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蔡永伟:三八线北望
[打印本页]
作者:
影音王
时间:
2013-8-15 12:03
标题:
蔡永伟:三八线北望
我们一踏出“自由之家”向以北纬38度线划定的军事分界线走去,独自守在对面“板门阁”大门外的朝兵,立即警觉起来,马上举起望远镜朝我们这面看。
每天像我们参观这个距离首尔一小时车程的板门店共同警备区,想要一窥朝鲜神秘面貌的旅客,有近1000人。我们一行30多人集体走向象征三八线的土堤,这名朝兵理应见怪不怪,不过我们在场的十几分钟,他都保持笔挺站姿,双手紧握望远镜,分毫不敢放松警惕。
离我们不到100米的他,究竟在看什么?是在打量我们每个人的着装和举止?或是观察敌情?细察后又如何?向上级详尽汇报?禀报什么?还是一切只是做做样子?
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因为望远镜遮住了他的半张脸,无意或有意让我们看不出他的任何表情。但长期驻扎于此的联合国军,根据多年来的互动经验揣测了对方的思维,依此给访客制定了多项严格条规。
入区时,游客得签署一份“因敌人行动导致伤亡由游客本人负责”的“生死状”。这份文件上也阐明,上述着装规定是为了“维护联合国军的尊严”,并进一步列明,游客只能在指定地点拍照,而且不准同朝军谈话或打招呼,更不能比手划脚或嘲笑朝军,以免被朝方当作反朝势力的“恶意宣传”。
整个参观行程,没人敢违抗规定。守在“板门阁”外的唯一朝兵也始终没有搁下望远镜。
在南侧,韩兵得按协定离三八线五米站岗,他们立正挺拔,而且佩戴墨镜,以免终日盯凝朝军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就这样,韩朝双方遥遥对立了60年,年年如一日。
朝鲜多疑,并非没有依据。朝鲜向来以拥核自保,理所当然被国际社会孤立,而这样的孤立感加重了这个封闭国家的不安全感。
于是,朝鲜独裁政权一再挑衅,反复恫吓发动战争。但与此同时,朝鲜多次重申实现无核化是金日成和金正日遗训的立场,并不时释放愿意重返六方会谈的信号。可是它又不止一次出人意料单方面退出在板门店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最近还切断韩朝热线电话,关闭开城工业园区。
朝鲜不按牌理出牌已成常态,表面上让国际社会摸不着头脑,实际上却表明,其敏感神经日益紧绷,以致拥核的决心越发坚定,希望以此作为与外界谈判的筹码。
因此,要说朝鲜难以捉摸,不很准确,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你来我往,朝鲜的举止无论多阴晴不定,外界应该多少能够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然而,各方处理朝鲜问题的方式却几乎一成不变,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值得重新审视。
处于对立面的韩国,往往只呼吁朝鲜返回战略对话;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一再封锁和制裁朝鲜;中国作为朝鲜的主要盟友则长期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各方都在老问题上原地兜圈。
中美日韩等领导人固然举行多次会谈,但结果往往仅是照本宣科地公布,同意以推动朝鲜半岛的无核化或和平统一为目标,并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条件。
可是,各方到底能如何达到朝鲜弃核的目标?怎样实现南北韩和平统一?如何为六方会谈创造条件?创造什么条件?各方终究没有共识,朝核问题也就没有建树。
近期有分析认为,症结是包括美日韩的国际社会,一味强调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而疏于探讨如何致力将朝鲜当作正常国家对待。
换言之,要化解朝核僵局,关键可能在于结束朝鲜与世界隔离的现状,而一个突破口便是经济发展。朝鲜经济一旦发展起来,或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有助消除金正恩政权基础动摇的疑虑,并缓解中国对朝鲜政府垮台继而引发难民涌入威胁东亚稳定,以及韩美军队进驻朝鲜等诸多情况的担忧。
虽然开放经济也可能激起民众对政治自由的诉求,但朝鲜今年4月已经委任主张经济改革的朴凤柱为内阁总理,显示金正恩目前在这方面的顾虑并不多。
各国对朝政策无疑需要转变,但要如何改变,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就中国而言,它今年已将“抗美援朝”战争的惯有提法改为“朝鲜战争”,而且不再高调庆祝这场战争停战周年纪念日,并且尝试说服朝鲜采取类似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足以说明中国正努力逐步建立与朝鲜的正常化而非“血盟”关系。
中国在变,美日韩等国也不得不重新设计对朝政策,目标只有一个,让韩朝士兵再也无须在板门店相互监视,而是能像空中不分南北、自由飞翔的小鸟一样,无拘无束跨越希望有朝一日能变得模糊的三八线。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