
知识点1:西方学者关于“政党”的基本观点
由于现实中的政党及政党政治的形式多种多样,关于政党的定义也各不相同。西方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为政党下过许多定义。
(1)政党是为选举(竞选)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2)政党是为了谋求官职,或是为取得权力和控制政府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3)政党是这样一种组织,它通常是通过它所指出的候选人担当公职,以达到控制政府机构之目的。政党有很多形式:提供担任政府职务的人员;组织这些人员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以及在个人与政府之间起桥梁作用。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党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从政党的阶级实质角度,结合政党的组织和活动内容,对政党做了全面和深入的阐述。
(1)列宁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
(2)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毛**提出:“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定义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知识点4:政党的特征
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
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这个特殊的政治团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
第二,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从词源上看,是从拉丁文词根pars转化而来,主要含义是“一部分”。政党是由阶级、阶层、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建立政党是为了进行有成效的政治活动。政党要发挥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将全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即政见,规定了政党的基本政治目标。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政治纲领,这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特点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政党只有掌握了政权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它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政党这五个方面的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党虽然具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形式,但都具备这些基本的特征。
知识点5:政党的分类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政党以及政党政治这种比较普遍而又复杂的政治现象,许多学者试图对政党进行分类。
第一,以政党的本质属性为依据,以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将其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第二,以政党是否掌握政权为标准,将其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反对党、在野党。
第三,以政党的法律地位为标准,将其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在个别国家还有“半合法政党”。
第四,根据政党的活动范围,将其分为跨国政党联盟、国内政党和地区性政党。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分类标准,西方学者还以意识形态倾向为依据,将政党区分为极左翼、左翼、中间、右翼和极右翼或激进党派和保守党派。
上述对政党进行的分类,各自有不同的角度,彼此并不互相排斥。
知识点6:政党的功能
政党是当代世界最普遍、最重要的政治现象。因为政党的活动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党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资产阶级政党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党。政党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取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部分群众的支持。
大多数政党都在努力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而且对于先进的政党来说,完全可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力量。群众是政党生存的基础,如果政党脱离群众,就必然会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
资产阶级政党争取群众的目的在于争取选票和对其纲领与政策的支持。因此,为了选举获胜、执掌政权,它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争取群众也是它的一项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同盟者的重要性。
第二,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的统治。政党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它会在集中阶级意志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在维护其阶级利益及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这点上是一致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其政党的作用就是反映本阶级的利益和意愿,制定自己的纲领政策。通过竞选活动来验证一个政党能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整个阶级的意志。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各种矛盾。为了发展生产力,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要形成统一的意志。无产阶级政党在集中人民意志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就是集中人民意志的过程。
第三,行使国家权力。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在西方国家,政权机构通常都是由政党组织的。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党对社会的领导通常是通过国家机构来实现的。党对各类国家机关的领导是国家机关正确执行其职能的根本保证。因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性政党政治不同,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机关起着领导、监督和保证作用。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本节概述: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进行社会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本节就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基本特征,包括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类型作了详尽的解释。
知识点1: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政党最早产生于封建社会后期英国议会中资产阶级代表与封建贵族之间的政治斗争。近代意义的政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民主制度建立之后出现的。
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使政党现象和政党政治逐渐演化成各国的宪法性惯例,政党政治逐步被纳入立法范围。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作为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政府与公民的纽带,在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世纪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政党政治也处在危机之中。“二战”以后,传统的代议制经过调整得到继续的生存和发展。
知识点2: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标榜“超阶级性”。资产阶级政党以“全民党”自称,它有意模糊自己的阶级性质以获取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支持。
第二,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权是所有政党的直接目标。在代议民主制中,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参加选举是政党合法取得政权的唯一手段。
第三,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结构有着核心领导圈的内部集权和普通党员纪律松散并存的特点。在西方国家,党的组织对每一个公民开放。
第四,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以党内派系斗争的方式协调党内各集团间的利益和权力之争。
第五,资产阶级政党奉行“公平竞争”原则。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是多党竞争的政党政治。在理论上,符合资本主义**原则的基本精神;在现实政治中,它表明了资本主义政治所具有的竞争、反对与妥协、宽容相结合的特点。
知识点3: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党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政党具体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
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政党制度既是选举制和议会制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也是两者运行的方式和动力,政党的活动和功能也主要体现于竞选过程和议会的党团活动中。
同时,政党政治是政治民主的标志。政党不仅是传递民意的渠道、公众参政的工具,竞争性政党政治的外在形式和“合法反对、公平竞争”的活动原则,也是西方社会公平、自由、民主的象征。
第二,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西方国家的宪法普遍确认以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作为民主的保障。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抑制集权倾向,但也难免会造成效率的损失。政党选举获胜,组织政府。总统制下,总统是当然的执政党领袖。议会制下,多数党党魁组阁。政党弥补了权力分立中的沟壑,架起了权力分立的三个机构间沟通的桥梁,不至于使宪法上的制约和平衡原则把政治系统弄得支离破碎。
第三,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西方民主制度在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后,能不断调整、重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并能保证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政党政治在西方社会中所起到的适时调整功能有关的。
知识点4: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就是资产阶级政党通过议会选举和总统竞选,各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政或单独执政,以实现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从政党数目,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等方面综合考察,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1、两党制
两党制的概念:
所谓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两党制的类型:
两党制最初产生于英国,后传入英国的殖民地和受英国影响较深的国家。在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有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两种典型。
两党制的特点:
英、美两党制都是与本国具体的政治制度相协调并具有本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但作为两党制又具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
第二,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
第三,两党制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
当代两党制的新变化:
第一,政党的阶级基础日益趋向一致。
第二,两党政策与立法思想的趋同。
2、多党制
多党制的概念:
所谓多党制,就是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是党派林立的内在原因。
多党制的类型:
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因政党结构的差异执政方式亦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3、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一党制的要害,是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党制类型主要有:
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和民族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本节概述: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治权力,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本节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的解释来增强了解。
知识点1: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建立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由自发斗争上升为自觉斗争的产物,是一种自觉行为。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成熟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知识点2: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
第四,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第五,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知识点3: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在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而“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工具;一个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有任何巩固的和发展的无产阶级专政。”
2、党的领导的具体方式
共产党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3、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要保证党的领导的有效、正确与长久,作为唯一执政党的共产党必须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根据社会主义各国的历史实践,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是实行党政分开。党政分开主要涉及的是党和政的关系问题,作为执政党,要把自己的纲领政策通过政权来实施。
知识点4: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但是,体现这种内容的形式——政党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却不是整齐划一的。
中国***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如下几个特点: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中国***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领导与合作的统一。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相适应,反映和代表各族各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它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