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流动性开闸 或注入A股洼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0 15:4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您想上万人在线吗? 您想日发贴上万吗?您想再现火爆的大型网站论坛效果吗?站长和管理员的必备工具三人行采集!http://www.srxzz.com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财经人物全球流动性开闸 或注入A股洼地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5月10日03:01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全球流动性开闸 或注入A股洼地]
  本报记者 曹阳

  5月9日,继欧洲、澳大利亚央行先后降息后,韩国央行也宣布降息25个基点。在美日量化宽松之后,全球已经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流动性泛滥时期。一季度创纪录的外汇占款流入金额充分显示出热钱对于人民币资产升值的强烈预期,但据此尚无法判断A股将得到“外援”,受制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中国国债对“热钱”的吸引力目前仍高于A股。

  全球央行齐降息 A股望“洋”兴叹

  先是日本央行不断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尔后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印度央行纷纷降息,周三波兰央行降息,昨日韩国央行又意外降息。全球央行步调一致地开始了释放流动性之旅。在日本点燃了“货币战”的导火索之后,全球央行都逐渐加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货币战争”之中。

  受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推动,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成熟股票市场纷纷步入牛市。截至5月9日,标普500指数2013年累计上涨13.04%,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36.52%。但在美日市场“货币造牛”的过程中,上证综指年内却下跌了1.59%,倒是创业板指数走出了“结构牛市”,2013年至今累计上涨了38.98%,中小板指数也累计上涨了11.94%。

  对于A股的结构性分化,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中的流动性确实在不断增强,但由于主板市场的股票主要受益于传统的投资拉动式增长,而我国正在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因此低估值的周期性板块对于资金的吸引力仍然较为有限。资金更愿意参与到成长股与题材股遍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中。

  吸引“热钱”需赚钱效应

  我国一季度外汇占款剧增显示热钱流入压力增大,1.2万亿的单季外汇占款创历史新高,欧美股Shi的宽松政策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据此判断热钱正在持续流入A股未免草率。

  由于近期全球各国央行齐降息,而我国央行维持基本利率不变,致使人民币相对于外币利差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骤增。同时,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较强,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资产对于境外热钱的吸引力。但是若央行在近期宣布降息,那么本已利剑高悬的高房价问题将彻底“无解”。当然,无论是央行降息以应对人民币过快升值对于经济的冲击还是按兵不动致使热钱为寻求利差加速流入国内,国内市场流动性在实际上都会增强,理论上都将推高人民币资产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在外汇管制上历来是宽进严出,这意味着央行超发的货币很难通过输出通胀的方式来化解,在热钱流入加快的背景下,更容易推高国内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率。届时,我国将不得不面对人民币继续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尴尬局面。更为糟糕的是,从昨日公布的PPI与CPI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出现了工业生产与生活消费价格的显著背离。这直接制约了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可操作空间,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近一段时期内,央行只是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流动性的控制。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是,目前流通在市场上的“钱”正在变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动性来自于境外资金。但这并不意味着“热钱”一定会涌入A股。根据外部投资机构的风格,对低估值蓝筹股和价值股的长期投资仍是首选,因此这充分表明“热钱”在当前的A股中参与力度有限。与之相对应的是,近期创业板指数迭创阶段新高,各类题材股风生水起,这正反映了A股中长久存在的活跃资金的偏好,换言之创业板的强势更多来自于存量资金的发力。

您想上万人在线吗? 您想日发贴上万吗?您想再现火爆的大型网站论坛效果吗?站长和管理员的必备工具三人行采集!http://www.srxzz.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9: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