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应对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0: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三、应对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策略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1月28日02:20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三、应对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策略]
  对总的世界格局变动的把握,我们必须明确三点。第一,自2008年全球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格局处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新旧格局的交替和调整,既会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导致民族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和纷争。第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国之间地位的交替所导致的格局变化,都不会以直接的军事冲突作为调整手段,这是由于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所创造出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任何采取极端形式争取全球化利益的国家,都会付出沉重的经济成本。第三,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处于格局变化的过程之中,增长乏力与利益冲突的格局特质,似乎偏离了“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互利共赢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就长期而言,全球经济的发展还会回归“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基于这三点认识,中国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努力促使世界和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方向,而中国对外战略的核心利益也依然来源于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存在。

  然而,我们也还要充分认识到,2012年所表现出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一些特征,不会在短期中消失,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为此,我们必须在战略层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而言,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面对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不应该设立高水平的发展目标,这其中既包括总量增长目标,也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度调整目标。

  第二,面对发达国家“双失灵”的困境,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应该以防范双重不确定性风险为主,即发达国家实际商业周期波动的风险和发达国家政府应对市场风险的政策失误所导致的风险。

  第三,过去三十年中,中国宏观经济的平衡是内部平衡特征服务于外部平衡特征,国内体制的转型进程服务于国际惯例接轨进程。然而,在目前的国际形势动荡的环境中,这种制度变革的方向应该发生变化,国内市场制度的完善和巩固是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所在。同时,这种制度的完善也是未来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分工格局的基础。

  第四,中国经济总量的崛起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也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之上。短期中,我们的外向型制造企业面临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其他贸易伙伴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冲击。但是,美国的这种战略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因此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政策手段加以回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对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企业实行制度性保护。

  第五,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美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确是存在的。双边贸易的失衡是双方经济增长利益实现的共同方式,而未来美国失衡规模和失衡模式的维持也需要中美之间的政策协调。中国应该将这种共同的经济利益上升为共同的战略利益基础,维护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此来化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风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1 16:55 , Processed in 0.82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