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考复旦国关经验谈(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z625476
时间:
2013-6-8 23:41
标题:
考复旦国关经验谈(转载)
考复旦国关经验谈
——主要谈《政治学原理》的复习
来复旦已经快两年了,如今回想起当时考研的那段经历,真是人生百味!虽然当时不是以绝对高分考进复旦的,但是387分已经可以让我进复旦了,这主要是当时《政治学原理》考得还可以,123分,对外校生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现代成功学告诉我们,要成功,只是勤奋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方法。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对所有都适用的方法,只有自己最适合的方法。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个人经验,只不过给那些有志于考研成功的人提供一些借鉴的资源而已。
一、考研信息的获取
要学会自己获取信息。考研不需要很多的信息,但是关键的信息必须拥有,否则就被竞争对手在起点摔开。
我觉得第一个要了解的信息是,自己考研能够考多少分。没有经历考研的人,这个是很难估计的,但自己对自己要有了解,哪怕这个了解很不准确。了解一下专业的主要工作,看看它是否适合自己。只是为了一个文凭去读研,我觉得很没意思。了解一下专业的实力。复旦也好,北大也好,不是所有专业都很强的。如果自己有感兴趣的方向的话,必须问清楚这个专业的这个方向的情况。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确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专业、方向。很多人会打听专业分数线和录取情况,我觉得专业分数线只对当年考研的人有用,对第一次考的人来说,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考几分。所有热门专业竞争都是很激烈的,所有好学校的竞争也都是很激烈的。1:5和1:15的录取率我不觉得有什么区别。这个信息,不知道也没关系,自己拼了命去考高分就是了。考完了再打听个名次也许更有用。考试的流程、报名方式问清楚。这个官方文件都会说得很清楚,认真读,这个不要草率。有什么疑问直接打电话问研招办,虽然他们的态度很差。为了自己,就忍受吧!
考研的常用书籍问清楚,知道哪些辅导书比较有帮助。选书要选自己合适的,别人推荐的值得参考,但不要迷信。买来的书要充分利用,不要堆着,想想这些书都是自己拿大洋买来的。我的那些新书都打2折出售,还没人买。
考研前最好对导师有所了解,对自己的去向大概有个了解。能够联系导师的话,越早越好。考研的参考书目、真题很重要。参考书目一般院系会给。复旦热门专业的真题肯定有人卖的,比如恩波翔高就有大量的复旦专业课的历年真题,而且还附有比较好的参考答案。如果有机会的话,和一个去年考过专业课的人聊聊,会对你帮助很大。仔细琢磨他的每一句话,他肯定是有感触的内容才会和你说起的。。同的学校招生方式有很大区别。跨专业或者跨校考的话,很多信息一定要问清楚,比如专业方向怎么确定,专业课是否可选择,难度有否不同,是不是需要事先联系导师,等等。
二、公共课政治的复习
政治这两年分数越来越高,分差也越来越小。继续下去,这门一直饱受抨击的课会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政治又是所有课中需要时间最少的,也是很容易突击出来了。因此,我建议在其他课的复习都已经展开的情况下看政治,这样状态也比较好。我一开始看政治,是很认真地背书的,后来发现速度太慢,改成划书做题目。那么多题目做下来,觉得背书还是很有好处的,马哲开始的那几章我做多选的时候特别有把握。所以,我觉得时间如果充裕的话,还是要背书。政治书看一遍是很快的,但要记清楚很不容易,做题对记忆的效果也不明显,经常只是记住了题目而已。这个我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说多看吧,上考场靠运气。政治我用的是恩波考研系列的,任汝芬教授编的书还是不错的。但是上了考场我发现,选择题很大程度还是要考你临场发挥和感觉,并不存在熟能生巧的可能。而我的大题目虽然很多点都到了,分数还是不高。所以我觉得大家花在选择题上的时间要适度,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论述题的揣摸和表述上。序列二的不少论述题回答得还是很不错的,值得细细体会。政治我觉得是应该上辅导班的,上和不上,到最后考出来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到时再后悔也没什么用了。任汝芬的冲刺班,觉得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对考卷的特点,答题的技巧都有一点了解,更主要的是通过辅导老师划的重点,细心消化考试的重点。
最后提一下恩波的《1200题精解》,我自己做过,感觉不错。我觉得在刚开始看政治的时候,可以试一下这本书。政治考得不高,差一分80,主要是大题目回答得不好。选择题,其实所有认真复习的人答得都差不多,好不到哪儿去,关键是大题目要认真答好。
三、英语的复习
首先需要声明的一点,考研英语是中国人出的卷子,所以GRE、托福、雅思拿到高分的人,裸考英语可能都不会有理想的高分。如果你英语很强,更要重视英语,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一定要把握住。我英语水平中等,所以下文充斥着技巧和应试,仅供水平相当者参考。考研英语的难度其实不大,感觉上就是主流报刊上比较简单的文章。我读过几天纽约时报,比我最后做到的考研真题要难懂。这个难度,决定了复习的素材其实是很广泛的。我没怎么复习英语,反正考研也不考语法。我所谓的“复习”,就是看英语文章。在效率最高的那段时间,大约是每天5000单词的泛读量,平时也有两三千。这个坚持了大约有4个多月。所选文章主要是西方主流科技媒体的文章,因为自己读理科,对这些比较有兴趣。刚开始的时候很困难,读多了就比较顺畅了。太专业的文章可以跳过,而且应该是泛读。
我阅读用的是《毕金献阅读理解》,我觉得这本书不错,因为他开头的一些文章比较简单,结合背单词有一个阶梯来适应。后面的文章有提升。我只做了五六十篇,我觉得认真地做两遍的话,对考研阅读会很有帮助的。和最后考试的真题相比,我觉得还是有相识之处的。
我英语考73,不算高,估计是因为作文分比较低。我很晚才看作文,而且没有怎么练。上考场的时候想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表述,但是没有把握,最后都没有用。作文的套路还是很重要的,而且是能够练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把比较多的时间花在作文上,多写,多自己修改,多对照范文,学习其中的表达。作文的提高,要比阅读的提高简单得多,也有把握得多。我看的是恩波《考研英语考前30天狂背作文》,感觉挺好的,很多范文值得学习。考试的时候,我在试卷上打了草稿,誊在答题卡上,写得比较清楚,时间有点紧。我考的学校,初试成绩都是公布的。我扫了一下,能够进复试的人,英语基本都在60以上。所以,大家对英语的目标不能定得太低,70分只是个很普通的分数。
四、关于政治学原理的复习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复旦政政治学理论出题风格其实并不是一直保持不变的,每年都有些许变化。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心,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最好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把指定的教材弄个七不离八的话,要拿一个比较好的分数还是不难的。
那么,是不是仅仅把指定的教材看熟了,就万事大吉了呢?个人觉得,这是不够的。复旦文科的学术性传统一直很强的,所以复旦的老师很不想招进那些死背书的家伙,而是对那些有学术视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比较偏爱。说白了,就是你还需要再看一些关于政治学的书,以显示你对政治学的热情和学术素养。那么,应该看那些关于政治学的书呢?我觉得如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的话,下面的书都最好过目一下。孙关宏和胡雨春主编:(一)、《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二)、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上海人民出版社;曹老师是国内最早的三位政治学博士生导师,是我们学院元老级别的。他的这本书上都是小文章,也全是观点性的。09年不一定会直接再考上面的,但有助于补充论述。还有,再就是了解下:当代的西方的政治学家的著作。比如R.达尔、S.亨廷顿、G.阿尔蒙德、D.伊斯顿、李普塞特、亚当等等。其实这些书如果细读的话,时间肯定不够,只要初略读一下就可以了。要记住:读总比不读好。无庸置疑!
其次我想谈谈答题的技巧,当然是一家之谈。首先关于跨书本回答问题。跨书本回答问题其实就是“跨学派”了,因为复旦指定的两本书,一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一本是偏重介绍西方政治学理论的。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千万不可只偏向一方,必须综合马克思的和西方的观点加以回答,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是关于跨章节问题的回答。夸章节问题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去回答问题。譬如假设一个题目是出自政党这一章,很显然我们可以用政治文化、政治参与能章节的知识点来阐释。再次,了解下复旦政治学的老师的研究,个人认为少看几篇老师今年的论文,主要的是了解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经历。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还可以注意一下复旦老师的用语特色。譬如王沪宁以前在《比较政治分析》中就会用到一些概念,后来影响到了他的学生,譬如:“历史-社会-文化条件”、“决策增值”等,这样可以以假乱真,让人误认为你是政治学科班出生的,或误认为是复旦本科生。这当然是权宜之计,但很有效果。
最后,我想谈谈如何合理利用真题及压题的问题。关于政治学原理历年真题的获取问题。大家都知道,复旦各学院都是不出卖真题的。不过,现在外面将复旦的真题拿来卖的赢利机构和个人比比皆是,价格和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我当时买的是恩波翔高出的《政治学原理历年真题详解》,包括从1996年的真题到最近的考题,而且附有参考答案,很好用,价格也算公道。真题的价值在这里就不需要我多言了。但一份真题,如何才能利用好呢?真题首先告诉我们出题的风格和兴趣,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多在这方面下工夫。真题中有些是经常考的内容,这些自然也应当多加注意。关于真题的利用,我就谈这么多,至于其中的玄奥,还须各位细加体会。现在来谈一下压题的问题。有的人也许要反驳了,任何压题都是无用的,因为你又不是出题者本人。这话咋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细想起来,也不尽然,要不然市场上那么预测题怎么会有买主呢?我想预测题的作用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再次提醒你哪些是重点,哪些可能会考。二、做预测题的时候,会让你有临场考试的感觉,就当着临战磨枪吧。三、可以查漏补缺,及时找到自己还不是很熟悉的知识点。那么,这种专业课的预测题到哪里买呢?恩波翔高是专门做专业课考研的,每年都会出《政治学原理》考试的预测题的。题目还是有质量的,价格合理,可以买来做做,相信会有帮助的。
还要补充说明一点,有的人在要不要联系老师这一点上很是犯愁。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联系老师。因为这些老师都很忙,要上课,有课题,还有开会什么。有时候联系了,反而会适得其反。更何况那么多老师,你和那一位联系呢?到最后决定你是否录取的是所有参加复试的老师,而不是一个。
谈了这么多,当然一人之见,仅供各位考研朋友参考。最后送各为考研朋友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把它走好走完。当然,偶尔也可以停下脚步,来欣赏这条路边的独特风景。祝各位考研成功!
来源:
http://sfsfsdj.blog.163.com/blog/#m=0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