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冷战并没有真结束 [打印本页]

作者: leo1983    时间: 2005-6-9 21:19
标题: 冷战并没有真结束
冷战并没有真结束
<br>
<br>                                    作者:孔寒冰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br>
<br>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2005年04月13日 第十五版
<br>
<br>  ●美国发动冷战的初衷可谓“痴心不改”。现在的美国依然是一手挥舞着超强的武力大棒,一手打着美式****的大旗,推行美国所谓的“新帝国主义政策”。从这个角度讲,冷战只是从美苏争霸变成了美国称霸
<br>
<br>  ●比起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冷战来,现在的冷战除了仍然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这个特点之外变得更为复杂。但无论如何,人们应该认识到,美国并没有让冷战结束的意思,冷战仍在继续
<br>
<br>  美国并未因社会主义苏联、东欧的消失而放弃冷战\r<br>
<br>  在描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局势时,人们用得最多的短语便是“冷战结束以后”或“冷战后”,其基本依据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东欧消失,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再与冷战有关。其实,这不过是人们期望中的“理想状态”。十几年来,世界上所发生的许多事情表明,冷战并没有真正结束,因为西方的领头羊美国并不想让它结束。\r<br>
<br>  冷战有没有结束,不能看表面,而应看其实质内容。1946年,美国政治家赫伯特·斯沃普在为美国参议员起草演说稿时使用了“冷战”一词。1947年美国记者李普曼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战的文章,从此,冷战的说法广泛流行起来。\r<br>
<br>  其实,冷战的理论基础就是前不久刚刚去世的乔治·凯南提出的“遏制理论”,即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时刻准备使用武力“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较脆弱地区”,制止苏联扩张。从其含义上来说,冷战既是指1946年开始的美苏之间除了直接动用武力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又是被用来说明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过去的联盟关系转向冲突,其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冷战的特征一是所及范围广泛,二是不直接使用武力,三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参照上述内容,美国不会因社会主义的苏联、东欧的消失而放弃冷战。\r<br>
<br>  冷战的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r<br>
<br>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继续推行冷战政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br>
<br>  首先,美苏之间的对抗变成了美国对俄罗斯的挤压。从发展趋势上看,这种挤压有明显的从外围向核心发展的层次性。\r<br>
<br>  第一个层次是北约通过东扩将原苏联控制之下的华约成员“收编”,成员扩大为26国,从地理位置上逼近了独联体。\r<br>
<br>  第二个层次是明里暗里支持俄罗斯周边国家特别是独联体国家中亲西方的反对派。从格鲁吉亚总统大选、乌克兰总统大选到今年的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反对派都是先败后赢,通过“街头政治”取得了最终胜利。尽管当事的各国反对派都不愿承认直接受惠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后者也竭力否认自己是这些“颜色革命”的幕后策划者,可从这些反对派和西方一起弹冠相庆的欢呼声中,人们不难看出冷战的另类刀光剑影。\r<br>
<br>  第三个层次是促使独联体和俄罗斯解体。如果这种“颜色革命”继续接二连三地发生,不仅俄罗斯的门户洞开,而且危及到了独联体的生存。所以,被未遂的“雪花革命”惊出一身冷汗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发出了“拯救独联体”的呼吁,这种冷战的深化是决定独联体前途的重要外部因素。进一步说,如果独联体解体、外围防护栏没了,由多种民族、宗教组成的俄罗斯联邦无疑就成了西方直接进攻的对象,进一步被“细划”也大有可能。目前,俄罗斯会不会解体、如何避免解体,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国际上都成了热门话题之一。本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办公厅主任米德维迪夫提出,俄罗斯可能会解体为数个不同的国家,因此需要建立“超级行政区域”来预防。\r<br>
<br>  其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和打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等于所有社会主义的消失,除了中国在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快速发展之外,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国家也都高举着社会主义大旗。\r<br>
<br>  美国及其主要盟国对待社会主义的冷战心态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中国,美国等国家不仅始终存有戒心,而且想方设法加以遏制。它们不仅鼓吹“中国威胁论”,还以人权为借口攻击中国。远的不说,美国极力阻挠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的禁令,同日本在安保会议首次将台湾海峡列为两国的共同战略目标就是证明。对于朝鲜,核问题不过是美国拿来说事儿的借口,因为依靠现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朝鲜根本无法构成对美国的威胁。至于古巴,自从1961年断绝与古巴的外交关系以来,美国政府对古巴实行长期的经济、金融和贸易封锁直到今天也没有解除。\r<br>
<br>  第三,日本在政治、历史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挑衅也表现出冷战的特征。一是自从2001年以来,由于小泉等日本政客屡次参拜靖国神社,造成两国首脑互访基本中断;二是日本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故意激化两国之间的矛盾,不仅在教科书中、在地图上将它据为已有,而且把钓鱼岛列入岛屿防御计划当中;三是日本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默认极右翼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伤害,一再刺激中国民众的感情;四是在台湾问题上,日本虽然声称对华政策没有变化,但常常搞点小动作,隐晦地支持“台独”势力,如原外相川口顺子去年“不小心”把台湾说成国家,允许李登辉赴日,要给予台湾特殊的签证待遇等等。\r<br>
<br>  第四,美国及主要盟国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不断地扩大。虽然它一再宣称自己的作用和使命都有了新的变化,但是,北约成立之初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仍然没有卸掉。美国则更是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按说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无可匹敌的超级军事大国了,可它
<br>
<br>  “从不满足”。美国的军费开支超过全世界军费开支总额的一半,武器装备不仅居世界领先地位,数量也非常巨大。除拥有装备精良的海陆空部队之外,美国还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多处海外军事设施。\r<br>
<br>  另外,美国发动冷战的初衷可谓“痴心不改”。现在的美国依然是一手挥舞着超强的武力大棒,一手打着美式****的大旗,推行美国所谓的“新帝国主义政策”。从这个角度讲,冷战只是从美苏争霸变成了美国称霸。\r<br>
<br>  冷战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
<br>
<br>  不过,比起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冷战来,现在的冷战除了仍然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这个特点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客观形势的变化又有了一些新的特征。\r<br>
<br>  第一,冷战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虽然不像以前那么重了,但仍没有消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许多冷战行为都进行了包装,使之披上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与安全、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推行民主与自由等一些冠冕堂皇的外衣。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冷战的主调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斗争,意识形态色彩极浓。上面讲述的那些冷战现象,表面上的意识形态色彩要么没有,要么很淡。不过,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骨子里对社会主义的敌视透过种种包装仍依稀可见。\r<br>
<br>  第二,冷战主体的不对称性。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冷战是大体上平行的两方,即一方是美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另一方是苏联和以苏联为首的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可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统一的苏联和以它为首的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于是,冷战的一端在强化,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非但没有瓦解,反而吸纳了原华约的中东欧国家和原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但另一端却呈分散化趋势。\r<br>
<br>  第三,冷战不再是全方位的,而是偏重于某一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冷战双方的对抗是全方位的,所及范围不仅在政治、军事领域,而且还有经济、文化领域,比如经互会就是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在与西方阵营对抗中成立的经济共同体。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的冷战则不同,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个别情况涉及到经济上(如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等)和文化上,而军事上的公开对峙则更为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如北约炸中国驻南使馆、南海撞机事件等等)。\r<br>
<br>  第四,政治上的冷战与经济上的交往与合作同时并存。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冷战双方多是全面对抗,少有交流与合作;即使有,范围、程度也都很有限。现在的冷战则不同。比如,俄罗斯虽然对北约和欧盟东扩十分不满,但并没有影响它与美国、西欧的政治、经济关系。又如,日本在政治上挑衅中国,但在经贸往来上却与中国保持正常关系,2004年两国贸易额达1600多亿美元;美国不断在各方面找中国的麻烦,但同时与中国在各方面的交往却从没有中断,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美国和西欧都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r<br>
<br>  由于有上述这些特点,现在的冷战就变得更为复杂。所以,人们不能简单地以一分为二或者非此即彼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它,而是要把它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总体来考量。但无论如何,人们应该认识到,美国并没有让冷战结束的意思,冷战仍在继续。
<br>
作者: 紫龙    时间: 2005-6-10 09:35
有点刻意吸引别人眼球的意思,果然时发表在环球上的~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6-10 10:20
同意  这教授名字不错!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6-20 11:30
单边主义和多级格局的竞争,
<br>地区主义和全球化的冲突. 文明之间的碰撞.......
<br>意识形态的孛立.(目前,已不是重要的对抗因素)
<br>大国势力的扩张,遏制,反遏制,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冷战形式.
<br>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6-20 17:37
<p>现在的热点 已经不是简单的什么扩张啊,遏制能解释的</p><p>现在国际之间的较量已经从硬权力向软权力过度</p><p>更多的是倾向于在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较量</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6-20 18:38
<!--quote-白鹤+2005-06-20 17:37--><div class='quotetop'>引用:(白鹤 @ 2005-06-20 17:3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现在的热点 已经不是简单的什么扩张啊,遏制能解释的<br><br>现在国际之间的较量已经从硬权力向软权力过度<br><br>更多的是倾向于在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较量<!--quote2--></div><!--quote3--><br>楼上的\r<br>传统的安全问题依然是冷战目标的首重,即政治--军事
<br>而至于民族认同,文明认同,环境社会安全这些安全因素也在冷战中占有一席之地。\r<br>在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上的较量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消灭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解除或者减弱地区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影响。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6-21 12:12
<!--quote-昌明+2005-06-20 10:38--><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昌明 @ 2005-06-20 10:3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br>楼上的\r<br>传统的安全问题依然是冷战目标的首重,即政治--军事
<br>而至于民族认同,文明认同,环境社会安全这些安全因素也在冷战中占有一席之地。\r<br>在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上的较量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消灭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解除或者减弱地区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影响。<!--quote2--></div><!--quote3--><br>楼上的首先你对安全观的定义错了:
<br>“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所谓传统安全,一般指以政治和军事安全为中心的国家层面上的安全。一个国家是否安全,主要看这两方面是否受到威胁;确保国家安全主要凭借军事力量。而非传统安全是指区别于传统政治军事安全,又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实质影响的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安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传统的政治和军事领域扩大到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安全,由此引出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安全等多种概念。
<br>
<br>
<br>而至于民族认同,文明认同,环境社会安全这些安全因素也在冷战中占有一席之地。 都属于非传统安全
<br>
<br>而且非传统安全的作用并不是单单的"在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上的较量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消灭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解除或者减弱地区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影响。"
<br>
<br>这是古代的社会主义思想,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提法了,非传统安全不是冲着任何意识形态来的.
<br>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6-22 09:37
<p>。。。小弟说两句</p><p>冷战的关键在于结构:在核恐怖平衡下,一个只有两个大国的体系必然走向冷战,至于现在是不是冷战那就看你对冷战是怎样定义的了。</p><p>楼上师哥这点说得对,上上楼的非传统安全的定义确实有问题,解释如师哥所云。</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6-22 12:09
白鹤兄;
<br>      
<br>       我并未将文明认同和民族认同归纳于传统安全领域中\r<br>       相反,我一直将其视为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因素。\r<br>       在下语言逻辑不够严谨,为求语言的简单明了,
<br>       而使白鹤兄部分曲解了我的意思。\r<br>       我对传统的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概念的理解与你相同。\r<br>       目前,我们的分歧在于 “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于传统安全
<br>       问题的影响”\r<br>       首先我阐明我的观点:即非传统安全并非必然影响到传统\r<br>       的安全,但于一定层面而言,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混乱和破坏
<br>       会构成对传统安全领域的制胁。\r<br>       美国通过军事手段发动两场战争来达到对中东政治进程的\r<br>       有选择性影响。以伊拉克的地缘为中心对中东诸国进行
<br>       辐射似政治影响(以伊拉克为范本的文明改造,用以达到对\r<br>       中东诸国的非西方文明政体的影响而并非仅用高昂军事为
<br>       代价,伊肆兰文明招致的破坏将影响国家的政体安全。)
<br>       横观中亚,颜色革命的爆发直接危及国家政治安全。阿塞拜疆\r<br>       橙色革命的参与者高举步什肖像要求现政府下台。我们应该\r<br>       看到一种“文明领域遭至的破坏”---旧有的自由价值理念被
<br>       新的西方(美式)理念破坏和取代,继而影响政治安全。\r<br>       89年6.4运动是中国人第一次民主意识的觉醒,一种类西方
<br>       文明的民主诉求在坦克和56式步枪的冲击下被扑灭。(邓主席\r<br>       说过,只顾改革开放没有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抓好...).西方
<br>       文化——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曾经在北京高校受到不少学生膜拜\r<br>        ,美国的文明理念影响进步学生,成为影响6.4运动的一个重
<br>        要精神因素)。——文明理念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在一定的层面上\r<br>       会影响到传统安全。\r<br>       关于能源安全,中国的石油需求中有75%需要从国外引进,\r<br>       假设石油的进口运输航路几乎被霸权国家堵截。中国的发展
<br>       被遏制,国家政体在亲西方势力的叛乱下面临威胁,并且\r<br>       石油进口的受阻将影响国防军事的发展和强大。军事领域受
<br>       到威胁。如有霸权国家进行强大的军事打击,中国危矣。\r<br>       .....................
<br>       文明的散播如果只与一个异己文明非剧烈碰撞。\r<br>       影响的层面仅停留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倘若碰撞剧烈
<br>       可直接影响至传统的安全领域,
<br>       能源的竞争若非剧烈,影响面也仅仅停留于非传统安全领域,\r<br>       如若剧烈,传统安全亦受制胁。\r<br>       如果,各非传统安全因素受到激烈的威胁并且综合作用,\r<br>       对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会明显甚至剧烈。\r<br>      
<br>       对于中 ,美日,之间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竞争和影响,\r<br>       可以看作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但不能仅仅如此看待。\r<br>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的政治影响以及军事威胁\r<br>       对美日等国是一种压力。中国的七快论并没被美日等国忽视
<br>       相反,他们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对中国影响也有间接削弱和\r<br>       消灭中国的意图。<!--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06-22 12:13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12345678    时间: 2005-6-25 17: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6-25 17:41
呵呵!\r<br>
<br>楼上的 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啊~~~~~~~~~~~~
<br>
<br>或许,  应该提高的我的遣词造句能力?? 我认为我没法子写的更明白了。\r<br>
<br><!--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06-26 04:0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6-27 11:06
<p>说的尽量简单明了一些</p><p>切中要害!</p>
作者: gongtao    时间: 2005-6-27 19:01
中美现在是不是有点冷战的意思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14 22: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15 13:21
楼上的 ,我问你
<br>如果A国对B国的经贸依赖很大,而B国则不然。倘若B国由于某些原因破坏两国的经贸关系,这样一来A国的损失将非常巨大。那么你认为A国怎么办????\r<br>A国如果有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那么A国就可以通过政治或者军事影响,迫使B国改变对A国不利的经贸政策,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通过军事手段迫使B国改朝换代,扶植一个友好的政府,来继续两国的经贸往来。<!--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07-15 13:25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zue    时间: 2005-7-15 16:01
只能说形式上的冷战可以说在苏东剧变时就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美国新保派就是一例。\r<br>不要轻易下中美正在或者将要进行冷战的结论。关于这部分的言论,集中见于7月14日参考消息,可以去看一下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15 16:28
中国还不具备可以与美国进行冷战的条件
<br>如果将美国的遏制和中国的反遏制行为看做是冷战,那么我们对冷战就会曲解。\r<br>冷战必须是两大强国在无法使用武力消灭对方的情况下,动用除军事以外的一切手段进行斗争,并且以此达到削弱对方和提升自己,最终使得对方无法对自己的传统安全构成任何威胁。(甚至使得自己有能力消灭对方)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15 2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ear    时间: 2005-7-16 19: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17 14:43
<!--quote-浪迹天涯+2005-07-15 21:46--><div class='quotetop'>引用:(浪迹天涯 @ 2005-07-15 21:46)</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当代世界只有中国美国,没有A国B国。我是从我国的角度谈的,是世界的大趋势。美国敢动不动就武力颠覆?中国是伊拉克那么好欺负?96年美国航母还敢在咱们家门口叫嚣,现在它敢吗?今天大国之间,出了问题纠纷动不动就动武挥拳头?这是二战还是冷战?为什么和小日本能政冷经热?现在的国际关系还是动不动你消灭我我消灭你?什么叫全球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看美国和前苏联的经贸关系,再对比现在我国和美国的经贸关系,还是谁消灭谁的问题吗?美国为什么逼着人民币升值?干吗不直接消灭算了?日本、美国都把中国的经济增长当作一棵本国经济的救命稻草。冷战有这样的情形吗?<!--quote2--></div><!--quote3-->浪迹天涯 兄\r<br>所谓的全球化是强国为了全面敲开弱国市场的一种方式,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有政治意义上的,也就是南方国家的政治变革趋向西化,只有西化了的南方政府才有可能制定出与西方国家相仿的经济政策,这对于通过对商品注入知识含量占据很大比重的发达国家而言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北方国家对原材料的依赖逐渐减低,对于科技知识含量的注入逐渐生高,使得南方国家原材料输出的收益受到限制。中国虽然主要是密集型作业,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自身限制本国企业与中国的合作。全球化对于比较落后的南方国家而言不是件好事,但对中国这样高度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利弊差不多各半。(全球化进程中,也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是DIZHI的)\r<br>诚如你所讲,我并没有强调为暴力发展论。但是军事曾面的重要性依然明显,目前由于美国与中国拥有的核武器都足以消灭对方,所以目前就谈论中美战争的确没有意义,但我们发展军事主要是为了不使两国的军事不过于失衡,一但两大国的军事严重失去平衡,一国采取军事手段消灭令一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虽然核武器时代还未终结,但是,破解核武器的手段依然被一些国家寻求着,美国将武器系统研发引入太空,为的就是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差距,核武器第2大国的俄罗斯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为什么呢?? 因为太空武器的研发会成为削弱核武器威力的一种手段。\r<br>现在,和你谈论中美之间的利益问题,那么我告诉你,假设美国具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对中国动武,它可以推翻中国政府而不是毁灭整个中国,(如果你认为它的军事行为是消灭整个中国,那么对于美国长期的经济效益来说,当然是个灾难)由于武器的发展日新月异,战争的形式和形态也随之改变,我们不应该将战争的形式停留在那种过去的大规模轰炸单中,当然我们也无法预料过于遥远的未来战争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
<br>我从来都没有否认经贸这种软实力的比拼的重要性,我只是在强调,军事这种传统的安全领域在目前和未来很长的时期类依然重要。\r<br>(如果美国真的具”有突然瘫痪中国的主要作战能力“的的进攻力话,那么美国在比较了收益和代价以后可以考虑对华动武,不通过大规模破坏性轰炸的战争形式下,中国的经济在不遭受过多的破坏下,中国政府倒台,并且中国被***为诸多小国,美国依然可以与这些小国继续经济交往。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在军事上与美国拉开太大距离,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核武器........)<!--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07-17 17:03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zue    时间: 2005-7-17 21:31
<!--quote-昌明+2005-07-17 14:43--><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昌明 @ 2005-07-17 14:43)</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浪迹天涯 兄\r<br>所谓的全球化是强国为了全面敲开弱国市场的一种方式,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有政治意义上的,也就是南方国家的政治变革趋向西化,只有西化了的南方政府才有可能制定出与西方国家相仿的经济政策,这对于通过对商品注入知识含量占据很大比重的发达国家而言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北方国家对原材料的依赖逐渐减低,对于科技知识含量的注入逐渐生高,使得南方国家原材料输出的收益受到限制。中国虽然主要是密集型作业,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自身限制本国企业与中国的合作。全球化对于比较落后的南方国家而言不是件好事,但对中国这样高度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利弊差不多各半。(全球化进程中,也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是DIZHI的)\r<br>诚如你所讲,我并没有强调为暴力发展论。但是军事曾面的重要性依然明显,目前由于美国与中国拥有的核武器都足以消灭对方,所以目前就谈论中美战争的确没有意义,但我们发展军事主要是为了不使两国的军事不过于失衡,一但两大国的军事严重失去平衡,一国采取军事手段消灭令一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虽然核武器时代还未终结,但是,破解核武器的手段依然被一些国家寻求着,美国将武器系统研发引入太空,为的就是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差距,核武器第2大国的俄罗斯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为什么呢?? 因为太空武器的研发会成为削弱核武器威力的一种手段。\r<br>现在,和你谈论中美之间的利益问题,那么我告诉你,假设美国具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对中国动武,它可以推翻中国政府而不是毁灭整个中国,(如果你认为它的军事行为是消灭整个中国,那么对于美国长期的经济效益来说,当然是个灾难)由于武器的发展日新月异,战争的形式和形态也随之改变,我们不应该将战争的形式停留在那种过去的大规模轰炸单中,当然我们也无法预料过于遥远的未来战争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
<br>我从来都没有否认经贸这种软实力的比拼的重要性,我只是在强调,军事这种传统的安全领域在目前和未来很长的时期类依然重要。\r<br>(如果美国真的具”有突然瘫痪中国的主要作战能力“的的进攻力话,那么美国在比较了收益和代价以后可以考虑对华动武,不通过大规模破坏性轰炸的战争形式下,中国的经济在不遭受过多的破坏下,中国政府倒台,并且中国被***为诸多小国,美国依然可以与这些小国继续经济交往。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在军事上与美国拉开太大距离,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核武器........)<!--quote2--></div><!--quote3-->
<br>同意你的意见
作者: zue    时间: 2005-7-17 21:37
其实宋新宁的国政概论上就说明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国际政治中军事因素下降,经济因素上升,政治经济化和经济政治化表现突出。但军事和经济因素的消长与互动是相对的,有时某个因素表现要突出一些,但并非绝对性的。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17 2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18 09:03
浪迹天涯兄\r<br>看来可能是我表达能力的限制,导致了没让你明白我的意思\r<br>首先,我阐明,我同意经贸对国家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我反驳你的就在于,你将军事的意义放低了。\r<br>诚如你所讲,日本等国国力之强大,依靠经济之强大,但你需要看到的是,日本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奇迹是在美国军事保护下,省去了发展军事的费用。但虽然如此,一个在和平宪法下被限制为只能行使自卫权的国家,军费却达到400多亿美圆,中国仅为日本的一半。日本目前加快了和平宪法的修改,这对日本的军事发展是具有远大意义的。\r<br>第2,我没有强调中国应该以军事来发展国家。况且,往往过度发展军事都只能导致经济的迟滞,因为毕竟军工产业是非赢利性的,除非我们能大把大把的出售,问题就在于,最为主要的消费者还是自己,这样就将资金和资源凝结在了军事上。
<br>我强调军事重要性在于,目前美国发动的几场战争,都在警醒中国,中国不能只将军事的发展用以抵抗强权和霸权国家可能的攻击,你也提到了,美国不可能对中国发动所谓的军事打击。但是,中国发展军事,却可以主动的打击其他小国。在资源日易匮乏的世界,资源竞争已经被一些霸权国家逐步垄断,中国目前一些战略性资源日益匮乏,如石油目前有75%需要从国外进口,其中的百分之80从中东和北非进口,美国的中东战争,会逐步对中东的石油权益进行垄断。而中国化工方面需要的一些稀有材料,中国依然依赖进口,一些必须金属也非常依赖进口。 如果如你所讲没,通过经贸来处理国际关系的话,那么经济总量战全球25%的美国为什么还要动用武力???  如今美国通过强权手段谋取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国如果过度迷信经贸的话,只会错失更多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权益。(经贸竞争是和平崛起的重要论调)我只想强调,目前经贸最主要的参与者依然是有形商品,而有形商品是知识与资源的结合,中国要想在经贸上获得更多的优势,除了在体制政策上和教育科研上要蒸蒸日上,在军事发展上更要不断提高。\r<br>你也提到了  ,不能过度发展军事,这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而定,我是认同的,问题就在于,中,美,俄,日,等国预料2015到2020年这段时期为安全因素不确定期,由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必然带来其他竞争国在经济利益上失横,而导致他们对中国各种各样可能的攻击,包括军事上的。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发生不公平的经济竞争行为(例如,黑社会样式的通过对其他竞争者的打压,来获得生意的优先权。)我们有国家的法律和暴力机关来予以消除,(公,检,法部门),可是国际社会虽然有法则,但是由于没有暴力机构的维持,国际法则依然为一些强权国家和霸权国家所践踏。中国只能通过发展军事来成为强权国家来获得更多的经贸的权益。\r<br>俄罗斯认为在2015年常规军事会被中国超越,远东地区庞大的资源蕴涵,使得俄罗斯对中国有所担忧.............2020年中国完成小康建设,至少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系的中国讲更进一步的削弱美国等一些西方经济强国的 经贸机会.....世界格局会被中国改写,历史证明,任何一次世界格局的改变,引发了战争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应该使我们有防范意思,与其等到2020年的时候再大力发展军事,还不如现在就应该加快军事发展的步伐。(我相信目前至未来,中国威胁论调不可能都是瞎吹,因为中国即需要表面信守和平崛起的诚诺,一面要为未来的世界资源和市场竞争准备好暴力基础。这样一来,中国军事发展就不能透明。)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18 15: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7-19 10:18
<p>冷战并没有结束无非是在说冷战思维的存续而非冷战的形式。</p><p>冷战是两极状态下的产物,进行这个讨论本身意义不大。</p><p>倒是海默的一句话更应该探讨:为什么我们很快就会怀念冷战?</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19 13:38
浪迹天涯兄\r<br>在下承认自己侧重说明了军事的作用。\r<br>尽管如此,我依然没有菲薄经贸利益对于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我们发展军事的目的,正是为了经贸。\r<br>现在,我再次阐明我之观点:为了获得在全球范围类的资源竞争和市场占领,即使我们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依然存在有国家破坏中国的经贸形式。在和平述求无果情况下,拥有强大军事的中国可以通过军事威胁甚至打击来获得破坏经贸行为的国家的妥协,在资源角逐激烈的当代社会,如果中国通过和平的经贸的手段无法获得公平的资源补给,中国就需要通过军事,经贸,政治,影响,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保证自己资源的补给以及市场的牢靠。
<br>如果中国通过经贸手段没能获得竞争优势,中国是否还需要遵守国际和平的规则,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必须通过在弱国眼里非正义的手段获得优势,为了13甚至16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准。(中国庞大的人口,是美国的6倍,资源消耗巨大,如果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中国需要多少的资源予以保证??)军事手段不仅仅是来打击的,还可以用来封锁。(大型的经贸行为以海上航行为运输手段,建设强大海军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br>如果说美国的军事行动是由于内忧外患,那么未来中国周边强国的崛起和围困,以及中国国内庞大的失业人口和巨大的贫富差距,内忧外患的中国是不是也需要这样做呢?? 美国虽然承受这巨大的代价,但目前还没有哪个战略家敢用十足的依据来断言美国的伊拉克行动会最终失败或者得不尝失。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19 13:55
batigolzdy007兄\r<br>
<br>美国为了维护单级格局而强硬挣扎。由于欧盟的扩大和整和,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地位受到挑战,如果未来世界出现的是印度,俄罗斯,中国,欧盟,美国这样的多及格局,多及格局是否可以进行冷战,冷战是如何定义的?冷战一定只是两及的格斗形式?多及格斗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呢?(两级世界也谈合作,不过这个合作是瓜分世界的合作)
<br>我们不仅仅是怀恋冷战,还怀恋2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值得怀恋,等到了冷战结束15周年的时候会有多少人去重新思考它。\r<br>冷战险些带来第3次世界大战,人类令可冷战也不要热战。人们怀恋冷战,它的惊险不亚于热战。(间*大战,人才大战,科技大战,军备,地缘,经贸......)<!--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07-19 16:23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21 2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7-22 00:22
<p><!--quote-昌明+2005-07-19 13:55--><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昌明 @ 2005-07-19 13:5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batigolzdy007兄 <br /><br />美国为了维护单级格局而强硬挣扎。由于欧盟的扩大和整和,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地位受到挑战,如果未来世界出现的是印度,俄罗斯,中国,欧盟,美国这样的多及格局,多及格局是否可以进行冷战,冷战是如何定义的?冷战一定只是两及的格斗形式?多及格斗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呢?(两级世界也谈合作,不过这个合作是瓜分世界的合作) <br />我们不仅仅是怀恋冷战,还怀恋2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值得怀恋,等到了冷战结束15周年的时候会有多少人去重新思考它。 <br />冷战险些带来第3次世界大战,人类令可冷战也不要热战。人们怀恋冷战,它的惊险不亚于热战。(间*大战,人才大战,科技大战,军备,地缘,经贸......)<!--quote2--></div><!--quote3--></p><p>我不太明白你要论述的东西是什么?你觉得冷战思维或形式存在来反驳我?冷战也不会带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我的观点一向是两极比多极稳定,请注意说话的逻辑与目的。<br /></p>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22 15: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24 14:18
<!--quote-batigolzdy007+2005-07-22 00:22--><div class='quotetop'>引用:(batigolzdy007 @ 2005-07-22 00:2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我不太明白你要论述的东西是什么?你觉得冷战思维或形式存在来反驳我?冷战也不会带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我的观点一向是两极比多极稳定,请注意说话的逻辑与目的。<!--quote2--></div><!--quote3-->抱歉,我的论述逻辑跨越,在下阐述冷战值得人们怀恋是出于冷战的形式与手段的激烈和高明所带来的刺激程度.
<br>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险些酿成第3次世界大战.....
<br>在下认为,在多级世界里,鼎立格局的国家或国家联盟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必然通过冷战或者非战争方式进行博奕,期间联盟与联盟,集团与集团之间会出现联合或解协.
<br>假设,未来出现的是 美国,欧盟,印度,中国,俄罗斯,五维体系,为了获得自身最大利益,一方总是试图削弱令一方,五维格局可能会重新组合,例如,中国与欧盟,印度与美国,俄罗斯.或者中国与美国,印度与俄罗斯,欧盟这样的临时协作国 ,或协作集团.   
<br>我个人认为两级体系未见得要稳定于多级世界.<!--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昌明 在 2005-07-25 15:10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7-24 14:20
<!--quote-浪迹天涯+2005-07-22 15:32--><div class='quotetop'>引用:(浪迹天涯 @ 2005-07-22 15:3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怀念冷战?冷战带来什么好了? 没有冷战就一定有热战?现在的国际现状大国间有爆发热战的可能?冷战让你过上好日子了?冷战让中国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冷战能强国?中国要是依冷战思维制定外交政策,该怎么处理大国间关系?再学苏联搞军备竞赛?没有冷战大国间就没有科技经贸军事等的竞争了?这些竞争什么时候没有?有竞争就是冷战?冷战怎么定义的?当年的美苏关系是怎样的,今天的中美中日关系又是怎样的?一样么?冷战的特征都不存在了,如果非把冷战的定义改头换面,非说今天也叫冷战,只不过是另一种冷战,有意义么?<!--quote2--></div><!--quote3--><br>你认为在下论述中国应该进行冷战??
<br>哦  , 不是这样的. 你曲解了我的意思.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5-7-24 23: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7-29 14:34
<p><!--quote-浪迹天涯+2005-07-22 15:32--><div class='quotetop'>引用:(浪迹天涯 @ 2005-07-22 15:32)</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怀念冷战?冷战带来什么好了? 没有冷战就一定有热战?现在的国际现状大国间有爆发热战的可能?冷战让你过上好日子了?冷战让中国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冷战能强国?中国要是依冷战思维制定外交政策,该怎么处理大国间关系?再学苏联搞军备竞赛?没有冷战大国间就没有科技经贸军事等的竞争了?这些竞争什么时候没有?有竞争就是冷战?冷战怎么定义的?当年的美苏关系是怎样的,今天的中美中日关系又是怎样的?一样么?冷战的特征都不存在了,如果非把冷战的定义改头换面,非说今天也叫冷战,只不过是另一种冷战,有意义么?<!--quote2--></div><!--quote3--><br />书在下直言,您一连串的问句除了会所名你的苍白之外真的没什么了,至于怀念冷战的问题建议你去看看米尔斯海默教授的"back to the future",你对冷战的理解存在问题。</p><p>时代确实变了,但是国际政治的本质没有变,这一点从伯罗奔尼撒战争至今都没有变!还有在当今世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冷战思维或者说国际政治固有的思维仍然存在着,这一点不是相互依赖的加深就可以改变的,同样的例子我重复过N遍,要说时代让我们感到和平的希望的话我宁愿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时候比现在更让我希望,可也就是个希望。</p>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7-29 14:41
<p><!--quote-昌明+2005-07-24 14:18--><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昌明 @ 2005-07-24 14:1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抱歉,我的论述逻辑跨越,在下阐述冷战值得人们怀恋是出于冷战的形式与手段的激烈和高明所带来的刺激程度. <br />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险些酿成第3次世界大战..... <br />在下认为,在多级世界里,鼎立格局的国家或国家联盟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必然通过冷战或者非战争方式进行博奕,期间联盟与联盟,集团与集团之间会出现联合或解协. <br />假设,未来出现的是 美国,欧盟,印度,中国,俄罗斯,五维体系,为了获得自身最大利益,一方总是试图削弱令一方,五维格局可能会重新组合,例如,中国与欧盟,印度与美国,俄罗斯.或者中国与美国,印度与俄罗斯,欧盟这样的临时协作国 ,或协作集团. <br />我个人认为两级体系未见得要稳定于多级世界.<!--quote2--></div><!--quote3--><br />hehe,冷战或非冷战方式博弈?这个组合我还倒是第一次听说。</p><p>还有您总是说古巴导弹危机险些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您有没有想过她为什么没有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呢?这才是问题所在。两极比多极稳定的原因也在这里有了充分的体现。</p><p>再具体的原因比较复杂,我跟二世兄弟说过这个事,时间有限,请您看看学术区的老贴吧。</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8-15 23:53
<!--quote-batigolzdy007+2005-07-29 14:41--><div class='quotetop'>引用:(batigolzdy007 @ 2005-07-29 14:41)</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hehe,冷战或非冷战方式博弈?这个组合我还倒是第一次听说。<br><br>还有您总是说古巴导弹危机险些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您有没有想过她为什么没有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呢?这才是问题所在。两极比多极稳定的原因也在这里有了充分的体现。<br><br>再具体的原因比较复杂,我跟二世兄弟说过这个事,时间有限,请您看看学术区的老贴吧。<!--quote2--></div><!--quote3--><br>“冷战或者非战争方式进行博奕”。而非“冷战或非冷战方式博弈”\r<br>一字之差足以出现歧义。\r<br>至于阁下所言 两极较之多及格局更为稳定之原由何在?
<br>望阁下帖之于众前,在下诚挚企待。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8-16 00:54
<p>请问冷战方式或非冷战式进行博弈怎样解释呢?这个组合一样值得讨论对错。</p><p>老贴我也忘了,应该是我在学术区的某一个帖子,其实如果说到论证严密阁下完全可以参考《理论》和《大国政治的悲剧》上面的论述。</p>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8-19 10:33
将来的格局应该是每一个洲出现一个绝对强国,这些强国支配着世界的发展,强国之间自然是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而进行合作或对抗,这种体系我认为可以很稳定的存在,欧洲应该会是以欧盟的形式继续存在,除非英国通过美国的帮助很快的发展(美国是希望英国成为他在欧洲的代言人);亚洲勿庸置疑的就是中国,或许在近期看不到,但日本的无理由的不断扩张的政策终将走向灭亡;非洲现在的国际地位很低,但是南非通过钻石等一些产业也是发展迅速,有望成为非洲一霸,而非洲中部由于常年内战,未来很可能成为军事统辖区,发展成重工业区;南北美可以说一定就是美国的天下,虽然其全球战略正在稳步实施,但在其他强国的DIZHI下,相信进展不会很快。最后再分析一下最后的世界,应该原则上只会有一个国家的存在,其他国家以第二级的地位从属于他。\r<br>
<br>以上就是我的拙见,第一次分析,望批评指点~~~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8-20 05:01
&ldquo;应该是&rdquo;太主观了。。。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8-20 10:55
算是一种猜想吧~~~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8-21 19:34
显见,batigolzdy007朋友对冷战之种种颇有认知,还望batigolzdy007朋友能够与我等资质浅薄之辈共享,在下拭目恭候。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8-21 19:37
回到了过去~~~
作者: batigolzdy007    时间: 2005-8-22 00:11
<!--quote-昌明+2005-08-21 19:34--><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昌明 @ 2005-08-21 19:34)</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显见,batigolzdy007朋友对冷战之种种颇有认知,还望batigolzdy007朋友能够与我等资质浅薄之辈共享,在下拭目恭候。<!--quote2--></div><!--quote3--><br />。。。。。。那是您的抬举,有什么话就说。还有呀 兄台最好去看看老贴,而且对于学术版再老的贴也容易翻出来,谢谢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8-22 09:45
<!--quote-昌明+2005-08-21 19:34--><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昌明 @ 2005-08-21 19:34)</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显见,batigolzdy007朋友对冷战之种种颇有认知,还望batigolzdy007朋友能够与我等资质浅薄之辈共享,在下拭目恭候。<!--quote2--></div><!--quote3-->
<br>这一段简直不像是大学生说的话~~~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8-22 12:57
<!--quote-送水热线119+2005-08-22 09:45--><div class='quotetop'>引用:(送水热线119 @ 2005-08-22 09:45)</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这一段简直不像是大学生说的话~~~<!--quote2--></div><!--quote3--><br>有什么问题吗?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8-23 10:36
楼上的一定是AB型血吧?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8-23 12:37
忘记了,好象是B血型。 不过即使被你猜中了也没好奇怪的(毕竟,25%的概率,和四项选择题同样)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8-23 14:30
不是瞎猜~~~有根据的
作者: 中国愤青    时间: 2005-10-21 01:08
当双方实力已经不再势均力敌时,就已经谈不上冷战了。我不认为冷战还有存在的条件,因为目前而言,根本不存在与西方冷战的对手。与其说北约东扩是冷战的遗物,我倒宁可相信那是对冷战战果的消化。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0:26
<!--quote-中国愤青+2005-10-21 01:08--><div class='quotetop'>引用:(中国愤青 @ 2005-10-21 01:0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与其说北约东扩是冷战的遗物,我倒宁可相信那是对冷战战果的消化。<!--quote2--></div><!--quote3--><br />有水平!!不像一般的愤青!!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1:07
楼上的水准要求也太低了吧
<br>
<br>所谓的北约东扩是冷战的遗物。如果本人理解没有错的话。应该是指冷战思维还继续存留,北约继续冷战时期的方式对原华约区域进行容纳,并希望最终包围俄罗斯。甚至是瓦解俄罗斯。\r<br>在冷战期间,无论是北约还是华约不都是有“消灭”对方的意图吗?
<br>冷战虽然结束,却还残留下冷战时期的产物-----北约。北约继续它的使命。瓦解俄罗斯。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1:18
<p><!--quote-昌明+2005-10-21 11:07--><div class='quotetop'>引用:(昌明 @ 2005-10-21 11:0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冷战思维还继续存留<!--quote2--></div><!--quote3--><br />确实是冷战思维还继续保留。</p><p>我的意思是,我楼上的好像不是真的愤青。</p>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1:22
<p>并不是说完全同意我楼上的观点。</p><p>我认为以俄罗斯为一方的冷战没有彻底结束。</p><p>而且还存在其它集团之间爆发冷战的可能。</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1:28
楼上的   你看看因为你,我倒霉的在  给三岛的帖子里丢掉了10分的积分。还被管理员警告了。  嘿嘿~~~~
<br>把我的积分还来。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1:32
现在不管怎么说 你都得去那个帖子做个表态。  你不挽回局面,以后我见你一次PK你两次~~~~~~~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1:32
<p>而&ldquo;三岛&rdquo;,到现在都没有现身~~~~</p><p>他才是真正的丧门星。</p><p>也许&ldquo;三岛&rdquo;此时正看着你的这个帖子,偷笑~~~</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1:40
我不管啊   你自己看着办啊  给你机会出来打圆场。  你不来你就等死啊。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1:55
<p>是让我打圆场吗?</p><p>这个这个~~~</p><p>呵呵~~</p><p>啊~~~~</p><p>是吧?</p>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1:55
HOHO  你小子 开始装楞了啊。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1:57
<p>什么叫装愣?</p><p>我本来就有点愣。</p>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1:58
我们在这里灌水不太合适吧~~~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1:58
反正我觉得不太合适。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1:58
自己看着办啊。 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可见我多么的重视和信任你啊。同志! 接受这样的任务啊。  用毛主席的一句话说;你办事。我放心!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2:01
楼上的签名照~~~是谁呀?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2:04
偶喜欢的 李贞贤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2:05
韩国人?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2:06
难道你地不知道?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2:07
不知道。\r<br>另外我已经给你顶住了。(最下方)。\r<br>你的QQ能留一下吗?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2:07
277027732
作者: 昌明    时间: 2005-10-21 12:07
<!--quote-杨威利+2005-10-21 12:07--><div class='quotetop'>引用:(杨威利 @ 2005-10-21 12:0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不知道。\r<br>另外我已经给你顶住了。(最下方)。\r<br>你的QQ能留一下吗?<!--quote2--></div><!--quote3--><br>顶住什么 ?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2:09
论坛站务工作室。&ldquo;三岛&rdquo;那个帖子。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12:10
qq??
<br>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21 14:05
美国的军费开支超过全世界军费开支总额的一半,武器装备不仅居世界领先地位,数量也非常巨大。除拥有装备精良的海陆空部队之外,美国还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多处海外军事设施。
<br>
<br>
<br>这就是说美国! 太嚣张拉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10-21 20:29
<p>我们不承认都不行~~~</p>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