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书店地图
女性天生是时尚的动物,对一个爱美的女性而言,最好的地方不过于是上海的淮海路两边琳琅满目的衣装,香港九龙的金店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免税的高级化妆品;对于一个爱吃的人而言,成都的小吃,杭州的龙井,粤地的汤羹,桂林的米粉北京的烤鸭,贵州的狗肉常常让人乐不思蜀;对一个爱读书的人而言,故都北京就是爱书人的天堂,这里聚集着全国最大、最多,也是最有特色的书店。无论是一所大学,还是一座城市,有足够的书店,对于生活与审美,都至关重要。如果你到北京来,除了逛长城,游故宫,吃烤鸭,如果你是爱书人,别忘了一定要逛逛北京的书店,让你的心灵也在书海里徜徉飞翔。王府井的图书音像大世界,西单的图书大厦,三联的韬奋中心、潘家园专卖旧书的“鬼市”……在多如牛毛的大大小小新书店旧书店里,我们从哪里开始这次心灵的旅行呢?我想我们还是从北大未明湖畔的书香塔影里开始我们这次的灵魂之旅吧。如果说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多的书店,那么北大附近则聚集了北京最多最有品味的书店群,所以到北大附近逛书店就成为读书人的一席精神盛宴。
我们先从北大校内开始吧,在北大的主校区燕园里,加上专卖教材的书店,就有七八家之多。不过最值得一去的还是在位于学生宿舍区45楼甲地下物美超市里的三家小书店。一为汉学书店,一为博雅堂书店,一为野草书店。这三家书店面积都不大,大概四尺见方,都以人文社科书籍为主,但又各有特点,新书进得比较快。提供预定服务,比如你想买某本书,而店里又没货,如果你不着急的话,店员大概会在一个星期以内给你消息。汉学书店里的书偏重于古籍和语言思想文化类,而且买书时可以问他要书签,老子、庄子、孔子画像之类。野草书店的经管书和传媒方面的书籍比较多,博雅堂的则杂一些。这里的新书一般都是七五折,旧书的话则是三到五折不等,不少留学生经常到这里订赠送朋友的畅销书,在《那小子真帅》的销售旺季中,前来订韩国的畅销小说可爱淘书的人就一直不断。
如果要想买到更便宜的书,或者淘点旧书什么的,在46——48楼的西侧,每个周末都有周末图书市场,这里也可以淘到不少物美价廉的书。商务和中华的一些老书可以在这里以八折的价格买到。经管书、各类英语考试用书、字典词典、还有一些课堂用书是这里的主要种类,市场上的一些畅销书在这里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这里比较有趣的是会经常看到一些北大老师处理的书,翻开看时,会看到扉页上有全国各地赠送作者的签名。
逛完北大校内的书店,出南门,往东走100米,在北大资源西楼里沿楼梯走到地下去便进入风入松书店。北京风入松书店创办于1995年10月,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是一家由北大学者创办的以学术书籍为主的大型文化书店。店名起源于词牌,也是古琴曲,传为晋人嵇康所作。唐时刘长卿有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店主借此名言志,在对世俗的感慨中,寄托以曲寻知音的渴望。题匾的三个字也是魏碑体,嵇康之爱,是为读书人的知音。橱窗里是漂亮精美的图书,走廊两边挂着各色各样的油画,门楣上写着海德格尔的一句箴言“人,诗意的栖居......”。近千平方米的地下大厅中,书架错落铺开,头顶灯光倾泻而下。漫步其间,哲学、美学、历史、宗教、文化等各类学术著作扑面而来。在店内轻柔的音乐声中,不少年轻学子、中年学人或坐或倚在书架旁看书,犹如在自家的书架旁随意地翻阅,也有一些从外地慕名而来的读者在其间推着小车一口气买下上百本图书,仿佛这些书是不用付钱一般。这个书店曾经承载了九十年代中期一代读书人的记忆,成为当时很多爱书人的启蒙书店,被称为北大的“新书图书馆”,也是九十年代中关村的地标性书店之一。如今随着店主易人,物是人非,书店的风格也在变化,到这里看书和买书的北大的学生渐渐变少,多是从外地慕名的读者。
中关村另一地标性书店,在九十年代与风入松书店齐名,至今天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书店是现在位于北大东门外成府路上的万圣书园,旁边是一家超市。万圣的一层是特价的学术书店,不但特价,事实上还有一些难觅的旧书,以三四折到六七折不等的价格在出售。进入二楼是万圣的主要销售区和陈列区,陈列在展台上的各种推荐书,店主是北大八十年代的毕业生,也是位真正的爱书人,这些颇具特色的推荐书处处体现着店主不俗的品味和眼光,成为如今万圣书园经营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书店的建筑可以复制,书籍的种类可以复制,但是这种具有发掘性和独到性的眼光却是无法复制的。在现在浩如烟海的书堆里,万圣让读者看到的都是店主经过精心挑选的书籍,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书籍价值的实现和提升,也进一步加固着万圣书园的品位,让今天的万圣不仅在读者中,也在业界同行中颇具盛名。万圣二层的新书一般不打折,除非有会员卡,可以打八五折,如果一次性购书到两百元,也可以享受八五折优惠。
现在在万圣书园的真秀购物市场内新开了一个豆瓣书店,原来还以为是豆瓣网的地面书店,后来问了服务员才知道不是,不过这里的学术书很便宜,四折就可以拿下。《书缘与人缘》、《格调》、中华书局版的《中国古籍提要》、陈平原的《看图说书》,还有一位FaGuo出版人的一本谈读书的书,加起来不到五十元。
过了万圣书园沿成府路再往东走,在五道口城铁站前面一个路口的酒吧聚集区里,有一个小资情调很浓的书店,在外面挂着一个大大的牌子“光合作用书房”。该书店是光合作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在厦门、温州等地方都有图书卖场,致力于将书店环境营造成为由“书、咖啡、音乐”环绕的“读者的第二个书房”,倡导“在书与非书之间,悦读与延伸悦读”的品牌理念。所以书店里的音乐非常有品位,也很好听。这里的书也以人文书籍为主,在学术性上不及风入松和万圣这些书店,内容比较时尚。因为附近是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很多,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旅游地理类书籍成为该书店的一大特色。在该书店购书时如果“一次性购物满380元或一年内小票累计满500元”就可以享受书店的会员服务,比如新书优惠和提供会刊等,它的会刊办得很有特色,值得一看。许多大学生在书店的留言板上贴满了联系家教的条子,希望给外国人教汉语。就在光合作用书房几步之遥的南侧,还有一个小门脸的书店叫“春秋”,书店里深棕色的木质书架,配上银色的吊灯让人感觉很舒服。书店面积不大,十几平方米的地方,畅销小说、近期的期刊占了整整一面墙。春秋书店里有一个可以往下走的木质楼梯,下面的一层是更加安静、宽阔的自选书区。书店为了方便读者,在地下的一层里摆放了一些很卡通的三腿凳和一些靠垫,让大家有在家读书的错觉。这两家书店的特点在于服务比较周到,会为阅读者提供阅读席位,店员的服务周到有礼而不过分热情。值得你在空闲的时间去那里喝喝下午茶,看看最新的流行小说,听听音乐,放松放松在都市紧张生活中压抑的神经。
如果你对看新书不感兴趣,想去品尝一下淘旧书的乐趣,不妨到孔夫子旧书店中来逛逛。从北大东门出来,穿过燕东园,在燕东园4-7公寓的一个燕园超市旁边就是孔夫子旧书店。你可以通过孔夫子旧书网在网上淘书,也可以直接走到它的地面店里淘书。里面的旧书种类比较全,也有不少民国书和线装书,但总体价格都不低。如仅一本1971年版价格9元的《钏影楼回忆录》就售价20元,不能讨价还价。经常有不少学者前来光顾,据说书的更新率是一个月更新一次。在月初更新新书时,经常会淘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书。所以如果要到这里淘书的话,尽量在月初时候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店的另一侧就是有名的羊大爷涮肉店。你淘完书,还可以去“羊大爷”涮上两斤羊肉,然后心满意足的回家,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真是人间的一大乐事。
出东门,往西北方向走,在圆明园东门内往北走,穿过停车场,放弃走主道,把视线集中在旁边篱笆的海报上,然后转左,在一家小房子的侧墙,跟大学里的招贴栏一样,贴着单向街的宣传海报。跟着海报上的箭头就可以看到2006年1月新开的一家由著名媒体人,《经济观察报》前主笔许知远创办的一家先锋书店“单向街图书馆”。该书店开业不久就以其先锋性和高水准的系列文化学术沙龙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学者、诗人、媒体人的频频到来使书店大为增色,也吸引了不少读者前来一睹芳容或取得其签名售书:兀鹏辉的绘画,西川的诗,名门痞女洪晃的杂志、电影与博客,阎连科的“文学和底层人的生活”……使小小的单向街图书馆在周末活动的时候拥挤不堪。也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净明亮的书店,在冬日下晒太阳,夏日露天坐在院子里,听莫扎特,喝啤酒,看迷惘一代作家的作品,身边偶尔经过像春天一样的姑娘。深爱着本雅明的店主不仅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了很多爱书人的好梦。抽个时间到“One Way Street Library”吧,走过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在挽怀那些过去的历史时,别忘了到单向街图书馆来,看看那些重新铺展在阳光下被人遗忘的思想与人物,你可以花上一下午在这个世界里自由游荡。感谢单向街,让很多人爱书人找到了留恋北京的理由。
北大除了东门、南门、西门三个主要的进出大门外,还有几个只能步行或自行车进出的小门,从西侧门出来,在资源宾馆背后院里的5号车库里,坐落着一个独立的小书店“畅畅书店”,这里主要销售三联、商务、中华的老版书,味道是旧书的味道,书架是高高的铁架。高大的铁架子上,摆满了商务、三联、东方的学术类书籍。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更像五金店。这里的书一般为5-6折,新书7.5折,缺点是品相较差,新书较少。但往往可以淘到不错的经典书籍。这里时常有好书,还有那些成套的学术书,也都打折。不少学生经常从北京城各个角落来这里购书,一次就是几百上千元,回头客也不少。比较有意思的是买完书付钱出来的时候,店员会撮了个细细长长的印掌,点了点印红,在书屁股后面轻巧的戳了一下,红红的一个“畅”字,像是清代女人的小肚兜,鲜活诱人。现在这个地方成了畅畅书店的库房,它的对外门面设到了北大学五食堂旁刚新建起来的文化市场内,和卖文具,水果、杂物的一家家小店挤在一起,显得很热闹的样子。不知道这是书籍的幸运抑或一种不幸!
出了西侧门,往西南方向走,穿过海淀桥,走到一排高楼前,就是1990年代中后期曾经红火一时的海淀书城,这里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家书店。比较值得一去的有位于昊海楼的地下国风集团的国林风书店,这是在风格上比较和万圣、风入松书店接近的人文社科类书店,但与后两者相比,国林风书店种类最为齐全。有人曾经这么比较过这三家书店的特点:万圣像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先生,风入松像个中年学人,而国林风则像个开放的、现代的新青年。现在隶属于国风集团旗下的国林风,虽然仍以学术定位为主,但商业气氛也越来越浓,综合性也较强。昊海楼的地上部分一层二层全是各类小型的书店,有各家出版社的销售门面,除了各出版社自己的书外,各级各类从小学到研究生的考试书籍,教材教辅是这些书店的最大特色。三层则散布着很多特价书店,有一半书是半价的,其中包括一整套的外国文学名著,中国古典诗词一类的,还有不少过气,但仍可一读的经管书、励志类书,如果有心想给乡村图书馆或者希望工程捐书,到这里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还想再去拣些便宜的新书来看,出了昊海楼,朝前走50米,可以看到中国书店图书超市的牌子。这家书店和海淀中国书店旧书部在一侧,但还要往南走,基本上就在头上了。门面很小,虽然挂着中国书店的牌子,但似乎和它不是一回事。比如他要到晚上8点才关门,而中国书店则是6点。这家书店不知道老板有什么关系,在这里买书几乎能拿到最低折扣。这里经常可以挑到一些既便宜有好看的书,如《比亚兹莱大师图典》、《花卉》、《沙郡岁月》、《狗的家世》、《在路上》、漓江出版社插图版的《鲁迅作品集》、《苦雨斋译丛》、广西师大版的废名作品等等。这些书几乎全可以以三折到六折不等的价格买下。不足的是,书店里也充斥了许多花花绿绿的畅销小说,也比市价便宜不少,经常有不少附近的中学生前来购买。不过喜欢人文书籍的读者千万别被这些一堆堆的小说吓住。到这里也许5次中4次都会两手空空,但必有一次你会心中暗自窃喜。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整个海淀书城所在区域的规划调整以及书店自身经营方面的问题,这里的书店逐渐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摩踵擦肩的人流,有些衰败的气象。
现在以前海淀书城的读者人流似乎被吸引到仅有一街之隔的对面左岸工社的中关村图书大厦中。中关村图书大厦位于海淀桥西南角,左岸工社大楼的内部,在北大附近所有的书店中,可是说是一家巨无霸型的图书大超市,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22万余种,书籍的种类非常齐全。里面几乎可以买到你所想买到的任何一种类型的新书,服务员态度也较好,可以提供查询和帮顾客查找图书的服务。如果你的愿望单纯只是买一本近一两年出的书,那建议你到这里来,不管是理工还是人文类书籍,只要书架上有,这里的服务员都会尽快帮你找到。但是如果想逛书店,感受一下北大周围书店氛围的话,千万别来这里,囊括三层的万米图书大卖场会让你眼晕,就像女人到商场挑衣服,会看花了眼,累得你气喘吁吁,两眼发花。这里适合单刀直入式的购买方式,适合帮外地的亲友买到最新最全的权威教材教辅。当然在这里买书价格一般不会太便宜,当你第一次购书后,可以办理9折优惠卡,以后买还可以在卡上积分。
在海淀桥这附近买书买够了,逛书店逛累了,那就出来歇歇脚吧。这附近的小吃店比较集中,昊海楼的一侧有天津狗不理包子店,专门吃水煮鱼的金百万沸腾180度,左岸公社中关村图书大厦的楼下有家三峡豆花庄,里面的担担面好好吃。如果想吃西餐的话,也有39元一位的好伦哥比萨店。总之够你美一阵的了。
你还犹豫什么呢,快到北大附近来逛书店吧,读好书如逢知己如遇故人,逛书店遇好书更如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爱书的人散落在各处,又总会某个地方相逢。也是该给自己的心情好好放个假的时候了吧!让我们到书海里来畅游一番,重拾起那些散落在忙碌生活中静谧的激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