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30|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汶川地震告诉世界:中国是充满生命力的国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3 15:3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汶川,汶川,汶  川!一场强烈地震,让这个许多中国人都不甚熟稔的地名,成为世界的焦点。哪怕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多,近日各国主要媒体的大字标题依然显现出对这场灾难的强烈关注:


《致命余震摇撼四川》(英国《卫报》);

《地震发生8天后又一名中国男子安全获救》(英国路透社);

《瓦砾中,夫妻俩紧紧相拥直至获救》(美国《纽约时报》);

《悲剧中,一种新的团结》(美国《华盛顿邮报》);……

记者在YAHOO、ALTAVISTA等新闻搜索引擎中输入“汶川”、“地震”的英文单词,分别看到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4400多条相关消息。一条一条浏览,记者突然发现,才一个多小时,雅虎新闻中有关汶川地震的稿件又增加了近40篇。挂念之心每天都在加深

汶川地震,震动了世界。迄今,已有近170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外交部门官员,3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众多政党、非政府组织领导人,通过不同渠道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慰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5:32:57 | 只看该作者
一份份声明,一篇篇讲话,传达着哀悼之情、慰问之意、同情之心:“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深感悲痛”;“希望灾区人民生活早日恢复稳定,重建家园”;“祝愿所有受伤人员早日康复”;……更传达着支持的心意:“愿与中国人民紧密站在一起”;“随时准备向中方提供帮助”;“相信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家园”;……许多国家的民众也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汶川地震受灾群众募捐。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沼津市“灾害救援志愿者之会”在呼吁人们向地震灾区捐款的宣传单上,写着“唇齿相依,同心抗震”8个中文大字。另据报道,美国大纽约地区中国儿童家庭组织日前举办第13届中国文化日活动时,特别为汶川地震灾区儿童及孤儿院募捐。马里兰州艺术家亨德里卡表情凝重地介绍了她的最新作品:“这是一幅四川地图。红星是震中,不同颜色的标志代表灾区的孤儿院和福利机构,蓝星标出的是已确认受灾的孤儿院,粉色三角则代表没有严重受损的孤儿院……”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5:33:25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媒体透过汶川地震,看到了中国真实的一面:城乡存在差距,东西部存在差距,中国自身有着太多的难题需要解决。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在加快发展、追求和谐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

欧美媒体看到,为了汶川地震受灾群众,中国人正敞开胸怀,慷慨解囊,踊跃献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自发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美国《洛杉矶时报》感叹于跋山涉水到现场指导抗震救灾的中国领导人所身体力行的以人为本精神;加拿大《环球邮报》惊异于退伍士兵与奔驰车主共同掀起民间援助热潮的志愿者大军;《澳大利亚人报》感动于为了捐钱捐物献血甚至要求到灾区救援的人所排起的长龙……

中国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国家!
——这就是汶川地震所附带捎给世界的讯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1572-1631)有诗云:“人非孤岛孑然立,都与神州合而一。土随水去地基小,山平宅没大陆低。人若亡故我亦少,我与人人共一体。若闻丧钟何须问,为人也是为你击。”深谙人文精神的欧美人士,突然发现中国人并非他们以往透过意识形态框框描摹的僵硬模样,实际上,从政治架构到社会根基都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5:33:43 | 只看该作者
俄新社一篇题为《中国,挺住》的文章这样为中国人民鼓劲——

“一个总理在两个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5#
发表于 2008-5-23 17:13: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万岁!
6#
发表于 2008-5-24 15:58:24 | 只看该作者

加油中国

:( :(
7#
发表于 2008-5-25 13:00:03 | 只看该作者
多难兴邦
8#
发表于 2008-5-25 20:02:33 | 只看该作者
:hug:
9#
发表于 2008-5-25 22:36:10 | 只看该作者
在汶川地震前,饿哦们更要学会坚强……
10#
发表于 2008-5-26 16:37:41 | 只看该作者
跨过艰难险阻,我们必然胜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 17:1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