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6 21: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设立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1.辽宁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的历史沿革

辽宁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的前身韩国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5月,以开展韩国、朝鲜及东北亚研究,促进辽宁大学与韩国各界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发展中韩、中朝友好合作关系为主要任务,致力于通过学术研究和友好交往,提高辽宁大学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的水平,为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国际影响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韩国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发展同韩国、朝鲜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同韩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朝鲜社会科学者联合会、韩国庆熙大学等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先后举办了“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21世纪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环渤海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21世纪精神文化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安重根与东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来自韩国、朝鲜、日本、俄罗斯、蒙古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著名学者应邀出席,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果。尤其是朝鲜、韩国学者的共同与会成为辽宁大学举办这些国际学术会议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2005年8月,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承办了第六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具体以经济、社会、哲学、历史和现代文化等五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将中国的韩国学(Korean Studies)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和新的发展阶段。此后,这一系列会议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举行。

2.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

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坚持以多种出版方式展示国内外韩国学(Korean Studies)的学术成果。韩国研究中心从1994年开始创办《韩国研究论丛》,该刊以研究韩国、借鉴韩国为宗旨,同时兼顾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学术问题,受到中韩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韩国驻中国前大使黄秉泰、韩国高丽大学前校长、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峻烨先生等中外著名人士和众多学者都曾在此发表过文章、贺词等。

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中心拥有约100平方米的研究空间和资料室,以及近5千余册各类图书和相应资料。中心曾聘有各类研究人员25-30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朝鲜半岛综合问题研究、朝鲜半岛经济研究、朝鲜半岛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朝鲜半岛社会研究、朝鲜半岛现代历史研究、朝鲜半岛哲学研究、朝鲜半岛语言文学研究。其中以经济问题和综合问题研究为重点。

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成立近二十年来,不仅有自己的学术文集,而且在国内外出版了《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韩国经济概论》、《我看韩国》等专著、译著1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国经济改革与中韩经济关系》、《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市场、计划与政府》、《简析新世纪初朝鲜的经济调整政策》、《韩国金融危机探讨》、《韩国经济腾飞的文化动力探源》等论文约百余篇。

尤其是由程伟、张东明主编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一书,基本奠定了国内朝鲜·韩国学研究的综合性领域与范围的框架。

3. 国内专门研究朝鲜·韩国研究问题的机构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朝鲜·韩国问题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辽、吉、京、沪、鲁、浙、粤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均以政治、历史、文学、语言等为主。吉林大学的东北亚研究院朝鲜·韩国研究所的研究有一定的综合性、延边大学的研究力量也比较全面,但经济领域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而其他地区未有以经济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及机构。因此,以经济问题为核心的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的研究特色非常突出。

4.更名(增名)的主要原因

随着国内对朝鲜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同时,也为了便于同朝鲜方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许多研究机构在名称上已开始将朝鲜与韩国并列,以两个牌子、一套研究人员的方式进行运作。

这也是与朝鲜进行学术交流时,朝鲜方面能够接受的必要条件。

因此,作为与朝鲜相邻的辽宁省重点高校辽宁大学也应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与时俱进,在现有的“韩国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将名称更名(增加)为“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人员及运作方式等均不加以改变,主要是便于同朝鲜开展全方位的学术交流,为政府决策服务。

5.研究中心的现状、特色与优势

(1)研究内容重点突出且覆盖较为全面,重点学科支撑、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相结合。中心将依托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拥有的全国重点学科世界经济、省级重点学科国际政治以及特色学科韩国学专业,依托经济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及其他有关学院的有关经济、历史、哲学、社会等学科,在形成“中心”研究领域全面性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中心在朝鲜半岛经济问题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同时,逐步加强在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问题上的研究地位,以及、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2)领军人物在国内东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心名誉主任之一的辽宁大学前校长冯玉忠先生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是国内外公认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心名誉主任之一的韩国 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俊烨先生在韩国是颇受国民尊敬的著名学者,多年来为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曾被中国教育部评为有贡献的外国著名人士。中心主任张东明是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朝鲜韩国问题专家,目前任韩国东北亚经济学会副会长、韩中社会科学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3)研究人员科研能力强,研究涉及的领域比较全面。中心依托的国际关系学院不仅有国家重点学科世界经济、省重点学科国际政治、而且有国内仅有的韩国学系;同时,依托的经济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等一批关注、研究朝鲜、韩国问题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那些曾经以各种方式公派到韩国进行访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都是构成本中心强大的科研团队的主要成员。

同时,如前所阐,与本中心有着众多学术交流的韩国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也是本中心研究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际学术交流广泛,合作成果丰硕。韩国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发展同韩国、朝鲜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同韩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朝鲜社会科学者联合会、韩国庆熙大学等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先后举办了“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21世纪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环渤海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21世纪精神文化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安重根与东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来自韩国、朝鲜、日本、俄罗斯、蒙古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著名学者应邀出席,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果。尤其是朝鲜、韩国学者的共同与会成为辽宁大学举办这些国际学术会议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2005年8月,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承办了第六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具体以经济、社会、哲学、历史和现代文化等五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将中国的韩国学(Korean Studies)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和新的发展阶段。此后,这一系列会议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举行。

(5)研究成果突出,拥有中心自己的学术文集。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坚持以多种出版方式展示国内外韩国学(Korean Studies)的学术成果。韩国研究中心从1994年开始创办《韩国研究论丛》,该刊以研究韩国、借鉴韩国为宗旨,同时兼顾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学术问题,受到中韩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韩国前总统金大中、韩国驻中国前大使黄秉泰、韩国高丽大学前校长、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金峻烨先生等中外著名人士和众多学者都曾在此发表过文章、贺词等。

辽宁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成立近二十年来,不仅有自己的学术文集——《韩国研究论丛》,而且在国内外出版了《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韩国经济概论》、《我看韩国》等专著、译著1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国经济改革与中韩经济关系》、《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市场、计划与政府》、《简析新世纪初朝鲜的经济调整政策》、《韩国金融危机探讨》、《韩国经济腾飞的文化动力探源》等论文约百余篇。

尤其是由程伟、张东明主编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一书,基本奠定了国内朝鲜·韩国学研究的综合性领域与范围的框架。

(6)研究辅助人员。中心目前拥有若干名自己的研究辅助人员,主要由研究生组成,并已于2010年争取到了韩国政府资助韩国学研究的专项研究生奖学金。在每年获得韩国乐天奖学财团的本科生中也可挑选部分优秀的、关注朝鲜半岛问题的本科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这些研究项目辅助人员在资料收集、课题研究辅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辽宁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提高辽宁大学及辽宁省在国内朝鲜半岛研究问题上的学术地位

无论对中央还是地方政府而言,朝鲜半岛目前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在朝鲜半岛问题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年,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这一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得以突显。

辽宁大学的朝鲜半岛研究在国内一直有一席之地,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作为地理上与朝鲜相邻的辽宁省,朝鲜半岛问题研究无疑将是一个最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综合性的211重点大学——辽宁大学理应在这一研究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力。

因此,辽宁大学的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强化朝鲜半岛研究领域的研究特色。

具体以短、中、期发展规划为指导,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在进行长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热点问题、突发问题等现实问题进行时效性强的应用研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并可就相应问题进行预测性研究,以确立在这一领域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力争成为地方及中央政府朝鲜半岛问题领域的高级智库。

首先,通过短、中、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有力地推进我校及我省的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发展,形成以经济政治关系为核心、涵盖文化、历史、哲学的综合性研究特色,使其成为国内学术界一个研究水平高、团队实力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研究中心。

其次,利用自身与国内外研究朝鲜半岛问题的机构及专家学者具有广泛学术联系的有利条件,通过参加及举办大量有关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的方式,进而争取在本领域获得国际学术界中的相应学术地位,形成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再次,通过与国外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推动中心以团队合作研究及个人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将中心全方位打造成辽宁大学、辽宁省、东北地区乃至国内进行朝鲜半岛问题合作研究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2.中心运作模式

(1)研究领域。首先,以学术研究文集的方式推动研究深入。为此,计划将目前出版的研究文集更名为《朝鲜·韩国研究论丛》,以中心骨干成员及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争取将目前每年出版一辑扩大到每年两辑,中长期要形成季刊。

其次,时评与研究报告。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围绕朝鲜半岛的热点问题、突发问题撰写时评及研究报告,并呈送给相关部门作为咨询参考材料;或向有关学术刊物及时事性刊物,以不断扩大中心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

(2)学术会议与交流合作。除派出中心研究人员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外,平均每年举办两次小规模的热点问题研讨会,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型规模的研讨会,每五年左右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加强中心在这一领域内的平台和窗口作用,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形成良好的交流平台,并开展定期学术交流活动。

(3)学术研讨会。每学年度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组织中心研究人员、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以获得韩国奖学金学生为主)举行相关学术问题研讨会,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关注和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3.中心的资金来源与使用

(1)“211工程”及理论经济学特色工程建设资金:用于课题资助及成果出版;

   (2)成员项目资金:用于课题资助及成果出版;

   (3)赞助资金(国内和国外):用于研究课题、国际交流和学术会议;

   (4)图书经费资助或图书赠与。目前中心已获韩国各友好机构、团体及个人捐赠的图书近5000册。

   (5)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单位、企业的委托项目研究。

   (6)合作与交流项目资助。

   (7)国内外企业各种形式的赞助(以韩国企业为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6-11-3 13: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 14:3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