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小日本!可恶!
[打印本页]
作者:
robbincai
时间:
2003-8-16 16:38
标题:
小日本!可恶!
**党报《人民日报》旗下网站人民网昨天发表系列文章,抨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等少数学者最近提出的“抛开历史问题、建立对日关系新思维”的主张,强调日本如果不真心诚意地解决历史问题,“历史这个包袱它得永远背下去。”\r<br>
<br> 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人民日报评论员林治波撰写的批判时殷弘文章《“对日关系新思维”再质疑评》。人民网昨天上午把这篇文章列为头条。\r<br>
<br> 林治波逐条批驳了时殷弘在《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一文中的观点。\r<br>
<br> 文章说,时殷弘认为中日关系的改善能够增强中国对美国外交的筹码,是“天真地忽略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因为“美日两国都将中国视为潜在威胁,美日同盟关系因中国的崛起而更加巩固,这是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在这一格局下,几乎不存在中日关系‘大为改善’的余地”。\r<br>
<br>
<br>五大举措是无条件友好
<br>
<br>
<br> 文章指出,倘若中国不顾一切地谋求对日接近,不仅将出现日本成为中美争相拉拢的对象,使日本身价陡增,坐收渔利,而且会强化美国对中国的警觉和敌意,强化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围堵,甚至促使美国改变中立政策,在台湾问题上铤而走险。\r<br>
<br> 文章认为,时殷弘提出的改善中日关系的“五大举措”“是无条件友好”。“时教授的意思是不要再计较历史问题,以免影响中日接近。但面对沉重且仍散发着血腥的战争历史和一再被刺痛的民族情感,时教授的想法未免过于轻佻和不负责任了。”\r<br>
<br> 文章指出,“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不良印象,主要的还不是来自长达70年的日本侵华史,而是来自现在主导着日本政坛的右翼力量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甚至颠倒历史真相的恶劣态度。”\r<br>
<br> 文章举例说,日本首相小泉最近在美国总统布什的私人农场对记者表示:如中国不在钓鱼岛问题上妥协,日本将让中国后悔。“这哪像一个首相说的话,简直就是强盗、流氓对中国的要挟。”\r<br>
<br>
<br>右翼势力掌控日本
<br>
<br>已成现实
<br>
<br>
<br> 文章强调,历史问题“关涉大是大非,也关涉民族感情。任何人都无权要求中国人民放弃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猖狂翻案进行批评谴责的正义权利,如果有人硬要这样做,也要问问13亿中国人民答应不答应,还要问问那些被日本法西斯杀害的千千万万中国死难者的冤魂答应不答应”。\r<br>
<br> 对于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文章建议中国政府提出明确的条件,其中包括:日本像对韩国那样,签署正式谢罪道歉声明;日本首相不再参拜靖国神社,或另建不包括战犯灵位的祭奠设施;合理解决细菌战、毒气战、劳工、慰安妇等中国民间赔偿等战争遗留问题;承诺不干涉中国统一,不再单方面控制钓鱼岛,尊重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以谈判解决该岛主权争端。\r<br>
<br> “如日本同意或基本同意上述条件,中国可以同意乃至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一旦日本不同意以上全部或大部分条件,中国应该断然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r<br>
<br> 文章认为,右翼势力掌控日本已成为现实。中国必须保持警惕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时教授却主张以让步妥协乞求友好、换取平安,这实际上是一种苟安政策、鸵鸟政策,不但求不来安全,还丢了尊严。”\r<br>
<br> 文章说,“对日关系新思维”已给日本提供了这样的口实:中日关系不好的症结在中方。中国目前实行的对日政策是有问题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必须改弦更张。事实上,“中日关系的症结在日方而不在中方,在改善中日关系方面,日本要做的事情比中国多得多。”\r<br>
<br>
<br>「新思维」不是官方立场\r<br>
<br>
<br>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教授昨天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历史问题确实是中日关系中难以克服的重大障碍,但这一障碍不是中国设置的,更不是中国单方面就能跨越的,因为纠缠历史问题的不是中国,而恰恰是那些总想为历史翻案的日本某些政客和右翼势力。\r<br>
<br> 在回答本报有关“对日关系新思维”是否像日本媒体所解读的那样有“官方背景”的问题时,蒋立峰说,**总书记胡Jintao和中国外长李肇星最近敦促日本要正视历史问题、以史为鉴,表明中国不能容忍日本否认侵略历史,“这才是真正的官方立场。”而少数学者的观点应该属于“百家争鸣”的学术范畴。
<br>
<br> 《人民日报》前评论部主任马立诚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不久前先后发表文章,主张中国不应再在历史问题上与日本纠缠,而应务实地建立对日关系新思维,甚至进行一场“外交革命”,大力实现中日接近, 以便“增强中国对美国外交的杠杆”,实现中国利益最大化。\r<br>
<br> 马立诚和时殷弘的文章发表后,在中国和日本都引起很大反响。日本媒体普遍欢迎马、时的观点,并认为两人的观点有浓厚的“官方背景”,标志着中国的对日政策将有重大改变。但中国一些学者则指马、时的观点不切实际,是幼稚的一厢情愿,而众多网民则大骂二人“数典忘祖”,“和当年的汪精卫相似”。
作者:
至尊宝
时间:
2003-8-17 15:37
学者的观点只代表一种立场,国家的事情还不是靠学者出谋划策,要是过分针对个人批评,以后还让不让人家发言了。\r<br>
<br> 说出来可以不采纳,也不必骂人家,无知愚昧的网民们肯定连这种理论都说不出来。人民日报的作用真是巨大。\r<br>
<br>
<br> 对待小日本,我觉得应该从美国下手,只要和美国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上,一个小日本不就是很容易的拿下了吗。\r<br>
<br> 还是小平说得好:韬光养晦
作者:
NO.1
时间:
2003-8-17 19: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3-8-18 17:12
韬光养晦的下一句,有所作为,就是在别人不经意之间做大事,就象暗灌……\r<br>
<br>中日有没有共同的利益?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3-8-20 10:42
中国和日本当然有共同的利益存在\r<br> 比如在经济上的交流。。。。。。。。。\r<br> 但是目前日本的右翼势力抬头太快了!\r<br> 已经严重影响到中日两国的关系,我们不得不防\r<br> 要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