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考研政治之背诵篇——系统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咸蛋超人    时间: 2005-9-18 00:02
标题: 考研政治之背诵篇——系统总结
考研政治之背诵篇——系统总结
<br>
<br>一、政经背诵总结
<br>
<br>  1.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股息,利息,农业利润,资本主义地租。\r<br>
<br>  2.揭示阶级剥削范畴有:相对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br>
<br>  揭示单个资本家对本企业职工进行剥削的范畴有: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br>
<br>  揭示三大阶级相互关系的范畴有:资本主义地租,
<br>
<br>  3.掩盖资本主义剥削范畴的有: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表现形式。
<br>
<br>  4.高于平均利润的有: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r<br>
<br>  与平均利润相当的有:产业利润,商业利益,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所得的利润。\r<br>
<br>  低于平均利润的有:借贷股息,\r<br>
<br>  资本主义地租与平均利润不可比
<br>
<br>  5.商品的内在矛盾有:价值与生产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r<br>
<br>  6.衡量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货币,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r<br>二、毛概\r<br>
<br>  第一次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
<br>
<br>  第一次明确提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
<br>
<br>  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
<br>
<br>  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
<br>
<br>  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
<br>
<br>  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共产党人>发刊词》;
<br>
<br>  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
<br>
<br>  最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
<br>
<br>  毛**思想形成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践和理论阐述;
<br>
<br>  毛**思想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形成;
<br>
<br>  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r>
<br>  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r>
<br>  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革命进行到底》;
<br>
<br>  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思想的文献:**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br>
<br>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br>
<br>  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br>
<br>  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br>
<br>  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一切积极因素·····“的报告:《论十大关系》;
<br>
<br>  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七届二中全会;
<br>
<br>  “1953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r<br>
<br>  1)新民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以后的三年中广大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53年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成为问题的焦点。(1分)
<br>
<br>  (2)毛**提出正确区分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他认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既有对抗的一面,也有非对抗性的的一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毛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他提出正确的方针。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必须用强制,专政的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是分清是非的问题,用说服教育方法解决,即“团结——批评——团结”。\r<br>
<br>  (3)这种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个矛盾,达到了即消灭资产阶级,又吧这个阶级决大多数改造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目的。(2分)
<br>三、哲学\r<br>(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r<br>
<br>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学在对象、内容、作用和性质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br>
<br>  1、在哲学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为对象,否定了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r<br>
<br>  2、在哲学的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也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了旧哲学的缺陷,建立起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r<br>
<br>  3、在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以往旧哲学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不懂得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的作用。\r<br>
<br>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实践引入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实现这一变革的集中体现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r<br>(二)事物发展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关系\r<br>
<br>  (一)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r<br>
<br>  1、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r<br>
<br>  (1)肯定有两层含义:\r<br>
<br>  一是作为肯定方面,即指事物保持其存在、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
<br>
<br>  二是作为阶段,即指否定之否定过程的起始阶段。\r<br>
<br>  (2)否定有三层含义:\r<br>
<br>  一是作为否定方面,即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br>
<br>  二是作为环节,即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r<br>
<br>  三是作为阶段,即指否定之否定过程的第二阶段。\r<br>
<br>  (二)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br>
<br>  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种相反的趋势:肯定方面力图保持事物的存在,维持质的相对稳定性;否定方面破坏事物的存在,力图使它转化为他物。\r<br>
<br>  2、肯定和否定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任何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必然灭亡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r<br>
<br>  (三)辩证的否定观及意义。\r<br>
<br>  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是包含肯定的否定。\r<br>
<br>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r<br>
<br>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环节,指发展通过否定实现,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这是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是联系环节,指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相联系,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因而否定是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的环节,这是发展的连续性。否定是发展的连续性非连续性的统一。\r<br>
<br>  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r<br>
<br>  5、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r<br>
<br>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第一,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否定就是单纯的消灭,和发展无关。第二,形而上学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r<br>
<br>  6、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形而上学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r<br>
<br>  (四)否定之否定
<br>
<br>  1、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r<br>
<br>  2、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r<br>
<br>  (五)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r<br>
<br>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这是因为发展是由无数辩证否定所组成的链条,每一次否定既克服了以前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吸收了积极成果,又在新基础上增加了新东西,每经过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并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过程。\r<br>
<br>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一个周期,在形式上仿佛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否定因素开始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反复斗争的曲折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新事物还可能失败,出现暂时的倒退、停滞。在事物辩证发展的过程中,曲折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前进上升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可逆转的。\r<br>
<br>  3、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有两种形而上学错误,一是“循环论”的观点,认为事物只有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否认了发展的前进性;一种是“直线论”的观点,否认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认为发展只有前进,没有迂回曲折,更不会有后退。我们要反对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循环论,在实践中要做到把革命的坚定性和革命乐观精神结合起来,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但准备走曲折的路。\r<br>
作者: laila    时间: 2005-9-24 0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enclarke    时间: 2006-6-10 16: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hp    时间: 2006-6-10 18: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iyu329    时间: 2006-6-10 19:50
<p>谢谢,请问一下这些资料都是从哪里找到的啊?好厉害哦,正是我需要的,真的很感谢</p>
作者: lcgoo    时间: 2006-6-11 12: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oyotomi    时间: 2006-6-12 06:15
好,顶
作者: 叶子007    时间: 2006-6-14 20:00
好啊,顶
作者: sunsi108    时间: 2006-6-15 10: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onlei    时间: 2006-6-15 14: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影子武士    时间: 2006-6-15 19: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邪尘    时间: 2006-6-16 09:59
谢谢
作者: zvf0867    时间: 2006-6-16 1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ayouki    时间: 2006-6-17 08:40
谢啦.....................
作者: 高原    时间: 2006-7-10 0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薇拉    时间: 2006-7-12 03:40
不顶不行啊
作者: yaya030127    时间: 2006-7-12 06:30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198681">非常感谢? 好人啊</div></td></tr></table>
作者: wydhbbrq    时间: 2006-7-12 2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艺博    时间: 2006-7-28 23:50
谢谢<img src="http://www.uirbbs.com/bbs/images/smiles/gla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刘哲    时间: 2006-7-29 0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lz45    时间: 2006-7-30 00: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dqqxx    时间: 2006-8-3 10:32
thank you very much!
作者: 蓝    时间: 2006-8-5 17:32
辛苦啦!
作者: truman0532    时间: 2006-8-9 19:02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199580"><p>关注 ,谢谢</p></div></td></tr></table>
作者: 小鸭    时间: 2006-8-10 13:45
谢谢!
作者: zhencang1984    时间: 2006-8-10 17: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egewawa    时间: 2006-8-17 14:21
一定认真看,呵呵
作者: 南北    时间: 2006-8-17 15:36
谢谢
作者: 刘哲    时间: 2006-8-19 1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arlwjjcarlwjj    时间: 2006-8-19 10:46
<p>好啊? 顶</p>
作者: zhenghuan123    时间: 2006-8-19 12:14
<p>不错</p>
作者: lhbonju    时间: 2006-8-20 2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ngling2006    时间: 2006-8-21 21:16
非常感谢:)
作者: fly126    时间: 2006-8-22 17:54
谢谢楼主啊
作者: wuming    时间: 2006-8-25 11: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ylove912    时间: 2006-8-30 1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fh905    时间: 2006-9-1 22:01
胖哥谢谢!<img src="http://www.uirbbs.com/bbs/images/smiles/laugh.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wozlking    时间: 2006-9-2 0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lina1984    时间: 2006-9-4 14: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lina1984    时间: 2006-9-4 14: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lina1984    时间: 2006-9-4 14: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海中的阳光    时间: 2006-9-4 14:54
<p>好</p>
作者: 莱斯曼的碗    时间: 2006-9-8 0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hwtsh    时间: 2006-9-8 03:48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137042">谢谢分享</div></td></tr></table>
作者: lcgoo    时间: 2006-9-23 1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海岸    时间: 2006-9-23 21:48
<p>很感谢啊</p>
作者: 海岸    时间: 2006-9-23 21:48
<p>很感谢啊</p>
作者: cvb_a    时间: 2006-9-23 22:27
<p>谢谢....~!~</p>
作者: xiaoxiaoyu2    时间: 2006-10-16 19:50
致敬
作者: ztj901    时间: 2006-10-16 2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ingyihang    时间: 2006-10-17 0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噜·拉拉    时间: 2006-10-18 11:11
谢谢!
作者: macxnaru    时间: 2006-10-21 11:25
<p>谢谢分享!!!</p><p></p>
作者: scotland    时间: 2006-10-21 16: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蓝色星空    时间: 2006-10-28 1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枯藤老鼠    时间: 2006-10-28 19:34
<p>楼主真慷慨,谢谢了</p><p>另外,楼主的名字以前见过,还很熟悉。是安财毕业或是在安财时空的常客吗?</p>
作者: yh2003    时间: 2006-11-9 12:41
hao ren
作者: sherrylee_1983    时间: 2006-11-9 19:51
<p>thanks </p>
作者: sinkyzorro    时间: 2006-11-9 20:01
thank u
作者: vivian_zeng    时间: 2006-11-15 16:58
谢谢谢谢!
作者: zxhbest    时间: 2006-11-15 17:39
<p>很简洁</p>
作者: 昌福    时间: 2006-11-15 18:33
太感谢了 ,致敬!
作者: 竹林逸仙    时间: 2006-11-15 18:50
bsaa
作者: zhangchi2    时间: 2006-11-17 12:07
<p>xie xie!!!</p>
作者: 小鸭    时间: 2006-11-18 22:37
<p>太好了</p><p>顶</p>
作者: mingyue    时间: 2006-11-22 1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味全每日v    时间: 2006-11-22 21:07
感谢楼主,大恩不言谢,来年考上一定来帮忙!!!
作者: zxhbest    时间: 2006-11-22 22:35
<p>谢谢斑竹</p>
作者: limbme    时间: 2006-11-23 15: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ickyxu    时间: 2006-11-23 17: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明日微笑    时间: 2006-11-23 21:24
<p>还是自己努力比较好!!!</p>
作者: 星星知我心    时间: 2006-11-24 18:53
很有用啊 谢谢先
作者: zhangchi    时间: 2006-11-25 23:07
急需,谢!!!
作者: 昌福    时间: 2006-11-27 18:31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198731"><p>真的很感谢</p></div></td></tr><tr><td><div></div></td></tr></table>
作者: michael-wangtao    时间: 2006-11-28 12:49
好啊
作者: 玮玮    时间: 2006-12-3 21:57
谢谢
作者: ppan    时间: 2006-12-4 12:09
dingdingding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6-12-4 15:35
<p>希望对大家有用</p>
作者: srain    时间: 2006-12-7 19:45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198681">非常感谢</div></td></tr></table>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