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亚当.斯密分工产生货币和当代货币产生分工 [打印本页]

作者: rn222_2001    时间: 2005-7-10 13:09
标题: 亚当.斯密分工产生货币和当代货币产生分工
<br>父母送子女读书省吃俭用,再发展到父母为送子女读书有勇气去借款,这实际是社会发展的过程的表现,人类社会总想让子女以后有能力脱离其原来的生产方式,或有能力将原来的生产方式改进。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为知识而投资时,其所得到的利益预期和投资风险是同时存在的。依*省吃俭用送子女读书,则主人不可能会形成多大的欠债和风险,但其子女得读书的机会不会太多,而借债送子女读书,由于未来的收益不能确定,其所面临风险较大,但其子女得到读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r<br>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开篇几节中是对分工和货币的论述,是一种手工场主人省吃俭用去积累资金后,以达到将原来的生产方式改进后再扩大生产的过程,当时的资本积累和分工多是在这个工场中,这时社会形成的分工是一种基础分工,是一种要让基础生活品生产得到交换满足的分工,而现在社会是在经历了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能力的巨大变化之后,并在国家货币的大量发行和刺激下,对基础生活品形成很大的生产能力,让基础生活品相对满足社会需求,由此再进一步形成了分工,以往分工是众多劳动者在生产某种具体物时,为让生产速度加快去形成的不同的工种,每一个劳动者付出的同是体力劳动,而现在的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开,这是由于当代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深度和难度的加大,使得每一个生产技术的得到已不是*个人简单思考能够得到,它需要一个生产单位或群体来共同研究和投资,甚至以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集结众多人才和投资才能达到,这种投入资金更多是从国家发行中获得,于是国家发行的货币为了获得技术和科学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分工从以前更多是体力劳动的形式的分工,到现代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开的分工形式,也即是集结人们在一起,而每一个人从事的都是脑力劳动,生产的都是思想的产物,显然在这种分工中由于它的产出物是思想的产物,分工后劳动得到的产物不知道能不能交换,甚至可以说在分工后,*脑力劳动得到的劳动产物可有可无,这和以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的具体劳动产品不同,以前机器生产的具体物品是一个有市场基础的,但这种思想的产物,社会和人们完全可以生活在原来的基础上即得到满足。无需要寻求什么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这样使这种分工在投资的过程中也面临风险,于是这种分工就需要国家发行的货币来完成交换,需要国家发行货币来稳定社会,使人们相信分工的效果,这就如社会创造一个让读书人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一样,这样分工才能得到发展,而这就是美国向世界发行美元并让美元贬值的理论基础,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在发行货币中让社会有能力购买它的思想产物,使这种分工得到的思想产物能够在美元贬值下,让世界各国有能力用美元形成交换,以让分工能够有勇气发展下去,这一动力形成美元对其它各国货币的相对贬值原理,第二,是在分工中产生货币,从中使国家的财富增加,这样也使得国家的货币积累量更大,这一原理就要从货币不是中介物,而是财富本质上才能进一步分析完善,而如果世界或落后国家认为美国的这一行为是其剥削各国和欺压各国所得,也许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表面认识而已,世界也要看到美国向世界提供的科技成果,要看到美国的勇于分工中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这就如目前美国不得不在促进世界分工的同时,在向世界转移他的机器产业时,也不得不还在尽力维持一定的工业生产基础,要看到落后国家中在美国的机器输出中和投资形成的安排就业,而让各国从中得到的利益,分工需要增加货币发行量,因为脑力劳动的产物更多只是思想的产物,他只是一种技术,他并不如机器生产的物品来形成具体物满足消费,而分工出来的人需要生活品来维持生存,这些生活品需要货币来购买,于是纯发行货币去促进分工,在这些投资的货币还无产出时,会对基础生活品形成购买中产生通货膨胀,而这一现实情况就是在任何一个发展的国家中都存在的,这就正如一个家庭借款送一个小孩读书,既不知道这小孩日后能不能脱离父母的生产形式,也不能肯定这小孩日后的成就,于是,在这不确定的并需要长时间的投资才可能有收获回报中,这些投入的货币都会对基础生活品首先形成购买,或一个企业用奖金或增发工资鼓励工人技术发明,如果是基础生活品的不能满足这货币的购买,就有可能形成基础产品的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其它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并由此形成对工资增加的要求,这在国家发行的货币之后,或由国家对货币管理中,就有可能不得不进一步以发行货币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于是这样就形成了国家一方面为发展和分工的需要而不得不以发行货币,另一方面又为了稳定社会而再不得不以发行货币,这两种货币的发行下就使通货膨胀加剧了,在弗尔德曼中强调通货膨胀是印钞机的产物,这是不能否认的,但在以上中也要看到货币发行中不单只是增加投资,使产出增加,安排就业,还可以稳定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满足,而这种发行货币得到的效益也常表现在美国对世界的无偿援助,也表现在一个国家或政府中去施行福利来达到统治的目的,以让在社会稳定,让人们得到一定的满足,在满足下让社会和人们有勇气共同生存并使分工发展下去。\r<br>  发展和落后国家中发行货币中考虑的是,货币的发行量中对消费品的价格上升有多大,投入的量中所形成基础产出物有多少,这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得到了很多理论,而当通货膨胀到来之后,对政府发行货币的目的和意义更多的是作批判和争吵,把其作为是一种政府圈钱,作为是一种政治目的或权力统治,却没有把在货币的发行下得到的社会效益肯定,更没有把它作为是一种在发行货币后让经济增长,使基础产品的消费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会形成的分工,使个人的能力在分工和专业中得到全面和真实的发挥的社会效果,并在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中让经济和科学的发展速度加快,这是和先进国家所考虑的不同之处,显然,这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原理的发挥,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所需和目的。\r<br> 分工让个人和人类发挥其最大的潜力,社会从分工产生货币,有一定的货币积累,货币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完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和过程。
<br>
<br>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