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厦门大学世界经济博士生培养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8 12:4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专业:世界经济(2)
      专业代码:020105(南洋研究院)
       
      一、培养目标
      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通晓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当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和理论动态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历史和现实问题。
       
      二、研究方向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本方向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内容、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本方向的特点是联系实际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导师:
      庄宗明教授。
      2.欧洲经济与金融。本方向主要研究欧盟的货币一体化和欧元的运作、趋势及前景;本方向特色是欧元问题的研究属国内前沿地位的研究。对我国拓展对欧经贸关系意义重大。导师:陈亚温教授。
      3.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南北经济关系问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比较研究,本研究方向既把发展中国家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又进行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以及特定领域和部门的比较研究。第二,强调学科的建设,而不是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基本情况的了解和研究。本研究方向始终把发展经济学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因此,始终密切注意国际上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第三,密切联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现实服务。第四,本研究方向十分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它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着重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有利于加深对世界经济总体的研究,促进我国发展经济学这重要学科领域的发展。此外,中国本身也是发展中国家,加深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研究,直接有利于我国借鉴他国的发展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现实与理论研究对我国的改革与开放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导师:廖少廉教授。
      4.亚太经济与金融。借鉴和运用当代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及其方法,对亚太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和综合研究,探索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亚太经济与金融的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本方向的研究特色:(1)运用当代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的理论及其方法,对亚太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2)跟踪亚太经济与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选择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3)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同时又以教学实践促进学科研究。本方向的意义:本研究方向对研究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选择,培养世界经济和亚太经济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导师:王勤研究员。
       
      三、学习年限:
      一般3~4年(可选范围为3~6年)。
       
      四、学分要求:
      共 20 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 学分,专业学位课:10 学分,选修课:4 学分。
      研究与社会实践:2学分。
       
      五、课程设置(不包括公共学位课)
       
       
            序号课 程 名 称课程 类型学分开课 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是否双 语教学任课教师 (职称)
            1高级宏观经济学(Ⅱ)专业学位课31或23/60院统开课程
            2高级微观经济学(Ⅱ)专业学位课31或23/60院统开课程
            3世界经济前沿专题研究[1]专业学位课213/60庄宗明教授、陈亚温教授、廖少廉教授、王勤教授
            4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2]专业学位课223/60庄宗明教授
            5国际经济与金融[2]专业学位课223/60陈亚温教授
            6发展经济学研究[2]专业学位课223/60双语廖少廉教授
            7亚太经济研究[2]专业学位课223/60王勤教授
            8国际投资理论与政策选修课223/54庄宗明教授
            9欧洲经济与金融选修课223/54陈亚温教授
            10南北经济关系研究选修课223/54双语廖少廉教授
            11东南亚经济与金融选修课223/54王勤教授
            12经济博弈论选修课223/60院统开课
            13高级计量经济学选修课2院统开课
            14经济思想史选修课213/60院统开课
            15经济学方法论选修课2院统开课
            16研究与社会实践

       
      注:[1]:为本专业所有博士生学位必修课,一个导师1个专题,共4个专题,每个专题4~5周(16~20节)。
      [2]:为每个博士生导师为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所开专业学位课。
      另外《数理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为硕士课程,凡未修过该课程的博士生应当补休并一同参加考试,但不计算学分。
       
      六、社会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
      1.学生任选听经济学系列讲座10次,计1学分。
      2.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学术研究,计1学分。
      
      七、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工具、方法和论文写作规范;
      2.在公开发行的刊物(有CN号的)发表论文5篇以上(每篇3000字以上),其中至少2篇在校研究生院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至少3篇(必须包含核心刊物发表的2篇)
      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密切相关。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学科综合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进行。选题必须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选题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并经导师组审核同意。
      期中论文检查:两次中期检查,第一次在开题后一年内(第四学期末)进行,由博士生汇报论文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导师提出解决办法和指导意见,导师组审核是否同意继续正常进行;第二次在第六学期末进行,形式与第一次相同,导师必须明确提出论文进度是否正常,能否按时完成,质量是否有保证。四年正常毕业的博士生必须在第七学期末基本完成论文并提出预答辩申请,导师组或教研室在第八学期开学2个月内组织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过关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指送审,聘请校外专家等)。
      学术水平和创新性:博士学位论文应达到国内同类课题的前沿水平,具体要求是内容新颖,方法科学,文献综述全面、简洁、准确,逻辑结构严谨,并至少有2个以上创新点。
       
      九、学科综合考试要求:
      时间:第3学期开学一个月后进行。
      方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分数各占50%。
      内容:学位课、选修课的内容和本专业基础知识,最新世界经济动态与理论前沿。
      标准及考试形式:
      1.口试以抽签方式取得题目,每人2~3题,时间30分钟左右。
      2.笔试时间3小时,闭卷。
      3.评分标准为:90分(含90分,下同)以上为优;90分以下~80分以上为良;
      80分以下~70分以上为中; 70分以下~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十、专业学位课程简介
      (一)
      课程名称:世界经济前沿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Frontier of World Economy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考试方式:讨论发言与课程论文各一半
      内容提要:这门课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一个专题,分别由4个博导开设。四个部分包括: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研究(庄宗明),这部分主要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2.国际经济与金融(陈亚温),这部分专题题目是《欧盟的货币一体化与欧元的运行》。各部分主要有(1)欧盟货币一体化的背景条件;(2)从欧共体(EEC)到欧盟(EU)货币一体化的深入发展;(3)欧元诞生后的走势及原因分析;(4)欧元运行的经济效应。
      3.南北经济关系问题研究(廖少廉),这部分主要涉及南北经济关系的新动向,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对南北经济关系的影响。
      4.亚太经济问题研究(王勤),这部分主要讨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亚太经济的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
      1.保罗·克鲁格曼,第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庄宗明主编《世界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亚温、李双《欧元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陈亚温、林东海《欧元续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陈亚温《论欧元的汇价变化及原因》,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
      6.陈亚温、胡勇《论欧元之现金正式流通以来的货币效应》,2003年第2期;
      7.陈亚温、胡勇《论欧元与美元的国际货币竞争》,2003年第5期;
      8.Bergsten, C.F. The Euro Versus the Dollan: will there Be for
      Dominance?[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4, 2002;
      9. Philipp Hartmarn, Otrmar Is sing, 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the
      Euro[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4,2002.
      10.Robert Lawrence, "Regionalism, Multilateralism, and Deeper
      Integr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二)
      课程名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英文名称: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考试方式:讨论发言、课程论文各一半
      内容提要:
      本课程阐述、讨论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阐述和讨论、研究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分工、世界产业结构、世界经济增长、世界GDP总量及世界总产出在国际间的分配的影响;阐述、讨论和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秩序、世界市场运行的自有规律。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及至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影响。
      本课程的更深层次和更切入实际的讨论和研究内容是通过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问题的新变化及其趋势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教材:
      1. 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萨德卡;《全球化经济学》(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保罗·克鲁格曼,第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参考书目:
      1.John Williamson and Chris Milner: The World Economy, Th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9.
      2.池元吉主编《世界经济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庄宗明主编《世界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宋新宁、陈岳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编《世界经济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三)
      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与金融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Finance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考试方式:论文与Seminar相结合
      内容提要:
      本课程旨在论述国际经济与金融的主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它涵盖了国际经济学与世界经济的精要内容。具体包括:经济、金融全球化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从GATT至WTO的演进与发展;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竞争;全球资本市场的运行与监控;汇率理论与外汇市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总之,本课程对重要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国际经济理论进行评介,对国际经济、金融实际进行述评、比较与分析。
      教材:
      [美]保罗?克鲁格曼,第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书目:
      1.[英]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2.易纲、张磊《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美]爱德华?尚《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出店,1989年版;
      4.陈亚温、林东海《欧元续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G.Ggandolfo,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Open Economy Macro, Economics
      study edition,Springer-Verlay Gmbhf co.kg..2002.
      6.Dona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th edition,2003;
      7.Barry Eichengreen, Financial Crisis and What to do about Them, Oxford
      univ,2003.
       
      (四)
      课程名称:发展经济学研究
      英文名称:Development Economics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考试方式:报告、论文写作
      内容提要: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动向和特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等。
      参考书目:
      1. Dwight Perkins, Steven Radelet, etc.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5th
      edition) Norton & Company, 2001.
      2. Kaushik Basu, "Analytic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e Less Developed
      Economy Revisited", The MIT Press, 2000.
      3.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 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第二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五)
      课程名称:亚太经济研究
      英文名称:Asia and Pacific Economy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考试方式:报告、论文写作
      内容提要:
      介绍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及其方法,简述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历史过程,分析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机制,探索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亚太经济的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
      1.张文祥著:《亚太经济研究》,海洋出版社,2000年版;
      2.陆建人著:《90年代的亚太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蔡鹏鸿等著:《面向未来的亚太经济合作》,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勤等著:《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新格局》,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3-26 16:23: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1-4 16:4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1-6 09:5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06:0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