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英语阅读中常见的七大困惑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7 12: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理解通常面对几个困境:文章读不懂、文章不读快、做题做不对。其实真正考试过程中,速度就是关键,分数就是王道。有些时候文章读懂了考试却做不对题,那叫白搭,倒不如文章读不懂做对题来得爽快一些。但是,对于长久学习英语阅读理解的同学来说,需要注重文章的有效理解和做题准确率的有效提升。今天笔者不妨就对阅读理解做一下小议,也是最近反复思考的几点问题。
  问题一、阅读理解需不需要看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阅读理解不看问题就无法理解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做题过程中需要针对什么问题做出回答,因此,问题需要看。但是,这并不代表问题所给出的所有单词都要历历在目,考生关键是做到找出问题的关键词。通过反复做题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拿过问题来的时候,首先能够引起我们的关注的是大写字母和数字或者引号里面的词语,随后就是形容词或副词还有名词。因此,上述提到的均是我们在看问题过程中需要提炼的关键词。
  问题二、文章需不需要读?
  答案也是肯定的。阅读理解首先强调一个读字,表现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文章需要读,不仅要读而且要体会作者通过文字所要传达的思想含义;第二层意思指的是平时不能只做题不动嘴。阅读理解的文章需要同学们平时加强晨读练习。许多同学做题速度慢关键在于平时读文章少,嘴皮子不溜,读文章速度也不见得快到哪里去。
  问题三、是不是文章每个的单词每句话都要读?
  答案是否定的。在词汇量和时间都有限的前提下,如果每个单词每句话都要读,而且都要理解,那么速度一定很慢。因此,注定读文章的时候,有些句子是不需要读的,有些难词不理解也不妨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会每句话都读,也并不见得每句话和每个单词边读边揣摩。文章中一定会有我们不认识的单词,但是,所有这些都不会对我们构成障碍。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注意力应该围绕结论去读,如果懂得重点句和结论句,那么其他次要成分就可以省略不计。阅读理解中的重点句往往包括以下几种:转折处,比较处,因果条件处及结论处等。

  问题四、是不是每个选项都读懂才能做对题。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都知道,问题和选项都是围绕原文而出,所以,最终的落脚点往往是原文当中的某句话,只要将该句话找到,那么,考生就可以凭借这句话到选项中去做出同义替换。即使选项单词不认识,但是,同原话存在单词相似的选项往往为最佳选项。再次,小栋想要强调的是,阅读理解没有正确选项,只有最佳选项。因为,题目既然是人出的就必然会存在缺陷。所以,考生不要幻想每个题目都有正确选项,所谓的正确和错误其实都是自己给出的评判依据或标准。因此,只有以原文为蓝本,“矬子里面拔将军”,选出的称之为最佳选项。
  问题五、是不是要读一个问题做一个。
  答案是否定的,除非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之下,文章都来不及读,只能迅速定位文章做出答案,可以采取此方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阅读理解已经达到轻车熟路的同学,边读边做或许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能性,但是往往说来,因为理解快慢程度问题,做题速度很难得以保证,而且特别是中心思想题目和态度题目很难一下作对。因为这类题目往往需要建立在通读全文提取中心的前提之下。
  问题六、顺序原则是否一致。
  答案是肯定的。考研英语中有一句话我非常欣赏,exceptions can be found to any rule。任何规则都有例外,阅读理解偶尔几次会出现乱序现象,但是从测试命题理论角度来说,顺序原则是命题人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该原则应该始终坚持。
  问题七、可否做题过程中打破顺序界限。
  答案是肯定的。有些时候,问题虽然有关键词好像可以帮助考生定位文章,但是实则不然,到原文中很难迅速找到该问题的出处。这个时候,小栋奉劝各位考生不要死板,一定要变通灵活。先将其放过去不做,然后做下面一个题。下面一个题目做出来之后,根据顺序原则,再定位就变得比较简单。
  问题还有很多,或许很难一一赘述,剩下的问题随后的博文会有效阐释,更多的希望在四级、六级或者考研的课堂上我们再去一起探讨!祝君好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8-8 15:33:0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8-8 15:35:07 | 只看该作者
祝君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5 00: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4 22:10: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學習了!
臉書facebook中文
app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21 11:06:45 | 只看该作者
路过!顺便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02:0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