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不要拿中国的汇率当替罪羊
[打印本页]
作者:
rn222_2001
时间:
2005-7-25 23:13
标题:
不要拿中国的汇率当替罪羊
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上周呼吁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上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这很有可能会重新点燃各种各样误导性地要求人民币重新估值或立即增加汇率灵活性(很多人将其理解成是重新估值的同义语)的争论。
<br>
<br>造成这些误导性说法的原因是政治和游说。布什总统的共和党纲领指出,中国控制并操纵其货币为的是获取不公正的贸易优势。这种说法与美国财政部的调查发现有直接冲突,而美国国会政府审计办公室刚刚批准通过了财政部的操纵调查方法。参议员约翰?克里也嘲笑所谓中国的“非**币操纵”。在选举年中,似乎没人敢为中国辩护。
<br>
<br>回顾中国的货币形势表明,中国的货币及其决策机制都没有必要马上进行改革。对中国的汇率机制进行改革实际上是一项中期的关注,但在此之前,我们对汇率的关注重点应当放在必要的准备方面。
<br>
<br>我们的注意力不应放在汇率上,而是应当移向中国首次参加最近的7国集团会议(尽管是部分地参加)所表现出的更加重要的趋势上。中国经济迅速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地位,其国内经济决策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的影响。
<br>
<br>然而中国的经济决策程序却很少得到国外的理解,其高层领导人很少同外国伙伴一道参加工作会议。实际上,负责监督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并主持中国机构间汇率委员会工作的中国高层经济官员曾培炎甚至没有赴华盛顿参加7国集团会议。然而,会议非但没有讨论他将来的与会问题,而是再次提出了汇率问题。这样,他们就将曲解和混乱延续下去,并很有可能对决策者造成持久性的误导。
<br>
<br>针对中国货币兑换体制的争论有四种基本观点:
<br>
<br>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公正地保持货币廉价,从而维护了出口的廉价。所谓的证据是指中国有着巨大和不断增多的对美贸易顺差以及巨大和日益增多的外汇储备。
<br>
<br>这种粗浅的看法存在着问题。一个国家与其一个贸易伙伴的贸易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尽管中国与美国有着顺差,但与世界其它地区的贸易赤字非常大,以至于其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盈余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这很难说是一种不公正的优势。
<br>
<br>同样,中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并不是来自贸易顺差,而是来自资本流入。其中很多是投机性的,其目的既是要造成货币的重新估值,又是要对其进行炒作。
<br>
<br>第二种批评观点认为,中国的汇率需要进行调整,直到所有对外支付(贸易、资本流动和转移)出现平衡。但是,全面平衡并不是重新估价汇率的有意义的标准。在当今的支付平衡游戏场上,资本流动是一个庞然大物,它带着神奇的速度和无比的威力四处出没,仅仅是汇率很难表明能起什么作用。对于中国来说,主要是净资本流入反映着对资本外流的限制,而不是汇率。
<br>
<br>第三种批评观点呼吁中国货币要有更多的灵活性,比如允许其在一个更宽泛的波幅内浮动,或使其钉住一组货币组合。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呼吁更多的灵活性造成了对问题的误解。关注贸易的各方混淆了灵活性与浮动和重新估值之间的区别,因为在不取消资本控制的情况下一个浮动的中国货币将更加坚挺。同时,严肃的经济学家否认灵活性就必然意味着重新估值,并且指出有必要最终开放资本账户。呼吁灵活性似乎为重新估值提供了压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讨论陷入了混乱当中。
<br>
<br>一旦中国对其资本流动控制做出重要变革,它将切实需要一个更加灵活的汇率以避免危机,并保持其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但这与贸易和贸易平衡毫无干系。在中国国内金融调节机构强大起来之前大幅度地允许灵活性将是不明智的。再者,即使中国明天宣布扩大货币贸易的幅度,中央银行的干预仍将决定汇率走到哪里,就像今天它所做的一样。
<br>
<br>第四种观点呼吁中国货币重新估值,以便于其它亚洲货币也能重新估值。认为这是改变美国贸易不平衡的必要步骤。
<br>
<br>但是,解释美国不平衡的恰当方式是问一下哪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大的全球性的顺差。答案首先是欧元区,其次是石油出口国,第三是除了日本和中国之外的东亚地区,第四是日本。中国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如果说中国货币不需要紧急调整的话,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注意力放到其它经济体上呢?也许因为它们是美国的朋友和盟友,而中国是一个好欺负的目标。\r<br>
<br>该是停止把中国的汇率当作替罪羊而应继续向前迈进的时候了。
<br>
<br>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