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最新消息]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出炉~~~~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4 15:30
标题:
[最新消息]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出炉~~~~
参考书目<span><p> </p></span><strong>说<span> </span>明:</strong><span>1. </span>本参考书目仅供参考<span>, </span>不作为出题范围<span>. </span>各门考试科目均有可能超出本参考书目范围。<span><p> </p></span><span>2. </span>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供部分专业图书的购书业务<span>, </span>凡欲购书者请与研招办联系或到有关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购买。<span><p> </p></span><table cellpadding="0" width="99%" border="1"><tr><td width="9%"><strong>科目代码</strong><span><p> </p></span></td><td width="13%"><strong>考试科目</strong><span><p> </p></span></td><td width="24%"><strong>参考书</strong><span><p> </p></span></td><td width="33%"><strong>出版社</strong><span><p> </p></span></td><td width="16%"><strong>作者</strong><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 rowspan="3"><span>311</span><span> <p></p></span></td><td width="13%" rowspan="3">国际关系史<span><p> </p></span></td><td width="24%">《国际关系史》上册<span><p> </p></span></td><td width="33%">法律出版社<span> 1998年<p> </p></span></td><td width="16%">王绳祖主编<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战后国际关系》(<span>1945-2003)<p> </p></span></td><td width="33%">时事出版社<span> 2003年8月<p> </p></span></td><td width="16%">顾关福编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span><p> </p></span></td><td width="33%">北京大学出版社<span> 1999年<p> </p></span></td><td width="16%">方连庆等主编<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 rowspan="8"><span>411<p> </p></span><span><p> </p></span><span><p> </p></span><span>412<strong><p> </p></strong></span></td><td width="13%" rowspan="8">国际关系专业综合<span><p> </p></span><span><p> </p></span>国际政治专业综合<strong><span><p> </p></span></strong></td><td width="24%">《国际政治学概论》<span><p> </p></span></td><td width="3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span> 2000年1月第1版<p> </p></span></td><td width="16%">宋新宁、陈岳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国际政治学概论》<span><p> </p></span></td><td width="33%">上海人民出版社<span> 2002年<p> </p></span></td><td width="16%">李少军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span><p> </p></span></td><td width="33%">复旦大学出版社<span> 2001年7月<p> </p></span></td><td width="16%">倪世雄 等<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冷战后的国际关系》<span><p> </p></span></td><td width="33%">世界知识出版社<span><p> </p></span></td><td width="16%"><p align="center">宫少朋、朱立群、</p>周启朋<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中国当代外交史:<span>1949-2001》<p> </p></span></td><td width="33%">中国青年出版社<span> 2002年<p> </p></span></td><td width="16%">谢益显主编<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世界知识》<span><p> </p></span></td><td width="33%">世界知识出版社<span><p> </p></span></td><td width="16%"> <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世界经济与政治》月刊<span><p> </p></span></td><td width="33%">社科院编辑出版<span><p> </p></span></td><td width="16%"> <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现代国际关系》月刊<span><p> </p></span></td><td width="3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编辑出版<span><p> </p></span></td><td width="16%"> <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span>416<strong><p> </p></strong></span></td><td width="13%"><p align="center">专业综合</p><span>(信号与系统)<p> </p></span></td><td width="24%">《信号与系统》上、下册<span><p> </p></span></td><td width="33%">高教出版社<span> 2000年第2版<p> </p></span></td><td width="16%">郑君里等<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span>420<strong><p> </p></strong></span></td><td width="13%"><p align="center">专业综合</p><span>(计算机网络)<p> </p></span></td><td width="24%">《计算机网络》(第<span>3版)<p> </p></span></td><td width="33%">清华大学出版社<span><p> </p></span></td><td width="16%"><span>Andrew S.Tanenbaum著<p> </p></span>熊桂喜、王小虎译<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 rowspan="2"><span>418<strong><p> </p></strong></span></td><td width="13%" rowspan="2">世界经济专业综合<strong><span><p> </p></span></strong></td><td width="24%">《世界经济学新论》<span><p> </p></span></td><td width="33%">复旦大学出版社<span><p> </p></span></td><td width="16%">庄启善<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西方经济学》<span><p> </p></span></td><td width="3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span><p> </p></span></td><td width="16%">高鸿业<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 rowspan="4"><span>413<p> </p></span></td><td width="13%" rowspan="4"><p align="center">英语语言文学</p>专业综合<span><p> </p></span></td><td width="24%">《英国文学史》<span><p> </p></span></td><td width="33%">商务印书馆<span> 2003年<p> </p></span></td><td width="16%">陈嘉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美国文学史》<span><p> </p></span></td><td width="33%">译林出版社<span> 2002年<p> </p></span></td><td width="16%">童明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现代汉语》<span><p> </p></span></td><td width="3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span> 2004年<p> </p></span></td><td width="16%">杨润陆、周一民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语法与修辞》<span><p> </p></span></td><td width="33%">广西教育出版社<span> 2001年<p> </p></span></td><td width="16%">全国外语院系《语法与修辞编写组》<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span>417</span><span><p> </p></span></td><td width="13%"><p align="center">专业综合</p>(分析化学)<span><p> </p></span></td><td width="24%">《分析化学》<span><p> </p></span></td><td width="33%">高教出版社<span><p> </p></span></td><td width="16%">武汉大学<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span>421</span><span><p> </p></span></td><td width="13%"><p align="center">专业综合</p>(有机化学)<span><p> </p></span></td><td width="24%">《基础有机化学》<span><p> </p></span></td><td width="33%">高教出版社<span><p> </p></span></td><td width="16%">邢其毅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9%" rowspan="4"><span>419</span><span><p> </p></span></td><td width="13%" rowspan="4"><p align="center">传播学理论</p>及其应用<span><p> </p></span></td><td width="24%">《传播学教程》<span><p> </p></span></td><td width="3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span>2004年第8版<p> </p></span></td><td width="16%">郭庆光 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当代国际公共关系》<span><p> </p></span></td><td width="33%">复旦大学出版社<span> 1998年<p> </p></span></td><td width="16%">郭惠民主编<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中国文化概论》<span><p> </p></span></td><td width="33%">岳麓书社<span> 2003年<p> </p></span></td><td width="16%">韦政通著<span><p> </p></span></td></tr><tr><td width="24%">《国际公共关系教程》<span><p> </p></span></td><td width="33%">复旦大学出版社<span> 1996年<p> </p></span></td><td width="16%">郭惠民主编<span><p> </p></span></td></tr></table>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4 15:31
专业介绍
<br>
<br>1、世界经济专业(专业代码:020105)
<br>
<br>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能掌握世界经济的基本理论,精通外语,能够跟踪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美国经济、国家经健全、国际关系理论和当代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研究等前沿领域独立开展分析研究工作。能在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三资企业及金融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实际业务及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br>
<br>学制二年,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r<br>
<br>
<br>
<br>2、国际政治专业(专业代码:030206)
<br>
<br>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并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专业上,系统掌握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基础理论及相关专门知识,具有在中央国家机关或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应理论研究、对策研究或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字综合以及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在学期间要求外语通过相应水平考试。
<br>
<br>学制二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br>
<br>
<br>
<br>3、国际关系专业(专业代码:030207)
<br>
<br>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并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敏锐性。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进人文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理论基础课、专业课和广泛的国际综合知识的学习,注重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编写能力,注重外语学习,强调外语应用能力。
<br>
<br> 研究方向:本专业设有政治、国际文化与传播两个研究方向。为国家涉外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培养既掌握广博的国际知识,又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的研究国际问题的高层次人才。
<br>
<br>
<br>
<br>4、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专业代码:050201)
<br>
<br>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热爱祖国、有高尚道德情操、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英语专门人才。
<br>
<br> 研究方向:本专业设有语言文学和翻译两个研究方向。毕业生应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功底和翻译理论功底,比较高的语言文化素养、比较强的创新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能以英语为主要工具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化和外事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工作。
<br>
<br>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br>
<br>
<br>
<br>5、法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专业代码:050203)
<br>
<br>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本掌握FaGuo语言,对FaGuo文化和文学具有广泛的了解,并熟悉FaGuo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知识,能够独立从事FaGuo语言和文化的教学、科研或文字工作,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br>
<br>学制二年,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br>
<br>
<br>
<br>6、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专业代码:050205)
<br>
<br>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学风正派,日本语言、文学基础扎实,具有较宽广的国际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从事日语教学、科研和外事工作的专门人才。
<br>
<br>
<br>
<br>7、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代码:081001)
<br>
<br>本专业系全日制学历学位教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制3年。欢迎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欢迎重点大学优秀本科生在获取本校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资格后报考我院。
<br>
<br> 专业方向:本专业设有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和信息管理四个研究方向。涵盖范围广,涉及感知科学、信息理论、信息安全理论与实践、密码学等众多领域,跨越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多种专业。
<br>
<br>特种通信技术:重点研究涉及通信领域的信息隐藏及其分析攻击技术、信息隐藏理论及其应用等。
<br>
<br>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4 15:31
信息安全:重点研究信息安全管理、网络环境下的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测评技术等。研究成果应用于信息及其系统安全防护、隐患发现、应急反应以及信息对抗,为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br>
<br>多媒体信息处理:重点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涵盖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存贮及其处理,信号检测,通信中数字信号的处理及其应用等。
<br>
<br>培养目标:为科研院所、高校、国家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及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创新的能力,能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等工作。
<br>
<br>部分导师简介
<br>
<br>『何德全』 研究方向:信息安全
<br>
<br>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安全领域著名科学家,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专家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博士生导师,国家保密局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安全顾问。
<br>
<br>『林代茂』 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
<br>
<br> 国内数字信息隐藏技术领域知名专家,重点研究信息隐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员,赴美高级访问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兼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br>
<br>『吴世忠』研究方向:信息安全
<br>
<br> 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博士,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理事长,兼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br>
<br>『尤新刚』 研究方向:多媒体通信
<br>
<br> 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会高级会员、通信学分会委员、信息隐藏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大学博士生合作指导老师。
<br>
<br>『陈晓桦』 研究方向:信息安全
<br>
<br> 信息安全研究领域专家,博士,研究员,“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人选。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br>
<br> 联合培养单位
<br>
<br>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是中央批准成立的、代表国家实施信息安全测评认证的权威性职能机构。承担国内外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技术的测评和认证,国内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和认证等工作。在信息保障体系的重点研究领域,探索符合我国信息化发展特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方法,制定信息安全测试评估技术与标准。代表国家与国外相应机构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工作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网站:<a href="http://www.itsec.gov.cn" target="_blank">http://www.itsec.gov.cn</a> )
<br>
<br> 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国家电子通信领域高科技研究单位,我国信息隐藏技术的发明者和技术应用的推动者,特别是信息隐藏等高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发起并组织全国信息隐藏学术研讨会,全国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踊跃参与,促进了国内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信息隐藏技术已列入我国高新技术研究计划项目,该所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br>
<br>科研环境:拥有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的专业实验室,国内一流的价值4000多万元的先进仪器和设备。
<br>
<br>多媒体与通信实验室,配备有宽带网络机房,优良的网络环境;拥有电磁兼容测试室、小型化电路开发系统及制作生产线,无线信号测试仪、信令测试仪、调制分析仪、扫频信号源、电磁测试系统、频谱分析仪等先进设备。
<br>
<br>信息安全实验室,得到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推荐,拥有SUN工作站和SUN服务器、路由器、网络性能测试仪、协议分析仪及逻辑分析仪等国内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检测环境。遵循WTO的规则运行,具备对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人员十几类项目的测评认证能力。
<br>
<br>网络实验室和语言实验室。
<br>
<br>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 近2.5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 100多种。
<br>
<br>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4 15:31
8、应用化学专业(专业代码:081704)
<br>
<br>本专业系全日制学历学位教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制3年。欢迎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欢迎重点大学优秀本科生在获取本校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资格后报考我院。
<br>
<br>研究方向:本专业设有复杂体系的微量综合分析、微量化学反应两个研究方向。科研重点包括:微量、痕量成分的分离、分析和物质化学结构成分的分析研究;精细化学品的应用研究;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
<br>
<br>培养目标: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科研院所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在本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独立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br>
<br>部分导师简介
<br>
<br>『马立斌』 研究方向:复杂体系的分离与鉴定技术
<br>
<br> 博士、研究员,FaGuo巴黎第六大学访问学者,分析化学领域专家,在应用核磁共振解决天然产物的结构问题方面有突出贡献,完成多项高难度的剖析问题,曾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分析测试协会波谱分会委员,现配合北大医学部和药物所指导博士研究生。
<br>
<br>『何林涛』 研究方向:化学分析
<br>
<br> 研究员,美国佐治亚大学、爱达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化学分析领域学术带头人。分子光谱专业研究在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和复杂化合物综合分析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br>
<br>『肖宏展』 研究方向:微量化学反应
<br>
<br> 博士,研究员,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及其定量测定,内容涉及化学、化工、医药、商检、食品等领域。在分析化学领域卓有成就,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奖,现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色谱专业委员会理事,《分析测试学报》编委。
<br>
<br>『涂光忠』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结构研究
<br>
<br> 博士,副研究员,多次与外单位合作承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配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医科院药物所、药植所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和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构象研究;多肽及蛋白质溶液构象的研究。
<br>
<br>联合培养单位
<br>
<br> 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专业从事化学分析研究、微量物质剖析、精细化学品的应用研究和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所。在该领域,拥有一批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和国内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具备超微量物质的综合检测与分析能力,完成国际合作项目5项,积极参加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多次为航天部、军工等部门测试火箭、卫星及其它敏感材料。近年来,该所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十多篇,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br>
<br>科研环境:拥有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的专业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3000万元,设备在国内属于一流水平,目前拥有大批现代化分析测试仪器,如500M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高分辩质谱仪、液-质联用、气-质联用、Fourier变换红外--气谱联用、X-射线萤光光谱仪、紫外萤光光谱仪、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新型文检仪等。 专业藏书6000多册,中外文刊物90种。
<br>
<br>
<br>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4 15:32
<p>详细信息 见<a href="http://www.uir.edu.cn/" target="_blank">www.uir.edu.cn</a></p>增加了一本 <table cellpadding="0" width="99%" border="1"><tr><td width="24%">《中国当代外交史:<span>1949-2001》<p> </p></span></td><td width="33%">中国青年出版社<span> 2002年<p> </p></span></td><td width="16%">谢益显主编<span><p> </p></span></td></tr></table>
作者:
长风
时间:
2005-7-24 15:39
请问增加的这一本教材是哪个专业要考的啊?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4 16:41
<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国际关系 政治方向</strong></font></p><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和国际政治专业!</strong></font></p><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 /></font></p><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我说一下 据说今年的招生人数和去年一样</strong></font></p><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 国际关系 政治方向 招生19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 文化与传播方向 15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国际政治方向 20人</strong></font></p><p><font color="#cc0000" size="5"><strong> 世界经济 15人</strong></font></p><!--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白鹤 在 2005-07-28 18:31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长风
时间:
2005-7-24 16:54
呵呵,知道了,正是我要考得方向,多谢了。
作者:
火宅之猫
时间:
2005-7-24 20:08
终于出了,还是换了~~谢谢师哥!~
作者:
火宅之猫
时间:
2005-7-24 20:19
可是怎么感觉这简章这么粗糙啊~连个人数啥的都没有
作者:
ivy
时间:
2005-7-25 15:55
请问国际关系政治方向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参考书有没有区别啊?我怎么觉得这两个的培养方向挺一致的,看不出什么区别?
作者:
yangmin_s
时间:
2005-7-25 19:26
<!--quote-ivy+2005-07-25 15:55--><div class='quotetop'>引用:(ivy @ 2005-07-25 15:5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请问国际关系政治方向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参考书有没有区别啊?我怎么觉得这两个的培养方向挺一致的,看不出什么区别?<!--quote2--></div><!--quote3-->
<br>
<br>
<br>对,同问???好象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参考书是一样的。考试的题目不会是一样的吧??恕我无知哦:)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05-7-25 19:49
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参考书是一样的
<br>
<br>是这样的
<br>
<br>考试的题目 有一科是一样的 就是上午的国际关系史\
<br>
<br>有一科是不一样的就是下午的综合\r<br>
<br>国际关系的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出的\r<br>国际政治的是国际关系学院出的!
作者:
dadaowangwu
时间:
2005-7-25 19:58
<!--quote-白鹤+2005-07-24 15:32--><div class='quotetop'>引用:(白鹤 @ 2005-07-24 15:3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详细信息 见<a href="http://www.uir.edu.cn/" target="_blank">www.uir.edu.cn</a>
<br>
<br>增加了一本 《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 <br>
<br>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 <br>
<br>谢益显主编<!--quote2--></div><!--quote3-->
<br>怎么没有招生人数啊大哥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05-7-25 20:16
和去年一样吧
<br>
<br>看去年的简章 就可以 在论坛上有!
作者:
国关专家
时间:
2005-7-25 21:28
<p><!--quote-火宅之猫+2005-07-24 20:19--><div class='quotetop'>引用:(火宅之猫 @ 2005-07-24 20:19)</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可是怎么感觉这简章这么粗糙啊~连个人数啥的都没有<!--quote2--></div><!--quote3--><br /></p><p></p><p>哈哈~~</p>
作者:
pacino
时间:
2005-7-25 22:30
就是,分别招多少人呀?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6 12:11
<p>和去年的人数是一样的吧</p><p>看去年的简章 在论坛的第二页!</p>
作者:
miter000
时间:
2005-7-26 18:04
国际关系学院的网站做的也太简单了吧,什么有效信息也找不到
作者:
JadeHebe
时间:
2005-7-26 20:13
我昨天还在网上看来着~~这不和去年一模一样么
<br>
<br>还没人数~
作者:
naarrow_999
时间:
2005-7-27 21:54
那考国关的不是要看9本书2本月刊吗?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05-7-28 01:56
有好多书是一样的
<br>
<br>看了一本就不要看第二本!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8 18:29
一、我院2005年计划招收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世界经济、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生130名,其中:国家计划内硕士生98名,计划外(含自筹经费)硕士生32名。
作者:
yangmin_s
时间:
2005-7-28 20:33
<!--quote-风清扬+2005-07-25 19:49--><div class='quotetop'>引用:(风清扬 @ 2005-07-25 19:49)</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参考书是一样的
<br>是这样的
<br>考试的题目 有一科是一样的 就是上午的国际关系史\
<br>有一科是不一样的就是下午的综合\r<br>国际关系的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出的\r<br>国际政治的是国际关系学院出的!<!--quote2--></div><!--quote3-->
<br>
<br>那怎么区分参考书的侧重点呢??\r<br>
<br>哪些书两个专业都得看吗,?\r<br>国际关系专业要侧重参考书中的哪些书呢??谢谢!!!
作者:
qlhaxl
时间:
2005-7-28 22:49
我看的好像是国际政治好像考的《国际政治概论》\r<br>而国际关系考的是《国际关系概论》可能偏重那些抽象的国关理论睨世雄那本看的人好晕
<br>不知道是不是?\r<br>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国政的复试考什么 不会和外交学院一样是专业英语吧 那就完了!唉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9 11:41
<p>国际关系专业侧重 于看 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概论</p><p>国际政治专业 侧重看 冷战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学概论</p><p>当然国关史都是要看的!</p>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9 11:41
<P>国际关系专业侧重 于看 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概论</P>
<P>国际政治专业 侧重看 冷战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学概论</P>
<P>当然国关史都是要看的!</P>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9 11:42
<p>关于复试的问题 前面已经做出了回答 请找以前的帖子!</p>
作者:
qlhaxl
时间:
2005-7-29 19:47
不论英语专业还是国政专业都要考专业英语吗?很难啊
<br>我是跨专业考 专业英语从来没接触过 唉\r<br>不知道初试英语有没有什么要求多少的线
作者:
黄日涵
时间:
2005-7-29 20:31
55 分!
作者:
Angel19821130
时间:
2005-7-29 21:57
何时开始学专业英语?
作者:
黄日涵
时间:
2005-7-30 11:49
自己决定 买个CN*听力书籍就可以!
作者:
liam_bai
时间:
2005-7-30 18:29
去年不是在国际关系里又分:\r<br>
<br> 政治方向和经济方向啊..
<br> 今年有没有 国际关系专业 经济方向的啊{不是世界经济哦}\r<br>
<br>
<br>
<br>谢谢回帖!
作者:
yangmin_s
时间:
2005-7-30 20:47
<!--quote-liam_bai+2005-07-30 18:29--><div class='quotetop'>引用:(liam_bai @ 2005-07-30 18:29)</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去年不是在国际关系里又分:\r<br>
<br> 政治方向和经济方向啊..
<br> 今年有没有 国际关系专业 经济方向的啊{不是世界经济哦}\r<br>谢谢回帖!<!--quote2--></div><!--quote3-->
<br>
<br>
<br> 这个问题,白前辈已经回答过了。\r<br> 06年国际关系专业没有 经济方向的了。\r<br> 已经单列出来了。
作者:
flora1115
时间:
2005-7-31 10:15
<!--quote-白鹤+2005-07-29 03:41--><div class='quotetop'>引用:(白鹤 @ 2005-07-29 03:41)</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p>国际关系专业侧重 于看 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概论</p><p>国际政治专业 侧重看 冷战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学概论</p><p>当然国关史都是要看的!</p><!--quote2--></div><!--quote3--><br>顾的那本和宫他们的那本可以看一本吗?好象差不多!!
作者:
flora1115
时间:
2005-7-31 10:17
上面说的国际政治学概论是两个方向两本都要还是一科一本啊? 不是说国际关系侧重理论吗?这个政治概论怎么处理?? 谢谢
作者:
hyed
时间:
2005-7-31 11:45
国关和国政 还要考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吗?
<br>看历年题 涉及的好像比较少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31 12:12
<p>全部都要看 全部都可能考</p><p>考研不是投机</p>
作者:
naarrow_999
时间:
2005-7-31 14:59
那考国关的到底要重点看哪几本书啊?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05-7-31 15:10
除了 理论稍微不那么重要 都是重点
<br>
作者:
hardwinter
时间:
2005-8-1 16:33
<!--quote-风清扬+2005-07-25 19:49--><div class='quotetop'>引用:(风清扬 @ 2005-07-25 19:49)</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参考书是一样的
<br>
<br>是这样的
<br>
<br>考试的题目 有一科是一样的 就是上午的国际关系史\
<br>
<br>有一科是不一样的就是下午的综合\r<br>
<br>国际关系的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出的\r<br>国际政治的是国际关系学院出的!<!--quote2--></div><!--quote3--><br>
<br>
<br>谢谢啊,明白了!
作者:
vinguqin
时间:
2005-8-10 17:19
<!--quote-白鹤+2005-07-29 11:41--><div class='quotetop'>引用:(白鹤 @ 2005-07-29 11:41)</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国际关系专业侧重 于看 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概论
<br>
<br>国际政治专业 侧重看 冷战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学概论
<br>
<br>当然国关史都是要看的!<!--quote2--></div><!--quote3-->
<br>但是看近几年的试题,国际关系专业试题里面的理论部分好象比较少啊!
作者:
zhoukaifeng
时间:
2005-8-11 15: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