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对日新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3 11:28
标题: “对日新思维”
<p>转帖不代表本人观点</p><table height="5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 align="left" width="24"></td><td valign="top"><font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color="#333333"><font size="2">一些学者提出&ldquo;对日新思维&rdquo;,主张为了国家战略利益不妨大致搁置历史。但是,其实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历史问题。日本在中国的战争和人道主义罪行(冲突)是中日关系<br />所有矛盾的根源,这个历史问题是其他政治,军事,经济矛盾的根源。信任建立不起来,<br />其他矛盾才会显现。 </font><p></p><p><font size="2">1,冲突不能解决(conflict resolution,but conflict can be "resolved"?),只能管理和输导、缓和(conflict management/conflict transformation)。冲突与和解需要长期的多方的努力。</font></p><p><font size="2">2,冲突和解的过程涉及多方的行为体,最直接的是受害者,战争罪犯,中国政府,日本政府。两国民众和国际社会也是间接的。为什么总是从&ldquo;大局&rdquo;出发?为什么只有国家利益的计算?受害者家属<br />的诉求呢?中国民众的感情呢?我们伟大的校友代表中国政府做了一次原谅的表示,可是,&ldquo;原谅&rdquo;<br />是个人的和心理的行为,&ldquo;政府"能 &ldquo;原谅&rdquo;吗?中日关系的伤痕在社会。</font></p><p><font size="2">3,我不主张激化仇恨。但我主张在处理中日关系时,除了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的视角,能否也包括个人和社会的视角?冲突的和解是漫长的过程。&ldquo;和平条约&rdquo;是Conflict resolution,但根本的<br />矛盾(结构的,社会的,个人的)远未化解,需要长期的积极的Conflict transformation,而不是<br />回避历史。</font></p><p><font size="2">我们永远不能&ldquo;暂时搁置历史&rdquo;。<br /></font></p></font></td></tr></table>
作者: amyguan    时间: 2005-7-23 12:06
yes~!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7-23 12:15
发表一下你观点啊~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23 1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myguan    时间: 2005-7-23 13:42
也许需要“思维”,但决不是马立诚那种思维,他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政府的态度。不但没有达到效果,反而使日本更加嚣张~
<br>但很多国民的对日态度过于偏激。历史问题是不能忘,但他们不能理智看待,考虑问题带有个人偏见,凡有关于日本的一概DIZHI~最后实际上这种DIZHI并没对日本造成影响,却影响的是中国自己的经济。\r<br>因此,一方面要思维对日政策,另一方面也要让国民能够理智接受。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