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3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给真正美学同道 一、二、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6 00: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大美学专业试题 06年

专业课一   美学卷/  原理和美学史


给真正美学同道:06年 北大美学真题精确版。


1 美学专科课1 美学综合=美学原理+中西美学史

一  名词解释 每个5分*6=30  没变

  1心灵词典
  2 巧智
  3 崇高
  4 趣味
  5 诗教
  6 兴象

二  简答题 10*4=40

1.  谈谈对审美感情中“乐”与“悲”的矛盾的看法
2.  《淮南子》中关于形神关系的思想
3.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起源的思想
4.  德理达的解构思想及其意义

三  问答 (和去年相比做了调整。去年是4*20, 今年拆分为两个层次的题型和不同的赋分取值 2*25 + 1*30 )

1.  朱光潜说:“是‘美’就不自然,‘自然’的就还不是‘美’.”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2.  结合黑格尔的艺术发展史观念,谈谈你对艺术未来发展的看法

四  理解题  1*30
给下面的文字加标点并阐述它的美学意义
  -------相关古文见石涛的<画论·资任章>



二 美学专业课2 中西哲学史
  
注:这是北大美学改革后第一年的哲学卷子,题型和专业课一不完全一样 。

中哲史:
25*3
论述:
1 荀子对先秦各家的批评及其学说的后趋
2 裴頠对贵无论的批判
3 颜元的"见理于事"观点

西哲:
25*3

四选三,论述

1 比较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关于世界本原的思想
2 亚里士多德关于美的的思想
3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及其哲学意义
4 休谟关于因果关系的看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0:58:16 | 只看该作者
北大美学05年美学考研试题





专业课一
美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6*5=30  

崇高  表现   心理距离 积淀 典型 趣味

二 简答  4*10=40

1 什么是审美对象?
2 什么是审美的无利害性?
3 简述对自然的审美经验与对艺术品的审美经验之间的区别
4 简述产品的符号价值构成


三  问答题  4*20=80

1 谈谈你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看法
2 如何看待“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
3 试评述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4 艺术真的“终结”了吗?

专业课2  中西美学史   
       题型、赋值同上

一 名词解释
刚柔 逍遥 隐秀 美本身 单子 本我 自我 超我


二 简答题
1 简释“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
2 简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
3 简述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可然率和必可然率”的意思
4 简述维特根斯坦“看”(see)与“看作”(see as)的不同含义


三 论述题

1 试论:“言意之辨”对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的影响
2 标点下面的文本,并论述其中的美学意义

   天地之生莫贵于人矣人之生也莫贵于神矣神者何也天之所致美者也百物之精文章之色羞嘉之气两间之美也函美以生天地之美藏焉天致美于百物而为精致美于人而为神一而已矣求之者以其类发之者以其物是故精生神而神盛焉神盛于躬而神明通焉神明痛而鬼神交焉匪养弗盛也匪盛弗交也君子所以多取百物之精以充其气发其盛而不惭也

  ----王夫之
3 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



北大美学04年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6 ×5=30  问答题 4 ×10=40 论述题 4 ×20=80
□        中西美学史
一、名词解释6 ×5=30
1.        无相、无念、无住;
2.        天籁、地籁、人籁
3.        “易”与天地准
4.        有意味的形式
5.        解释学循环
6.        古雅
二、问答  4 ×10=40
1.        “神韵说”的源、流
2.        宗炳“澄怀味象”命题的内涵
3.        苏格拉底对西方美学史的影响
4.        海德格尔艺术论文中关于“大地”和“世界”的含义

三、论述题  4 ×20=80
1.        论述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要义和美学影响
2.        论述苏轼“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学涵义
3.        评述:你对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定义
4.        评述:维特根斯坦对美和美学)的看法/美学思想

□        
□        
□        
□        美学原理 150一、        名词解释6×5=30
1.        古雅
2.        荒诞
3.        审美体验
4.        移情作用
5.        为艺术而艺术
6.        忘了
二、简答 4×10=40
1.        审美感兴的特征
2.        结构—解构的区分
3.        审美发生理论的特点
4.        忘
二、        问答  4×20=80
1.评述朱光潜关于“物甲”、“物乙”的区分
2.        你对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怎样理解?
3.        审美教育方面……
4.        谈谈你对美学学科的定位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0:58:49 | 只看该作者
风过的路

                                   --------《北大美学考研大解密 》 序









在出成绩之前就写这个似乎太早了 ,让人厌吧。但我曾经允诺自己------
第三次考完之后,无论成败胜负,我都会写一个帖子,名字两年前就想好了:
《北大美学考研大解密  》


第一年:惨败。那是由于自己学识功底不够,美学史的知识储备不够和美学的观念没有
第二年:心伤。美学史比上一年增加了60分(第一次考的时候看到卷子都想自杀了, 用了15分钟来定神,做了110分的题,命中率50%。) 但第二年美学原理却不进反退,从第一年的99降到85!对失败原因的探寻的欲望超出了对再度失败所意味的失败耻辱挫折打击的定性的关注。再度失利的原因可能是深刻和复杂的,外部和自我的都有,但我不能回避地承认----痛苦地感觉到一点,这就是 对于中国美学第一强的北大美学考研事业的信息了解不对称。所以我去了北大,不一定要一定得到一个研究生学历,莫非我的智商存在问题?我要知道让我丢失内心的自我信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在考验着我对北大美学的忠诚的程度!

于是我到了北大。
于是我一路悟到现在。
这个过程必须总结,因为曾经的心路太坎坷了。那让我耗费了两年青春的事业,真的值得我去为她耗费吗?

………………
文章阅读 北大未名站 ○ 美学原理 讨论区 [Aesthetics]

--------------------------------------------------------------------------------
发信人: fengweihe (异教徒·行走·无尽苍茫), 信区: Aesthetics
标  题: 特赦回童年:沂州山水关影展观后感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10月29日21:53:33 星期六) , 站内信件

特赦回童年
---------沂州山水关影展观后感


【零】        引子1

我那颗被放逐的心
一刻也难以安宁
直到我看到了青青
高山草甸青青
一只卧着的母羊
对它的孩子叮咛
引子2
家园.
何处无烟帱,何处不乡关!


【一】当下即感.

秀卓高邈,超逸神奇的沂州山,水,关,给了我很多当下即感.而又因为是当下,所以我的所谓
评论是一种私人语言的方式写作的,不,它只能被成为记录,不能被称为写作.
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当时即刻记下的感受:
1        管涔山景色之《云海怪松》
画面2/3截选山崖顶上十数棵姿态各异,表情生动的松.而剩下的上方1/3则伸向无穷的山脉
尽头,天边.

那些松树表情鲜活得简直像一个个精灵!我简直听得见它们的窃窃私语,天哪,它们像活了
一样,真让人喜爱!!
如果说松是姿态生动独特而引起人喜爱的情绪的话,那么山崖后面,那些辽远的山脉,淡青
色的云天,总是让我仿佛看到家园一样,让我产生一种对无限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又仿佛是
看到家园一样.这就是那种 –
令我神往的东西.
山水永不令我厌倦.

29日又补: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古人如是说,不知是否是出于此种感受,此种道理!
----忘记是多大的时候,我在自家院子里扫落叶,四川农家的院子是没有围墙和篱笆的,总
是在晨昏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西面的山峦山空便像在上演大戏,主
角就是晚霞, 云的形状,体积;光的色彩,强度,它们像一个永恒流传的奥秘,瞬息万变,精粹
纷呈.每天大概持续十分钟左右,我总是看得痴了.如果是雨后(重庆是一个多么多雨的城
市!),更多的时候,西南边的天上则会上演水墨大卷,黑白结构虚实,涨缩流转峥嵘,造物主
以任何一个凡间的山水画大师都相形见绌的构图 ,显示它的无边的创意和不可摹写的气骨
.哦,想起它我就感到兴奋-----要知道,除了在画册和书本上,我从未到过任何名山大川,可
是在我童年的院落里,在那遥远而广阔的天幕上,上帝已经厚赐了我饱览所有仙山大泽影像
的机会. 除了欣赏三山、五岳,雁荡、昆仑, 秦岭、天山外,我甚至在那个幕布上观赏过尼
亚加拉大瀑布!这真是想象力与知解力的盛宴.
这种经历除了用神奇,还能用什么来形容呢?!
感谢上帝!我想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在一种狂喜,惊奇和懵懂的心绪里,大自然培养了
我最初的宇宙感与形式感.

2 我喜欢那些辽远的山.
我喜欢辽远.
-------《芦芽山秋色》
3
一无所有的人看见什么?  他\她只看见宇宙.背靠青黛色的山脊,山敦厚阔大,气势端重雄
浑,无草木,铁一般的质地.山如铁面,山的冷漠、青黛的色调让人感到尘世欲望的消弭,性
灵污浊的自然荡涤;山的博大,又让人感到家园般的宽慰,那离独尘嚣之地,才是真正好的家
园!
出尘之感.

-------《五台山寺庙与阿育王白塔》
29日后评:
中国人选择清修参禅的地址, 五台山庙宇,寺观和山体的风格都是宽厚仁和的,不像哥特式
状像尖刺入天,给人以一种撕裂感,鲜明尖锐的天人对立.

4        如果说看到山让人想起父亲,那么看到水,则让人想起母亲.如果说山静躁, 令人有出尘
之感;那么水则动情,催人流泪.
水是动物,故人心动者,水也.
--------《滹沱河风光1》
5        烟愁,烟愁.
横逸之烟与纵流之水,演奏起一种高超的韵律,画面取景造势很有讲究.
---何处无烟绸,何处不乡关!
29日补:重庆,雾都也. 无论何处的田园景色,都令我涌起乡愁.画面水泽之上的笼的一绸烟
云,令我的眼睛难以移开.

--------《滹沱河风光2》
6        平原人得天独厚----对平远的意蕴的感受----的视角.沼泽地.天空的蓝色印在可爱的小
河里,蓝河,碧草,红牛,不见牧人,只有表情冷峻地挺立在岸边的齐头的树林.树木的直立,
刚硬和树下蜿蜒着的河流的 清灵, 细腻,秀美, 刚柔之间,形成一种不动声色的互补.这是
表现自然的韵律的极好的一个作品,可谓静中有动,静中有势,秀美之中暗藏着高妙的张力
.
--------《滹沱河风光3》
7        “秀丽”的含义
明媚鲜丽易于人的知觉所把握,质地平滑,优美是另一种另人向往的境界.

-------《长城和黄河的交界处》

8        大气.大气有很多种,这是一种令人心中响起一首恢宏的交响乐大作的那种大气.
----------《黄河入晋第一湾》
9 靛青色的大山如墙一般矗立在秧田近旁,灵心秀手的农人们啊,对待这山像对待一个友善
的朋友,
插秧雷了,就和它一起畅快地开怀大笑.山隔阻了他们的一些视线,可也隔去了灰土尘嘈,多
么宁静的靛蓝啊!!
-------《山顶上插秧》
10        许这个世界,就剩下万年冰雪是纯洁的了.纯洁,神秘.凡神秘者皆令我起童话感,仿佛被
特赦回“童年”。

29日后补:“阴阳不测之为神.”神秘和模糊意味着寻求确定性这一重任的自动解除. 亘古
重负,人,那获取确定性的业任,在万年不化的神奇自然面前, 得以心安理得地解除。犹如
芒刺在背,薄冰在履的流放途中,人被特赦回无忧田园.如何能不欣喜!!

-------《万年冰洞》
11        饱经沧桑者,1耄耋脸上之纹皱2百草口上长城.
-------《代县·百草口长城》

12        想知道什么是沧桑吗?看看那里墙上,石头上斑驳的痕记吧!
-------《沧桑当日平型关》

13        为什么我们喜欢,需要“古”,喜欢为沧桑驻足?因为在它们面前,我们的灵魂被告知:这
里曾经有过家园. 虽然现在居无定所,原来吾人曾有过“家”.
-------《古城·古河》

【二】追寻与契机

正午的阳光下,当我看到《河曲翠峰山风光》这幅巨大照片的时候,在这一刹那,我获得了
一个长久追寻的问题的答案。

有时候我知道我自己在奔跑,由于我所肩负的亲族的责任与期待, 由于童年时代种下的对
自己深深的期许;心中那只不死鸟般的激情,那个出尘之梦,在挫折之后反而仿佛得到苏醒
似的,展开了它的翅膀,在未经过勘测的年轻的路上,一任飞行.
可是我并不知道,我真正在追寻着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作为我,而不是作为别人,不是作为任何意义上的他者,(无论这种他者有怎样的
理由); 在我的生命中所关心,所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我在奔跑,穿坏了鞋子,吹乱了头发, 火焰迎风烧得更快,也更猛.可即使这样,我时常受到
这样一个状况的质问:我未尝不是以一个年轻的火焰的燃烧的惯性存在着而已?很多时候,
我都不能逃避问自己,一个学位,一个学习机会,一个图书馆作为答案就能满足这焦灼的发
问吗?一定应该有比名相和声色更上的东西,才能解释我对它的热情,才能值得我抛掷掉的
整个青春做的赌注.尽管我没有寻得最终得答案,而三年过去了,我已经在路上了;在一片烟
愁似的云雾中,引导我找寻正确方向的难道仅仅只是少年人的倔强与不服输吗?或是家族世
代务农遗传下的坚忍吗??不,一定还有另外的原因,使我抛弃一切地追随她,追随一个现在
的我并不确定并没有把握在手中的目标.
尽管这个答案尚不够完全地向我展示,但我已经获得了获取它的一个契机.

----这个东西就是美,美的本体(在学术论文里这个词是有重大歧义的,但是在这里,请允
许我在一种粗略的大众的意义上使用它) 就是那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处理着这样
一些疑惑:
事物之所以令我们称之为美,同时令我们经验到“美感”的奥秘,特点与规律.为什么那些
被我们称为美的事物,对我们的心灵有如此巨大的媚惑力也好,撼动力也好,向往力也好,令
我们的心灵如此感发,难忘,流连,心灵在那些具有撼动力的美面前,仿佛被重塑,新生,脱胎
换骨了一遍,在旧的躯壳里已经因为它们而生出一个和相遇之前已然不同的主体!!真,是好
的,可是偏偏有人行假;善也是好的,可是到处都有人作恶;而只有美,美啊!除非是你,当着
是你,有谁能令人类所有纯洁无私的心灵萌生出探索这个王国奥秘代代不竭的真挚意愿?
令人类激情永不衰竭的美!
令人类生命永恒延续的美.

对于我来说, “美” 给我的感觉就是那在优美 的对象面前的心神摇醉,在崇高和壮美的
对象面前的震撼与心神俱往,在那些秀媚的对象面前的甜蜜的留恋,难舍:
它们都令我感动.
优美的对象里的节奏令我狂喜,壮美的对象的风神令我心胸为之扩展,而柔媚可爱如家园的
对象----如层层波浪般的梯田,蜿蜒流过的小河,缭绕在水泽之上的一笼清烟,则最易令人
泪眼朦胧.几乎所有优美的对象都具备一种无声的韵律,就是这个韵律吸引着我, 令我爱恋
、赞叹,,以致肝肠百折,心神俱醉;壮美的对象感动我的是它的悲怆性,它在我的心里响起
大提琴,响起《命运》, 响起闵慧芬的《烽火操》、《关山行》。我喜欢那高邈辽远,大气
磅礴的景色,因为它们总生发起人的宇宙感,哲学感,那是一种“出尘之惑”! 辽远开阔的
风景令我神志愉悦,在它们之中我体验到某种形式的“自由”----尽管这是一种涅磐式的
,在人心神碎裂后的自由。它们是我生命的必须。

当我站在那些技术精湛,取境高妙的巨大照片时,我那长久追寻的东西倏地现了一下她的
身形,虽然我尚不及看清她的面庞,可是我已经看到她了:美!关于美的世界的一切!

正是对美,关于美的世界(用严格的学科语言来说,是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这个人类精神的
特殊领域)的爱与索求.是引领,牵引着我前进的东西.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奥秘,我都想知
道,都想把握,因为她们的存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魄!

这里我不禁想起2004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那个歌吹之夜.我和几个喜欢吹拉弹唱的民乐版
的朋友找了校园小引河畔的一个一层平房,为了离月亮近一点,我们几个趁着夜色竟然把家
伙们搬到房顶上去了.脚下是一泓秋水,头顶洒下万壑清辉.我们都忘记了深秋夜里的寒冷
,一个朋友临场教我们唱起了李清照的“月满西楼”,斑竹拿着一支箫在旁边戚戚地和着,
十二点过后河畔的露水上来了,紫竹大笛开始变得特别“温顺”,从管中飘出的声音里也仿
佛带着水,圆润的音色令几个笛友的兴致再次中兴,大家聚到下半夜两点才回去,和酒无关
,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朦胧的醉意.
Doris是那晚唱评戏的师姐.她现在是我曾经就读的大学的中文系博士我永远怀念这个朋友
,一个北京姑娘, 我们的交往多是在校园BBS上,中秋之后她在我在BBS上个人文集的“留言
簿”里说:

“你是那种见到美便不顾一切跑过去拥抱它的人.”
不过直到现在,我对这个评价持的感动更多于喜悦,沉思多于骄傲。我把它小心地珍存下来
,也许它的真正含义,是我得在漫长的以后的路途中须不断体会方可全部获知的 .但是无论
如何,感谢朋友,她让我看到了自己也许在不期然中已然是但却从未知晓的一面.


山西“沂州山水关”影展举行在北大三角地.北方十月午后的阳光下,在雨后清寒的微风和
正午的灿烂阳光交织中,我站在沂州摄影家们拍摄的巨幅照片面前, 在光与影的反射中,经
受一场视觉和心灵的暴风雨.好的作品令我神往,站在站在一个给我带来出尘之梦的启示面
前.



到那一天我才知道我是为了什么才肯到北大来的,才知道那冥冥之中召唤和牵引着我的是什么
我对作为文献工作者职业产品的哲学没有丝毫兴趣,吸引我的不可能是它们;
如果说哲学只是训练人的思维,那么我在本科已经被逻辑洗脑三年了,都快洗得不成人形了,思维训练也不是吸引我的东西;
只有美本身,那些未名湖边的树,那些山和水的展览中勾起的我对故乡的怀念,才是召唤我的东西,才是给我前行力量
的东西。
4#
发表于 2007-10-12 02:53: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太实用了!
5#
发表于 2009-7-28 09:28:03 | 只看该作者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7 12:01:10 | 只看该作者
看帖必顶 咱来看看写的啥 刚被一部最新偶像剧给穿越了,来醒醒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0-21 17:21:2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的支持·····不顶的MJ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0-2 17: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21: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