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困惑之二行情向好规模持续缩水
[打印本页]
作者:
virginia_0103
时间:
2013-5-13 09:21
标题:
[困惑之二行情向好规模持续缩水
以上帖子文章内容为三人行采集软件免费版所发,非人工发贴,使用三人行采集软件的正式版本,发贴将不带本广告,请访问三人行采集器官方网站http://www.srxzz.com了解更多更详细的站长软件。三人行站长QQ:725659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财经人物困惑之二行情向好规模持续缩水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2013年05月12日22:37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困惑之二行情向好规模持续缩水]
从折价的角度来看,之前在分级基金持续大幅度折价的状况下(比如2011年上半年、2011年年底),和市场行情向好且持续折价的情况下(比如2012年3至5月份),市场规模并没有萎缩。从量的角度来看,2012年12月,具备折价套利空间的B份额规模非常大,但B份额规模没有快速缩减,这说明套利者本身并不能影响份额的大幅变化。而今年1月初的一周,受年度折算套利本金配对退出的影响,份额明显缩水,因为退出者手上本身有A份额,而B份额交易活跃,在整体大幅折价的情况下,配对退出很划算。1月中旬以后,A、B份额换手率差距缩小,B份额持续缩水。
前一部分中已经分析过的一个问题是,B类投资者规模不足导致杠杆失灵,杠杆失灵导致B类份额卖盘加重,进入恶性循环。如果A份额换手率远远小于B份额,那么B份额持有者只能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减持,造成整体折价。那么在考察时段上,A类份额交易量又受到什么因素影响呢?实际上,2012年以来,A份额经历了一个定价纠错的过程,影响了A份额的交易量。
目前股票分级基金的主流模式为融资分级模式,即B向A融资,支付一定的约定收益。约定收益率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税后)+3%至4%为主,即绝大多数标的实际约定收益率在6%以上。这样的收益率对于低风险的长期价值型投资者是有吸引力的。从风险因素来看,B以净值为担保向A融资,B的净值下限为0.15(申万菱信除外),绝大多数标的向下折算点设置在0.25,因此,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从融资期限来看,有限期的分级产品期限在3-7年,永续期的分级产品由于存在上、下折算点,A份额实际久期在7-10年。因此,股票分级优先份额可以笼统地看作期限小于10年,年化收益率大于6%,几乎是无信用风险(信用水平堪比国债)的长期债券。无论与国债到期收益率相比还是与AA+企业债到期收益率相比,分级基金A份额获得的约定收益率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此,A份额价值是明显低估的,从这个层面来说,A份额折价率会缩小,甚至应该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才能达到均衡。
综上,份额缩水的根本原因依然是杠杆投资者规模不够大,A份额的定价纠错过程成为催化剂,而整体持续折价成为赎回的“保护伞”。大致逻辑是:行情反弹,基础份额大量创设并拆分进场,份额和市值快速增加,份额增加过快造成整体折价。B类份额总市值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杠杆投资者仓位基本饱和,买盘减少,B份额价格上涨放缓,相对基准指数丧失杠杆。没有了杠杆效应也就失去了吸引力,B类投资者开始离场。这时,整体折价状态下配对赎回是非常有利的退出方式,但是由于A份额的价格纠错造就了对A份额的“惜售”,导致A、B份额换手率不匹配,B份额大部分只能依靠二级市场买卖退出,B类投资者退出担忧增加,于是,杠杆失灵和整体折价的状态持续存在。在长时间的折价过程中,A份额被收集用于配对赎回,于是,场内子份额持续缩水。 (
采集器,三人行采集器系列,整套软件含采集、发贴、自动回帖、IP互助广告互点、论坛群发等软件,具有对外宣传,对内增加广告点击、采集更新论坛内容、制造千人在线的火暴气氛等功能,是一款强大的数据采集器,使用更多软件请到http://www.srxzz.com下载。QQ:725659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