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晨: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党的外宣工作新局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6 13: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会、“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对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有力配合了我外交大局,维护了国家利益,向世界展现了蓬勃发展的当今中国,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针对西方一些媒体不断翻新炒作的“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独秀论”等负面舆论,围绕我产品安全、能源资源、外贸、环保、国防、互联网等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对外介绍我政策主张,有效影响国际舆论,营造了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三是对外宣传介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取得积极成效。通过新闻发布、组织采访、发表白皮书、开展公关宣传、发送外宣品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我发展理念、进展和成效,展示了党和国家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组织“中国发展与未来走向”专家交流团,分赴10多个国家介绍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介绍我国重大方针政策,积极化解国外对我发展的误解和疑虑。自1991年第一次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政府白皮书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发表了71部政府白皮书,就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阐明事实真相,宣示方针政策,表达立场观点,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出版文字外宣品、外文期刊、外文图书,制作各种影视片,帮助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今年年初,我们组织制作的国家形象片在海外播出,反映了我国自信与开放的姿态,得到国际社会和众多传媒的积极评价。
四是围绕涉我重大问题的国际舆论斗争积极有效。加大人权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人权领域对外交流与对话,推动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三届北京人权论坛,积极对外介绍我人权观,展示我人权发展道路和成就。2000年以来,连续11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回击美国对我人权状况的攻击。会同53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发布和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展示中国**人权事业的巨大进步。积极对外介绍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和西藏及其他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一步揭露**集团和**本人的真实面目,批驳歪曲报道和造谣攻击。积极开展赴疆采访活动,增进国外媒体和受众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五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速推进。中央重点媒体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采编能力显著提高,传播手段和渠道日益丰富,产品营销能力逐步提升,海外落地入户工作扎实推进。人民日报推动新闻资源系统建设,加快海外版数字化转型工作。新华社去年增设19个驻外分社,驻外分社已超过140个。中央电视台海外记者站达50个,去年累计对外销售影视节目8400多小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大力发展境外调频、中波广播,在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每天播出落地节目1100多小时。中国日报2009年推出美国版,形成了国内旗舰版、美国版、欧洲版、亚洲版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中新社海外供版覆盖22个国家。中国传媒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六是文化外宣和新闻交流活动更加活跃。积极推动新闻领域对外交流合作,与意大利、韩国、印度、东盟等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签署了新闻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在美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中华文化美国行”、“巴黎中国文化周”等文化外宣和国家形象推广活动。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中美互联网论坛等新闻交流品牌项目日趋稳定成熟,层次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发展迅速,积极推广汉语并传播中华文化。截至2010年12月,在全球共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分布在五大洲91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4000万人。
七是互联网新闻宣传和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加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建设力度,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和对外宣传能力不断提高。积极组织重大宣传战役,形成网上浩大的宣传声势。开展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网上宣传,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围绕楼市、物价等民生热点话题以及矿难救援、校园安全等突发事件进行网上舆论引导,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提供强大舆论支持。组织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打击网络赌博诈骗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违法信息的传播。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维护了国家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互联网发展繁荣和保护人民利益、依法管网的良好形象。
三、努力开创党的对外宣传工作新局面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世界各国普遍看好我国发展前景,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但国际舆论传播格局“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差异、冷战思维作祟,国际舆论中对中国的偏见、误解和疑虑依然存在。因此,外宣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不少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和推动党的对外宣传工作。
一是正确看待国际涉华舆论,不断提高对外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努力争取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清醒认识国际舆论传播的现有格局,深入分析国际涉华舆论高低起伏的特点和规律,沉着冷静,妥为应对。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把我们的传播内容与国外受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说服力。
二是准确把握对外宣传的内容,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价值观,努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既能与国际对话又独具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是新形势下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外宣传不能受制于西方的话语体系,要着重向世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价值观,努力使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民主政治、平等自由、人权保障等事业的巨大进步和长足发展,积极构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体系,维护和扩展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三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努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好国家形象推广工作,加强文化外宣与文化外交、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统筹协调,协同发展,积极传播中华文化。集中力量组织好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办好“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等系列文化活动,加快中国图书“走出去”步伐,充分发挥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在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作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丰富中华文化,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四是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新闻宣传和管理,不断扩大互联网对外宣传的影响力。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和管理之路。精心组织重大主题网上宣传,加强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强重点新闻网站海外传播能力建设,尽快建立起快捷、完备、可靠的传播网络和渠道,不断扩大互联网对外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率。
五是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积极借用外力,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舆论影响力。高度重视对外媒体实力建设,争取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领域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大力推动重点媒体改革创新,提高我通讯社世界新闻的采集传播和营销竞争力,增强我对外报刊、影视节目对西方主流社会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吸引力  推荐微博: 袁伟时 于建嵘 贺卫方 杨恒均 章诒和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8 03:3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